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中国称之为诗歌的国度,相信没有人怀疑。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发端,绵延至今,涌现了大量的优秀诗人、诗作。中国人从牙牙学语就接触唐诗宋词,庙堂村野皆有崇诗风尚,以赋诗填词吟曲为雅事,代际沿袭,诗脉流传,生生不息。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受到人们的热捧,可见诗词魅力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绽放出璀璨夺目的生命力。
古典诗词经过现代传媒的演绎,令人动容。但不可否认,随着物质生活的丰盈,高科技的日新月异,诗歌珍稀为高雅的艺术品,很难走进普通生活。最起码可以说,诗歌创作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几无一席,更不要说像古人开设《声律启蒙》等专业传授、对对子等蒙学开示了。固然每个时代有适应时代的文学样式,唐诗宋词元曲成为高标,当前的时代,我们的新诗在哪里?上个世纪的一些新诗已经进入经典,本世纪的佳作教材中却难觅其踪。诗韵式微估计不能说是危言耸听吧?
究其实,唐诗的登峰造极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诗赋成为科举最主要的考试内容;当前诗歌的曲高和寡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高考作文的“诗歌除外”。没有相应的教材,中高考的缺位,诗的写作在校园里往往只是个别人炫技而已。然而,诗歌嬗递理应不能在我辈断裂;况且,诗是语言的精粹,承载言语教学重任的语文课不应该回避诗歌的写作教学!
如何突围?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语言训练为抓手,结合文本阅读教學,从遣词造句开始,打造凝练、形象的诗的语言;再到结构篇什,创造意境,传布诗意。实践证明这种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除了能助力于诗歌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一个抓手,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热情,培植锻造诗意语言、诗性思维进而为营造诗意生活打下底蕴。
在当前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安排中,中国新诗和外国诗(以下统一为“新诗”)占全套教材课文总数的约1/10,其中在九上、九下集中安排一个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九上第一单元)、“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九下第一单元)。我们注意到课后“研讨与练习”中除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之外,往往还设置了一些相关的微写作要求。先看九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一道题:
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些则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干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这道题表面上看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续诗。但实际上,这道题设计意图颇有玄机。首先,你得读懂原诗。比如1、2小题源自诗歌第一节,这一节的意象有“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隐喻的是过去的祖国贫穷与困顿,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熏黑的”,甚至搁浅在“淤滩上”,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在这三个意象的中间两句只有意象的修饰,没有下句承接,如果读不懂,就很难突出其中的负重前行的意味。其次,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讲究含蓄精炼,有其跳跃性,需要阅读者补全意旨(导致有的诗出现了多义理解或者误读)。再次,训练学生能根据特定的情境,写出意象的特点,传达出与原诗和谐一致的情感。也就是说,“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有何特点,该如何承载诗人那种苦难沉重而又与祖国生死依恋的挚爱、赞颂之情。
其他几句续写也是如此,必须结合上下诗句,反复推敲,才能写出满意的句子。这种随文写作,紧密结合文本内容进行专项的能力训练,我们把它称之为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由于从阅读教学文本中来,读写互促,切合课堂教学目标,便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我在具体的教学中,紧扣言语这一核心,依托文本,进行了一系列的诗歌微写作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于诗与散文的区别与界定,看似毋庸置喙,实则众说纷纭,如果你愿意在网络上搜索一下,那跳出的海量的说法不吓你一跳才怪。王旭明先生在给小学生上《四季》时,想引导学生认清文章的体裁,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就这样告诉他们:“大家记住,这是一首诗,分行了就是诗。至于说诗还有哪些特点,我们以后会再学到,现在大家记住分行了的课文就是诗。”(王丽华《〈四季〉学习笔记》,《语文建设》2017年第12期)这单从形式上加以辨析诗与其它文章的区别,你当然可以找出若干的说法来反驳其中的疏漏,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也算得上是最为简洁的区分。毕竟,王老师也说了,诗还有其它特点,只是不做展开而已。作为中学生,仅限于“分行的课文就是诗”的认识显然是不够的,除了形式这种显性的区别,我们还可以从内容、语言、思维等诸多方面来加以辨析。毛泽东在致陈毅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可谓中的:诗要借助塑造形象来传情达意。
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首先让学生能够感性地认清到什么是诗,什么是散文。比如学习了郑愁予的《雨说》,课后练习二是这样设计的:
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两种文学体裁的语言表达。我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将散文甚至小说全篇或者截取某个片段改写成小诗。通过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切换”,我们能感受到诗与散文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之间的微妙联系与区别。最主要的是能够通过这样的练习,明白无论是诗还是散文都要力求写出那种诗意的语言。
诗意的语言是美的。美的语言可以通俗拒绝粗俗,追求明白拒绝浅白,也许率真拒绝率意……学习新诗有助于我们运用美好的词汇,庶几杜绝脏话或者不文明的表达,从而净化我们的日常被网络流行语冲击的语言环境。就像有人说“读诗多了,经历多了,在某个时刻,某个场景,纷纷扬扬间,一句早就烂熟于心的诗句忽然就会直击心灵,丰满了此刻的情感,而不是只会说一句苍白的‘大粗话’。”比如秋天的丰收,农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瓜果,人们也享受着这份喜悦,何其芳《秋天》就写到“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一个“栖息”将虚无的东西(秋天)拟人化、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娴静的氛围。那么你笔下的秋天呢?学生就可以仿写从而创造出更多诗意的秋天。再比如学习《沁园春·雪》之后要求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这道题就让学生“进得去出得来”,读懂原诗的情感、雪景特征,用美好的语言复现意境。现在又不少中考题都设置语言运用题,比如山西省中考题有一道10分的微写作“描写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字数不少于80字”,其实就是考查用美的语言来描绘美的景象。 诗意的语言是抒情的。“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基本功能。一首好的诗歌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绪物化或者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激荡着读者心中共有的情感。比如袁枚的《苔》几近白话“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寄情于物,把那种草根的执着追求写得撼人心魄,一下子俘获我们的柔软的内心。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借助一个嘶唱喑哑的鸟的形象,表达的是在日本铁蹄践踏下诗人的爱国情愫,没有一点的造作。诗意的语言贵在“情”的渲染,发乎于心,形之于文字。再比如学习《外国诗两首》之后,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或“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为题,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这就需要学生切实地去感受大自然的诗意,唤起个体的心绪和感受并加以表达。
诗意的语言是有韵律的。与“诗言志”相续的一句话是“歌咏言,”“咏”就是“咏唱”。也就是说,诗歌是通过咏唱的语言,抑扬顿挫地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闻一多先生提出的新诗“三美”,其中“音乐美”指的就是诗歌内在的语言节奏、旋律美。重音、平仄、节奏,虽然在当前诗歌创作中强调的不多,但汉语与生俱来的音乐性决定了诗意的语言一定不是佶屈聱牙的。微写作训练中,属对需要注意仄起平收,整句要注意节奏相协,即便是一般的散句,也盡可能地读起来抑扬顿挫,以声传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改完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老舍先生在《出口成章》中也说:“不仅要考虑每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上句末用了一个仄声字,下句我就要用一个平声字,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地响。”以郭沫若的《静夜》为例: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朗读起来节奏轻松,声音柔和,速度舒缓,稍加品味就能领略其间节奏和重音构建的韵律美。
诗意的语言是蕴藉精粹的。古典诗词中的名句,读来蕴藉精辟,新诗亦是如此。如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舒婷的“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休斯的“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等,都可以称得上是名句,细细揣摩,能咂摸品出其中的滋味。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就可以通过仿写等手段写出蕴藉精粹的语句,比如流沙河用一连串的“理想是……”形象的比喻,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蕴含丰富的意义。课后练习要求模仿这一段也写几句,不仅拓展了学生对理想的认知,也让学生有意识地精粹了自己的语言,事实上交上来的作业精彩纷呈,不乏一些颇有创意的表达。重庆市2017年中考题要求“参照示例,另选一种事物,写一个句子。(要求:体现事物特征,诗意表达,不要求句式一致。)示例:茶——树叶和水热恋后淌下的眼泪。”这样的题目其实就像该题题干所言“学习语文既要善于审美观察,又要学会诗意表达。”审美观察,能敏锐地把握事物的特征;诗意表达,就是要求写出的句子精炼而富有韵味。
在整套语文教材中,我们发现,新诗的课后思考与练习多有指向语言表达的微写作要求。这些微写作或从言语技巧或从表达思维等角度加以指导和训练,力求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练习让学生写出诗意的语言。
炼句型诗歌微写作。比喻是诗意化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流沙河的《理想》通篇运用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帮助七年级学生认识理想的内涵,感受人生树立理想的意义,从而号召人们为理想而奋斗。基于文本内容的认知基础上,大量新颖别致的比喻使得诗的韵味无穷,很容易激发学生试笔比喻的妙处。
规整而灵动的句式是诗歌语言生命力的保证。《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课后练习要求“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这种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意在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学习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2016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有一道题很简单“请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你的初中校园。(不得透露所在学校的真实信息)”如果平时注重微写作,这样的中考语言运用题基本上属于“小儿科”。
写作技法型诗歌微写作。诗的技法很多,恐怕谁都难以穷尽。中学生借助诗歌文本习得其中一二,也是大有裨益的。比如从余光中的《乡愁》里感受传统诗歌的那种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之美,学生仿写也有章可循。再比如抒情方式,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黄河颂》属于前者,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学生在辨析中就能感受到不同语言的风格美。再比如虚实结合,无论是《沁园春·雪》由眼前景想象到雪后天晴的瑰丽景象还是《静夜》中诗人由月光疏星联想到天河,又由天河想象到鲛人在岸对月流珠,都联想丰富,想象奇特。
南京市2017年中考语言运用题是这样设计的:“托物言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便是托“莲”言志,请从“青山”“白云”“旭日”中任选一个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我选〓〓造句:〓〓。”看似很简单,实际得分率不高,原因是很多学生不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技法。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写作技法的训练,学生在考场上自然很难写出诗意的语言。 思维训练型诗歌微写作。联想与想象是诗歌写作思维的双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首诗歌的优劣。在这套教材中,不论是七年级还是九年级的诗歌微写作都注重在这一方面的引导。
七年级的《天上的街市》: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任选两题)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发挥联想、想象续写句子,目的是引导学生作联想、想象的训练。结合文本范例从方法上加以指导:由此及彼的联想,应注意一定要有相似点,想象联想的事物是比喻中的喻体,所以要求学生最好不作同类事物的联想,还要要求所联想的事物应该是美的。设计训练中,这道练习题答案不求唯一,鼓励学生围绕一个联想点作多种相似联想。
九年级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通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课后练习: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此题意在让学生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写出诗意的语言。这种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使抽象的情绪具象化、可感性。
言语训练必然追求表达效果的问题,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锻炼审美情趣。文通字顺诚然是初中生表达的课标要求,但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有文采、有技法、有味道,这样的文字是不是更容易受到读者的青睐?
在当下吁请“减负”的教育情境中,享受诗意的生活庶几是一种奢侈。但这不应该成为语文老师不作为的借口,我们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架构起诗歌阅读和写作的津梁,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结合文本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解读和写作尝试,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并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具有“诗”的审美意识,更好地体味学习生活中的诗意:不仅有各种练习,还有诗和远方。
留意生活,关注生活,你就是你自己生活中的诗人。这套教材很注重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学习了诗歌《夜》,就要学生“去感受夜色,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这样的微写作意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诗意,并学会诗意表达。学习了大作家大诗人的关于母爱的文字《金色花》《纸船》,就相机引导:“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此次练笔的要求,首先是技法层面:借助形象来抒情。借助什么形象才好呢?这要注意揣摩两首诗中的想象。泰戈尔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想象纸船飘洋过海送深情,都想象通过一种办法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我们也可以想象另一种办法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你可以借小溪流水流到家门口去问候在门前张望游子归来的母亲,你也可以化身月光悄悄来到窗前致意母亲,不惊扰母亲梦中的微笑……其次是情感层面:关注被我们忽视的点滴亲情!繁重的学习压力下,亲情被压榨到犄角旮旯。通过微写作,我们唤醒生活中的感动,感恩生活的馈赠。一颗诗心,一种诗味,成就一位诗人。
发现诗意,表达诗意,你就是你自己诗意生活的主宰。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露的泉水,套用罗丹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诗,而是缺少发现诗的眼睛”。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原诗的理解,而且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辅之以各种写作技能的指导,课堂多了一些懂诗的学生,生活中多了一些行吟的詩人。就像南京市当年的一道中考题——
读诗、写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有的澎湃激昂。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灿烂盛开。
“无情岁月有味诗”,读诗,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写诗使学生得到真善美的熏陶。经过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教学实践,学生的诗心唤醒,诗意表达,诗味熏染,语文素养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更主要的是通过读诗写诗,我们师生藉此享受语文和生活的种种美好。
[作者通联:南京市第二十九中致远中学]
古典诗词经过现代传媒的演绎,令人动容。但不可否认,随着物质生活的丰盈,高科技的日新月异,诗歌珍稀为高雅的艺术品,很难走进普通生活。最起码可以说,诗歌创作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几无一席,更不要说像古人开设《声律启蒙》等专业传授、对对子等蒙学开示了。固然每个时代有适应时代的文学样式,唐诗宋词元曲成为高标,当前的时代,我们的新诗在哪里?上个世纪的一些新诗已经进入经典,本世纪的佳作教材中却难觅其踪。诗韵式微估计不能说是危言耸听吧?
究其实,唐诗的登峰造极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诗赋成为科举最主要的考试内容;当前诗歌的曲高和寡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高考作文的“诗歌除外”。没有相应的教材,中高考的缺位,诗的写作在校园里往往只是个别人炫技而已。然而,诗歌嬗递理应不能在我辈断裂;况且,诗是语言的精粹,承载言语教学重任的语文课不应该回避诗歌的写作教学!
如何突围?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语言训练为抓手,结合文本阅读教學,从遣词造句开始,打造凝练、形象的诗的语言;再到结构篇什,创造意境,传布诗意。实践证明这种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除了能助力于诗歌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一个抓手,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热情,培植锻造诗意语言、诗性思维进而为营造诗意生活打下底蕴。
在当前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安排中,中国新诗和外国诗(以下统一为“新诗”)占全套教材课文总数的约1/10,其中在九上、九下集中安排一个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九上第一单元)、“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九下第一单元)。我们注意到课后“研讨与练习”中除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之外,往往还设置了一些相关的微写作要求。先看九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一道题:
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些则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干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这道题表面上看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续诗。但实际上,这道题设计意图颇有玄机。首先,你得读懂原诗。比如1、2小题源自诗歌第一节,这一节的意象有“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隐喻的是过去的祖国贫穷与困顿,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熏黑的”,甚至搁浅在“淤滩上”,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在这三个意象的中间两句只有意象的修饰,没有下句承接,如果读不懂,就很难突出其中的负重前行的意味。其次,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讲究含蓄精炼,有其跳跃性,需要阅读者补全意旨(导致有的诗出现了多义理解或者误读)。再次,训练学生能根据特定的情境,写出意象的特点,传达出与原诗和谐一致的情感。也就是说,“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有何特点,该如何承载诗人那种苦难沉重而又与祖国生死依恋的挚爱、赞颂之情。
其他几句续写也是如此,必须结合上下诗句,反复推敲,才能写出满意的句子。这种随文写作,紧密结合文本内容进行专项的能力训练,我们把它称之为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由于从阅读教学文本中来,读写互促,切合课堂教学目标,便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我在具体的教学中,紧扣言语这一核心,依托文本,进行了一系列的诗歌微写作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走近诗意的语言
关于诗与散文的区别与界定,看似毋庸置喙,实则众说纷纭,如果你愿意在网络上搜索一下,那跳出的海量的说法不吓你一跳才怪。王旭明先生在给小学生上《四季》时,想引导学生认清文章的体裁,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就这样告诉他们:“大家记住,这是一首诗,分行了就是诗。至于说诗还有哪些特点,我们以后会再学到,现在大家记住分行了的课文就是诗。”(王丽华《〈四季〉学习笔记》,《语文建设》2017年第12期)这单从形式上加以辨析诗与其它文章的区别,你当然可以找出若干的说法来反驳其中的疏漏,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也算得上是最为简洁的区分。毕竟,王老师也说了,诗还有其它特点,只是不做展开而已。作为中学生,仅限于“分行的课文就是诗”的认识显然是不够的,除了形式这种显性的区别,我们还可以从内容、语言、思维等诸多方面来加以辨析。毛泽东在致陈毅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可谓中的:诗要借助塑造形象来传情达意。
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首先让学生能够感性地认清到什么是诗,什么是散文。比如学习了郑愁予的《雨说》,课后练习二是这样设计的:
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两种文学体裁的语言表达。我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将散文甚至小说全篇或者截取某个片段改写成小诗。通过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切换”,我们能感受到诗与散文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之间的微妙联系与区别。最主要的是能够通过这样的练习,明白无论是诗还是散文都要力求写出那种诗意的语言。
诗意的语言是美的。美的语言可以通俗拒绝粗俗,追求明白拒绝浅白,也许率真拒绝率意……学习新诗有助于我们运用美好的词汇,庶几杜绝脏话或者不文明的表达,从而净化我们的日常被网络流行语冲击的语言环境。就像有人说“读诗多了,经历多了,在某个时刻,某个场景,纷纷扬扬间,一句早就烂熟于心的诗句忽然就会直击心灵,丰满了此刻的情感,而不是只会说一句苍白的‘大粗话’。”比如秋天的丰收,农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瓜果,人们也享受着这份喜悦,何其芳《秋天》就写到“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一个“栖息”将虚无的东西(秋天)拟人化、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娴静的氛围。那么你笔下的秋天呢?学生就可以仿写从而创造出更多诗意的秋天。再比如学习《沁园春·雪》之后要求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这道题就让学生“进得去出得来”,读懂原诗的情感、雪景特征,用美好的语言复现意境。现在又不少中考题都设置语言运用题,比如山西省中考题有一道10分的微写作“描写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字数不少于80字”,其实就是考查用美的语言来描绘美的景象。 诗意的语言是抒情的。“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基本功能。一首好的诗歌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绪物化或者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激荡着读者心中共有的情感。比如袁枚的《苔》几近白话“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寄情于物,把那种草根的执着追求写得撼人心魄,一下子俘获我们的柔软的内心。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借助一个嘶唱喑哑的鸟的形象,表达的是在日本铁蹄践踏下诗人的爱国情愫,没有一点的造作。诗意的语言贵在“情”的渲染,发乎于心,形之于文字。再比如学习《外国诗两首》之后,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或“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为题,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这就需要学生切实地去感受大自然的诗意,唤起个体的心绪和感受并加以表达。
诗意的语言是有韵律的。与“诗言志”相续的一句话是“歌咏言,”“咏”就是“咏唱”。也就是说,诗歌是通过咏唱的语言,抑扬顿挫地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闻一多先生提出的新诗“三美”,其中“音乐美”指的就是诗歌内在的语言节奏、旋律美。重音、平仄、节奏,虽然在当前诗歌创作中强调的不多,但汉语与生俱来的音乐性决定了诗意的语言一定不是佶屈聱牙的。微写作训练中,属对需要注意仄起平收,整句要注意节奏相协,即便是一般的散句,也盡可能地读起来抑扬顿挫,以声传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改完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老舍先生在《出口成章》中也说:“不仅要考虑每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上句末用了一个仄声字,下句我就要用一个平声字,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地响。”以郭沫若的《静夜》为例: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朗读起来节奏轻松,声音柔和,速度舒缓,稍加品味就能领略其间节奏和重音构建的韵律美。
诗意的语言是蕴藉精粹的。古典诗词中的名句,读来蕴藉精辟,新诗亦是如此。如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舒婷的“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休斯的“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等,都可以称得上是名句,细细揣摩,能咂摸品出其中的滋味。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就可以通过仿写等手段写出蕴藉精粹的语句,比如流沙河用一连串的“理想是……”形象的比喻,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蕴含丰富的意义。课后练习要求模仿这一段也写几句,不仅拓展了学生对理想的认知,也让学生有意识地精粹了自己的语言,事实上交上来的作业精彩纷呈,不乏一些颇有创意的表达。重庆市2017年中考题要求“参照示例,另选一种事物,写一个句子。(要求:体现事物特征,诗意表达,不要求句式一致。)示例:茶——树叶和水热恋后淌下的眼泪。”这样的题目其实就像该题题干所言“学习语文既要善于审美观察,又要学会诗意表达。”审美观察,能敏锐地把握事物的特征;诗意表达,就是要求写出的句子精炼而富有韵味。
二、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写出诗意的语言
在整套语文教材中,我们发现,新诗的课后思考与练习多有指向语言表达的微写作要求。这些微写作或从言语技巧或从表达思维等角度加以指导和训练,力求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练习让学生写出诗意的语言。
炼句型诗歌微写作。比喻是诗意化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流沙河的《理想》通篇运用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帮助七年级学生认识理想的内涵,感受人生树立理想的意义,从而号召人们为理想而奋斗。基于文本内容的认知基础上,大量新颖别致的比喻使得诗的韵味无穷,很容易激发学生试笔比喻的妙处。
规整而灵动的句式是诗歌语言生命力的保证。《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课后练习要求“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这种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意在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学习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2016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有一道题很简单“请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你的初中校园。(不得透露所在学校的真实信息)”如果平时注重微写作,这样的中考语言运用题基本上属于“小儿科”。
写作技法型诗歌微写作。诗的技法很多,恐怕谁都难以穷尽。中学生借助诗歌文本习得其中一二,也是大有裨益的。比如从余光中的《乡愁》里感受传统诗歌的那种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之美,学生仿写也有章可循。再比如抒情方式,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黄河颂》属于前者,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学生在辨析中就能感受到不同语言的风格美。再比如虚实结合,无论是《沁园春·雪》由眼前景想象到雪后天晴的瑰丽景象还是《静夜》中诗人由月光疏星联想到天河,又由天河想象到鲛人在岸对月流珠,都联想丰富,想象奇特。
南京市2017年中考语言运用题是这样设计的:“托物言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便是托“莲”言志,请从“青山”“白云”“旭日”中任选一个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我选〓〓造句:〓〓。”看似很简单,实际得分率不高,原因是很多学生不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技法。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写作技法的训练,学生在考场上自然很难写出诗意的语言。 思维训练型诗歌微写作。联想与想象是诗歌写作思维的双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首诗歌的优劣。在这套教材中,不论是七年级还是九年级的诗歌微写作都注重在这一方面的引导。
七年级的《天上的街市》: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任选两题)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发挥联想、想象续写句子,目的是引导学生作联想、想象的训练。结合文本范例从方法上加以指导:由此及彼的联想,应注意一定要有相似点,想象联想的事物是比喻中的喻体,所以要求学生最好不作同类事物的联想,还要要求所联想的事物应该是美的。设计训练中,这道练习题答案不求唯一,鼓励学生围绕一个联想点作多种相似联想。
九年级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通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课后练习: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此题意在让学生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写出诗意的语言。这种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使抽象的情绪具象化、可感性。
言语训练必然追求表达效果的问题,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锻炼审美情趣。文通字顺诚然是初中生表达的课标要求,但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有文采、有技法、有味道,这样的文字是不是更容易受到读者的青睐?
三、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营造诗意的生活
在当下吁请“减负”的教育情境中,享受诗意的生活庶几是一种奢侈。但这不应该成为语文老师不作为的借口,我们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架构起诗歌阅读和写作的津梁,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结合文本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解读和写作尝试,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并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具有“诗”的审美意识,更好地体味学习生活中的诗意:不仅有各种练习,还有诗和远方。
留意生活,关注生活,你就是你自己生活中的诗人。这套教材很注重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学习了诗歌《夜》,就要学生“去感受夜色,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这样的微写作意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诗意,并学会诗意表达。学习了大作家大诗人的关于母爱的文字《金色花》《纸船》,就相机引导:“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此次练笔的要求,首先是技法层面:借助形象来抒情。借助什么形象才好呢?这要注意揣摩两首诗中的想象。泰戈尔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想象纸船飘洋过海送深情,都想象通过一种办法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我们也可以想象另一种办法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你可以借小溪流水流到家门口去问候在门前张望游子归来的母亲,你也可以化身月光悄悄来到窗前致意母亲,不惊扰母亲梦中的微笑……其次是情感层面:关注被我们忽视的点滴亲情!繁重的学习压力下,亲情被压榨到犄角旮旯。通过微写作,我们唤醒生活中的感动,感恩生活的馈赠。一颗诗心,一种诗味,成就一位诗人。
发现诗意,表达诗意,你就是你自己诗意生活的主宰。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露的泉水,套用罗丹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诗,而是缺少发现诗的眼睛”。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原诗的理解,而且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辅之以各种写作技能的指导,课堂多了一些懂诗的学生,生活中多了一些行吟的詩人。就像南京市当年的一道中考题——
读诗、写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有的澎湃激昂。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灿烂盛开。
“无情岁月有味诗”,读诗,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写诗使学生得到真善美的熏陶。经过基于文本内容的诗歌微写作教学实践,学生的诗心唤醒,诗意表达,诗味熏染,语文素养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更主要的是通过读诗写诗,我们师生藉此享受语文和生活的种种美好。
[作者通联:南京市第二十九中致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