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感恩节我都要到纽约走一趟。先是驱车八九个小时至新泽西州一位艺术家朋友家,第二天坐一个多小时的大巴进城。一是去纽约看展览,二是去唐人街吃美食。口腹之乐与精神之宴同享,世界上这样的去处并不多,纽约仍然是上上之选。
经常去的美术馆无非是大都会美术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PS1当代艺术馆等,取决于去的时候哪里有比较不错的展览。很可惜大都会的大展《水墨:当代中国之以古为今》(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还没有开展,于是去了同在中央公园附近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图1)。
弗兰克·莱特的经典设计—螺旋式建筑—今天看来仍然不失其优雅,由此而创造的沿着极缓的坡度旋转上行的独特观展方式至今仍无人能出其右。当然,在当代,墙上悬挂作品早已不再是唯一的展示方式,螺旋式上升的陈列只适合于平面作品和小型雕塑,装置和需要独立封闭空间的影像作品几乎无法在坡道上展示。不过好在博物馆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边厅,似乎是当年莱特为展示雕塑作品而设计,如今却为多样的艺术样式提供了展示空间。这种六十多年前(1947年建造)表现出来的前瞻性应该也是莱特天才的体现吧?(图2)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因此而对莱特怀抱感恩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古根海姆没有大展,主要是一位1955年出生于芝加哥的纽约艺术家克里斯多夫·乌尔(Christopher Wool)的个展(图3),以及一个馆藏作品展(图4)。乌尔的艺术家生涯有点像国内的1980年代的先锋艺术家。虽然出生于芝加哥,但1970年代末他二十出头时就定居于纽约,当时的朋克及其“无浪”次文化(No Wave,刻意与商业化的“新浪潮”运动—New Wave—对着干的朋克音乐文化)对他的艺术有着深刻影响。在很多人对媒介本身的兴趣不再时,他却仍专注于创作过程与媒介,和绘画本身的复杂性问题。在我看来,他最有意思的创造是那些文字作品,即那些使他在1980年代斩露头角的“字画”(word painting)。
1989年的“麻烦”是他以文字做视觉游戏的例子(图5)。像他的大多数“字画”一样,他把字母用丙烯以黑体形式画在搪瓷表面的铝板上,字词在此首先成了视觉图像:TROUBLE (麻烦) 一词被刻意拿掉了元音,留下四个辅音字母TRBL,而且以类似数学中的象限排列,于是一种工业性的视觉符号把这个词原有的语言涵义冲淡、稀释到了极致。这件作品完美地体现了他的艺术哲学即“以作品展示字词的意义”,换言之,当我们在“阅读”这个词时碰到障碍、遇到麻烦时,作品不就告诉你这个词的意义了吗?
1990-1991年的“无题”一作是他“字画”作品中用得最长的一段引言(图6)。116个字母挤在一幅“画”中实在太长,排列上还有意去掉行距,因此字母上下左右间都是均距,加上没有标点符号,虽然不像上一件那样拿掉了元音,但是要读明白这段引言仍然困难重重。这种对普通阅读方式带有颠覆性的处理其实要说的是一种哲学上的虚无乃至荒诞感。原文是俄国作家、哲学家瓦西里·罗赞诺夫(Vasily Rozanov,1856-1919)1918年写的“我们时代的启示录”中的一段话,
The show is over. The audience get up to leave their seats. Time to collect their coats and go home. They turn around. No more coats and no more home.
(戏已经结束,观众们起身离座。是他们取回大衣回家的时候了。他们转过身来,没有大衣,也沒有家了。)
这篇文章写于俄国革命之后一年,显然是隐喻革命带来的动荡。后来比利时的心理学家、情境决定行为理论的信奉者劳尔·瓦内金(Raoul Vaneigem)将这段话作为对虚无主义的理想描述。说实话,如果不是作品旁的解释,一般观众大概很难看明白这段话,更不用说它背后的隐喻和哲学意涵了。这让我想起谷文达1980年代的解构性文字作品,比如他的“我书写的唐诗:错字,漏字,反字,美术字,宋体字,无意字,倒字,别字”(图7)。他将唐代杜牧的“泊秦淮”一诗做解构性的书写,不了解杜牧这首诗的观众首先就看不明白。而读过这首诗的观众知道诗里提到的“后庭花”是指羸弱的陈国末代君主陈叔宝(即陈后主,583-589在位)所写的流于声色犬马之曲,全名“玉树后庭花”;杜牧则以古讽今,隐喻唐朝的危机。最后,这个作品制作的1980年代是文化热兴起、知识分子反思文化落后根源的时期,因此作品有一方面有解构文字、书法和诗歌的意义,另一方面是一种文化危机的警钟,以美学解构进行文化批判。
由此可见,当代艺术尤其是其中的观念艺术是一种以视觉形式传达观念的手段,除了视觉还需有理性、知识、历史视角的参与,或者说叫做智者的精神游戏,其中又以文字为“图像”的作品最为艰涩。
感恩节重游古根海姆博物馆,除了对建筑大师莱特感恩以外,克里斯多夫·乌尔的“字画”给我们带来了精神飨宴,对于这位当代艺术家我们也应抱有感恩之心才对。
2014年1月
经常去的美术馆无非是大都会美术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PS1当代艺术馆等,取决于去的时候哪里有比较不错的展览。很可惜大都会的大展《水墨:当代中国之以古为今》(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还没有开展,于是去了同在中央公园附近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图1)。
弗兰克·莱特的经典设计—螺旋式建筑—今天看来仍然不失其优雅,由此而创造的沿着极缓的坡度旋转上行的独特观展方式至今仍无人能出其右。当然,在当代,墙上悬挂作品早已不再是唯一的展示方式,螺旋式上升的陈列只适合于平面作品和小型雕塑,装置和需要独立封闭空间的影像作品几乎无法在坡道上展示。不过好在博物馆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边厅,似乎是当年莱特为展示雕塑作品而设计,如今却为多样的艺术样式提供了展示空间。这种六十多年前(1947年建造)表现出来的前瞻性应该也是莱特天才的体现吧?(图2)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因此而对莱特怀抱感恩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古根海姆没有大展,主要是一位1955年出生于芝加哥的纽约艺术家克里斯多夫·乌尔(Christopher Wool)的个展(图3),以及一个馆藏作品展(图4)。乌尔的艺术家生涯有点像国内的1980年代的先锋艺术家。虽然出生于芝加哥,但1970年代末他二十出头时就定居于纽约,当时的朋克及其“无浪”次文化(No Wave,刻意与商业化的“新浪潮”运动—New Wave—对着干的朋克音乐文化)对他的艺术有着深刻影响。在很多人对媒介本身的兴趣不再时,他却仍专注于创作过程与媒介,和绘画本身的复杂性问题。在我看来,他最有意思的创造是那些文字作品,即那些使他在1980年代斩露头角的“字画”(word painting)。
1989年的“麻烦”是他以文字做视觉游戏的例子(图5)。像他的大多数“字画”一样,他把字母用丙烯以黑体形式画在搪瓷表面的铝板上,字词在此首先成了视觉图像:TROUBLE (麻烦) 一词被刻意拿掉了元音,留下四个辅音字母TRBL,而且以类似数学中的象限排列,于是一种工业性的视觉符号把这个词原有的语言涵义冲淡、稀释到了极致。这件作品完美地体现了他的艺术哲学即“以作品展示字词的意义”,换言之,当我们在“阅读”这个词时碰到障碍、遇到麻烦时,作品不就告诉你这个词的意义了吗?
1990-1991年的“无题”一作是他“字画”作品中用得最长的一段引言(图6)。116个字母挤在一幅“画”中实在太长,排列上还有意去掉行距,因此字母上下左右间都是均距,加上没有标点符号,虽然不像上一件那样拿掉了元音,但是要读明白这段引言仍然困难重重。这种对普通阅读方式带有颠覆性的处理其实要说的是一种哲学上的虚无乃至荒诞感。原文是俄国作家、哲学家瓦西里·罗赞诺夫(Vasily Rozanov,1856-1919)1918年写的“我们时代的启示录”中的一段话,
The show is over. The audience get up to leave their seats. Time to collect their coats and go home. They turn around. No more coats and no more home.
(戏已经结束,观众们起身离座。是他们取回大衣回家的时候了。他们转过身来,没有大衣,也沒有家了。)
这篇文章写于俄国革命之后一年,显然是隐喻革命带来的动荡。后来比利时的心理学家、情境决定行为理论的信奉者劳尔·瓦内金(Raoul Vaneigem)将这段话作为对虚无主义的理想描述。说实话,如果不是作品旁的解释,一般观众大概很难看明白这段话,更不用说它背后的隐喻和哲学意涵了。这让我想起谷文达1980年代的解构性文字作品,比如他的“我书写的唐诗:错字,漏字,反字,美术字,宋体字,无意字,倒字,别字”(图7)。他将唐代杜牧的“泊秦淮”一诗做解构性的书写,不了解杜牧这首诗的观众首先就看不明白。而读过这首诗的观众知道诗里提到的“后庭花”是指羸弱的陈国末代君主陈叔宝(即陈后主,583-589在位)所写的流于声色犬马之曲,全名“玉树后庭花”;杜牧则以古讽今,隐喻唐朝的危机。最后,这个作品制作的1980年代是文化热兴起、知识分子反思文化落后根源的时期,因此作品有一方面有解构文字、书法和诗歌的意义,另一方面是一种文化危机的警钟,以美学解构进行文化批判。
由此可见,当代艺术尤其是其中的观念艺术是一种以视觉形式传达观念的手段,除了视觉还需有理性、知识、历史视角的参与,或者说叫做智者的精神游戏,其中又以文字为“图像”的作品最为艰涩。
感恩节重游古根海姆博物馆,除了对建筑大师莱特感恩以外,克里斯多夫·乌尔的“字画”给我们带来了精神飨宴,对于这位当代艺术家我们也应抱有感恩之心才对。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