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式生态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质疑释疑、交流展示、共同建构等,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展示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在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为学生打造自主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乐于展示,学会展示,确保课堂因学生的精彩展示而高质高效。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建构式生态课堂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展示的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语文“生态课堂”概念的提出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到了七十年代,生态学已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踏上了与人文学科沟通的坦途。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系统”普遍指生命有机体与环境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把生命的有机体与其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作为一整体来看待,其精髓是“普遍联系与和谐发展”。
时下,“生态”是一个十分时尚的词语。原“生态”食品、原“生态”人际、原“生态”民歌……原“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由诸多的原“生态”,笔者联想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返璞归真,努力创建原“生态”语文。什么是原“生态”语文呢?笔者认为,就教学目标而言,原“生态”语文应该剔除犹如“动物激素”、“农药化肥”似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和行为,以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己任,而不应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驯化”为承载知识的“容器”,迷信考分的“奴隶”;就师生关系而言,原“生态”语文倡导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的关系,而不应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命是听的“师道尊严”式的关系,使“大家又隔膜起来”(鲁迅语);就课堂教学而言,原“生态”语文应呈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生态环境,应充满生命的活力,而不应重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正襟危坐地听的沉寂局面。
语文“生态课堂”,是从生态学及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种课堂其理想状态是构成课堂的诸要素彼此和谐协,生成最大效能。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和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能让师生感受到生命的勃发、灵感的闪光、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激荡。这种课以环境和谐相处为基础,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态的和谐美。
二、初中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的策略
1.融洽师生关系
生态课堂中的师生应是一种伙伴关系,民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没有专断、霸权,师生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教师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真正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学生是与教师的交往中逐渐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而进步,从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伙伴,平等的,他们只有角色上的差别,只有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却没有人格上的不平等。教师要由“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二是民主的教学关系,教学中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彼此商讨,协同活动,共同分享知识、情感和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知识的构建者,是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经验、社会背景和情感体验,以此教师要赏识学生、理解信任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平等交往,充分发挥期待效应,多采用激励式教育,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不挫伤其积极性,承认同学之间的差异,尊重差异,尊重同学,因材施教,转差促优,师生通过民主交往真正体验到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最大程度的满足精神需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基本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创设教学情境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上课伊始,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如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讲述与课题有关的自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通过一个小故事、出示一张图片、演示一个小实验,组织一个小游戏等方法生动地再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现象。组织引导学生有目的从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探究欲望求问题的答案。尤其在习作教学中,有趣的兴趣引领是习作的催化剂。创设一定的情境,犹如给学生再现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想象)。比如在作文之前,我经常有意设计并组织一些小游戏、小表演、小动画、小音乐欣赏等活动,并相机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联想和想象。这样,就很容易地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乐说。然后再对选材、开头、结尾等方面加以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做到有话会说,有话趣说。
3.设计教学活动
(1)注意对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做到让学生“心动”。所谓的“心动”就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参与学习、主动探索的欲望。笔者以为,想使学生心动就必须注意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精选课堂教学导语,让导入敲开学生的心门,做到使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
(2)注意情景创设,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发地对教学问题进行探究,主动地与其他人合作和交流,使学生做到“动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开始于问题和惊讶。”只有恰当地进行问题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进入自己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而对求知的问题进行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人天生就是一个探索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秘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学生在对问题不断地探究过程中,就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与此同时学生和求知欲和好奇心也会得到有效的保护。我们可以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是通过探究主动地来完成知识的建构的,这就使得学生对这些知识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而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
(3)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阅读与写作之间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与根本,而写作可以让阅读获得扩展与升华。如果我们将阅读与写作这两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结合起来,必然会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
(4)加大对朗读和口语训练的重视程度,让学生的嘴动起来。由于中考之中不考查学生的朗读能力,所以不少教师将本来用于安排学生朗读的时间用来进行课文讲解分析或作业答疑。但是实际上,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朗读是一种传统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心理研究也表明,在人的学习过程中,参与的器官越多其学习效率越高。而朗读正是一种眼、手、脑并用的学习活动,不仅会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语感,促进其语言的积累,还会使学生的人格和精神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教学内容的文本意识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之上,让学生亲历了对作品的感知、探索和积累的过程,这恰恰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育人中学)
一、语文“生态课堂”概念的提出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到了七十年代,生态学已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踏上了与人文学科沟通的坦途。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系统”普遍指生命有机体与环境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把生命的有机体与其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作为一整体来看待,其精髓是“普遍联系与和谐发展”。
时下,“生态”是一个十分时尚的词语。原“生态”食品、原“生态”人际、原“生态”民歌……原“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由诸多的原“生态”,笔者联想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返璞归真,努力创建原“生态”语文。什么是原“生态”语文呢?笔者认为,就教学目标而言,原“生态”语文应该剔除犹如“动物激素”、“农药化肥”似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和行为,以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己任,而不应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驯化”为承载知识的“容器”,迷信考分的“奴隶”;就师生关系而言,原“生态”语文倡导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的关系,而不应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命是听的“师道尊严”式的关系,使“大家又隔膜起来”(鲁迅语);就课堂教学而言,原“生态”语文应呈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生态环境,应充满生命的活力,而不应重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正襟危坐地听的沉寂局面。
语文“生态课堂”,是从生态学及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种课堂其理想状态是构成课堂的诸要素彼此和谐协,生成最大效能。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和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能让师生感受到生命的勃发、灵感的闪光、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激荡。这种课以环境和谐相处为基础,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态的和谐美。
二、初中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的策略
1.融洽师生关系
生态课堂中的师生应是一种伙伴关系,民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没有专断、霸权,师生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教师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真正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学生是与教师的交往中逐渐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而进步,从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伙伴,平等的,他们只有角色上的差别,只有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却没有人格上的不平等。教师要由“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二是民主的教学关系,教学中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彼此商讨,协同活动,共同分享知识、情感和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知识的构建者,是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经验、社会背景和情感体验,以此教师要赏识学生、理解信任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平等交往,充分发挥期待效应,多采用激励式教育,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不挫伤其积极性,承认同学之间的差异,尊重差异,尊重同学,因材施教,转差促优,师生通过民主交往真正体验到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最大程度的满足精神需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基本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创设教学情境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上课伊始,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如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讲述与课题有关的自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通过一个小故事、出示一张图片、演示一个小实验,组织一个小游戏等方法生动地再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现象。组织引导学生有目的从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探究欲望求问题的答案。尤其在习作教学中,有趣的兴趣引领是习作的催化剂。创设一定的情境,犹如给学生再现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想象)。比如在作文之前,我经常有意设计并组织一些小游戏、小表演、小动画、小音乐欣赏等活动,并相机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联想和想象。这样,就很容易地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乐说。然后再对选材、开头、结尾等方面加以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做到有话会说,有话趣说。
3.设计教学活动
(1)注意对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做到让学生“心动”。所谓的“心动”就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参与学习、主动探索的欲望。笔者以为,想使学生心动就必须注意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精选课堂教学导语,让导入敲开学生的心门,做到使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
(2)注意情景创设,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发地对教学问题进行探究,主动地与其他人合作和交流,使学生做到“动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开始于问题和惊讶。”只有恰当地进行问题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进入自己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而对求知的问题进行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人天生就是一个探索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秘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学生在对问题不断地探究过程中,就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与此同时学生和求知欲和好奇心也会得到有效的保护。我们可以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是通过探究主动地来完成知识的建构的,这就使得学生对这些知识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而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
(3)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阅读与写作之间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与根本,而写作可以让阅读获得扩展与升华。如果我们将阅读与写作这两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结合起来,必然会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
(4)加大对朗读和口语训练的重视程度,让学生的嘴动起来。由于中考之中不考查学生的朗读能力,所以不少教师将本来用于安排学生朗读的时间用来进行课文讲解分析或作业答疑。但是实际上,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朗读是一种传统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心理研究也表明,在人的学习过程中,参与的器官越多其学习效率越高。而朗读正是一种眼、手、脑并用的学习活动,不仅会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语感,促进其语言的积累,还会使学生的人格和精神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教学内容的文本意识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之上,让学生亲历了对作品的感知、探索和积累的过程,这恰恰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育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