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指导。然而过犹不及,目前部分教师功利性地过多地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其今后的发展潜力不够。本文结合《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第七课“春耕”,探究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研究型教学模式使学生深入对比中外文学作品,批判性地思考作品主题,进而提高其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文学作品 人文素养 思辨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 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综合英语》,应贯彻好该大纲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思辨能力,担负起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任务。
一、现状介绍
1.《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性质和目标
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该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常见文体的特点,扩大词汇量和掌握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该课程在基础阶段课程中处于重要位置,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仅凭在学校学习四年的知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因此在大学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适应社会的需求。《综合英语》的教材中选编有大量的文学体裁文章,然而在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以满堂灌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各种语言知识,对于作品本身的欣赏方法和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关注较少,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基本上仍是课堂、教师、书本“三中心”。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虽然能够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通过各项测试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食而不化或消化较少,而且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得不到锻炼。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
1.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内容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载体,对所提炼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与判断,旨在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可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及其作用
开展研究型教学,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其与传统教学所存在的几点区别,实现以下转变:教学思路的转变:由“知识点讲解型”向“以问题为导向型”转变;课程训练环节多元化的转变:由多元化课程训练环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者”向“自主学习者”转变;教学考核方式的转变:由“应试型”向“多元型”转变 。
研究型教学注重知识的应用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提升辨析思维能力提供实践机会,有助于发现和运用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利用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第七课“春耕”描述了在传统的农业国家背景下爱尔兰的一对新婚夫妇的第一个春天播种的第一天,故事没有太多的情节,但作者抓住了年轻夫妇的生活非常戏剧性的时刻,并通过对他们春播微小的细节的描述阐述了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1.该课文的教学剖析
现在以该课文为例,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训练载体及其设计等方面阐述如何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
通过细节描写,学习农民的传统美德:勤劳、朴实、朴素、乐观等;英文微妙的细节描写:包括早晨的描写、劳动场面的描写、农闲休息场面、农作之后黄昏的描写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拟声词和拟人两种修辞格。通过微妙的细节描写,使学生从中体会语言之美,掌握对于早晨、农耕、休息、朴素的爱情、午饭等不同场景的描写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对比文学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英汉语中相近的拟人和黄昏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通过语言描写,总结农民的传统美德,讨论其现实意义。理论课程内容包括词汇的学习和课文篇章的分析;实践课程内容包括对于词汇中构词法的总结、对于不同场景描写的自我展示、文章主题现实意义的讨论和课后练习。
2.本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案
在授课目标和内容确定的基础上,根据载体设计,确定教学实施过程进程表,提供本课程的参考资料,确定课程考核方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通过“交互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以及“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引入,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四、结论
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综合英语》课程肩负重担,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更是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的重任。用研究型教学的理念来指导该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可以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该理念符合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如何进行该理念下的课程设计则需要任课教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认真研究,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好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1.
[2]杨立民. 现代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00-204.
文学作品 人文素养 思辨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 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综合英语》,应贯彻好该大纲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思辨能力,担负起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任务。
一、现状介绍
1.《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性质和目标
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该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常见文体的特点,扩大词汇量和掌握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该课程在基础阶段课程中处于重要位置,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仅凭在学校学习四年的知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因此在大学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适应社会的需求。《综合英语》的教材中选编有大量的文学体裁文章,然而在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以满堂灌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各种语言知识,对于作品本身的欣赏方法和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关注较少,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基本上仍是课堂、教师、书本“三中心”。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虽然能够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通过各项测试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食而不化或消化较少,而且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得不到锻炼。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
1.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内容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载体,对所提炼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与判断,旨在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可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及其作用
开展研究型教学,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其与传统教学所存在的几点区别,实现以下转变:教学思路的转变:由“知识点讲解型”向“以问题为导向型”转变;课程训练环节多元化的转变:由多元化课程训练环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者”向“自主学习者”转变;教学考核方式的转变:由“应试型”向“多元型”转变 。
研究型教学注重知识的应用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提升辨析思维能力提供实践机会,有助于发现和运用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利用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第七课“春耕”描述了在传统的农业国家背景下爱尔兰的一对新婚夫妇的第一个春天播种的第一天,故事没有太多的情节,但作者抓住了年轻夫妇的生活非常戏剧性的时刻,并通过对他们春播微小的细节的描述阐述了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1.该课文的教学剖析
现在以该课文为例,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训练载体及其设计等方面阐述如何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
通过细节描写,学习农民的传统美德:勤劳、朴实、朴素、乐观等;英文微妙的细节描写:包括早晨的描写、劳动场面的描写、农闲休息场面、农作之后黄昏的描写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拟声词和拟人两种修辞格。通过微妙的细节描写,使学生从中体会语言之美,掌握对于早晨、农耕、休息、朴素的爱情、午饭等不同场景的描写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对比文学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英汉语中相近的拟人和黄昏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通过语言描写,总结农民的传统美德,讨论其现实意义。理论课程内容包括词汇的学习和课文篇章的分析;实践课程内容包括对于词汇中构词法的总结、对于不同场景描写的自我展示、文章主题现实意义的讨论和课后练习。
2.本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案
在授课目标和内容确定的基础上,根据载体设计,确定教学实施过程进程表,提供本课程的参考资料,确定课程考核方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通过“交互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以及“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引入,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四、结论
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综合英语》课程肩负重担,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更是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的重任。用研究型教学的理念来指导该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可以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该理念符合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如何进行该理念下的课程设计则需要任课教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认真研究,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好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1.
[2]杨立民. 现代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