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关键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delph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如何在时代的大潮下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学生?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告别大唱“独角戏”的“教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转化成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堂”。
  【关键词】 告别教堂 转化学堂 当好道德牧师
  1 语文教师必须告别布道者的“教堂”
  长期以来,我们崇尚“师道尊严”的传统授课方法,在教学中遵循“师讲、生记,师授、生受”的授课模式。授课方式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在课堂上教师如同教堂的牧师,在“欲要给学生一杯水,须先自己有一桶水”的“灌注式”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自得其乐,讲求自己的权威地位,追求“一言堂”式的“大一统”局面。这种语文教学模式把学生培教成了书本和教师的应声虫,学生除了会鹦鹉学舌般生搬硬套地炮制教师和教材的观点以外,毫无创新可言。这种“牧师式”的教育方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时代要求格格不入。教育要想担负起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的特殊使命,语文教学要想焕发青春的活力,必须告别教师“布道者”的教堂,探求培育创新人才的模式。
  2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堂”转化成“学堂”
  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和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利。
  2.1 要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做到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共舞”。由于学生的自身经历、性情气质、知识素养不同,对语文课本的内容理解就不同。实际上,语文课本的课文内容原本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框架内任意挥洒驰骋的文本,是教师和学生“戴着脚镣跳舞”的脚本,但传统应试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师却使学生的脑子成为自己思想和教参答案的跑马场。在新课改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与学生达到“共舞”的理想境界,共同体会感悟课本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中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敢于与学生共同体验和感悟学习中的“异端邪说”。
  2.2 要想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教育必须走出“小语文”般“教义”的限制,让学生在“大语文”中充分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就如同在教堂中接受“教义”,只需要“读读课文,做做练习题目”就可以了。这种学习方式,其危害是钻入语文学习的死胡同里,致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窄,很难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在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让学生走出语文课本的局限,在灿烂的文化中充分品味语文学习的乐趣。
  2.3 要想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书本的“象牙塔”和“教堂”,让语文学习在广阔的生活中加以延伸。《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教学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拘泥于“象牙塔”之中不能自拔,脱离了现实的土壤,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们应该在与现实和生活的交叉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让语文走出“教堂”,在生活和现实中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3 语文教师必须当好“道德牧师”
  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的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新,也必须在坚持正确的道德理论观指导下进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在授课时,笔者看到,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创新,而牺牲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造成对语文教学创新的“硬伤”。笔者在听一位教师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一名学生提出为镇关西鸣不平,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的观点不但没有改正,而是大力表扬该生,虽然从法律角度上讲,镇关西罪不该死,但是毫无疑问,镇关西是一个街头混混,在现实中是应该唾弃的。假如我们的语文教师都单纯为了创新而牺牲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又怎么树立学生的是非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又从何而来?所以在语文创新学习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理解偏离正确的轨道时切实做好“道德牧师”,指导学生“戴着镣铐跳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健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语教学中,阅读训练是很重要的环节。通过阅读,可以识音,可以辩字,可以明义,可以析理、可以知书,可以达理,也可以冶性。不过,阅读要讲究方法,要讲究艺术,正确的引导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阅读兴趣 循序渐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人们口前有句话:“文读百变,其义自见”[1]。”陶行知还说过这样意思的话:语文学
期刊
我个人认为,只有符合以下三个标准才能称为高效课堂:首先,必须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每个时间段不能闲着,都有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去做。其次,一节课下来,达成课前所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程度要高。最后,一节课从始至终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个人在平时教学中的所做、所为、所见,浅谈有关构建高效课堂的做法。  1
期刊
【摘 要】 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备好一堂课,精心运用好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做到了优化好课堂教学。  【关键词】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备学生 备目标 备教材  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英语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师应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使之生动有趣、自始至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 精心准备、合理设计教案  课前精心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教师只有熟悉大纲,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
期刊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具有创新意识的化学教师才会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素质教育与学生成绩不相矛盾,只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成绩不但不会滑坡,而且其他方面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我在这些年的化学教学中克服了以上那些阻力,并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尝试: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一个成功的、深受学生喜欢的化学教师,在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造诣、音乐、体育、绘画、书法、艺术等方面都应该有相
期刊
【摘 要】 当今社会历史教育价值不可忽视,它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教育的价值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历史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可以鉴古知今;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推动,离不开历史科学的普及,因为历史学是一门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  目前历史学科本身的价值,普遍地被人忽视。历史教育,特别是初中历史教育,愈来愈严重地面临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巧妙地点拨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就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增强,写作质量提高。那么,教师如何在写作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呢?  1 引导学生发现细节,用“情”写作  每每让学生写作文,有的学生会抓耳挠腮,认为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大事见的少没法写,小事又觉得没必要写。作为教师,一定要让他们摒弃这种思想,让他们明白,伟大蕴含于平凡中,深刻蕴
期刊
【摘 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数学的学习素材取自于生活,数学学习的知识也应用于生活,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是目前数学学习的主流。我们应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学生学起数学来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应该是充满生活味与趣味性的。  【关键词】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模拟解疑  1 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课堂缺乏新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语文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套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基础学科  语文是中国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则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质的转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性强,但由于数学课程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差异性,这样的数学课还需要适当的“沉默”。本文从课堂结构,张弛结合;教学设疑,蓄势待发;自主学习,感悟数学;教学管理,以静制动四个方面来阐述数学课堂需要“沉默”的必要性。  【关键词】 沉默 课堂结构 教学设疑 自主学习 教学管理  今年参加了在本校举行的学区全员赛课
期刊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很多都是一些富有哲理性的美文。它们都凝聚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睿智思考,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极好教材。自然,这些文章中也不乏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去撞击和敲打学生的心扉,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独特的育人功能,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诵读积累  教材美文都凝聚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理想乃至亲情的深沉思考,都是些文质兼美的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