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话教学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然而,现实的教学中许多伪对话充斥着课堂,无效对话很多。本文从教师角度就此提出了了一些思考:教师需要深入精读文本,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对话内容的针对性,把握触动学生思维的关键点。
【关键词】新课程;文本;对话教学;有效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念的提出,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并赋予了阅读教学新的内涵。将对话理念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其本意在于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养成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然而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在对话教学方面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许多对话缺失了立足文本的真实意义,走入了对话的误区,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置若罔闻。那么,实现有效对话,保证对话有效进行,教师需要做什么呢?
第一,教师需要深入精读文本。
作为文本的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有积极意义的文学作品,体现了语文新课程人文性的特点。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谈到: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读书的深浅和文学素养的高低。所以有效对话,教师需要精读文本。
如果教师没有精读文本,没有对作品深入地思考,很难高屋建瓴,那么就不可能做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由此,课堂就会缺少审美的光辉,就会变得乏味、枯燥、沉闷,当然也就无法完成对学生的指导与引领。教师精读文本,不是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更不是向学生表述自己的阅读体验,而是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意义解读,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建构文本意义。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至于偏离教学目标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教师精读文本,虽然突出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但并不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精读”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更是为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角色定位才符合对话教学理念。
第二,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是“建立在主体交往的关系之上,是意义的互相理解行为,是双向互动基础上的共同活动”。这一理论特别强调:真正不朽的作品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作,作品意义的生成是读者与文学间的对话交流,是二者在双向互动基础上的交互理解行为。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是最根本的读者。为此,在对话交流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差异,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生成有意义的对话,而这实际上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不是让学生抛开文本不着边际地纵谈,那样,文本也就丧失了建构生命的意义。当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脱离文本语境时,我们应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引导他们进入文本语境世界。
以学生为主体,似乎弱化了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不然,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与文本展开多元对话,我们要做的恰是“艺术化”的。我们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对话氛围,当某一学生发言时我们应教导其他学生要学会尊重,学会倾听;我们要用充满信任的眼光去关照每一位学生,哪怕他们表述得支离破碎,都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去培育。学生生成的知识并不一定有效,他们的话语可能是浅显的,也可能是幼稚的;因为对话交流,有时围绕一个话题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肢解了我们设计的教学任务,使课堂残缺,这些都需要我们包容,完美的东西往往是在浅显的残缺的基础上生成的。
第三,把握对话内容的针对性。
对话应立足于文本,对话的过程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语文教学要特别处理好对话的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但现实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弱化了自己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自己“失语”。课堂名义上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学生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自己思考,自己体验,交流自己独特的感悟,实则放手让学生随心所欲,任意生成,整个课堂偏离了文本,偏离了对话教学的目标。
这种脱离文本,缺失文本价值的对话,即使课堂气氛再热烈,学生生成更多意想不到的表达,也只能是“空对话”。对话成了空洞无物、毫无实际意义的语言空壳,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有效激活,这样的对话越多,距离教学目标就越远。如果对话的内容不立足于文本,不仅不能有效对话,更不能创造性的阅读文本。对话的内容要针对教学目标,应该成为执教者在课堂中实施有效对话教学策略的最起码的要求和底线。只有这样,学生与文本之间才能进行有效对话,课堂才能动态地生成有创新的表达,对话才会有亮点呈现。
第四,把握触动学生思维的关键点。
对话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本积极对话的过程,而这需要我们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精读,抓住那些能对理解文本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关键点,设置出高起点的悬念激励学生思维的话题,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最终自主建构文本意义。
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是课堂教学目的所在,因而由关键点导出的话题设置要具有开放性与生成性。它不是静态的话题,而是动态生成的话题;它不是有一定预设的封闭性话题,而是没有统一答案的开放性话题。同时,要确保话题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又能为学生所理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对话中。在此共同作用下,对话的自发生成,就造就了对话教学的个性。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践“对话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实现有效对话,教师需要做什么,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只有站在理论的肩膀上,深入领会,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运用对话教学,才能让对话教学中回归语文阅读教学本位,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对话教学真正焕发出它的生命张力。
【关键词】新课程;文本;对话教学;有效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念的提出,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并赋予了阅读教学新的内涵。将对话理念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其本意在于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养成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然而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在对话教学方面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许多对话缺失了立足文本的真实意义,走入了对话的误区,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置若罔闻。那么,实现有效对话,保证对话有效进行,教师需要做什么呢?
第一,教师需要深入精读文本。
作为文本的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有积极意义的文学作品,体现了语文新课程人文性的特点。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谈到: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读书的深浅和文学素养的高低。所以有效对话,教师需要精读文本。
如果教师没有精读文本,没有对作品深入地思考,很难高屋建瓴,那么就不可能做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由此,课堂就会缺少审美的光辉,就会变得乏味、枯燥、沉闷,当然也就无法完成对学生的指导与引领。教师精读文本,不是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更不是向学生表述自己的阅读体验,而是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意义解读,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建构文本意义。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至于偏离教学目标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教师精读文本,虽然突出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但并不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精读”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更是为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角色定位才符合对话教学理念。
第二,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是“建立在主体交往的关系之上,是意义的互相理解行为,是双向互动基础上的共同活动”。这一理论特别强调:真正不朽的作品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作,作品意义的生成是读者与文学间的对话交流,是二者在双向互动基础上的交互理解行为。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是最根本的读者。为此,在对话交流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差异,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生成有意义的对话,而这实际上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不是让学生抛开文本不着边际地纵谈,那样,文本也就丧失了建构生命的意义。当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脱离文本语境时,我们应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引导他们进入文本语境世界。
以学生为主体,似乎弱化了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不然,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与文本展开多元对话,我们要做的恰是“艺术化”的。我们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对话氛围,当某一学生发言时我们应教导其他学生要学会尊重,学会倾听;我们要用充满信任的眼光去关照每一位学生,哪怕他们表述得支离破碎,都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去培育。学生生成的知识并不一定有效,他们的话语可能是浅显的,也可能是幼稚的;因为对话交流,有时围绕一个话题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肢解了我们设计的教学任务,使课堂残缺,这些都需要我们包容,完美的东西往往是在浅显的残缺的基础上生成的。
第三,把握对话内容的针对性。
对话应立足于文本,对话的过程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语文教学要特别处理好对话的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但现实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弱化了自己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自己“失语”。课堂名义上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学生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自己思考,自己体验,交流自己独特的感悟,实则放手让学生随心所欲,任意生成,整个课堂偏离了文本,偏离了对话教学的目标。
这种脱离文本,缺失文本价值的对话,即使课堂气氛再热烈,学生生成更多意想不到的表达,也只能是“空对话”。对话成了空洞无物、毫无实际意义的语言空壳,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有效激活,这样的对话越多,距离教学目标就越远。如果对话的内容不立足于文本,不仅不能有效对话,更不能创造性的阅读文本。对话的内容要针对教学目标,应该成为执教者在课堂中实施有效对话教学策略的最起码的要求和底线。只有这样,学生与文本之间才能进行有效对话,课堂才能动态地生成有创新的表达,对话才会有亮点呈现。
第四,把握触动学生思维的关键点。
对话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本积极对话的过程,而这需要我们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精读,抓住那些能对理解文本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关键点,设置出高起点的悬念激励学生思维的话题,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最终自主建构文本意义。
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是课堂教学目的所在,因而由关键点导出的话题设置要具有开放性与生成性。它不是静态的话题,而是动态生成的话题;它不是有一定预设的封闭性话题,而是没有统一答案的开放性话题。同时,要确保话题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又能为学生所理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对话中。在此共同作用下,对话的自发生成,就造就了对话教学的个性。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践“对话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实现有效对话,教师需要做什么,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只有站在理论的肩膀上,深入领会,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运用对话教学,才能让对话教学中回归语文阅读教学本位,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对话教学真正焕发出它的生命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