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来国人把书慎重地分为两大类:正书、闲书。正书大概是指经、史、子、集,讲的是治国齐家做人的大道理,面孔显得十分严肃;而闲书大多指琴、棋、书、画、野乘、逸闻之属,但却生动活泼,最见作者性灵,字里行间透出真性情、真学问、真见解。
正书不可不读,但闲书亦不可偏废。比如鲁迅就明确地表示:“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毛泽东毕生博览群书,正书、闲书都手不释卷。他曾在给毛岸英的一封信中说:“你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代人写的笔记小说。”可见闲书不闲,自有其光彩所在。
旧时代的大家庭,是不提倡年轻人读闲书的,以免偏离正统教育的轨道,乱了心性,多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贾宝玉厌恶那些腐儒之书,而偷看那些俗词俚曲,故少不了皮肉受苦。林黛玉更是个爱读闲书的人,一部《西厢》十六出戏,不到一顿饭工夫便已读完,“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
正书自然是要读的,大道理也是应该明白的,但我们不能一天到晚躺在大道理上,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的感情也是多棱多角的,我们需要多种精神营养。我们需要一种自娱和娱人的途径,看花、赏诗、品棋、观画、听曲、评戏……以及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亲切感人的哲理,否则人生未免过于单调了。
袁枚在他晚年完成的笔记小品集《子不语》的自序中说:“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这部闲书以违逆孔圣人“子不语怪力乱神”为快事,多写鬼怪神狐,以及民间技艺、武林掌故、海外奇谈,很是开阔人的眼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为著名作家孙犁所称道,他认为其成就在《聊斋》之上,其原因是它的内容和文体更接近生活的原生态,很随意、很自然,少雕饰。
我是个喜欢读闲书的人,历年来购置的闲书不少,古代的、现代的,我都珍视。明人张岱的书,我就有多种,如《陶庵梦忆》《快园道古》《琅环文集》等。张岱出生于世宦之家,但始终没有入仕,又经历“亡国之痛”,苍凉意绪,尽见于笔端。他的《陶庵梦忆》,有浪迹江南的吟啸,有故园台阁的凭吊,有与技艺名家的交往,有梨园鼓吹的热闹,有华灯美食的记盛,有琴砚书刻的收藏,举凡打猎、演武、说书、绘画、饮茶、荡舟、赏雪、扫墓、杂技、礼佛等等,尽在其中,这些文字真情毕见,毫不虚伪,说出了一种“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的慨叹,并为之“一一忏悔”。此中的《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等篇什,为历代各种选集所青睐,堪称文体上的范本。
还有一位清人张潮,也是一位写闲书的高手。他有两部流传甚广的书:《虞初新志》《幽梦影》。尤其是后一部,很为人称道。全书二百余则,大多讲人生哲理,用的是一种很随意的语录体,“格言妙论,言人之所不能言,道人之所未经道”。
他说:“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他说:“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他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他说:“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凡此种种,无不充满审美性、启迪性,让人回味再三,一般的正书很难寻找到这样的东西。
现当代作家中,郑逸梅先生谈文人掌故的多种文集,周瘦鹃先生谈栽花种草的书,都可称闲书中的精品。早几年,我购得陈重远先生的《古玩史话与鉴赏》,熔史实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炉,捧读之后获益匪浅。从一件古玩的荣衰得失中, 悟出人生的变幻无穷,其中有很深的意蕴。
我们不妨在闲时,读一读闲书。
正书不可不读,但闲书亦不可偏废。比如鲁迅就明确地表示:“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毛泽东毕生博览群书,正书、闲书都手不释卷。他曾在给毛岸英的一封信中说:“你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代人写的笔记小说。”可见闲书不闲,自有其光彩所在。
旧时代的大家庭,是不提倡年轻人读闲书的,以免偏离正统教育的轨道,乱了心性,多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贾宝玉厌恶那些腐儒之书,而偷看那些俗词俚曲,故少不了皮肉受苦。林黛玉更是个爱读闲书的人,一部《西厢》十六出戏,不到一顿饭工夫便已读完,“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
正书自然是要读的,大道理也是应该明白的,但我们不能一天到晚躺在大道理上,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的感情也是多棱多角的,我们需要多种精神营养。我们需要一种自娱和娱人的途径,看花、赏诗、品棋、观画、听曲、评戏……以及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亲切感人的哲理,否则人生未免过于单调了。
袁枚在他晚年完成的笔记小品集《子不语》的自序中说:“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这部闲书以违逆孔圣人“子不语怪力乱神”为快事,多写鬼怪神狐,以及民间技艺、武林掌故、海外奇谈,很是开阔人的眼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为著名作家孙犁所称道,他认为其成就在《聊斋》之上,其原因是它的内容和文体更接近生活的原生态,很随意、很自然,少雕饰。
我是个喜欢读闲书的人,历年来购置的闲书不少,古代的、现代的,我都珍视。明人张岱的书,我就有多种,如《陶庵梦忆》《快园道古》《琅环文集》等。张岱出生于世宦之家,但始终没有入仕,又经历“亡国之痛”,苍凉意绪,尽见于笔端。他的《陶庵梦忆》,有浪迹江南的吟啸,有故园台阁的凭吊,有与技艺名家的交往,有梨园鼓吹的热闹,有华灯美食的记盛,有琴砚书刻的收藏,举凡打猎、演武、说书、绘画、饮茶、荡舟、赏雪、扫墓、杂技、礼佛等等,尽在其中,这些文字真情毕见,毫不虚伪,说出了一种“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的慨叹,并为之“一一忏悔”。此中的《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等篇什,为历代各种选集所青睐,堪称文体上的范本。
还有一位清人张潮,也是一位写闲书的高手。他有两部流传甚广的书:《虞初新志》《幽梦影》。尤其是后一部,很为人称道。全书二百余则,大多讲人生哲理,用的是一种很随意的语录体,“格言妙论,言人之所不能言,道人之所未经道”。
他说:“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他说:“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他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他说:“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凡此种种,无不充满审美性、启迪性,让人回味再三,一般的正书很难寻找到这样的东西。
现当代作家中,郑逸梅先生谈文人掌故的多种文集,周瘦鹃先生谈栽花种草的书,都可称闲书中的精品。早几年,我购得陈重远先生的《古玩史话与鉴赏》,熔史实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炉,捧读之后获益匪浅。从一件古玩的荣衰得失中, 悟出人生的变幻无穷,其中有很深的意蕴。
我们不妨在闲时,读一读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