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悟真篇》看《红楼梦》的丹道思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陈覃雨儿,女,汉族,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研究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2
  《紅楼梦》一书在封建社会瓦解后反倒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据说五十年代外国留学生来我国留学,北大中文系吴组缃先生便是要求他们以《红楼梦》作为课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惜的是直到他们毕业也没能满足吴先生的期待,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实在是友邦人士所难以领略的。
  曾经有人问时任报纸编辑的马克思哲学何在?他答道“哲学已经成了报纸记者”说的是哲学是在思想中表现出他的时代。传统文化也正是如此,可以说文化是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他的时代。《红楼梦》一书正是作为文化的媒介来表现他所处的时代。因而红学家们种种考据、索引、坐实从时代的特点去射《红楼梦》一书的覆,试图探索红楼梦所处的时代氛围,揭示传统文化的奥义。
  近代的“红学专家”痴迷红楼,喜欢给曹雪芹加上种种名号,比如——美食家、建筑学家、书法家、画家、戏曲学家、思想家等等,似乎不用详细的近代分类就不能体现曹雪芹一个封建文人的现代性。如果遵从近代红学考据的成果,将红楼梦确认为曹雪芹本人作品,贾宝玉富贵温柔乡的生活影射曹家尚未败落时曹雪芹的童年少年时代,从阶级论而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封建地主阶级奢侈豪华不惜民力的铺张生活。由于阶级的隔膜,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往往会被下层社会当作“十幅红绡围夜玉”(见《梦溪笔谈》)。红楼梦一书恰可以让我们窥见当时上流权贵之家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动态。我以为红楼梦一书的宝贵意义正在于此。
  红楼梦正是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户/几户豪门贵族的日常。如黛玉初进贾府吃饭一节:
  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许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杯,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你是客,原该这么坐。”黛玉方告了坐,就坐了。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坐方上来,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纨、凤姐立于案边布让;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这顿饭以贾母为中心,即使如王夫人、王熙凤这样嫁进贾家的媳妇也只能在一旁服侍,尽管身旁并不缺伺候的下人,古人以左为上,故黛玉不敢直接做贾母左侧,当贾母应云方才落座,又让王夫人落座,三姐妹也是向贾母行礼后才落座。虽在女流家人,亦一丝不苟尊卑定位,饭毕又有种种礼仪,林黛玉父亲官巡盐御史,官也不小了,家教严格,但林黛玉也未曾见过这样的阵势,故而亦步亦趋不敢怠慢,饭后所进之茶用以漱口,古人称之为“沤”,若黛玉莽撞岂不成笑柄。——这便是封建社会的繁文缛节,不亲临其中不能体会。
  又如马道婆巫术害人一节:
  (马道婆)向赵姨娘要了张纸,拿剪子铰了两个纸人儿,问了他二人年庚,写在上面;又找了一张蓝纸,铰了五个青面鬼,叫他并在一处,拿针钉了:“回去我再作法,自有效验的。
  次日,王子胜也来问候。接着小史侯家、邢夫人弟兄并各亲戚都来瞧看,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荐僧道的,也有荐医的。他叔嫂二人一发糊涂,不省人事,身热如火,在床上乱说。到夜里更甚。
  封建时代讲究八字,权贵八字更不轻传,帝王八字有专人掌管,寻常人家儿女定亲八字合婚更是阅后即焚,正是由于八字主人一生运势,巫者依此可以邪术害人。书中所举正是一例交感巫术,将二人八字写在纸人上后,这两个纸人带有了两人的一部分——八字,便可以视作二人的一部分,又剪鬼人作法,而后王熙凤、贾宝玉二人的反映即可看出巫术的成功。两人的命悬一线更可以看出这一巫术的歹毒。正是由于这类巫术害人不浅所以历代王室视其为洪水猛兽,远如汉武帝时的巫蛊之祸,近如小说《还珠格格》演绎的扎针人偶——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公民所无法想象的事,然而确确实实在数千年封建社会中流传不绝。从二人中邪后亲朋的反映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当时上层社会对这些巫蛊之道深信不疑,而曹雪芹本人确实精于此道。又如大观园落成,个人都有自己居住的地方,如林黛玉居所遍植凤尾,于风水而言不利主人,也映衬出黛玉尖酸阴郁的性格——这是红楼梦书中民俗玄学的部分。
  不难看出,曹雪芹本人对于当时礼俗文化有深刻的体验和见解。
  红楼梦的宗教思想倾向非佛非道,释道合一,这一点可以从开篇一僧一道两个人物形象身上看出,全书也并非试图表达劝世度人的思想,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虽然书中充满了参禅、悟道的描写。
  释道合一,窃以为正合丹道之旨,况曹公高学大才,博综三教,与曹雪芹本人学识思想也不无契合,故试从紫阳真人《悟真篇》言之。
  隋唐之际发展的内丹思想成为后世道教徒炼养的主要方式,《参同契》而外以《悟真篇》为大宗,后世学者莫不宗之。《悟真篇》,北宋张伯端撰。该书以诗、词、曲等体裁阐述内丹理论。为内丹之学,传自远古黄老列庄哲学思想,自汉魏伯阳揭其端,唐钟离权、吕洞宾等发扬于后。唐宋以降流衍日繁,蔚为大观。宋张伯端承钟、吕之学,祖述黄老,仿效《周易参同契》,著为《悟真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之:“是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
  《悟真篇》序言:
  嗟夫!人身難得,光陰易遷,妄測修短,安逃業報?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待終,若臨歧一念有差,墮於三塗惡趣,則動經塵劫,無有出期。釋老以性命學開方便門,教人修煉以逃生死。釋氏以空寂為宗,若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如其習漏未盡,則尚循於有生。老氏以煉養為真,若其要樞,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滯於幻形。
  “业报”“三途恶趣”“尘劫”皆佛教用语,而后比较释道修炼虽异涂而趣同,接着感叹“奈何沒世緇黃之流,各自專門,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迭沒邪歧,不得混一而同歸矣。”在张紫阳看来三教同源,诸法同宗,及至后世全真教创教,丘处机更以《道德经》《大学》《心经》并列,作为本门经典,故在道家看来三教本有相同之处,宋元明三朝道教以及衍生教派皆以三教合一传道,庄子云“百家往而不反,道术将为天下裂。”先见于前。   曹雪芹也深知这一点,故其著书亦合于大道,不拘于儒释道之分,时时流露而生出世之想,这一点是符合丹道思想的。书中第一回借跛足道人之口述《好了篇》,文中三复成仙之想,列举世人痴迷追求功名钱财儿孙满堂,不知求仙长生,最后一无所得,正是倡导炼丹修仙之旨。
  《悟真篇》所附《赠白龙洞刘道人歌》有云:
  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
  徒夸籛寿千来岁,也似云中一电光。
  一电光,何太速,
  百年都来三万日。其间寒暑互煎熬,
  不觉童颜暗中失。纵有儿孙满眼前,
  却成恩爱转牵缠。及乎精竭身枯朽,
  谁解教君暂驻延。暂驻延,
  既无计,不免将身归水逝。
  但看古往圣贤人,几个解留身在世。
  诗中感叹人生易逝,光影难迁之旨正是红楼梦所本,百年如走马,名利富贵儿孙皆如白驹过隙,而凡俗耽于富贵享乐儿孙满堂,虽知神仙之妙,却不愿抛弃世俗享乐,最终繁华落尽,终不免落于生老病死富贵锦灰。书中所写正是贾府由盛而衰之事,修园、省亲是人世间的大富大贵,联诗作画,品茗斗棋是深闺中的欢爱风雅,之后贫病死绝,抄家入狱,也正如《悟真篇》:
  人生雖有百年期,壽夭窮通莫預知。
  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尸。
  妻財拋下非君有,罪業將行難自欺。
  大藥不求爭得遇?遇之不煉是愚痴。
  或许昨日风光富贵谁知道今日生死祸福,鲁迅读红楼梦从贾宝玉的眼中看出了一个又一个死亡正是这样的预见。红楼梦一书虽有昨日富贵今朝落拓的因果报应不爽的思想,卻并不宣扬,而是用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看事物的盛衰荣辱,所谓痛定思痛,这也往往是内丹修炼者看破世俗而选择的道路,王重阳、丘处机本来都是富家子弟,张紫阳年轻时也是小吏,历经人世变故,最终看破红尘,修道求仙。
  第二十五回,赖头和尚论通灵宝玉云:“僧道:‘长官有所不知。那宝玉原是灵的,只因为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了。今将此宝取出来,待我持诵持诵,自然依旧灵了。’”丹道修炼家认为刚出生的儿童先天神满气足,及至成年,先天精气日渐消耗所以用各种方法补足先天之气,而后修炼内丹,人秉起而生,气绝人死,故曹仙姑《灵源大道歌》云“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蠹弊,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细细消磨渐渐衰,耗竭元气神乃去。”而书中所称“宝玉原是灵的,只因为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了。”宝玉正如秉先天一气的婴儿,有其灵性,故而能辟邪消灾,然而世间的声色犬马迷人耳目,老子云“五色使人目盲”以至于渐渐失去本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的生长规律,也是人逐渐失去本真的过程。丹道修炼则是要逆转这个过程,精气神三合二,二归一,一归道,回到本真的状态,归于先天。一如《红楼梦》一书中的贾宝玉,从顽石变成宝玉,享受人间的声色犬马,迷失于富贵温柔之乡。曹雪芹虽然对此有眷恋之情,但在参破人世悲欢之后以冷眼观之,看到的是浊世污染人心的本真,所以讲这一面展现出来,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更在于让世人看到声色名利蒙蔽双眼,试图使书中主人公恢复本真,也警醒世人莫忘初生之时的纯真。
  然而这种意识是要求主人公在历练人间悲欢之后才能体悟。正如开头所说“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坐谈。见着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人见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那里去走一遭。”
  先天的灵石恰如气满神全的婴儿,不解世事,本性天然,虽有极佳资质却不解人间生死悲欢,亦不知仙道长生之可贵,然当历练凡间忽悟富贵冷灰却已失先天一气,前者有性而无命,后者有命而无性,而性命双修正是张紫阳丹道思想的奥旨。
  由此可见,从《悟真篇》中张紫阳的丹道理论与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思想是有所契合的。修道与著书,取法虽异,百家往而不返,但都不离乎大道。大道,总是趋同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脂和血尿酸的相关性,以及哈萨克族、汉族子痫前期患者血脂和血尿酸代谢的差别。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新疆医科
摘 要:《论语》一直是国学研究的重点,其中“仁、直、恕、信、礼、道、学、君子”是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对“狂”的关注度则相对较低。尽管“狂”不是《论语》的主要论点,但由于孔子对“狂”的论述存在辩证性,因此“狂”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这种辩证性对探寻孔子的复杂性格、挖掘孔子思想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孔子;《论语》;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
摘 要:在《诗经·国风》里,“渡河”最初在有关河神祭歌中作为人们祭祀河神仪礼中的一个具体仪式行为,旨在祈求农业丰收。随着神性下降,“渡河”行为逐步运用于男女恋爱和婚姻的情歌中,并发展为惯用语,最终固定用来表示婚恋的涵义。  关键词:《诗经·国风》;渡河;寓意  作者简介:罗永杰(1994-),男,壮族,广西河池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