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入院后动脉瘤再破裂率下降的可能原因。
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2005~2008年组,458例)和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2013~2014年组,1 446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动脉瘤的再破裂率,分析年龄、性别、Hunt-Hess分级、入院的收缩压、是否使用抗纤溶药物、动脉瘤部位、院前等待时间、术前等待时间及总体住院时间等指标对动脉瘤再破裂的影响。
结果2005~2008年组入院后动脉瘤的再破裂率为13.8%(63/458),2013~2014年组为2.8%(40/1 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2008年组与2013~2014年组院前等待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4(9)、1(4)d;术前等待时间分别为5(4)、3(2)d;整体住院时间分别为14(9)、1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提高动脉瘤处理效率是减少入院后再破裂风险及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