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汉诺塔游戏为载体,从“化繁为简,构建数学模型”“化异为同,推理数学规律”“化生为熟,拓展数学应用”三个方面渗透化归思想,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体会“化归”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汉诺塔游戏;化归思想;化繁为简;化异为同;化生为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55-02
化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经常会用到化归思想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如小数乘整数、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植树问题等,但是学生大多是在枯燥的学习中被动地接受化归思想,没有充分体会到化归思想的价值,在碰到问题时也不会主动地应用化归思想。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对具体形象的内容易于理解,对生动活泼的形式比较喜爱,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敏感,对能演示的过程更感兴趣。而现代教育理论强调“要让学生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因此,笔者尝试以“汉诺塔游戏”为载体来渗透化归思想汉诺塔是由8个彩色圆环按大小依次叠放在有三根立柱的支架上组成,因其形如塔状而得名。它是人们研究算法逻辑的启发源,更是一款经典的益智玩具。它所设置的问题困境在于:如何借助“过渡柱”把“起始柱”上的圆环依次移到“目标柱”上(如图1)。规则是:一片一片地移,在移的过程中不可以大片压到小片上。
下面以笔者在2019年南方六省(区)益智课堂阶段性成果展示观摩会上的示范课“汉诺塔”为例,谈谈如何借助汉诺塔游戏渗透化归思想。
一、化繁为简,构建数学模型
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化为易懂的数学问题,正是“化繁为简”思想的体现,也是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的数学技能之一。
[课堂实录1]
教师利用音频介绍汉诺塔游戏的背景及规则(涉及的汉诺塔有64个圆环)。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简易的汉诺塔,上面一共有8个圆环。请动手试着将这8个圆环从a柱移到c柱。(如图2)
(学生动手尝试,有人表示“太难了”。)
师:刚才有同学说太难了,怎么办?
生::可以简化。
师:怎么简化?
生:8个圆环太难了,我觉得若拿掉几个,简化后就容易多了。
师:你为什么想着简化?简化成8个圓环对研究移动有什么帮助?
生:数量少了以后,所需要移动的次数也会少,我们就知道该怎么移动了。
师:简化后的数量和原来的不同了,有什么还是相同的?
生:移动规则。
生:汉诺塔的游戏原理。
师:太棒了!你们说的其实就是数学上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一化繁为简(板书),我们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化成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它看似变成了不同的,但其内在的数学原理却依然相同,那么我们就可从中去寻找规律,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师生问答中,学生逐渐知道“化繁为简就是数学建模”这一本质,并能够通过相同原理的模型去寻找复杂问题当中的规律,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二、化異为同,推理数学规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其中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化异为同,就是把不同的问题、事物,通过合情推理转化后,从中探寻规律,解决问题。
[课堂实录2]
师:那你想从几个圓环开始研究呢?(1个)
师:1个圆环的移动,需要几次?
师:现在能找到规律吗?(不能)怎么办?
生4:增加到两个圆环,再试试。
师:好。请同学们将a柱上的两个圆环依次移到c柱上。(如图3)
师:(1)这两个圆环到达c柱的顺序是怎样的?(先大圆环后小圆环)(2)第一个圆环先拿出来的目的是什么?(给大圓环让路)(3)小圆环为什么先放在b柱而不是c柱上?(为了让大圆环先到达c柱)
师:你们会移了吗?那a柱到c柱会移了,c柱到b柱你会移吗?试试看。
师:想想看,这两次的移动有什么不同?
生:起始柱、目标柱过渡柱都不相同了。
师:那这样的不同当中,有没有什么是相同的?
生:第一个圆环都是先放在过渡柱上,第二个圆环都是先放在目标柱上。
师:观察得真仔细,移动的方法看似不同,其实相同!师:下面我们要开始几个圆环的移动?(3个)好,请试着移,并在学习单,上做好记录。
师:(1)你能说说这三个圆环最终到达c柱的顺序吗?(2)怎样让第三个圆环到达c柱?(也就是说前两个圆环的目标转换成了b柱)(3)前两个圆环我们是怎么移到b柱的?跟之前两个圆环的移动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将最上面两个圆环看作一个整体,其实就是两个圆环的移动,将这个整体先移动到b柱和之前两个圆环的移动一样。
师:3个圆环和2个圆环数量不相同,而且刚才同学们移动的过程也不相同,移动次数也不相同,但是什么是相同的?
生:移动的方法、原理是相同的。
师:如果不操作,想想看,4个圆环的移动和之前的3个圆环的移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把最上面的3个圆环看作一个整体,就和3个圆环的移动方法一模一样了。
师:4个圆环,3个圆环、2个圆环数量各不相同,但却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去移动,那你能研究出5个圆环、6个圆环、7个圆环、8个圆环的移动吗?它们各需要移动多少次?
师:我们在看似不同的数学模型中,探究出了相同的原理和方法,找到了规律,并通过一步步推算,知道64个圆环需移动18446744073709551615次,这需要5000多亿年 当通过“化繁为简"思想构建出数学模型后,要在不同数量的数学模型当中找到相同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合情推理找到规律,解决原来的问题,这就是化异为同化“不同”为“相同”。
三、化生为熟,拓展数学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用意识的其中一个方面的含义是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化生为熟,就是将陌生的问题、事物,转化为熟悉的知识去研究,并且能够利用得到的结论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其他问题。
[课堂实录3]
师:最后,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国际象棋与米粒的故事。(故事主体内容:在象棋棋盘中的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后面每一格都放前面一格的2倍的米粒,一共要放64格……)
师:这个故事和汉诺塔的故事相同吗?(不相同)
师:那这两个故事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
师:这个故事中的答案也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相同的原理呢?请同学们研究一下。
师:通过将陌生的故事和熟悉的故事联系起来,可以发现,国际象棋中前2格的米粒数与汉诺塔当中2个圆环的移动数相同,国际象棋中前3格的米粒数与汉诺塔当中3个圆環的移动数相同……
师:这节课我们都是在不同中找相同,其实在生活中、在学习中也有很多看似不同却有着联系的事情或者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去发现、去解决。
当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看似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并能够利用这种联系把未知、陌生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问题,一些难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当中找相同”的化归思想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综上,用“化繁为简”来构建数学模型,用“化异为同”来推理数学规律,用“化生为熟"来拓展数学应用,在“不同”当中有着很大的“相同”。在这样既有充足的动力又富有思维含量的游戏教学中,学生能够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领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清霞,孙欣.益智课堂,数学核心素养践行之地:以“汉诺塔”活动课为例[J].中国教师,2017(10).
(责编 黄春香)
[关键词]汉诺塔游戏;化归思想;化繁为简;化异为同;化生为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55-02
化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经常会用到化归思想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如小数乘整数、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植树问题等,但是学生大多是在枯燥的学习中被动地接受化归思想,没有充分体会到化归思想的价值,在碰到问题时也不会主动地应用化归思想。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对具体形象的内容易于理解,对生动活泼的形式比较喜爱,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敏感,对能演示的过程更感兴趣。而现代教育理论强调“要让学生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因此,笔者尝试以“汉诺塔游戏”为载体来渗透化归思想汉诺塔是由8个彩色圆环按大小依次叠放在有三根立柱的支架上组成,因其形如塔状而得名。它是人们研究算法逻辑的启发源,更是一款经典的益智玩具。它所设置的问题困境在于:如何借助“过渡柱”把“起始柱”上的圆环依次移到“目标柱”上(如图1)。规则是:一片一片地移,在移的过程中不可以大片压到小片上。
下面以笔者在2019年南方六省(区)益智课堂阶段性成果展示观摩会上的示范课“汉诺塔”为例,谈谈如何借助汉诺塔游戏渗透化归思想。
一、化繁为简,构建数学模型
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化为易懂的数学问题,正是“化繁为简”思想的体现,也是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的数学技能之一。
[课堂实录1]
教师利用音频介绍汉诺塔游戏的背景及规则(涉及的汉诺塔有64个圆环)。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简易的汉诺塔,上面一共有8个圆环。请动手试着将这8个圆环从a柱移到c柱。(如图2)
(学生动手尝试,有人表示“太难了”。)
师:刚才有同学说太难了,怎么办?
生::可以简化。
师:怎么简化?
生:8个圆环太难了,我觉得若拿掉几个,简化后就容易多了。
师:你为什么想着简化?简化成8个圓环对研究移动有什么帮助?
生:数量少了以后,所需要移动的次数也会少,我们就知道该怎么移动了。
师:简化后的数量和原来的不同了,有什么还是相同的?
生:移动规则。
生:汉诺塔的游戏原理。
师:太棒了!你们说的其实就是数学上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一化繁为简(板书),我们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化成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它看似变成了不同的,但其内在的数学原理却依然相同,那么我们就可从中去寻找规律,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师生问答中,学生逐渐知道“化繁为简就是数学建模”这一本质,并能够通过相同原理的模型去寻找复杂问题当中的规律,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二、化異为同,推理数学规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其中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化异为同,就是把不同的问题、事物,通过合情推理转化后,从中探寻规律,解决问题。
[课堂实录2]
师:那你想从几个圓环开始研究呢?(1个)
师:1个圆环的移动,需要几次?
师:现在能找到规律吗?(不能)怎么办?
生4:增加到两个圆环,再试试。
师:好。请同学们将a柱上的两个圆环依次移到c柱上。(如图3)
师:(1)这两个圆环到达c柱的顺序是怎样的?(先大圆环后小圆环)(2)第一个圆环先拿出来的目的是什么?(给大圓环让路)(3)小圆环为什么先放在b柱而不是c柱上?(为了让大圆环先到达c柱)
师:你们会移了吗?那a柱到c柱会移了,c柱到b柱你会移吗?试试看。
师:想想看,这两次的移动有什么不同?
生:起始柱、目标柱过渡柱都不相同了。
师:那这样的不同当中,有没有什么是相同的?
生:第一个圆环都是先放在过渡柱上,第二个圆环都是先放在目标柱上。
师:观察得真仔细,移动的方法看似不同,其实相同!师:下面我们要开始几个圆环的移动?(3个)好,请试着移,并在学习单,上做好记录。
师:(1)你能说说这三个圆环最终到达c柱的顺序吗?(2)怎样让第三个圆环到达c柱?(也就是说前两个圆环的目标转换成了b柱)(3)前两个圆环我们是怎么移到b柱的?跟之前两个圆环的移动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将最上面两个圆环看作一个整体,其实就是两个圆环的移动,将这个整体先移动到b柱和之前两个圆环的移动一样。
师:3个圆环和2个圆环数量不相同,而且刚才同学们移动的过程也不相同,移动次数也不相同,但是什么是相同的?
生:移动的方法、原理是相同的。
师:如果不操作,想想看,4个圆环的移动和之前的3个圆环的移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把最上面的3个圆环看作一个整体,就和3个圆环的移动方法一模一样了。
师:4个圆环,3个圆环、2个圆环数量各不相同,但却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去移动,那你能研究出5个圆环、6个圆环、7个圆环、8个圆环的移动吗?它们各需要移动多少次?
师:我们在看似不同的数学模型中,探究出了相同的原理和方法,找到了规律,并通过一步步推算,知道64个圆环需移动18446744073709551615次,这需要5000多亿年 当通过“化繁为简"思想构建出数学模型后,要在不同数量的数学模型当中找到相同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合情推理找到规律,解决原来的问题,这就是化异为同化“不同”为“相同”。
三、化生为熟,拓展数学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用意识的其中一个方面的含义是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化生为熟,就是将陌生的问题、事物,转化为熟悉的知识去研究,并且能够利用得到的结论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其他问题。
[课堂实录3]
师:最后,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国际象棋与米粒的故事。(故事主体内容:在象棋棋盘中的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后面每一格都放前面一格的2倍的米粒,一共要放64格……)
师:这个故事和汉诺塔的故事相同吗?(不相同)
师:那这两个故事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
师:这个故事中的答案也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相同的原理呢?请同学们研究一下。
师:通过将陌生的故事和熟悉的故事联系起来,可以发现,国际象棋中前2格的米粒数与汉诺塔当中2个圆环的移动数相同,国际象棋中前3格的米粒数与汉诺塔当中3个圆環的移动数相同……
师:这节课我们都是在不同中找相同,其实在生活中、在学习中也有很多看似不同却有着联系的事情或者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去发现、去解决。
当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看似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并能够利用这种联系把未知、陌生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问题,一些难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当中找相同”的化归思想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综上,用“化繁为简”来构建数学模型,用“化异为同”来推理数学规律,用“化生为熟"来拓展数学应用,在“不同”当中有着很大的“相同”。在这样既有充足的动力又富有思维含量的游戏教学中,学生能够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领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清霞,孙欣.益智课堂,数学核心素养践行之地:以“汉诺塔”活动课为例[J].中国教师,2017(10).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