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开始逐渐形成时期,正确的价值引导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有着积极意义。一方面,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历史教学具备了思政教育的某些功能。因此,发挥高中历史教学的思政因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新时代对于历史教学提出的育人要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价值引导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对于学科教学当中的思想教育维度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即学科教学不仅要体现学科性,更要体现思想性,而这一要求也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而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逐步形成时期,因此,正确的价值引导对于高中教育中“育人”作用的发挥有着积极意义。因而,将思政因素引入高中历史教学,既是高中历史教改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思政因素进入高中历史教学是新时代的育人要求。高中阶段是个体成长发育尤其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则是成长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大环境当中。这种多元而开放的环境,为多元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在诸多的价值选择中,既有积极地价值导向,同时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因素的存在。因此,在高中阶段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发挥高中教育的合力,才能够为高中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保障。
其次,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也是历史学科“育人”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对于学生历史知识把握和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另外,历史教学本身就有思政因素的存在。高中历史课本当中不仅有客观的历史知识,同时也有诸如我国近代由盛转衰的发展历程。而这一类内容本身就内涵了价值引导的元素。这种客观史实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够有很好的帮助。历史内涵的思政因素,为思政因素进入高中历史课堂提供了天然的契机,而这也是历史教学改革中历史学科“育人”的要求。
第三,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是为学生成长提供价值保障的要求。个体成长不仅需要对于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我国的教育的五个维度当中,一直秉承“德育为先”的理念,也证明了思政因素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价值。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导,更需要其他学科作为必要的补充和支撑。而高中历史教育的特点也使其为个体提供价值引导提供了条件,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是为高中生提供价值保障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存在的问题
1.高中历史教师缺乏思政意识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师本身缺乏思政教育的意识。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因此,较多高中历史教师将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考试做题的技巧作为教学的重点,关注于学生对于知识本身的理解和把握,而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因素则相对缺乏。
例如,高中历史教学中针对古代历史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是以牢记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意义等为主,而对于这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其中人物的具体情感等阐述较少,换言之,只是将历史当作是已然发生的事实进行描述,而没有鲜活的还原历史事件当中的具体的个体,也缺乏将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去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价值取向这一维度。
2.学生自身的单视角历史学习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是否具有思政的意识或者价值辨析的思维维度,对于其看待历史教学以及自身价值取向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是以高考为目标,从而就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关注更多的是考试因素而非思政因素。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是从考试的视角去理解或者记忆,从答题的维度进行学习,而对于其中内涵的价值因素则考虑较少。而历史学习的魅力也就在于蕴含其中的价值导向因素,而当受教育者缺乏这种价值思辨的意识时,历史教学也就成为了单纯的学科教育,其思政因素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3.历史教学内容缺乏显性的思政因素
反观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自身,有其学科特点以及其教学目标。如对于中西方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客观的历史事实,同时,近代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我国由盛转衰然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过程的深刻感知;另一方面,历史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的形成。
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使得其中内涵的思政因素未能得到显性的呈现,更多的是内涵在历史教学内容当中,需要进行挖掘。另外,虽然历史内容自身有价值内涵,但是其中有些价值因素则具有时代特点,与学生所处的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着脱节,这也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当中的思政因素没有足够的重视。
三、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的路径
1.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思政意识
将思政因素引入高中历史教学,首先需要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思政意识,即在历史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作业的布置当中有意识地发挥历史的价值引导功能。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进行价值引导,在历史的学科知识之外进行适当拓展,通过课堂讨论、问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展开对于价值取向的思考,并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思政教育方向的价值引导。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合理的价值形塑。
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形成思政意识
学生是受教育主体,高中阶段的学生关注的重心在于学习成绩的提升,而这种以考试为最终的目的的学习则会让学生形成单向度的思维,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造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塑。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來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对于某些具有重点意义的内容,如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此,既可以使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度,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体会,并在其中去分辨不同的价值去向,进而去形成自身的合理价值观。
3.挖掘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思政因素
高中历史教学自身具有学科属性,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但同时,高中历史同时兼具了思想教育的属性,即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塑以及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辨别。而高中历史所具备的思想教育属性属于隐含因素,其有效发挥则需要进行探索和挖掘。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甚至于思政教师共同备课等新式,发觉历史教学内容中内涵的思政因素,找到二者的逻辑关连,通过集体备课甚至多学科交叉备课等形式,发觉思政因素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传授。
四、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同时兼具了学科属性以及思想属性,将思政因素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当中,既是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的需求,也是形塑高中阶段学生正确三观的需求。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存在的问题,尝试性探索解决方案,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思政因素的发挥,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魏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2020,(2).
[2]张双林.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
[3]张进贤.浅谈高中历史学习与人文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20,(1).
[4]刘强强.浅析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20,(1).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价值引导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对于学科教学当中的思想教育维度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即学科教学不仅要体现学科性,更要体现思想性,而这一要求也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而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逐步形成时期,因此,正确的价值引导对于高中教育中“育人”作用的发挥有着积极意义。因而,将思政因素引入高中历史教学,既是高中历史教改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思政因素进入高中历史教学是新时代的育人要求。高中阶段是个体成长发育尤其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则是成长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大环境当中。这种多元而开放的环境,为多元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在诸多的价值选择中,既有积极地价值导向,同时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因素的存在。因此,在高中阶段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发挥高中教育的合力,才能够为高中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保障。
其次,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也是历史学科“育人”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对于学生历史知识把握和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另外,历史教学本身就有思政因素的存在。高中历史课本当中不仅有客观的历史知识,同时也有诸如我国近代由盛转衰的发展历程。而这一类内容本身就内涵了价值引导的元素。这种客观史实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够有很好的帮助。历史内涵的思政因素,为思政因素进入高中历史课堂提供了天然的契机,而这也是历史教学改革中历史学科“育人”的要求。
第三,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是为学生成长提供价值保障的要求。个体成长不仅需要对于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我国的教育的五个维度当中,一直秉承“德育为先”的理念,也证明了思政因素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价值。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导,更需要其他学科作为必要的补充和支撑。而高中历史教育的特点也使其为个体提供价值引导提供了条件,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是为高中生提供价值保障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存在的问题
1.高中历史教师缺乏思政意识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师本身缺乏思政教育的意识。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因此,较多高中历史教师将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考试做题的技巧作为教学的重点,关注于学生对于知识本身的理解和把握,而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因素则相对缺乏。
例如,高中历史教学中针对古代历史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是以牢记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意义等为主,而对于这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其中人物的具体情感等阐述较少,换言之,只是将历史当作是已然发生的事实进行描述,而没有鲜活的还原历史事件当中的具体的个体,也缺乏将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去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价值取向这一维度。
2.学生自身的单视角历史学习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是否具有思政的意识或者价值辨析的思维维度,对于其看待历史教学以及自身价值取向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是以高考为目标,从而就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关注更多的是考试因素而非思政因素。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是从考试的视角去理解或者记忆,从答题的维度进行学习,而对于其中内涵的价值因素则考虑较少。而历史学习的魅力也就在于蕴含其中的价值导向因素,而当受教育者缺乏这种价值思辨的意识时,历史教学也就成为了单纯的学科教育,其思政因素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3.历史教学内容缺乏显性的思政因素
反观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自身,有其学科特点以及其教学目标。如对于中西方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客观的历史事实,同时,近代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我国由盛转衰然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过程的深刻感知;另一方面,历史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的形成。
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使得其中内涵的思政因素未能得到显性的呈现,更多的是内涵在历史教学内容当中,需要进行挖掘。另外,虽然历史内容自身有价值内涵,但是其中有些价值因素则具有时代特点,与学生所处的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着脱节,这也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当中的思政因素没有足够的重视。
三、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的路径
1.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思政意识
将思政因素引入高中历史教学,首先需要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思政意识,即在历史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作业的布置当中有意识地发挥历史的价值引导功能。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进行价值引导,在历史的学科知识之外进行适当拓展,通过课堂讨论、问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展开对于价值取向的思考,并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思政教育方向的价值引导。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合理的价值形塑。
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形成思政意识
学生是受教育主体,高中阶段的学生关注的重心在于学习成绩的提升,而这种以考试为最终的目的的学习则会让学生形成单向度的思维,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造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塑。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來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对于某些具有重点意义的内容,如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此,既可以使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度,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体会,并在其中去分辨不同的价值去向,进而去形成自身的合理价值观。
3.挖掘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思政因素
高中历史教学自身具有学科属性,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但同时,高中历史同时兼具了思想教育的属性,即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塑以及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辨别。而高中历史所具备的思想教育属性属于隐含因素,其有效发挥则需要进行探索和挖掘。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甚至于思政教师共同备课等新式,发觉历史教学内容中内涵的思政因素,找到二者的逻辑关连,通过集体备课甚至多学科交叉备课等形式,发觉思政因素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传授。
四、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同时兼具了学科属性以及思想属性,将思政因素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当中,既是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的需求,也是形塑高中阶段学生正确三观的需求。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引入思政因素存在的问题,尝试性探索解决方案,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思政因素的发挥,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魏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2020,(2).
[2]张双林.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
[3]张进贤.浅谈高中历史学习与人文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20,(1).
[4]刘强强.浅析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