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语》一直是国学研究的重点,其中“仁、直、恕、信、礼、道、学、君子”是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对“狂”的关注度则相对较低。尽管“狂”不是《论语》的主要论点,但由于孔子对“狂”的论述存在辩证性,因此“狂”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这种辩证性对探寻孔子的复杂性格、挖掘孔子思想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孔子;《论语》;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狂”字在论语中总共出现八次,分别处在6句,最为直观的论述是《阳货篇》中“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孔子认为“狂”有“肆、荡”之分,钱穆先生将“肆”解释为“志愿高,每肆意自恣,不拘小节”[1],而“荡”则解释为“无所据,并不见其志之狂矣”[2],可见孔子对“狂”的态度存在不同。
一、四“狂”
作为儒家的集大成者,孔子的形象是复杂的,本文仅就《论语》中孔子所显现的“狂”进行探讨。《论语》中的“狂”既是“吾党之小子狂简”的“志大”,也为“狂而不直,侗而不愿”的“狂者是病”。孔子的“狂”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爱狂士、理想狂、行为狂,以及形象狂。
(一)爱狂士
《论语》出现过四位隐士:接舆、荷蓧丈人、长沮和桀溺,钱穆先生评价四人为“味此四人之言,想其清风,亦足起敬”[3]。四人皆出现在《微子篇》,接舆披发佯狂避世不仕,常跟在孔子的车后叫嚷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荷蓧丈人则直言不讳的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长沮和桀溺以“谁以易之”的議论引发孔子对天下之“有无道”与个人入世与否的思考。但四者的“狂”并不妨碍其“贤”,“孔子尽管与诸人旨趣不投,而孔子终惓惓于此人”[4],可见孔子对四人超脱不羁的“狂”是含有敬意的。
(二)理想狂
孔子的“理想狂”突出体现在两处。第一处是孔子感于自己入仕无门,便调笑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篇》);第二处在《先进篇》,孔子对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的赞成,以曾皙的饮水曲肱之乐、浮海居夷之思,感叹自己不得志,只能放浪形骸,其背后是孔子政治抱负无以施展的无奈。从孔子对苦闷的抒发可见孔子渴望在政治界一展才华,这种理想以人民、国家为己任,“理想狂”便在其中显现。
(三)行为狂
《子路篇》中孔子的 “噫!斗筲(梢)之人,何足算也!” 抒发了对当政者的不屑; 《子罕篇》中孔子自比于韫匵中待价而沽的美玉,并发出“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的感慨;面对陋室一句“何陋之有!”(《子罕篇》)显出孔子对气节的坚持;“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篇》)充溢孔子对自身才学的自信……诸如此类的“行为狂”体现在多处,皆显露出孔子的“狂”是对自身才学、品格的狂傲,对当政者的不屑,对不得重用的埋怨。
(四)形象狂
孔子的形象也是狂的,这主要通过他人评价得以体现。《宪问篇》中子路宿于石门,自言“自孔氏”,晨门随后问“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可见孔子在当时人眼中的形象是“不可为而为之”,这可见孔子执着于儒学、气节、政治理想的“狂”形象。
二、孔子“狂”的辩证性
孔子的“狂”体现在《论语》的诸多方面,同时孔子又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控制与孔子尚“礼”有关。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礼”在孔子眼中是行为的最高规范,“盖孔子一面既重视内心之情感,而一面又重视外部之规范”[5]。“中庸”与“礼”在孔子的思想中是相辅的,“礼”作为评判标准将情感控制在了“中庸”之中。“中庸”在《中庸》中解释为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即中庸处在“过”与“不及”之间,是一种和谐的状态。
孔子以“礼”为道德标准的论述在《论语》中体现于多处。在《季氏篇》中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少年时血气未凝定,当戒好色;壮年时血气正刚强,当戒在好斗,这种告诫表明孔子在主张个人情感的同时,强调“礼”的束缚,即外部的规范。在《雍也篇》中子曰:“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逝”为“往”义,“陷”即害;“欺”为骗,罔为“迷惑”。此句以仁者不可入井救人为设寓,表明了孔子对“愚仁”的批判,亦是对“礼”与“中庸”的肯定。
孔子的“礼”与“中庸”在对“狂”的论述中亦有显现。孔子在《子路篇》中论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行,即行得其中,孟子对此解释为:“退能不为,进能行道”。孔子自知中道难得,故将其作为最高的道德评判标准。因此狂者、狷者尽管不及“中道”,但亦可称之贤。这便显示出了“狂”在孔子论点中的辩证性,即否定与肯定并存。孔子首先允许贤人“狂”,同时也要求控制“狂”,控制的标准便是“礼”与“中庸”。
三、总结
“狂”在《论语》中是辩证的,这种辩证以“礼”与“中庸”为标准,因此“狂”在一定的范围内,被认为是“志大”、进取的表现;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狂”则沦为“作乱犯上”“狂妄牴触”。
对《论语》及孔子的研究一直在国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钱穆先生曾就孔子的“仁、直、恕、信、礼、道、学、君子”[6]进行多方探讨。孔子的形象及思想相当复杂,因此在把孔子作为圣贤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其辩证性。“狂”仅仅是孔子思想的微观一面而已,在后期的研究中仍需要进一步的挖掘。
注释:
[1][2][3][4]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5][6]钱穆:《四书释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关键词:孔子;《论语》;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狂”字在论语中总共出现八次,分别处在6句,最为直观的论述是《阳货篇》中“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孔子认为“狂”有“肆、荡”之分,钱穆先生将“肆”解释为“志愿高,每肆意自恣,不拘小节”[1],而“荡”则解释为“无所据,并不见其志之狂矣”[2],可见孔子对“狂”的态度存在不同。
一、四“狂”
作为儒家的集大成者,孔子的形象是复杂的,本文仅就《论语》中孔子所显现的“狂”进行探讨。《论语》中的“狂”既是“吾党之小子狂简”的“志大”,也为“狂而不直,侗而不愿”的“狂者是病”。孔子的“狂”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爱狂士、理想狂、行为狂,以及形象狂。
(一)爱狂士
《论语》出现过四位隐士:接舆、荷蓧丈人、长沮和桀溺,钱穆先生评价四人为“味此四人之言,想其清风,亦足起敬”[3]。四人皆出现在《微子篇》,接舆披发佯狂避世不仕,常跟在孔子的车后叫嚷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荷蓧丈人则直言不讳的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长沮和桀溺以“谁以易之”的議论引发孔子对天下之“有无道”与个人入世与否的思考。但四者的“狂”并不妨碍其“贤”,“孔子尽管与诸人旨趣不投,而孔子终惓惓于此人”[4],可见孔子对四人超脱不羁的“狂”是含有敬意的。
(二)理想狂
孔子的“理想狂”突出体现在两处。第一处是孔子感于自己入仕无门,便调笑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篇》);第二处在《先进篇》,孔子对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的赞成,以曾皙的饮水曲肱之乐、浮海居夷之思,感叹自己不得志,只能放浪形骸,其背后是孔子政治抱负无以施展的无奈。从孔子对苦闷的抒发可见孔子渴望在政治界一展才华,这种理想以人民、国家为己任,“理想狂”便在其中显现。
(三)行为狂
《子路篇》中孔子的 “噫!斗筲(梢)之人,何足算也!” 抒发了对当政者的不屑; 《子罕篇》中孔子自比于韫匵中待价而沽的美玉,并发出“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的感慨;面对陋室一句“何陋之有!”(《子罕篇》)显出孔子对气节的坚持;“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篇》)充溢孔子对自身才学的自信……诸如此类的“行为狂”体现在多处,皆显露出孔子的“狂”是对自身才学、品格的狂傲,对当政者的不屑,对不得重用的埋怨。
(四)形象狂
孔子的形象也是狂的,这主要通过他人评价得以体现。《宪问篇》中子路宿于石门,自言“自孔氏”,晨门随后问“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可见孔子在当时人眼中的形象是“不可为而为之”,这可见孔子执着于儒学、气节、政治理想的“狂”形象。
二、孔子“狂”的辩证性
孔子的“狂”体现在《论语》的诸多方面,同时孔子又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控制与孔子尚“礼”有关。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礼”在孔子眼中是行为的最高规范,“盖孔子一面既重视内心之情感,而一面又重视外部之规范”[5]。“中庸”与“礼”在孔子的思想中是相辅的,“礼”作为评判标准将情感控制在了“中庸”之中。“中庸”在《中庸》中解释为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即中庸处在“过”与“不及”之间,是一种和谐的状态。
孔子以“礼”为道德标准的论述在《论语》中体现于多处。在《季氏篇》中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少年时血气未凝定,当戒好色;壮年时血气正刚强,当戒在好斗,这种告诫表明孔子在主张个人情感的同时,强调“礼”的束缚,即外部的规范。在《雍也篇》中子曰:“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逝”为“往”义,“陷”即害;“欺”为骗,罔为“迷惑”。此句以仁者不可入井救人为设寓,表明了孔子对“愚仁”的批判,亦是对“礼”与“中庸”的肯定。
孔子的“礼”与“中庸”在对“狂”的论述中亦有显现。孔子在《子路篇》中论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行,即行得其中,孟子对此解释为:“退能不为,进能行道”。孔子自知中道难得,故将其作为最高的道德评判标准。因此狂者、狷者尽管不及“中道”,但亦可称之贤。这便显示出了“狂”在孔子论点中的辩证性,即否定与肯定并存。孔子首先允许贤人“狂”,同时也要求控制“狂”,控制的标准便是“礼”与“中庸”。
三、总结
“狂”在《论语》中是辩证的,这种辩证以“礼”与“中庸”为标准,因此“狂”在一定的范围内,被认为是“志大”、进取的表现;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狂”则沦为“作乱犯上”“狂妄牴触”。
对《论语》及孔子的研究一直在国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钱穆先生曾就孔子的“仁、直、恕、信、礼、道、学、君子”[6]进行多方探讨。孔子的形象及思想相当复杂,因此在把孔子作为圣贤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其辩证性。“狂”仅仅是孔子思想的微观一面而已,在后期的研究中仍需要进一步的挖掘。
注释:
[1][2][3][4]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5][6]钱穆:《四书释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