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增强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笔者认为用心去学习必将有所成就。笔者在电视新闻行业从业12年,谈谈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从入职摄像记者岗位以来,带过笔者的老记者们时常提醒笔者要做一名用心的记者。
手拎摄像机,肩抗脚架,干的是粗活累活这是摄像记者给大家的一种印象。以前摄像机和三脚架个头大,足有三四十斤,现在随着摄像设备改进后,个头小了很多,全套设备也有十多斤,加上有些采访路途远,时间持续比较长,对摄像记者的体力要求比较高,所以电视媒体基本采用女文字记者配男摄像记者。出去采访时,很多市民见到文字记者喊记者,而见到摄像记者喊师傅,给人感觉就是看扁一些摄像记者。后来在工作中发现,师傅的喊法也是对干技術活的工作者的一种亲和称呼,采访对象更愿意和手持摄像机的我们分享现场的一些故事,经常指引我们往这里拍,往那里拍,看来他们也是相当看重摄像记者的。在这里,我们要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电视新闻工作中,画面质量往往被放在首位,可想而知摄像记者的重要性。
摆正心态后,摄像记者在采访工作中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电视行业流传一句话,“编导要有摄像意识,摄像要有编导意识”,因为电视新闻的最后呈现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采制过程,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在采访前后都应该有相互交流的过程。第一,在出发采访前,文字记者应该和摄像记者交待今天的拍摄主题和基本环境隋况。摄像记者可以根据文字记者提供的信息,准备这次采访的一些设备,是否需要携带暗访设备?带无线话筒还是有线话筒?是否要带新闻灯补充光源?是否需要带航拍设备?是否需要带雨具……看似都是些可有可无的细节问题,但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就会发现前期的准备工作有多重要。记得有一次雨天和福彩工作人员一起去一户村民家中采访,来到村民家中发现他家光线昏暗,在不打光的情况下基本拍摄不清他家的设施情况,最终在邻居家中借到手电简,但最后的画面效果对整个片子的质量大打折扣。还有一次去采访一个村子大力发展花圃种植的乡村振兴故事,到现场发现一大片的花卉甚为壮观,但是没带航拍设备,无法从空中视角拍摄到这壮美的场面,最后剪辑时从其他兄弟单位调取了一些航拍画面,但是由于画面色调和季节不同也没能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第二,在前往采访现场的路上,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应该针对当天的新闻现场进行沟通交流。遇到突发性的新闻现场,一定要时刻与现场的知情者保持联系沟通,了解事态进展。比如一次一化工厂爆炸起火,接到报料后第一时间往现场赶,在路上了解到该化工厂的一些信息:生产什么、周边环境、是否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能进人到现场等,这些情况在去的路上都要提前获知,做相应的准备。
做一名用心的摄像记者,不仅体现在与团队的合作上,还要从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上下功夫。除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基本要求外,笔者也想从个人从业经验来分享摄像记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下功夫。第一,摄像记者最好要有一些美术基础,要有艺术鉴赏能力。目前所有的大学摄像、摄影专业招录的都是美术生,大学课程也设置有大量的美术艺术课程,这些都是为了让摄像摄影从业者更加专业。在笔者身边的同事中,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从事摄像岗位也算“半路出家”,对画面的构图和光影一知半解。所以建议没有美术底子的同仁最好去学习一下素描和水彩画,对摄像水平的提升将有质的飞跃。第二,要懂镜头语言。很多记者去拍同样一个场景的新闻,有些记者拍回来的画面角度新颖,画面饱满,可看性十足,而有些记者拍回来的画面单调,无创意可言,可看性大打折扣。这就是摄像记者对镜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发挥了很大作用。镜头语言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
比如一次去采访一位村民反映他家附近有个企业粉尘飘到他家影响他生活的事件。很多记者在通过镜头描述村民家和企业的位置关系上,通过一个摇镜头来交代两者之间的关系。而高明的摄像记者,站在农户家中透过房门,镜头从企业的烟囱慢慢拉回到农户家中的餐桌上,然后村民用手将桌上的粉尘擦了一下。同样是交代两者位置关系的镜头,后者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内容量明显好于前者。再比如,最常见的固定镜头,拍一个交警在烈日下执勤。一般记者采用长焦推上去框一个交警的半身像。而用心的记者则会找一个路人举伞当情景,聚焦交警执勤的中景。同样是拍摄交警执勤的中景镜头,后者传达的意境更加符合传播。第三,要会鉴赏影像作品,并从中学习。我们要学会去观看央视、卫视等媒体的一些电视节目,去观看优秀的电影作品,去观看同事前辈的日常新闻作品。在观看的时候,遇到优秀的镜头,问自己,遇到这样的场景换成我们自己的话会怎么去做,长此以往摄像水平必将有不少提升。
做一名用心的摄像记者,还要学会与时俱进,学习使用各种新型摄制设备。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需要摄像记者有更多的业务水平去应对不同题材、不同播放平台的要求。航拍设备、单反设备、轨道、OSMO等稳定设备,建议每位记者都能学会其中几样来应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
做一名用心的摄像记者,应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资料库和音乐库。曾经有一位已经退休的电视摄像老前辈用磁带存储了几十年的资料素材,并根据素材的不同门类存储到一盒磁带里。所以每次他剪辑一些重大的主题报道时从来不惊慌,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资源库,里面有他想要的所有镜头。他制作的作品镜头丰富,观赏性强。很多新人都经常求着他分享一下重要的资料镜头,因为只有他有。他把这些资料当做宝贝一样珍藏。所以我们每位摄像记者都应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资料库,何况现在科技设备发达了,不用像以前一样用磁带备份保存,用电脑硬盘保存就可以。在每次拍摄后,把一些重要的经典的镜头分门别类,把每个素材取上对应的名字,方便查阅使用。
不管是老记者还是新记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大家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巩固业务水平,这使得新记者成为老记者,让老记者成为资深记者,这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
手拎摄像机,肩抗脚架,干的是粗活累活这是摄像记者给大家的一种印象。以前摄像机和三脚架个头大,足有三四十斤,现在随着摄像设备改进后,个头小了很多,全套设备也有十多斤,加上有些采访路途远,时间持续比较长,对摄像记者的体力要求比较高,所以电视媒体基本采用女文字记者配男摄像记者。出去采访时,很多市民见到文字记者喊记者,而见到摄像记者喊师傅,给人感觉就是看扁一些摄像记者。后来在工作中发现,师傅的喊法也是对干技術活的工作者的一种亲和称呼,采访对象更愿意和手持摄像机的我们分享现场的一些故事,经常指引我们往这里拍,往那里拍,看来他们也是相当看重摄像记者的。在这里,我们要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电视新闻工作中,画面质量往往被放在首位,可想而知摄像记者的重要性。
摆正心态后,摄像记者在采访工作中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电视行业流传一句话,“编导要有摄像意识,摄像要有编导意识”,因为电视新闻的最后呈现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采制过程,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在采访前后都应该有相互交流的过程。第一,在出发采访前,文字记者应该和摄像记者交待今天的拍摄主题和基本环境隋况。摄像记者可以根据文字记者提供的信息,准备这次采访的一些设备,是否需要携带暗访设备?带无线话筒还是有线话筒?是否要带新闻灯补充光源?是否需要带航拍设备?是否需要带雨具……看似都是些可有可无的细节问题,但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就会发现前期的准备工作有多重要。记得有一次雨天和福彩工作人员一起去一户村民家中采访,来到村民家中发现他家光线昏暗,在不打光的情况下基本拍摄不清他家的设施情况,最终在邻居家中借到手电简,但最后的画面效果对整个片子的质量大打折扣。还有一次去采访一个村子大力发展花圃种植的乡村振兴故事,到现场发现一大片的花卉甚为壮观,但是没带航拍设备,无法从空中视角拍摄到这壮美的场面,最后剪辑时从其他兄弟单位调取了一些航拍画面,但是由于画面色调和季节不同也没能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第二,在前往采访现场的路上,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应该针对当天的新闻现场进行沟通交流。遇到突发性的新闻现场,一定要时刻与现场的知情者保持联系沟通,了解事态进展。比如一次一化工厂爆炸起火,接到报料后第一时间往现场赶,在路上了解到该化工厂的一些信息:生产什么、周边环境、是否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能进人到现场等,这些情况在去的路上都要提前获知,做相应的准备。
做一名用心的摄像记者,不仅体现在与团队的合作上,还要从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上下功夫。除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基本要求外,笔者也想从个人从业经验来分享摄像记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下功夫。第一,摄像记者最好要有一些美术基础,要有艺术鉴赏能力。目前所有的大学摄像、摄影专业招录的都是美术生,大学课程也设置有大量的美术艺术课程,这些都是为了让摄像摄影从业者更加专业。在笔者身边的同事中,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从事摄像岗位也算“半路出家”,对画面的构图和光影一知半解。所以建议没有美术底子的同仁最好去学习一下素描和水彩画,对摄像水平的提升将有质的飞跃。第二,要懂镜头语言。很多记者去拍同样一个场景的新闻,有些记者拍回来的画面角度新颖,画面饱满,可看性十足,而有些记者拍回来的画面单调,无创意可言,可看性大打折扣。这就是摄像记者对镜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发挥了很大作用。镜头语言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
比如一次去采访一位村民反映他家附近有个企业粉尘飘到他家影响他生活的事件。很多记者在通过镜头描述村民家和企业的位置关系上,通过一个摇镜头来交代两者之间的关系。而高明的摄像记者,站在农户家中透过房门,镜头从企业的烟囱慢慢拉回到农户家中的餐桌上,然后村民用手将桌上的粉尘擦了一下。同样是交代两者位置关系的镜头,后者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内容量明显好于前者。再比如,最常见的固定镜头,拍一个交警在烈日下执勤。一般记者采用长焦推上去框一个交警的半身像。而用心的记者则会找一个路人举伞当情景,聚焦交警执勤的中景。同样是拍摄交警执勤的中景镜头,后者传达的意境更加符合传播。第三,要会鉴赏影像作品,并从中学习。我们要学会去观看央视、卫视等媒体的一些电视节目,去观看优秀的电影作品,去观看同事前辈的日常新闻作品。在观看的时候,遇到优秀的镜头,问自己,遇到这样的场景换成我们自己的话会怎么去做,长此以往摄像水平必将有不少提升。
做一名用心的摄像记者,还要学会与时俱进,学习使用各种新型摄制设备。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需要摄像记者有更多的业务水平去应对不同题材、不同播放平台的要求。航拍设备、单反设备、轨道、OSMO等稳定设备,建议每位记者都能学会其中几样来应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
做一名用心的摄像记者,应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资料库和音乐库。曾经有一位已经退休的电视摄像老前辈用磁带存储了几十年的资料素材,并根据素材的不同门类存储到一盒磁带里。所以每次他剪辑一些重大的主题报道时从来不惊慌,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资源库,里面有他想要的所有镜头。他制作的作品镜头丰富,观赏性强。很多新人都经常求着他分享一下重要的资料镜头,因为只有他有。他把这些资料当做宝贝一样珍藏。所以我们每位摄像记者都应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资料库,何况现在科技设备发达了,不用像以前一样用磁带备份保存,用电脑硬盘保存就可以。在每次拍摄后,把一些重要的经典的镜头分门别类,把每个素材取上对应的名字,方便查阅使用。
不管是老记者还是新记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大家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巩固业务水平,这使得新记者成为老记者,让老记者成为资深记者,这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