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如何在时代的大潮下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学生?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告别大唱“独角戏”的“教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转化成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堂”。
【关键词】 告别教堂 转化学堂 当好道德牧师
1 语文教师必须告别布道者的“教堂”
长期以来,我们崇尚“师道尊严”的传统授课方法,在教学中遵循“师讲、生记,师授、生受”的授课模式。授课方式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在课堂上教师如同教堂的牧师,在“欲要给学生一杯水,须先自己有一桶水”的“灌注式”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自得其乐,讲求自己的权威地位,追求“一言堂”式的“大一统”局面。这种语文教学模式把学生培教成了书本和教师的应声虫,学生除了会鹦鹉学舌般生搬硬套地炮制教师和教材的观点以外,毫无创新可言。这种“牧师式”的教育方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时代要求格格不入。教育要想担负起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的特殊使命,语文教学要想焕发青春的活力,必须告别教师“布道者”的教堂,探求培育创新人才的模式。
2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堂”转化成“学堂”
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和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利。
2.1 要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做到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共舞”。由于学生的自身经历、性情气质、知识素养不同,对语文课本的内容理解就不同。实际上,语文课本的课文内容原本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框架内任意挥洒驰骋的文本,是教师和学生“戴着脚镣跳舞”的脚本,但传统应试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师却使学生的脑子成为自己思想和教参答案的跑马场。在新课改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与学生达到“共舞”的理想境界,共同体会感悟课本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中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敢于与学生共同体验和感悟学习中的“异端邪说”。
2.2 要想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教育必须走出“小语文”般“教义”的限制,让学生在“大语文”中充分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就如同在教堂中接受“教义”,只需要“读读课文,做做练习题目”就可以了。这种学习方式,其危害是钻入语文学习的死胡同里,致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窄,很难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在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让学生走出语文课本的局限,在灿烂的文化中充分品味语文学习的乐趣。
2.3 要想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书本的“象牙塔”和“教堂”,让语文学习在广阔的生活中加以延伸。《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教学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拘泥于“象牙塔”之中不能自拔,脱离了现实的土壤,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们应该在与现实和生活的交叉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让语文走出“教堂”,在生活和现实中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3 语文教师必须当好“道德牧师”
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的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新,也必须在坚持正确的道德理论观指导下进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在授课时,笔者看到,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创新,而牺牲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造成对语文教学创新的“硬伤”。笔者在听一位教师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一名学生提出为镇关西鸣不平,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的观点不但没有改正,而是大力表扬该生,虽然从法律角度上讲,镇关西罪不该死,但是毫无疑问,镇关西是一个街头混混,在现实中是应该唾弃的。假如我们的语文教师都单纯为了创新而牺牲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又怎么树立学生的是非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又从何而来?所以在语文创新学习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理解偏离正确的轨道时切实做好“道德牧师”,指导学生“戴着镣铐跳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健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关键词】 告别教堂 转化学堂 当好道德牧师
1 语文教师必须告别布道者的“教堂”
长期以来,我们崇尚“师道尊严”的传统授课方法,在教学中遵循“师讲、生记,师授、生受”的授课模式。授课方式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在课堂上教师如同教堂的牧师,在“欲要给学生一杯水,须先自己有一桶水”的“灌注式”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自得其乐,讲求自己的权威地位,追求“一言堂”式的“大一统”局面。这种语文教学模式把学生培教成了书本和教师的应声虫,学生除了会鹦鹉学舌般生搬硬套地炮制教师和教材的观点以外,毫无创新可言。这种“牧师式”的教育方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时代要求格格不入。教育要想担负起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的特殊使命,语文教学要想焕发青春的活力,必须告别教师“布道者”的教堂,探求培育创新人才的模式。
2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堂”转化成“学堂”
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和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利。
2.1 要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做到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共舞”。由于学生的自身经历、性情气质、知识素养不同,对语文课本的内容理解就不同。实际上,语文课本的课文内容原本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框架内任意挥洒驰骋的文本,是教师和学生“戴着脚镣跳舞”的脚本,但传统应试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师却使学生的脑子成为自己思想和教参答案的跑马场。在新课改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与学生达到“共舞”的理想境界,共同体会感悟课本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中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敢于与学生共同体验和感悟学习中的“异端邪说”。
2.2 要想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教育必须走出“小语文”般“教义”的限制,让学生在“大语文”中充分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就如同在教堂中接受“教义”,只需要“读读课文,做做练习题目”就可以了。这种学习方式,其危害是钻入语文学习的死胡同里,致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窄,很难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在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让学生走出语文课本的局限,在灿烂的文化中充分品味语文学习的乐趣。
2.3 要想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书本的“象牙塔”和“教堂”,让语文学习在广阔的生活中加以延伸。《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教学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拘泥于“象牙塔”之中不能自拔,脱离了现实的土壤,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们应该在与现实和生活的交叉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让语文走出“教堂”,在生活和现实中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3 语文教师必须当好“道德牧师”
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的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新,也必须在坚持正确的道德理论观指导下进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在授课时,笔者看到,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创新,而牺牲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造成对语文教学创新的“硬伤”。笔者在听一位教师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一名学生提出为镇关西鸣不平,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的观点不但没有改正,而是大力表扬该生,虽然从法律角度上讲,镇关西罪不该死,但是毫无疑问,镇关西是一个街头混混,在现实中是应该唾弃的。假如我们的语文教师都单纯为了创新而牺牲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又怎么树立学生的是非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又从何而来?所以在语文创新学习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理解偏离正确的轨道时切实做好“道德牧师”,指导学生“戴着镣铐跳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健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