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的公民素养是法治的“底盘”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x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观巴黎卢浮宫的中国游客或许会疑惑:那些精美绝伦的人体雕塑和旷世画作,会不会是复制品呢?如此多的奇珍异宝,就陈设在游客触手可及的地方,没有管理员看守,允許游客拍照,法国人也太不爱惜这些艺术品了吧?的确,除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蒙拉丽莎》作了较为明显的隔离外,卢浮宫里的文物大多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于习惯了透过厚厚的玻璃罩观赏文物的我们来说,卢浮宫的这种大方简直令人怀疑其文物的真伪了。
  这背后,我以为与法国人对待博物馆、对待历史的态度有关。漫步于巴黎街头,处处都是古迹文物,处处都是历史,但处处也都是当下人的生活。在这里,历史是鲜活的,是被延续的。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仿佛都是活生生的,并没有人为切断,你可以畅通地与之对话,用你的生活经历建构你自己的历史叙事。除了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卢浮宫所展现出来的气魄与度量,我想除了高科技的保护措施之外,也与法国的国民素质自信有关。整个参观的过程中,欧洲面孔都表现出了较为优雅的素养,没有大声喧哗,更无人真的去触摸那些触手可及的藏品。我想,正是这种优良的公民素养,才增强了其诸多制度安排和生活方式的“底气”。
  西方的法治,很大程度就是发轫于这样的公民素养。从卢浮宫的景象观察,呈现出的是一种制度安排与公民素养的良性互动:优良的公民素养产生了不设防的制度安排,而不设防的制度安排又改善提升着公民素养。在这里,大多数东方面孔也同样彬彬有礼,并未见“好奇者”伸手触摸或做出出格之举。如同一个文明的磁场,进入其中的人很快被规训,这样的效应令人深思。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火爆的旅游场景里,总少不了被媒体捕捉到的不文明行为,再联系近来网络上不断曝光的“霸座”现象,公民的素养已经无数次被置于舆论案头。其实,道德的谴责是很轻松也很容易的,它不需要付出多少思考的成本;或许值得警醒的是:在这种公民素养的讨论之中,我们缺失了对制度安排与公民素养“恶性互动”的观察。很多制度的设计逻辑是:因为公民素质不高,所以不得不“先小人后君子”。如此,为了防止那些少数公民素质不佳的行为,社会规则便体现出对人性恶的假定逻辑,折射出对公民素质的不信任,甚至呈现出一些戾气与恶意。而这样的制度环境,自然也产生不了规训文明的磁场效应。
  讨论这样的恶性循环,很难明辨得出究竟是先有恶公民还是先有恶制度,就像良性循环里分不清是良公民与良制度的先后关系一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作出这样的判断:优良的公民素养构成了法治的底盘。从中国语境出发,建设法治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塑造优良公民,就是提升公民素养。因为缺乏公民素养的保障,一个社会的制度将处处设防,所谓的法治将始终停留在被动语态。相反,当社会上多数人展现出优良的公民素养,那么法治才会成为缘法自治的状态,优良的制度安排才能发挥出规训少数不文明者的磁场效应。
  由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这个过程注定不容易,也很难理出逻辑上的真正起点。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所作为。尤其是公权力,可以逐渐减少对公民的傲慢与偏见,放下身段作出更多合理的制度安排,为不文明者划出底线,同时又不伤文明者的自尊。就像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无需出台过多的“违章者曝光”举措,将精力更多放在绵密执法上,放在文明出行的倡导激励上,日久见人心,恶性循环终将会变成良性循环的。
其他文献
在“文創”这一概念风行起来以前的很多年里,在各旅游景点、博物馆、展览馆中就不乏类似的产品,只是彼时,它们有一个更加老派的名字———旅游纪念品。传统的纪念品商店走过几十年的发展路径,渐渐由于环境狭窄保守、售卖品种类单一、设计缺乏新意,日渐成为游客心目中“画蛇添足”的景点附着物,以及随之被忽略的参观盲区。  在“将博物馆带回家”的理念大为流行的今天,我们留意到,受众群体对文化附加值的审美需求异常旺盛。
期刊
北京的秋天,兜头一场冷雨。自古逢秋悲寂寥,万木凋零,景物肃杀,阴霾湿冷,特别适合躲在被子里伤春悲秋。  这几天新闻不断,主持人走了,作家走了,女星走了,当然还有iG终于登顶。  综艺节目、金庸作品大全、靓绝五台山或是电子竞技,我都不甚了解,只能默默看着朋友圈一波接一波的缅怀和庆祝。人们也许没有一期不落地看完《非常6+1》,没有精读过金庸的那副“对联”,但旧人旧物确是自己青春里实实在在的标点,一提到
期刊
世有君子,亦有小人。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者,心狭窄、善嫉妒,不修自身。如此,我们该如何对待小人?  打仗要勇敢,搞学术研究为什么还要胆识呢?似乎两者关系不大,最近有记者问我,说阎老师你认为做一个研究员最重要的品格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两个字“勇敢”。  研究学问为什么要勇敢啊?做一个学者,你每有一個新的发现或新的突破,必然会使很多传统势力不悦,学术上每迈一个台阶,必然有很多人不满意
期刊
画家范曾说过:长年累月,我都是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就是为了给自己偷点时间来读书作画。美国著名篮球球星科比每天早上四点起来练球,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成功,他反问一句:你知道洛杉矶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文学家鲁迅的成功,则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偷”来写作了,所以才成为现代文学的高峰。  学者钱钟书也是个善于“偷”时间的人。他从来不参加应酬,不论再高规格、再有面子的饭局,也照拒不误,因为在他眼里,在饭桌上
期刊
自媒体怎么啦?就在几年前,人们尚乐见“人人都有麦克风”带来的表达多样性,如今自媒体却似乎进入了各种问题的集中爆发期。  据《新民周刊》报道,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一些房地产自媒体人干起了敲诈勒索房地产企业的勾当,定期向房地产企业收“保护费”,还隔三岔五“组团”精准打击企业,肆无忌惮地榨取“媒体投放费”,有的公号甚至因此年入千万元。  基于移动端传播技术,自媒体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呈现了指数级的飙
期刊
10月23日《检察日报》有篇文章,叫《认为“也许没事”,结果越陷越深》,说的是一个贪官的“忏悔”。我记得,该报曾刊过一篇类似“也许没事”的文章,标题忘记,我读了,对那贪官可笑的说辞,颇不以为然,写了篇短评予以“冷嘲热讽”,于谈笑间轻轻一刺,因为对此实在没有多少道理可讲。未曾想到,三四年过去,又有落马贪官,臊眉耷眼地拿“也许没事”的老调重弹了———荒诞如此,令我不由连声哀叹。  张三贪墨了,“也许没
期刊
作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意为失羊修圈尚不算晚,喻行事出错也可补救。若将“牢”喻作人才成长环境,人才则为“羊”。于“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于人,则“亡牢而补羊,于事无补”。  “亡羊补牢”乃假羊事昭人理,典自《战国策·楚策四》。据此书载,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非但执迷不悟,还将劝谏大臣庄辛赶出楚国。秦国趁机征伐,迅速占领楚都郢。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开导说:
期刊
《国闻备乘》记载:“奕劻生辰,山东巡抚杨士骧献金佛十尊,尊各高三尺。吉林将军达桂献玉鱼一具,周身鱗甲,皆金钢宝石装饰,过崇文门为监督搜得,估税应纳银三万,物之贵重可知。”说的是晚清第一大贪官庆亲王奕劻,1908年过七十大寿,对这些礼物,不动声色,一一笑纳。而商部主事龚心铭,只凑了500两银子去拜见。奕劻之子载振嫌钱太少,“遂劾罢之以沽直名”,也就是主动检举揭发龚向自己行贿,以示清廉,实为沽名钓誉。
期刊
“村委会这儿一共安了几个喇叭?”“8个。”“都是哪些部门给安的?”“我也说不清,都是上面来人说安就安了。”  这是《半月谈》记者近期在西部一个贫困山村和一位村党支部书记的对话。据称,从2016年开始,这个村委会陆续安装了8个喇叭,这些喇叭平时用处并不大。为了省电,只能把喇叭关了,上面来检查时再打开。記者随后了解到,8个喇叭分属广电、气象、防汛、水文4个部门,每个部门都要在村里装上一组2个,于是村委
期刊
日本一位学者两本著作的中译本,近日在图书市场竟然以同一个书名出现,都叫《低欲望社会》。这样的“撞脸”,让图书市场跟风蹭热点的风气又出现了一个极端的案例。  《低欲望社会》是著名日本管理学家、被称为“策略先生”的大前研一出版的社会观察类畅销名作,这本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8年9月出版,书名为《低欲望社会:“丧失大志时代”的新·国富论》。上海译文社这部书的版本与日本小学馆出版社日文版原书封面排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