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110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素质教育,从理念到政策,再从政策上升到依法实施,其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课堂教学地位的凸显。虽然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作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接受最基本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作为对学生最有影响的课堂,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主渠道,也应该成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把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位,是否关注学生的需要,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否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是让学生“死学”、“学死”还是“活学”、“活用”,诸多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配合、共同进行的活动,教和学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是教学活动成败的直接制约因素。作为以教育为己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真正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意识,创造条件,不断学习,真正把功夫下在课堂上,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在课堂上,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所以,如何克服教师一言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就成了语文学科安排教学活动时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1 语文课堂要经常更新观念。语文教师必须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使长期以来教师“一言堂”一统天下的局面彻底改变。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尊重学生的观念、意愿和情感,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安排,把学生的学习真正作为教学活动的轴心,彻底实现从思想到行动的真正“换位”。教师要在甘当“配角”、做好旁观者的同时,做好每堂课的“导演”工作,重点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角色”,营造师生合作、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充满生气的和谐的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2 语文课堂要注重锤炼语言。语文课教学要体现出学科特点、学科优势,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由死变活,由静态变为动态,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场景,把故事性、趣味性融入课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感受、认知、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教师还应以自己渊博的知识、真挚的情感、多彩的语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变化,对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布阵设疑、创设问题情景,具有调控讲课节奏和课堂气氛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应具有组织好语文课外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迁移,这也是稳定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3 语文课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提问既是老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检测,又是增强师生间亲和力的重要方法,因此需好好探究。说到提问,这是每个教师都必然要处理和面对的问题,一般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似乎已经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课堂具体运作过程中即兴的发问是一门学问,如:提问要谨防急躁,要注重启发性,急躁的根源在于教师要把学生的回答纳入自己备课的轨道,如果学生答不到点子上,教师就会不断插话,搅乱学生的思路,后果是课倒是按时上完了,可问题实际上并未解决。因此,我们提倡多提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答问过程中,教师既要避免干扰性插话,也应该做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切忌要学生步步就范,生拉硬拽到事先想好的框框中去。此外,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每次提问之后,要让学生动动脑筋,想一想,之后在适当时间回答问题,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教师自身要有应变能力,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有错误是正常的事,教师应能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这是教师应变能力的反映,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表现,也是感染学生、增强师生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强师生间的亲和力,构建和谐课堂,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在亲其师信其道的天然规律中增强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从语文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
其他文献
针对110kV总降压站SZ11-10000/110 TH主变“10kV低压侧复合电压接通”告警信号频繁出现的现象,在处理一起10kV出线断路器跳闸事故中查出其真实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总降压站
简述了溴化锂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工作方式,描述了机组自动控制系统的内容及功能。该系统通过OMRON PLC、变频器等来完成控制逻辑、变频调速、信号取样等功能,同时,又
高峰,1967年12月31日出生于山东省邹平县。1989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上海理工
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构成了我们多彩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能够打破学科壁垒,以开放的姿态充分利用这些学科资源,引导学生走出狭隘的语文教材、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冲破一页页、一道道试题的束缚呢?  一、语文与政治,文道合一  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实施同政治学科有天然的联系,语文教材中包含的表达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的文章,就有“传道”的任务,一向为提高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edAnalesiaPCA)是用带微电脑的注射泵将镇痛药由患者自控注药而获得满意效果的一种镇痛方法。1998年1月~1998年9月我们对30例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采用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行硬膜外(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