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在创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途径之一。(魏善春2001)在联合国和美国第37届国际《创造性解决问题讨论会》上,与会者达成一个共识,即,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差距,实质上是创造力开发的差距。为了贯彻这一精神,近年来,全国各级教育行政和各级各类学校在实施“创新教育”的改革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如高考中“3 X”考试制度的推广实施,中、小学生减负等。这些举措在改革旧的教育模式,促进创新教育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然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从青少年的基础教育抓起。所以,中小学校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阵地,中小学各基础学科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英语,作为未来时代的生存技能和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我们必须改革英语教学,培养会学习、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刘莹,2000)本文试图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体会,谈几点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方略。
  一、转变观念,树立人本主义教育观
  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受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制约,因此,教育改革应先从教育观念入手。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器”。这显然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格格不入。创新教育把教学作为一个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巩发,2001)我们的教育目标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既有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以社会发展为主的“社会本位”的培养目标,更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人的发展为主的“人本位”的培养目标。“人本位”教育是根本性目标,要达到此目标,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创新教育所坚持的这种教师变“教”为“导”,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观念,正适合了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性原则。
  在此,我想着重谈谈构筑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的问题,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作为一种智力的情商因素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正受到愈来愈多教师的重视。很难想象,在师生情绪对立,课堂气氛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中,学生会有创造的欲望,创造思维的涌动和创造潜能的激发!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对课题的学习,影响对当时情景的解释,刺激主体创造力的发挥,使思维更加灵活、开放。消极的情感,抑制创造力的发挥,致使思维呆滞、狭窄。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构筑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
  首先,注意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因为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通过情感因素的培养,尽可能排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各种心理障碍,创设良好、轻松、民主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愉快感,没有精神压力和负担,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要特别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方面的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潜力的发挥,所以上课时注意以流利的口语、美观的板书、高尚的师德和情操,良好的人格魅力,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耐心帮助和“偏爱”后进生等,都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潜能。
  其次,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上课时,我不断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学生不管讲多讲少,都享受了成功的喜悦。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大大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创造潜力得到了尽可能的发挥。有的学生讲话有错误,应以友好、平等的态度加以指正,或通过启发引导由其自行纠正,让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再次,变换角色,挖掘潜能。一直以来,教师备课,教案写得详详细细,课讲得头头是道,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而是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枯燥乏味,使学生昏昏欲睡,兴趣索然。学生的创造思维受到束缚,创造能力也被扼杀。有鉴于此,可以尝试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由学生自己来当老师,整个班级由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集体备课,然后派代表上台做小老师。这种课每周安排一节,各个小组轮流干,这样学生兴致都很高,学得非常投入。原本坐在下面的学生,走上讲台,使他们感到新鲜、有趣,产生了强烈的创造欲望。
  二、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力”常让人感到高深莫测,认为它是科学家、学者的专利,只有科学发明才是创造。其实创造决非神秘之物,对初中学生来说,创造更多地指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究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运用已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行为的核心是创造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创造思维的启发和训练。具体作法如下:
  1.以兴趣为突破口,引起对事物关注。抓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创造力培养的切入点。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新异刺激的兴趣。教学中我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使他们保持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而有兴趣的活动本身就能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加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加深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和创造力的程度,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启发创新,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教学中,当学生感知了新内容,在模仿性重复和机械操练后,可以要求学生遣词造句,鼓励他们造与众不同的句子,看谁的最新颖独特。有时一些句子别出心裁,逗得全班哄堂大笑,老师要持赞扬、肯定态度,告诉大家要敢于创新、标新立异。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欲,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3.启发联想,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当学一些对话、问句之后,学生们很快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不急于总结,总是留出时间,再多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多的答案和表述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在回答时,能从“Yes”到“Of course”,还有“Certainly”,“Yes,of course”,还有“Sure”,“Ok,”“That’s good”,“Wonderful”“Great”,甚至“No problem”等。答案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只要能解决问题,任何方法、途径都可以。通过训练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与眼界。   4.启发质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懂就问,懂了再想新问题,要带着脑子上课。善于发现和批判事物的不足,是改进旧事物,提出新想法的必要基础。
  5.启发变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新创造并不完全是百分百的新事物,有时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变某一个部分,创造出新式样、新功能、新原理。因此,变通是创造力中不可忽视的元素。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变通词句、语言,如“游泳”换“骑马”、“滑雪”,做“飞机模型”替换“玩具小汽车”、“轮船模型”等,放风筝变飞翔,缝纫变制做,下棋变打牌……。经常的变通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大大提高。
  创造思维的训练,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忽视创造思维训练会贻误创造人才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搞好创造思维训练,跟上时代步伐。
  三、推进创新,关键在教师
  推进创新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只有在教育中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形势,肩负新的使命。
  宽厚的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坚实基础。就一般意义来说,教师的知识自然比学生更为丰富,更为扎实。然而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新观念、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我们每天都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的学生无论在获取知识的渠道,掌握知识的层次,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都有迥异于先辈的优势。因此我们教师要培育创新人才,就应不断拓宽知识面、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成果。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学识,能随时跟踪最新学术动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在创新教育中做到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途径、速度发生根本的变革,使教师的职责和作用发生强大的变化。它缩短了知识传授与反馈的过程,大大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教育效率显著提高。教师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强对这一崭新教育手段的学习、应用与研究,这是一个研究空间无比广阔,前途无量的课题。不掌握、不精通这一教学技术将很快被淘汰出局,又何谈教育创新!
  然而,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技术,更是一种学习技术。掌握了这一技术,教师可在瞬息间浏览世界最新科技动态,了解最新教育创新信息,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使创新教育永远保持新鲜活力。(古盘华,2001)
  教育肩负着培养民族进步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的神圣使命,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的伟大洪流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老师囿于教参、教辅、《考试说明》,进行程式化的训练,而语文课堂中乐趣被湮没在“题海”之中,笔者建议,回归本真课堂,重拾遗失的美好,构建大语文思维,把语文课上得津津乐道,趣乐无穷。  【关键词】语文乐趣 七彩课堂 大语文 创造美 细节美 人情美  应试教育中,受教育者,关注的是分数立竿见影的提高,教育者往往急功近利,把一篇篇课文肢解为零碎的考点、变成应试的“敲门砖”
【内容摘要】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形式  对于高效课堂来讲,不仅需要保质,还需要保量,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了很多的东西,但是学生却没有掌握;或者是一节课学生有着较多的学习时间,对一个简单问题进行反复讨论,教学目标却无法
建构式生态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质疑释疑、交流展示、共同建构等,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展示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在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为学生打造自主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乐于展示,学会展示,确保课堂因学生的精彩展示而高质高效。对此,笔者结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受诟病最多的”。2012年3月出版的初中语文的《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指出“教学内容的内隐、多义、随意游移是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本质原因”。笔者认为,借助于蒋成瑀的“三极走向学说”,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师提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的问题。  蒋成瑀在《语文课文读解理论与方法》中提出:“作者一极,恢复作者的原意为读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学校的基础设施也不好。对于绝大多数七年级学生来说,英语和他们是初次见面。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对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初次接触,感到新鲜、好奇。可是一段时间以后,这股新鲜劲一过,学生们就开始头疼起来。大量的生词,跟汉语不同的语法,大量的句型涌入到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手足无措。长久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急剧下降,甚至对英语产生抵触,厌烦的心理。另外,英
时代在发展,世界教育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我国的教育在二十一世纪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初中语文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是摆在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难题。在教育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型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外积累素材,充实知识系统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会因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教师追求教育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所以我们常说: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什么叫课堂教学  简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多维度的复杂活动;课堂教学是知识、技能、经验和体验获得的活动;课堂教学是能力和方法培养的活动;课堂教学是
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明确阐述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他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他所主张的教育是没有目的的,是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自己改造和改组经验,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得到发展。以罗杰斯(Carl 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
【内容摘要】初中生的情感比较丰富、容易激动、好奇心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说能有效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提出一些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 课堂优化 教学尝试  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职能,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新的课标与教材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应精心备课、精彩解惑和积极地教学反思,诱
【内容摘要】通过有效类比进行分析和引入相关数学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应认知结构,有利于弄清知识点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正迁移学习。因而类比既是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运用类比,沟通知识;巧用类比,探索发现;运用类比,提升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运用类比教学的相关问题,并且深入思考了有关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类比教学 提升方法 注意事项  类比法是指由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