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观我国保险领域,并没有完善的保险公司退出市场的相关机制,而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问题却屡次被保监会提上会议日程。如何解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问题,甚至是其可能导致的破产问题,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希望借由提出的相对合理的政策建议,为探索研究建立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保险市场;退出机制;保险公司
一、建立相关保险市场退出法律
1.加快相关立法工作
一部健全完善的保险市场退出法律无疑是进行保险市场退出的依据与保障。由于保险市场退出机制是集退出标准、退出原则、退出方式、风险预警机制、保障机制于一体的综合机制,只通过《保险法》《公司法》《破产法》等相关法律进行说明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唯有尽快制定《保险市场退出法》才能有效打破目前法律的粗线条,为实现完善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奠定法律基础。
2.明确保险市场退出管理者
保险市场退出管理者在保险公司面临市场退出程序时起着关键作用。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破产清算、资产移交等程序,同时也使得退出程序得以公开,维护了多方的利益。与此同时,引进专业第三方进行评估也是相当重要的,对资产进行专业化、公开化评估也有利于维护多方利益。
二、加强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1.强化保险公司信息化水平和数理统计技术
要做到完善保险公司相关的信息化水平与数理统计技术并非易事。首先,应该建立一套专属于保险公司的数据系统,其中包括产品系统、财务系统、赔付系统、再保险系统、投资系统等等。对保单收费记录、赔付记录、失效复效记录等一系列业务数据进行电子化输入存储,并保证系统内的数据真实可靠,才能为精算考量提供基础,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档案利用与风险分析。与此同时,还应时时监控经营效益、资产负债变化、准备金提取情况等,以便尽早发现可能面临的巨大的经营风险。另外,做好数据积累工作,历年的数据是考察预测未来的依据,坚决避免伪造数据的现象发生,才能高效的进行预测风险,防范于未然。
2.完善风险预警数理模型
风险预警的数理模型是基于考察多个风险指标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选取风险指标显得尤为重要。风险指标的选取应把握这几个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指的是风险指标应较能涵盖保险公司目前的各个侧面,进而通过对所有指标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与管理。动态性原则指的是指标应随着保险公司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能够及时的进行反映。可操作性指的是指标是易于进行管理与使用的,如果不能进行管理,则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毫无意义。因此,保险公司应全面的从资产负债、收益情况、再保险、投资情况、偿付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在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并适当考虑经济环境,以求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考察。
三、健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1.改革保险保障基金的缴纳标准
建议采用风险费率制的方式来降低保险公司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信誉高、规模大的保险公司理应缴纳更少,而信誉差、规模小的保险公司应缴纳更多以防范其为谋求高额利润故意投资高风险项目的道德风险。但是此种制度由于缴费繁杂,成本较高成为其代替固定费率制的一大难题。采取基准费率加风险费率的差额费率制度或许是很好的选择。
2.完善保险保障基金的监管制度
在合理的对保险保障基金进行资金运用拓宽的同时,应切实完善相关制度,提高保险保障基金的保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逐步推进与加深,互联网保险也慢慢深入人心,其中可能存在着更多未被发现的隐患,这使得保险保障基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新的改革以适应当代保险业的发展,从而与保险市场退出制度相吻合。另外,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也需要完善的配套监管制度,防止因为保险保障基金使用过程中的高风险和高隐患导致巨大的偿付危机,以及可能带来的市场和社会动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保险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原来的体制可能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发展潮流,保险市场的体制改革也迫在眉睫。当今保险市场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仅从保险市场退出机制这一角度切入,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随着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其带来的市场效应与社会效应无疑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它能够有效地防范与控制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促进和加强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与风险意识,在保证风险安全可控的基础上收益最大化。同时,更能保障保单持有人的重大利益,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唯有建立完善的保险市场退出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保险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新东,邓慧.我国保险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11(3).
[2]孙立娟.保险公司破产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保险研究,2009(6).
作者简介:
陈渝(1992—),男,汉,重庆,硕士,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保险理论与实践。
蔡文曦(1992-),女,汉,重庆,硕士,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保险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保险市场;退出机制;保险公司
一、建立相关保险市场退出法律
1.加快相关立法工作
一部健全完善的保险市场退出法律无疑是进行保险市场退出的依据与保障。由于保险市场退出机制是集退出标准、退出原则、退出方式、风险预警机制、保障机制于一体的综合机制,只通过《保险法》《公司法》《破产法》等相关法律进行说明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唯有尽快制定《保险市场退出法》才能有效打破目前法律的粗线条,为实现完善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奠定法律基础。
2.明确保险市场退出管理者
保险市场退出管理者在保险公司面临市场退出程序时起着关键作用。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破产清算、资产移交等程序,同时也使得退出程序得以公开,维护了多方的利益。与此同时,引进专业第三方进行评估也是相当重要的,对资产进行专业化、公开化评估也有利于维护多方利益。
二、加强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1.强化保险公司信息化水平和数理统计技术
要做到完善保险公司相关的信息化水平与数理统计技术并非易事。首先,应该建立一套专属于保险公司的数据系统,其中包括产品系统、财务系统、赔付系统、再保险系统、投资系统等等。对保单收费记录、赔付记录、失效复效记录等一系列业务数据进行电子化输入存储,并保证系统内的数据真实可靠,才能为精算考量提供基础,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档案利用与风险分析。与此同时,还应时时监控经营效益、资产负债变化、准备金提取情况等,以便尽早发现可能面临的巨大的经营风险。另外,做好数据积累工作,历年的数据是考察预测未来的依据,坚决避免伪造数据的现象发生,才能高效的进行预测风险,防范于未然。
2.完善风险预警数理模型
风险预警的数理模型是基于考察多个风险指标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选取风险指标显得尤为重要。风险指标的选取应把握这几个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指的是风险指标应较能涵盖保险公司目前的各个侧面,进而通过对所有指标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与管理。动态性原则指的是指标应随着保险公司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能够及时的进行反映。可操作性指的是指标是易于进行管理与使用的,如果不能进行管理,则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毫无意义。因此,保险公司应全面的从资产负债、收益情况、再保险、投资情况、偿付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在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并适当考虑经济环境,以求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考察。
三、健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1.改革保险保障基金的缴纳标准
建议采用风险费率制的方式来降低保险公司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信誉高、规模大的保险公司理应缴纳更少,而信誉差、规模小的保险公司应缴纳更多以防范其为谋求高额利润故意投资高风险项目的道德风险。但是此种制度由于缴费繁杂,成本较高成为其代替固定费率制的一大难题。采取基准费率加风险费率的差额费率制度或许是很好的选择。
2.完善保险保障基金的监管制度
在合理的对保险保障基金进行资金运用拓宽的同时,应切实完善相关制度,提高保险保障基金的保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逐步推进与加深,互联网保险也慢慢深入人心,其中可能存在着更多未被发现的隐患,这使得保险保障基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新的改革以适应当代保险业的发展,从而与保险市场退出制度相吻合。另外,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也需要完善的配套监管制度,防止因为保险保障基金使用过程中的高风险和高隐患导致巨大的偿付危机,以及可能带来的市场和社会动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保险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原来的体制可能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发展潮流,保险市场的体制改革也迫在眉睫。当今保险市场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仅从保险市场退出机制这一角度切入,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随着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其带来的市场效应与社会效应无疑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它能够有效地防范与控制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促进和加强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与风险意识,在保证风险安全可控的基础上收益最大化。同时,更能保障保单持有人的重大利益,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唯有建立完善的保险市场退出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保险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新东,邓慧.我国保险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11(3).
[2]孙立娟.保险公司破产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保险研究,2009(6).
作者简介:
陈渝(1992—),男,汉,重庆,硕士,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保险理论与实践。
蔡文曦(1992-),女,汉,重庆,硕士,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保险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