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服务模式,在全国敷设面日益扩大并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阵地,应承担起塑造高水平物流人才的教育责任。构建高职院校物流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物流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物流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架构的必要性
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积极探索具有职业综合能力的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法,并“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制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实现校内外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满足经济发展的高技能物流人才,加快实现学生就业零等待。所谓高职物流实训教学,是指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在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物流企业和物流实验室所进行的实战演练和模拟练习,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和提高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在物流实训教学基地的开发和设计上加大投入力度,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前校后厂”的校外实训环境,为物流实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这些校内外实训模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加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性,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
各大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训教学两种。由于各院校实训能力和实训基础条件的限制,开设的校内实训课程教学的学时数占到专业实训教学总学时数的50%以上,因此,搞好校内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对实现物流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
2 高职院校物流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架构原则
第一是以人为本原则。人是任何管理活动中的首要因素,也是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任何事情都要以学生的质量提高为出发点,又要考虑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学校要以育人为本,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之才,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第二是经济适用原则。现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大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经费紧张,压力很大。所以,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既要满足经费等方面的需求,又要注意经济性。
第三是全面系统原则。物流校内实训是在系统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更全面地展现,并将校内实训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各个要素紧密结合。深入贯彻系统的原则性,可表现为:一是实训全面性,加强校内实训的教学质量,使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二是相互关联性,对实训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监控措施要彼此联系、相互补充。
第四是目标控制原则。高职院校应以实现有效的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目标,在构建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过程质量,利用现代科技知识合理地对要素进行选择,使教学服务质量得到更好的提高。
第五是实事求是原则。数据信息具有及时、客观、准确、可靠等特点,想在高职院进行为之有效的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则要确保构建过程中的通讯数据和信息能够得到正确有效的分析,依据客观事实对所得数据信息进行筛选,从而克服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随意性,帮助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使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更全面地展现出来。
3 高职院校物流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流程
实训教学质量管理根据PDCA循环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具体分为四个阶段和七条步骤。 (下转第55页)(上接第36页)
首先, 策划和设计阶段的出发点是市场调研和了解行业人才的需求。实训教学质量目标的设计、实训教学资源和实训形式的确定,实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制定,都要以行业人才的需求和专业定位为依据。其次,在该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要适时进行质量监控,实训教学运行过程中,应该在全方位采集信息的基础上,将信息过滤,并进行合理筛选和分析,以及时改进该管理系统中的不足和缺点并做出有效决策,以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最后,要严格控制输出成果中不合格的并不断改进,学生获得的技能则是输出的合格的直接成果等。下面关于PDCA四个阶段详细说明一下:
3.1 计划阶段(P)
PDCA的第一个循环环节是计划,是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阶段,也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和工作。要在质量管理前进行周密的计划,还要考虑到以后质量管理是否可以有效实施,及实施后的检查、处置等问题。所以,认真地策划和设计对于实施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确定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必须对实训教学现状进行系统准确的分析,根据顾客的需求寻找到问题的症结点并加以解决。我们平时所说的5W,即为什么(why)?谁(who)?何时(when)?什么场所(where)?训练什么(what)?是计划阶段需要明确的五个问题。计划阶段的工作包括:
(1)要了解实训质量管理的专业定位、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资源管理。(2)要明确包括实训教学方案、各个实训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在内的教学质量上档和教学课程体系。(3)为了让全体教职工人员明确各自的工作与职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设立全面负责实训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对涉及质量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4)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并且规模化、系统化,并提供实训教学资源条件,包括其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场地设施、教学环境等。(5)要严格按照计划方案,详细了解工作进度和要求,以确保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3.2 实施阶段(D)
按照原有方案实现教学质量目标并向学生提供实训教学服务的过程则为实施阶段,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决定阶段。实施阶段必须严格监督和控制实训教学的每个环节及其影响力因素,并及时进行跟踪记录,在教学过程中把实训教学具体内容表述出来。教学记录必须保证其真实性,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记,做到实事求是以保证记录的时效性、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3.3 评价阶段(C)
评价阶段是检查实施阶段是否按照计划阶段进行的,有自评和外评之分。自评包括学校组织的听课形式,期中、末学生的技能考核在内的学校或专业自己对实训教学的实施进行的检查。外评则是包括学校顾客评价、学生评教评学等在内的第二方评价和以包括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学校外部组织评价的第三方评价。
3.4 处置阶段(A)
处置阶段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行改进”。根据评价结果,需要把取得一定成效的措施整合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和制度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已存在问题,防止可能存在问题的发生,并在下一次的实训教学中运用其成功的部分,改进其不足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改进要贯穿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不能只停留在处置阶段,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不合格的产出。在实训教学质量管理这一复杂的系统工作中,正是通过计划、实施、评价、处置这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循环,进而不断完善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物流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物流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架构的必要性
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积极探索具有职业综合能力的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法,并“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制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实现校内外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满足经济发展的高技能物流人才,加快实现学生就业零等待。所谓高职物流实训教学,是指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在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物流企业和物流实验室所进行的实战演练和模拟练习,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和提高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在物流实训教学基地的开发和设计上加大投入力度,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前校后厂”的校外实训环境,为物流实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这些校内外实训模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加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性,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
各大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训教学两种。由于各院校实训能力和实训基础条件的限制,开设的校内实训课程教学的学时数占到专业实训教学总学时数的50%以上,因此,搞好校内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对实现物流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
2 高职院校物流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架构原则
第一是以人为本原则。人是任何管理活动中的首要因素,也是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任何事情都要以学生的质量提高为出发点,又要考虑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学校要以育人为本,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之才,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第二是经济适用原则。现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大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经费紧张,压力很大。所以,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既要满足经费等方面的需求,又要注意经济性。
第三是全面系统原则。物流校内实训是在系统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更全面地展现,并将校内实训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各个要素紧密结合。深入贯彻系统的原则性,可表现为:一是实训全面性,加强校内实训的教学质量,使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二是相互关联性,对实训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监控措施要彼此联系、相互补充。
第四是目标控制原则。高职院校应以实现有效的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目标,在构建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过程质量,利用现代科技知识合理地对要素进行选择,使教学服务质量得到更好的提高。
第五是实事求是原则。数据信息具有及时、客观、准确、可靠等特点,想在高职院进行为之有效的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则要确保构建过程中的通讯数据和信息能够得到正确有效的分析,依据客观事实对所得数据信息进行筛选,从而克服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随意性,帮助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使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更全面地展现出来。
3 高职院校物流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流程
实训教学质量管理根据PDCA循环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具体分为四个阶段和七条步骤。 (下转第55页)(上接第36页)
首先, 策划和设计阶段的出发点是市场调研和了解行业人才的需求。实训教学质量目标的设计、实训教学资源和实训形式的确定,实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制定,都要以行业人才的需求和专业定位为依据。其次,在该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要适时进行质量监控,实训教学运行过程中,应该在全方位采集信息的基础上,将信息过滤,并进行合理筛选和分析,以及时改进该管理系统中的不足和缺点并做出有效决策,以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最后,要严格控制输出成果中不合格的并不断改进,学生获得的技能则是输出的合格的直接成果等。下面关于PDCA四个阶段详细说明一下:
3.1 计划阶段(P)
PDCA的第一个循环环节是计划,是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阶段,也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和工作。要在质量管理前进行周密的计划,还要考虑到以后质量管理是否可以有效实施,及实施后的检查、处置等问题。所以,认真地策划和设计对于实施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确定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必须对实训教学现状进行系统准确的分析,根据顾客的需求寻找到问题的症结点并加以解决。我们平时所说的5W,即为什么(why)?谁(who)?何时(when)?什么场所(where)?训练什么(what)?是计划阶段需要明确的五个问题。计划阶段的工作包括:
(1)要了解实训质量管理的专业定位、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资源管理。(2)要明确包括实训教学方案、各个实训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在内的教学质量上档和教学课程体系。(3)为了让全体教职工人员明确各自的工作与职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设立全面负责实训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对涉及质量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4)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并且规模化、系统化,并提供实训教学资源条件,包括其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场地设施、教学环境等。(5)要严格按照计划方案,详细了解工作进度和要求,以确保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3.2 实施阶段(D)
按照原有方案实现教学质量目标并向学生提供实训教学服务的过程则为实施阶段,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决定阶段。实施阶段必须严格监督和控制实训教学的每个环节及其影响力因素,并及时进行跟踪记录,在教学过程中把实训教学具体内容表述出来。教学记录必须保证其真实性,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记,做到实事求是以保证记录的时效性、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3.3 评价阶段(C)
评价阶段是检查实施阶段是否按照计划阶段进行的,有自评和外评之分。自评包括学校组织的听课形式,期中、末学生的技能考核在内的学校或专业自己对实训教学的实施进行的检查。外评则是包括学校顾客评价、学生评教评学等在内的第二方评价和以包括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学校外部组织评价的第三方评价。
3.4 处置阶段(A)
处置阶段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行改进”。根据评价结果,需要把取得一定成效的措施整合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和制度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已存在问题,防止可能存在问题的发生,并在下一次的实训教学中运用其成功的部分,改进其不足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改进要贯穿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不能只停留在处置阶段,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不合格的产出。在实训教学质量管理这一复杂的系统工作中,正是通过计划、实施、评价、处置这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循环,进而不断完善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