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今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变化及发展特征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评论的形式、评论的内容、评论的目的等方面。现今优秀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都具有其明显的自身特色,《新闻纵横》节目的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关键词: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发展变化特征;节目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不管在内容还是在节目特色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变化。《新闻纵横》是1994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二十几年的发展,其不断改版创新,不断探索评论的新形式、新手段,现今《新闻纵横》节目已经成为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标志性节目。将《新闻纵横》与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不难看出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发生了许多变化。
  1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评论形式的变化历程
  当今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呈现出大融合的状态,一档节目采用多种评论方式并不为其,这种多重评论方式为一体的节目不仅增添了节目的新鲜感,也深化了新闻的评论深度。回顾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历史,可以看到它从初出茅庐时的单一播报形式到如今多重方式为一体的蜕变。
  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时期,并没有广播新闻评论这一节目类型。1940年12月30日,当时隶属于新华社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经常播送《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解放》周刊和新华社的社评,这一举动打开了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大门,但是当时仅仅是播送报纸上的内容,并没有自己撰写的评论。这种评论方式是播稿式评论的雏形。“播稿式评论(播音员评论)就是把写好的稿子加以播读。这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广播新闻评论。”①这种方式可以理解为报纸的有声版,今天仍然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占有一席之地。1946年,新华社语言广播组扩大为语言广播部,在增办的新闻节目中开设了“广播评论”节目,这标志我国广播新闻评论节目正式进入起步阶段。这时的节目开始播报改写报纸评论的文章。1950年,4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增设了15分钟的“评论”播发自己写作的文章,但是由于当时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背景,这时的评论大多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的广播事业走上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道路。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评论的题材和节目样式也开始不断的创新和融会贯通。1976年4月2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联播》节目中播出了署名“本台评论员郭平”的文章,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改革开放后播出的第一篇评论文章。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专门的“评论组”,撰写了“本台评论”及“本台评论员评论”的文章,播出的评论数量明显增加。各省电台也纷纷依据自身特点推出自己撰写的评论栏目,这一时期的评论形式多样,主要以口播评论和编辑,记者撰写评论为主。
  “80年代初期到中期,一些地方广播电台尝试将预先采集的现场音响引进评论节目,为广播评论逐渐探索出一种声音符号更为丰富真实、更具广播特征的评论样式———音响评论。”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94年10月1日开办了一个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和评析对象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新闻纵横》。这个节目将记者兼主持人的播报与现场采访结合起来,将新闻与评论结合起来,开创了音响评论这种全新评论样式,不仅这种创新被广大新闻节目所采用,也使其《新闻纵横》节目成为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龙头老大。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全新推出大型直播互动谈话栏目《新闻观潮》,这个栏目是一种以座谈为方式对当今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讨论的一种新型座谈式评论模式。至此之后,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参与讨论成为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方式。
  在媒介融合的新环境下,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日益成熟,评论的形式已经不拘泥于早期的播稿式评论、本台评论、记者述评以及座谈式评论,而是融合了电话连线、手机短信、网络留言等现代化方式。在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微博留言俨然成为一种全新的评论形式被广大电台纷纷采用。
  2 结合《新闻纵横》的具体实例,看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内容的变化
  2.1 节目内容的深度
  当前社会,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对于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报道越发深入,已经不止于早期的事件表层含义。现在的节目大多侧重于帮助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透过新闻现象,了解新闻本质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说,当今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已经开始了深度报道。对于这一点,《新闻纵横》节目就将自己的眼光从肤浅的、一般化的报道中解脱出来,把着眼点放在事物因果链条中的各个关键环节上,用全方位的思维报道新闻透漏出的本质问题。如2011年12月8日《新闻纵横》节目的一则新闻是讲日本奶粉出问题,中国人民最惊慌的事件。节目先调查日本奶粉的市场状况,再分析日本奶粉出问题的原因,又联系到人们对奶粉市场的不信任于是选择代购的方式,又从选择代购的原因深化到市民对国产奶粉的失望,之后又分析了国产奶粉质量出问题是因为对奶产品的质量要求标准不高,最后落脚于这一切问题是由于利益驱使。这种分析新闻事件各个环节的做法才能引导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
  此外,当今优秀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能够良好的把握评论的“度”,评论长短适中,过于短小的评论不能挖掘事物本质,但过于冗长的评论则显得拖沓。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精炼且富有深度的评论词更适合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2011年12月5日的《新闻纵横》对于一件幼儿园教师虐待儿童的事件,特色板块纵横点评里以这样一句话结尾:“从传到授业解惑到皮鞭棍棒火钳,如果一切为了孩子,请先从别伤害他们开始。”点到为止的点评话语既说出事件的问题也唤醒了老师们慈善的内心。
  2.2 节目内容的选题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是节目的核心内容,节目中的新闻热点的好坏决定着节目的成败。现阶段的广播新闻节目已经走出了以往只是政府的“喉舌”的局面,选题的范围日益扩大,已经不单是宣传政策方针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符合中下层阶级的收听习惯,也迎合了高收入人群的兴趣爱好。当下广播新闻评论最突出的变化应属新闻的贴近性。广播新闻评论贴近性表现在选材的贴近上,围绕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贴近百姓展开。《新闻纵横》在2011年9月30日的节目中报道了一位男子由于被报复,一天收到上千条骚扰电话的问题。节目中由这一问题引发出在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个人隐私问题,人们时常会收到各种骚扰短信。同期节目中,另一个问题关于幼儿园收费的问题,幼儿园费用高一直是令家长头疼的问题,像这样的选题就增添了节目的贴近性。   评论的贴近除了说我们身边的新闻.还包括用大众的思维评说新闻,用我们特色的生活场景解读天下新闻。例如之前提到的日本奶粉问题,主持人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种耳熟能详的俗语比喻中国奶粉,极大的提高了语言的贴近性。广播新闻评论的贴近还体现在用平民的视角来说百姓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而是像朋友之间在议论。这些通俗的语言,评论的语气也使节目更容易被听众接受。
  2.3 节目内容的价值
  在广播的初创时期,广播新闻评论的节目最主要的功能即是充当政府的“喉舌”,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新闻评论,更是宣传思想,教育人们的工具。但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发生许多变化,此时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更多的是发挥其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功能。这些评论节目充当着时代发展的观察者、思考者、监督者的角色。目前,广播新闻评论节目更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进行监督、替人民监督、替人民思考。《新闻纵横》在12月5日的报道中就发挥了其舆论监督功能,对于杭州房地产宣称底价售楼,节目调查出底价的背后是隐瞒,底价出售的房子均是不好的楼盘,这就为市民敲响了警钟。
  3 《新闻纵横》节目的自身特点
  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如何在与报纸、电视以及新媒体的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这就要求其在发挥自己快、广、多的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新闻纵横》作为新闻评论节目的龙头老大,寻其根本,几个突出特点尤为明显:
  3.1 分析听众人群构成,做针对性服务
  听众是节目的受众群体,当今广播新闻节目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受众对于节目的收听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性的接受。所以,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应该针对于听众人群去进行选题。例如,《新闻纵横》节目在早期一直较关注中下阶级的问题。对于经济,科技领域涉足较少,因此失去部分高收入群体。但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开始重视这一问题,才有今天的成就。
  3.2 根据自身特色,设立有特色的版块模式
  《新闻纵横》节目一直不断探索评论的形式,它以新闻为依托,融合评论,夹叙夹议的新闻评论方式是其主要特色,它的模块设置更是成功节目的典范。它创新性的使用追问的方式切入新闻事件,两个小时的节目大致分为两大块,前一部分是以问字开头,后一部分是以“追”字开头,节目不仅报道最新新闻还回顾昨夜今晨的新闻。子栏目此时此刻将正在发生的新闻报告给听众,在节目的最后还设置专题节目,例如前一段时间的辛亥革命专题,这种创新的节目模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听众,有助于其品牌节目的树立。
  3.3 有助于彰显节目特色的宣传词
  自2011年10月1日的改版以来,《新闻纵横》的片头气势磅礴,充分显示其由小事看出大问题的特色。其前一小时的宣传词为“一颗沙粒看出一个世界,我们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早晨7点到8点,新闻纵横第一小时,独家视角,力透新闻背后,新闻纵横追问新闻。”后一小时宣传词为“航行在浩瀚海洋,我们犹如桅杆上的望员,早晨8点到9点,新闻纵横第二小时,预知今天远见未来,新闻纵横追问新闻。”这两个版头充分显示其节目特色,将节目的服务意识与服务目的告知听众,这都是一个优秀的节目应该具有的特点。
  注释:①杨新敏.当代广播电视新闻评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3).
  ②涂光普.多媒体生存·多功能延伸·多主体参与———改革开放30年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变化[J].现代传播,2008(6).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对校园景观人性化从绿化、道路设计、环境设施、雕塑及景观小品、水景等方面的分析,来对玉林师范学院目前的校园景观规划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措施。以此来希望校园景观规划能够从人性化角度来设计,设身处地地为师生们提供一个优美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人性化  1 校园景观人性化解析  在环境
期刊
如今,对于真人秀的种类划分有很多种,不管是从形态的分类还是从内容的分类都体现出电视真人秀早已是一个成熟并广泛的娱乐性质的电视节目形态。而在众多种类中有一个种类的真人秀如今越来越多的吸引着观众的眼球,那就是观众口中常提到的“职场类真人秀”。早在2004年,就有NBC推出了之长竞技类的真人秀《学徒》,它是由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创意、制作并主持的一档节目,该节目不仅在当时创造了20.7的高收视率,同时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观众更愿意收看一些轻松幽默的电视节目来放松自己。近三十年来,中国娱乐节目在表现形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更是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关于“平民到明星”的三级跳跃。从草根选秀的“造星时代”,到自主参与的“真人秀时代”,再到明星挑战赛为主导的“虐星时代”,其节目形态已经突破了原先文艺类节目的范畴,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关键词:娱乐节目;虐星;节目形态;寓教
期刊
摘 要:陶瓷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上的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器物,记录下古代社会的诸多信息,对追踪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与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陶瓷在历史上曾经享誉世界,承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现以宋、元、明、清代为例,阐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陶瓷的发展及其特征,旨在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关键词:古代瓷器;传统文化;工艺特征  1 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历史渊源  新
期刊
摘 要:当今各地旅游产业都在蓬勃发展,各种旅游资源也日益丰富,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以当地旅游产业为依托,能够使其自身的特点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并能够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地方民间音乐。本文主要通过讨论台儿庄古城与地方民间音乐的相互结合,指出旅游产业对地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旅游产业;地方民间音乐;发展;促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的旅游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旅游是文化活动的一
期刊
摘 要:在基础美术教育阶段教师都会选择多媒体教学,但是多媒体设备却仅限于播放图文资料。有时候需要示范演示时,又回到传统绘画形式上。其实打造数字绘画教学环境,利用数字绘画技术演示示范。只要一台平板电脑通过连接上投影设备,便可以轻松开始。在几乎不增加硬件投资的情况下,打造数字绘画教学环境,深度开发教学软硬件资源。  关键词:数字绘画;课堂教学;绘画示范;平板电脑  1 缘起“信手拈来”  为大家熟识一
期刊
摘 要:中国山水画是人与自然之间主观与客观的审美感受,作为中国山水画生命脉络的皴法,皴法在很大一方面代表了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审美取向,研究皴法对研究中国画有其特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山水画;皴法;意象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意趣十足并且不断追求审美价值的活动,它是人类对于自然界中万物的赋予的精神世界和自身高度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诉求的阐释。通过中国山水的发展历程,人类精神的发展篇章展现在大家面前,作为中
期刊
摘 要: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画家抒写山川美景,借景抒情的最佳方式,中国山水画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借景抒情,这些都是通过意境进行内在的交流。意境作为山水画的灵魂,通过它所展现出的山水画更具有深层次的作品魅力。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意境;情景交融;笔墨  如果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与其他艺术做一个区分,那无疑就是因为中国画能为人们展现出独特的意境。中国画一直在中国画坛上占据着领
期刊
摘 要:艺术史的艺术观看一层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性的注视观赏一件艺术品;另一层应指我们看待艺术品产生的心理共鸣,包括它的各种社会角色,以及由艺术所产生的人们看待他人的观念世界的外显。本文通过不同视角对藏式金铜佛像的分析来研究其外显与观者的内在情感。  关键词:藏式金铜佛像;观看方式;内在精神;中国古代艺术品;图像与思想  公元12世纪后,东印度佛教和佛教造像艺术结束,尼泊尔造像艺术成为我国西藏造像艺术
期刊
摘 要:硬笔风景速写是高校下乡写生最重要的一种绘画方式,本文主要从硬笔风景速写的定义,硬笔风景速写的步骤,硬笔风景速写的要点等三方面来谈笔者的创作感受。  关键词:硬笔风景速写;创作  1 什么是硬笔风景速写  硬笔风景速写是以较快的速度用硬笔记录生活的一种绘画方式。表现题材主要有建筑风景,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生活场景等等,艺术家可以运用画笔自由发挥,描绘客观的世界,传达出艺术家的视觉感受,表达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