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世界正在快速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想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首先是要有人才,创新是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对完成学校教育使命和国家教育任务都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根本目标。本文作者对大学英语课程中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一是要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其创造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
江泽民同志曾经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想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首先要有人才,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措施等,最终都要靠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为创造性而教”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同样要以实现这一主要目标为己任,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和引导。
一、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很多,如知识的教育、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培养等,但打破思维定势,消除对创造力的神秘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心理学家提出教师应当遵守并用以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有五条:(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4)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1]
1.事例剖析。
《学习的革命》一书告诉我们,“一个新想法是旧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当我们把某种东西说成是‘新的’时候,我们真正谈论的是现有因素的独特的存在方式”;“最杰出的创意者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我们通过事例剖析,把这个观点告诉学生,对消除学生的创新神秘感是很重要的。例如,江西省信丰县虎山乡瓜农刘新女,在西瓜生长到八成熟时,将写有“吉祥如意”的纸剪成空心字,贴在西瓜上,通过阳光的照射,成熟后的西瓜便出了文字,这样的创新引起了一次西瓜抢购的高潮。再如,鞋子与音乐、电灯等常规思维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如果把三者联系起来,就会发明创造出多功能的新型鞋子。把我们的座位由“秧田型”变为“环形”排列;把黑板擦装上可供自由伸缩的调节器,等等,这些都是创新。可见,我们的生活处处有创新,时时有创新。只要你不盲从、不迷信,专心去观察、去思考,敢于联想,善于联想,勇于开拓进取,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也要善假于物。
2.榜样熏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使课本上的东西活起来。例如,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个教学内容从导入新课,讲解答疑到巩固练习,检查评定,都可有创新性处理:或纲要收敛,归纳概括;或举一反三,演绎分析;或化整为零,重点讲授;或勾玄揽要、总结把握。教师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英语教师创造性还体现在教法上要富有创造性,克服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为此,教师要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成规,敢于打破“模式”的制约,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拓出新的教学之路,并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对教材处理的创新走向诱导学生思维的创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每一天、每堂课都能感受到一种创新的气息。
3.成功激励。
学生自身的创新实践是学生打破“创造力非凡论”神话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鼓励,一个人自身潜能只能发挥20%—30%左右,正确而充分的鼓励则能使人发挥自身能力的80%—90%。美国哈佛大学B·F·丝金诺教授通过实验证明,鼓励不仅是赞赏,而且是和某些行为发生联系的东西,它有着促进某种行为重新出现的倾向。当大脑接受到肯定鼓励的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心调动起各个系统的“积极性”,潜在的力量能动地变成了现实,行为就发生了改变。[2]有这样一则事例,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级部分学生的名单给学校,暗示他们是可塑之才,八个月后,他来到该校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强,后进生表现也很突出。事实上,名单上的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抽出的。罗森塔尔通过自己善意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肯定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由此可见,教师角色应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为此,英语老师要创设时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同时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增强创新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激发创新意识。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而轻视社会实践,使学生动手能力十分低下。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出:“中国孩子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孩子,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模式研究中,我们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将英语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搞好社会调查,并有意识地、经常地提出一些创造性问题,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感受、思考发现、探索锻炼,达到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学生自始至终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从身边生活出发,通过亲身经历,亲手实践,相互协同,合作学习。这样不但能达到预期的语言学习目的,而且更多地了解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教师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1.提供质疑的时机,唤起“创新实践”意识。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情着手,有意识地提出质疑,继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这样更容易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是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达到实践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
2.提供探索的机会,激活“创新实践”意识。
在实践教育中,英语教师要提供充足的语言文化背景,让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操作,体会过程。这样学生们会激情高昂、积极踊跃地提出现存问题、解决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深入调查,利用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引导、组织其活动,必须符合学生认知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实际,不能提出过高要求,同时认真地做好指导工作,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使学生无所适从。
3.创设选择的空间,积淀“创新实践”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现存的问题,使学生将其作为特定时期实践活动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在学生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时,教师应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引导下,使学生最终选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因而,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也是实践教育的目标之一。老师在具体活动中,要为学生创设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学会选择,从而将创新实践进一步深化。这是积淀创新实践意识的有效方式。
4.赋予总结评价的权利,丰富“创新实践”意识。
学生活动结束之后,无论成败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引导学生作出总结评价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不但使学生认识到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而且使学生真正提高各方面能力、丰富创新意识。
当今国际间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来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为此,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也要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改革,力争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达到实际教学目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鸣迪.研究性学习,师生新体验新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06.
此论文为校级科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
江泽民同志曾经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想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首先要有人才,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措施等,最终都要靠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为创造性而教”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同样要以实现这一主要目标为己任,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和引导。
一、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很多,如知识的教育、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培养等,但打破思维定势,消除对创造力的神秘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心理学家提出教师应当遵守并用以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有五条:(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4)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1]
1.事例剖析。
《学习的革命》一书告诉我们,“一个新想法是旧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当我们把某种东西说成是‘新的’时候,我们真正谈论的是现有因素的独特的存在方式”;“最杰出的创意者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我们通过事例剖析,把这个观点告诉学生,对消除学生的创新神秘感是很重要的。例如,江西省信丰县虎山乡瓜农刘新女,在西瓜生长到八成熟时,将写有“吉祥如意”的纸剪成空心字,贴在西瓜上,通过阳光的照射,成熟后的西瓜便出了文字,这样的创新引起了一次西瓜抢购的高潮。再如,鞋子与音乐、电灯等常规思维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如果把三者联系起来,就会发明创造出多功能的新型鞋子。把我们的座位由“秧田型”变为“环形”排列;把黑板擦装上可供自由伸缩的调节器,等等,这些都是创新。可见,我们的生活处处有创新,时时有创新。只要你不盲从、不迷信,专心去观察、去思考,敢于联想,善于联想,勇于开拓进取,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也要善假于物。
2.榜样熏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使课本上的东西活起来。例如,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个教学内容从导入新课,讲解答疑到巩固练习,检查评定,都可有创新性处理:或纲要收敛,归纳概括;或举一反三,演绎分析;或化整为零,重点讲授;或勾玄揽要、总结把握。教师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英语教师创造性还体现在教法上要富有创造性,克服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为此,教师要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成规,敢于打破“模式”的制约,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拓出新的教学之路,并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对教材处理的创新走向诱导学生思维的创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每一天、每堂课都能感受到一种创新的气息。
3.成功激励。
学生自身的创新实践是学生打破“创造力非凡论”神话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鼓励,一个人自身潜能只能发挥20%—30%左右,正确而充分的鼓励则能使人发挥自身能力的80%—90%。美国哈佛大学B·F·丝金诺教授通过实验证明,鼓励不仅是赞赏,而且是和某些行为发生联系的东西,它有着促进某种行为重新出现的倾向。当大脑接受到肯定鼓励的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心调动起各个系统的“积极性”,潜在的力量能动地变成了现实,行为就发生了改变。[2]有这样一则事例,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级部分学生的名单给学校,暗示他们是可塑之才,八个月后,他来到该校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强,后进生表现也很突出。事实上,名单上的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抽出的。罗森塔尔通过自己善意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肯定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由此可见,教师角色应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为此,英语老师要创设时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同时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增强创新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激发创新意识。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而轻视社会实践,使学生动手能力十分低下。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出:“中国孩子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孩子,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模式研究中,我们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将英语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搞好社会调查,并有意识地、经常地提出一些创造性问题,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感受、思考发现、探索锻炼,达到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学生自始至终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从身边生活出发,通过亲身经历,亲手实践,相互协同,合作学习。这样不但能达到预期的语言学习目的,而且更多地了解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教师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1.提供质疑的时机,唤起“创新实践”意识。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情着手,有意识地提出质疑,继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这样更容易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是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达到实践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
2.提供探索的机会,激活“创新实践”意识。
在实践教育中,英语教师要提供充足的语言文化背景,让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操作,体会过程。这样学生们会激情高昂、积极踊跃地提出现存问题、解决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深入调查,利用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引导、组织其活动,必须符合学生认知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实际,不能提出过高要求,同时认真地做好指导工作,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使学生无所适从。
3.创设选择的空间,积淀“创新实践”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现存的问题,使学生将其作为特定时期实践活动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在学生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时,教师应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引导下,使学生最终选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因而,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也是实践教育的目标之一。老师在具体活动中,要为学生创设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学会选择,从而将创新实践进一步深化。这是积淀创新实践意识的有效方式。
4.赋予总结评价的权利,丰富“创新实践”意识。
学生活动结束之后,无论成败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引导学生作出总结评价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不但使学生认识到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而且使学生真正提高各方面能力、丰富创新意识。
当今国际间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来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为此,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也要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改革,力争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达到实际教学目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鸣迪.研究性学习,师生新体验新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06.
此论文为校级科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