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同时又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从运动心理角度和运动生理学角度,列举大量运动实例,讨论了体育锻炼活动对智力发展的影响。认为体育锻炼对智力的影响主要从提升感知能力、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来表现。
【关键词】体育运动 智力发育 心理健康 儿童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1
体育锻炼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许多家长把儿童的智力理解为识多少字,背多少诗,会多少位的加减法。其实,这是一种对儿童智力的误区,智力不仅包括认知反应的特征,还包括有效的处理问题,快速而成功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儿童进行智力开发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有目的地让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不仅是对人进行身体的影响教育,也是对人进行智力影响的教育,人的智力主要由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构成,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体育能增强体质,促使大脑健康灵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智力活动的机能状态。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在心理学方面,体育能促进感,智,觉的敏锐和完善,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能使记忆力良好,思维敏捷,想象力和记忆力丰富,这些智力水平的高涨,就是智力发展的表现。本研究尝试从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角度,简单讨论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作为一种运动方式,体育锻炼与智力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的活动都是受其思想,即智力与意志力控制与支配的。智力确定目的,体育活动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在体育锻炼中进行着智慧的运动,促进着智力的发展。可以说,体育锻炼是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智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具有正向影响的重要作用。
一、体育锻炼与智力发展相互促进
一个人智力发展最迅速得时期是在6-16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经常运动,对于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人在运动时候会产生一种叫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微量蛋白,这些微量蛋白可以奇迹般的促进大脑的发育,所以可以说,运动促进大脑的发育。研究认为,如果体育活动涉及到思考,选择,计划和解决问题等思维活动,那么锻炼就可以提高智力。体育教育家伊斯梅尔和格鲁伯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有几种特定的体育和运动素质与儿童智力有关,如:速度,力量素质和准确性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系。智力和学习成绩与协调,平衡,动觉感的运动能力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女孩身上比在男孩身上更明显,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类型,协调和平衡能力最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英国青少年体育基金会最新发表的成果表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会遇到“瓶颈”效应,所谓“瓶颈”效应就是许多孩子都会遇到的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就再也难以提高的现象,英国青少年体育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约翰·斯蒂尔说:“如果我们不开发身体机能,智力容易产生天花板效应。体育不应该成为学习的附属品,它是學生教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好的体育锻炼的机会,将来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也就是说,那些不重视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的学校,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把学习成绩提到最好。
二、儿童体育运动应以趣味游戏为主
儿童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应以游戏为主,强调活动的趣味性,在游戏过程中掌握走,跑,跳,游泳,翻滚,抓握,投掷等基本技能,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跳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体育运动。由于儿童肌肉,骨质,韧带和结缔组织等均未发育成熟,因此,不宜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锻炼。另外,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在青春期就完全成熟了,过了这个时期,通过运动促进智力的效果就不明显了。之外,美国赫瑟灵顿研究表明,一天适宜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小学生4-5小时,初中生2-3小时,高中生1-2小时。前苏联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每天至少参加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才能满足中小学生的需要,因此,前苏联,日本和我国等先后提出中小学生每天应参加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前苏联学者研究认为,中小学生的上午第二节文化课以后,参加20分钟左右的课间活动,能明显提高第三节第四节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下午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感到精神轻松愉快,头脑清醒,有利于晚上的学习等。
三、体育运动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完善
体育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来培养和塑造人良好的个性心理,这点许多人都能达到共识。因此体育运动本身就必须与客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的某些行为,以有利于在竞赛中发挥自己得潜能,珍惜自己获得胜利的权利,同是让每一个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都承担着让对手尽其所能的义务,通过活动的方式表达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等人类先进的思想和愿望,在合理规范的竞赛中锻炼自己的品行,并在成功和失败,荣誉和耻辱,竞争和退让,个人与团队之间做出选择,在选择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对培养个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以及修正个性的不足,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人的自豪感,树立自强的意识,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的满足,进而改变整个人的精神面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包括智力素质的提升也都是极具震撼性意义的。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坚持终身体育,进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这应该成为新一代的自觉行动,体育终归是智者游戏活动。
四、结束语
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体育活动用于开发智力的手段,是极重要的,它不仅对人的精神,对人的体质有促进作用,是体智和智能的发展互为补充,综合塑造出一个完善的人,在体育活动中,很难找到一个与体育媲美,即体验人的精神,检验人的体质和智力的形式,因此我们就必须让体育同智育,美育,德育一起从各个角度,以不同的方法,手段和形式去挖掘儿童的潜力,开发青少年儿童的智力。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马里舒克(俄),杨守廉(运动心理诊断[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钟添发.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4]石岩.定量运动负荷和个性特征对动觉准确性和动觉稳定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1996.
【关键词】体育运动 智力发育 心理健康 儿童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1
体育锻炼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许多家长把儿童的智力理解为识多少字,背多少诗,会多少位的加减法。其实,这是一种对儿童智力的误区,智力不仅包括认知反应的特征,还包括有效的处理问题,快速而成功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儿童进行智力开发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有目的地让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不仅是对人进行身体的影响教育,也是对人进行智力影响的教育,人的智力主要由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构成,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体育能增强体质,促使大脑健康灵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智力活动的机能状态。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在心理学方面,体育能促进感,智,觉的敏锐和完善,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能使记忆力良好,思维敏捷,想象力和记忆力丰富,这些智力水平的高涨,就是智力发展的表现。本研究尝试从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角度,简单讨论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作为一种运动方式,体育锻炼与智力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的活动都是受其思想,即智力与意志力控制与支配的。智力确定目的,体育活动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在体育锻炼中进行着智慧的运动,促进着智力的发展。可以说,体育锻炼是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智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具有正向影响的重要作用。
一、体育锻炼与智力发展相互促进
一个人智力发展最迅速得时期是在6-16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经常运动,对于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人在运动时候会产生一种叫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微量蛋白,这些微量蛋白可以奇迹般的促进大脑的发育,所以可以说,运动促进大脑的发育。研究认为,如果体育活动涉及到思考,选择,计划和解决问题等思维活动,那么锻炼就可以提高智力。体育教育家伊斯梅尔和格鲁伯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有几种特定的体育和运动素质与儿童智力有关,如:速度,力量素质和准确性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系。智力和学习成绩与协调,平衡,动觉感的运动能力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女孩身上比在男孩身上更明显,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类型,协调和平衡能力最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英国青少年体育基金会最新发表的成果表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会遇到“瓶颈”效应,所谓“瓶颈”效应就是许多孩子都会遇到的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就再也难以提高的现象,英国青少年体育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约翰·斯蒂尔说:“如果我们不开发身体机能,智力容易产生天花板效应。体育不应该成为学习的附属品,它是學生教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好的体育锻炼的机会,将来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也就是说,那些不重视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的学校,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把学习成绩提到最好。
二、儿童体育运动应以趣味游戏为主
儿童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应以游戏为主,强调活动的趣味性,在游戏过程中掌握走,跑,跳,游泳,翻滚,抓握,投掷等基本技能,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跳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体育运动。由于儿童肌肉,骨质,韧带和结缔组织等均未发育成熟,因此,不宜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锻炼。另外,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在青春期就完全成熟了,过了这个时期,通过运动促进智力的效果就不明显了。之外,美国赫瑟灵顿研究表明,一天适宜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小学生4-5小时,初中生2-3小时,高中生1-2小时。前苏联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每天至少参加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才能满足中小学生的需要,因此,前苏联,日本和我国等先后提出中小学生每天应参加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前苏联学者研究认为,中小学生的上午第二节文化课以后,参加20分钟左右的课间活动,能明显提高第三节第四节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下午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感到精神轻松愉快,头脑清醒,有利于晚上的学习等。
三、体育运动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完善
体育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来培养和塑造人良好的个性心理,这点许多人都能达到共识。因此体育运动本身就必须与客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的某些行为,以有利于在竞赛中发挥自己得潜能,珍惜自己获得胜利的权利,同是让每一个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都承担着让对手尽其所能的义务,通过活动的方式表达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等人类先进的思想和愿望,在合理规范的竞赛中锻炼自己的品行,并在成功和失败,荣誉和耻辱,竞争和退让,个人与团队之间做出选择,在选择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对培养个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以及修正个性的不足,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人的自豪感,树立自强的意识,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的满足,进而改变整个人的精神面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包括智力素质的提升也都是极具震撼性意义的。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坚持终身体育,进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这应该成为新一代的自觉行动,体育终归是智者游戏活动。
四、结束语
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体育活动用于开发智力的手段,是极重要的,它不仅对人的精神,对人的体质有促进作用,是体智和智能的发展互为补充,综合塑造出一个完善的人,在体育活动中,很难找到一个与体育媲美,即体验人的精神,检验人的体质和智力的形式,因此我们就必须让体育同智育,美育,德育一起从各个角度,以不同的方法,手段和形式去挖掘儿童的潜力,开发青少年儿童的智力。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马里舒克(俄),杨守廉(运动心理诊断[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钟添发.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4]石岩.定量运动负荷和个性特征对动觉准确性和动觉稳定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