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儒家文化为核心与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学”,其关注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旨在解决什么是思想的人、人的价值是什么、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实现自我等问题。由此形成了一套经由道德修养培养理想人格,进而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理论学说,即所谓修身成德之学。无疑,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修身成德思想,对于理解当今学生的素养架构、提升学生的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几个时期的儒家主要学派和代表思想家的相关学说,可以发现,在不同历史时期薪火相传,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修身成德思想,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分别是仁民爱物、孝亲爱国、重义轻利、诚信自律、礼敬谦和,本文主要从“仁民爱物”中发掘学生的核心素养指标。
关键词:发掘;学生;指标
一、孔子主张“忠恕”,注重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原则
自孔子提出“仁”之后,“仁”便成為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孔子的思想体系,即以“仁”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仁学”思想体系。“仁”既是人们内在的心理意识(真实性情),又是人的行为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以爱人为基本规定,“樊迟问仁,子日‘爱人”’。成就仁德是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爱有差等,施由亲始”,爱人从爱亲(孝)开始,然后向外扩大,最终实现“泛爱众”。行仁的方式有多种,因而“仁”有多个具体德目,如忠、恕、信、恭、宽、敏、惠、智、勇等。其中以忠、恕最为重要,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即是基于人同此心的原则,要人从切己的情感出发,将心比心,真诚地对待他人。在孔子思想中,“忠恕”之道是实践仁的基本方法(“行仁之方”),也是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倡导“仁民”,爱人如己
孟子发挥孔子的仁学的思想,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并将孔子的忠恕之道具体化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同时,他强调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恻隐之心”是仁的端绪。因而“仁”是人人固有的天赋道德本性,从人性论的角度论证了仁的来源。汉代董仲舒以“天人合类”的神学宇宙观将“仁”神圣化,认为天的本性即是仁;同时又把“仁”列为“五常”之一,将其绝对化。唐代韩愈为“攮斥佛老”,把仁义视为圣圣相传的道统,并以“博爱”解仁,主张“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三、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相通,和谐共存
北宋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爱必兼爱”的主张来阐释仁为人的精神,认为不但要爱一切人,而且爱一切物。程颢和程颐从天理的角度视仁为人的本性,并以“识仁”作为道德修养的根本目标与根本方式,将“浑然与物同体”的天人合一状态视为实现仁的境界;朱熹进而提出“仁包五常”,突出“仁”在五常中的地位。其所谓天理,即以仁为核心内容,并以此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和三纲五常之本体,把“仁”升华为宇宙道德本体论的高度。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则据“心即理”之说,强调“仁”“心”合一,仁是人的本性固有的内容,要人通过反身内省获致良知,从而彰显仁爱之心成为圣贤。
四、儒家“仁民爱物”思想,对建构现代学生素养指标体系有重要价值
在儒家文化中,“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是一切的德行的根源,“成仁”是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和最高美德。“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它虽以血缘之爱为基础,但最终要实现爱一切人甚至推广到爱一切物,体现了一种博大胸怀和崇高的责任担当意识,即所谓“仁民爱物”。“仁民”主要体现在与人交往方面,主张以忠恕之道作为行仁之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一种爱人如己的利他精神和平等意识;“爱物”主要体现在与自然万物的相处上,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相通,要爱一切物,与万物和谐共存。只有爱一切人和物,才能体现宇宙人生的真实状态——太和之境(即最高的和谐)。仁民爱物,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一种宇宙情怀和极高的价值追求。它所要实现的最高境界,就是自身与他人及世界万物各尽其性的一体合一的和谐境界,就自身与他人而言,是各尽其性,和而不同,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理想。在仁民爱物和心怀天下的意识支配下,会产生强烈的完善自我和奉献自我的动力,从而形成自强不息的精神(生生之谓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责任担当意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这些精神对学生个体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对建构中国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五、仁爱精神在台湾地区和新加坡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在中国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直到今天都把提倡仁民爱物精神作为社会道德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如新加坡,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加以现代诠释,用以培养国民素质。其中的“仁”“爱”都是继承发扬儒家的仁爱精神。与此相似,中国台湾地区也注重提倡“孝、悌、仁、爱”“信、义、和、平”等儒家道德价值理念,并纳入学校道德教育系统和评价系统。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仁民爱物思想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友爱”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础。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的思想,蕴涵着“爱人而已”“开放包容”“奉献与社会责任感”“物我和谐”“自强不息”“宽恕”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追求应成为当今学生道德修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仁民爱物应作为学生核心道德修养体现在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架之中。
关键词:发掘;学生;指标
一、孔子主张“忠恕”,注重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原则
自孔子提出“仁”之后,“仁”便成為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孔子的思想体系,即以“仁”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仁学”思想体系。“仁”既是人们内在的心理意识(真实性情),又是人的行为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以爱人为基本规定,“樊迟问仁,子日‘爱人”’。成就仁德是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爱有差等,施由亲始”,爱人从爱亲(孝)开始,然后向外扩大,最终实现“泛爱众”。行仁的方式有多种,因而“仁”有多个具体德目,如忠、恕、信、恭、宽、敏、惠、智、勇等。其中以忠、恕最为重要,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即是基于人同此心的原则,要人从切己的情感出发,将心比心,真诚地对待他人。在孔子思想中,“忠恕”之道是实践仁的基本方法(“行仁之方”),也是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倡导“仁民”,爱人如己
孟子发挥孔子的仁学的思想,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并将孔子的忠恕之道具体化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同时,他强调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恻隐之心”是仁的端绪。因而“仁”是人人固有的天赋道德本性,从人性论的角度论证了仁的来源。汉代董仲舒以“天人合类”的神学宇宙观将“仁”神圣化,认为天的本性即是仁;同时又把“仁”列为“五常”之一,将其绝对化。唐代韩愈为“攮斥佛老”,把仁义视为圣圣相传的道统,并以“博爱”解仁,主张“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三、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相通,和谐共存
北宋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爱必兼爱”的主张来阐释仁为人的精神,认为不但要爱一切人,而且爱一切物。程颢和程颐从天理的角度视仁为人的本性,并以“识仁”作为道德修养的根本目标与根本方式,将“浑然与物同体”的天人合一状态视为实现仁的境界;朱熹进而提出“仁包五常”,突出“仁”在五常中的地位。其所谓天理,即以仁为核心内容,并以此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和三纲五常之本体,把“仁”升华为宇宙道德本体论的高度。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则据“心即理”之说,强调“仁”“心”合一,仁是人的本性固有的内容,要人通过反身内省获致良知,从而彰显仁爱之心成为圣贤。
四、儒家“仁民爱物”思想,对建构现代学生素养指标体系有重要价值
在儒家文化中,“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是一切的德行的根源,“成仁”是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和最高美德。“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它虽以血缘之爱为基础,但最终要实现爱一切人甚至推广到爱一切物,体现了一种博大胸怀和崇高的责任担当意识,即所谓“仁民爱物”。“仁民”主要体现在与人交往方面,主张以忠恕之道作为行仁之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一种爱人如己的利他精神和平等意识;“爱物”主要体现在与自然万物的相处上,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相通,要爱一切物,与万物和谐共存。只有爱一切人和物,才能体现宇宙人生的真实状态——太和之境(即最高的和谐)。仁民爱物,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一种宇宙情怀和极高的价值追求。它所要实现的最高境界,就是自身与他人及世界万物各尽其性的一体合一的和谐境界,就自身与他人而言,是各尽其性,和而不同,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理想。在仁民爱物和心怀天下的意识支配下,会产生强烈的完善自我和奉献自我的动力,从而形成自强不息的精神(生生之谓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责任担当意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这些精神对学生个体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对建构中国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五、仁爱精神在台湾地区和新加坡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在中国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直到今天都把提倡仁民爱物精神作为社会道德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如新加坡,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加以现代诠释,用以培养国民素质。其中的“仁”“爱”都是继承发扬儒家的仁爱精神。与此相似,中国台湾地区也注重提倡“孝、悌、仁、爱”“信、义、和、平”等儒家道德价值理念,并纳入学校道德教育系统和评价系统。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仁民爱物思想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友爱”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础。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的思想,蕴涵着“爱人而已”“开放包容”“奉献与社会责任感”“物我和谐”“自强不息”“宽恕”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追求应成为当今学生道德修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仁民爱物应作为学生核心道德修养体现在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