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理地开展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医学教育中要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以维护人们生命健康为己任,这也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内容,高职院校在进行医学教学的同时要为学生渗透生命教育,提高未来医生的职业素养,这是学校医学教育的责任,主要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医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关 键 词] 生命教育;高职;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240-01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主要强调知识追求和技能应用。对学生的培养更注重技能应用,忽略了对其人格素质的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消极态度,这显示出一些学生的生命意识不足,对生命的认知不够。在高职院校的医学专业中这种情况也不可避免,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单单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也要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创建新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高职医学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前提,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并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心灵的升华,为未来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是学生产生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过程主要包括生存意识的培养、生存技能的培养和对生存价值的认知三个方面,是对学生实践、情感的升华,是对传统生命教育的创新,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精神。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这也有利于消除当前社会对医学工作者的不满。
二、生命教育在高职医学教学中的实施
在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渗透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地追求生命的意义,为以后更好地从事救助工作奠定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符合实际的教学手段,让生命教育能够实现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生命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渗透
教师要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同时,获得死亡教育、生命神圣意识形成教育、科学生命价值观教育、医疗救助教育。
1.死亡教育。世界上的所有生命体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逐渐走向死亡,这是每一个人类和生物的宿命,是不能避免的,只有产生对死亡的思考,才会珍惜活着的过程,体会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更好地对人生进行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生命的神圣性教育。生命存在的基础是人的意志力和社会适应力,是人格尊严的升华,要让学生明白生命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社会准则。在人们生命受到威胁时,要把抢救生命作为最主要的事情。因此,医学工作者也是神圣的,在从事医学工作时要维护生命,要把救助生命作为第一要义。
3.科学生命价值观。人们身体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但健康并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要教育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对患者开展教育活动,让患者在进行身体治疗时也得到心理上的健康指导,顺利回归到生活、工作中。
4.公平的医疗救助观。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天平,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不能因患者的经济情况延误救治时机,更不能产生性别、年龄、种族歧视。要响应国家的廉政号召,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损害医疗的公平性。
(二)生命教育在教学方式中的渗透
1.要把课程的展开作为完善医学专业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基础。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哲学、伦理学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建立起独特的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体系。教学要以关怀生命为重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张扬生命个性,提升生命质量。
2.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涵盖很多体验实践活动。在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中加入生命教育内容,让医学专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强对生命的认知,如到婴儿院、手术室、火葬场、墓地等地点进行课外教学,让学生自行感悟生命。还要鼓励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来增强学生未来工作的使命感。
3.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要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优势。学校要组织学生与家庭、社会进行沟通,使医学专业学生在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中提高综合素质,还可以在社团中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讨论和心理辅导活动。
4.开展网络教学。当今的医学专业学生已掌握了网络自主学习技能,能够自主地利用现代技术扩充知识面,深化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便利。
总之,根据生命教育活动数据显示,当代高职院校开始把生命教育融入教学中。在教學过程中开展主题活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志愿者活动,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使其在工作中找寻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陈祥鹏,谢正德.大数据时代下生命医学伦理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4):94-95.
[2]周兰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7):115-116,120.
[3]邓静,王丹,张慧兰,等.我国医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7,30(2):78-80.
[关 键 词] 生命教育;高职;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240-01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主要强调知识追求和技能应用。对学生的培养更注重技能应用,忽略了对其人格素质的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消极态度,这显示出一些学生的生命意识不足,对生命的认知不够。在高职院校的医学专业中这种情况也不可避免,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单单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也要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创建新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高职医学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前提,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并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心灵的升华,为未来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是学生产生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过程主要包括生存意识的培养、生存技能的培养和对生存价值的认知三个方面,是对学生实践、情感的升华,是对传统生命教育的创新,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精神。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这也有利于消除当前社会对医学工作者的不满。
二、生命教育在高职医学教学中的实施
在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渗透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地追求生命的意义,为以后更好地从事救助工作奠定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符合实际的教学手段,让生命教育能够实现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生命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渗透
教师要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同时,获得死亡教育、生命神圣意识形成教育、科学生命价值观教育、医疗救助教育。
1.死亡教育。世界上的所有生命体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逐渐走向死亡,这是每一个人类和生物的宿命,是不能避免的,只有产生对死亡的思考,才会珍惜活着的过程,体会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更好地对人生进行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生命的神圣性教育。生命存在的基础是人的意志力和社会适应力,是人格尊严的升华,要让学生明白生命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社会准则。在人们生命受到威胁时,要把抢救生命作为最主要的事情。因此,医学工作者也是神圣的,在从事医学工作时要维护生命,要把救助生命作为第一要义。
3.科学生命价值观。人们身体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但健康并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要教育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对患者开展教育活动,让患者在进行身体治疗时也得到心理上的健康指导,顺利回归到生活、工作中。
4.公平的医疗救助观。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天平,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不能因患者的经济情况延误救治时机,更不能产生性别、年龄、种族歧视。要响应国家的廉政号召,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损害医疗的公平性。
(二)生命教育在教学方式中的渗透
1.要把课程的展开作为完善医学专业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基础。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哲学、伦理学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建立起独特的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体系。教学要以关怀生命为重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张扬生命个性,提升生命质量。
2.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涵盖很多体验实践活动。在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中加入生命教育内容,让医学专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强对生命的认知,如到婴儿院、手术室、火葬场、墓地等地点进行课外教学,让学生自行感悟生命。还要鼓励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来增强学生未来工作的使命感。
3.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要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优势。学校要组织学生与家庭、社会进行沟通,使医学专业学生在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中提高综合素质,还可以在社团中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讨论和心理辅导活动。
4.开展网络教学。当今的医学专业学生已掌握了网络自主学习技能,能够自主地利用现代技术扩充知识面,深化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便利。
总之,根据生命教育活动数据显示,当代高职院校开始把生命教育融入教学中。在教學过程中开展主题活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志愿者活动,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使其在工作中找寻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陈祥鹏,谢正德.大数据时代下生命医学伦理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4):94-95.
[2]周兰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7):115-116,120.
[3]邓静,王丹,张慧兰,等.我国医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7,30(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