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与“亡牢补羊”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lin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意为失羊修圈尚不算晚,喻行事出错也可补救。若将“牢”喻作人才成长环境,人才则为“羊”。于“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于人,则“亡牢而补羊,于事无补”。
  “亡羊补牢”乃假羊事昭人理,典自《战国策·楚策四》。据此书载,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非但执迷不悟,还将劝谏大臣庄辛赶出楚国。秦国趁机征伐,迅速占领楚都郢。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开导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襄王重整旗鼓,断言楚都虽陷,但只要楚人振作纠误,秦则不能灭楚。襄王纳其言后,果真化解危机否极泰来。可见,“亡羊补牢”昭示的事理在于,做事不怕犯错,纠错正误便不为迟;当然,“未为迟也”须以及时认错纠偏为前提。
  虽然“亡羊补牢”所昭常理妇孺皆知,然而现实中屡见不鲜的却是“亡牢补羊”。在对待人才上,有些地方就反道逆行,不是“亡羊补牢”,而是“亡牢补羊”。奇葩风景是:这厢,“抢人才”大戏愈演愈烈。仅今年前几个月,国内数十城人才落户门槛一降再降,尽管其中不乏“醉翁之意不在酒”,以买房打折、租房补贴、一次奖励等优惠,引人落户助燃楼市意图昭然若揭,但各地所打“重视人才”“人才强X”云云旗号,却异口同声如出一辙。那厢,“失人才”势如过江之鲫。资料显示,目下吾国海外移民数量排世界“老四”,高学历人才外流规模夺全球“亚军”。14年前,葛优在电影《天下无贼》中叫响一句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作为国家和组织的最核心竞争力,其价格(年薪)当然由其价值决定,此乃人才市场规律使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流失频繁上演反复发作,正是因为“亡牢”(缺失良性用人留人環境),导致“亡羊”(失人才)与“补羊”(抢人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孟子·离娄上》云:“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不反躬自省用人环境“短板”,进而排解“亡牢”问题,而妄图用“补羊”的办法解决“亡羊”问题,显属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其结果必然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东边打鱼西边放生。
  如果将价格背离价值视为人才流失的经济导因,科研机构“行政化”“衙门化”叠加,“官本位”“潜规则”盛行等积弊,则是人才流失的体制原因。前者充其量只是影响人才收入水平,致使他们产生不公平感,后者则势必毁伤人才创造激情,导致他们萌生无望感;前者最坏的结果肯定不过是“人往高处走”,后者最坏的结果则有可能是“出工不出力”。显然,“补牢”既需疗治收入分配沉疴,更须袪除体制机制痼疾。
  本质上,“亡羊补牢”与“亡牢补羊”同病相怜,病理同宗,诊疗分野在于:前者得益于对症下药,后者失诸头痛医脚。术效迥异在于:前者尚可积极预后,后者只会持续恶化。
其他文献
逛淘宝。大数据不知依据什么,向我推荐了天津面筋。  惊喜地点进去,从商品详情到买家评价一拉到底逐条细看,被一条评论啄醒了馋虫:“做了面筋烩白菜,太香了!多吃了半碗饭!”我在家乡长到二十多岁,面筋吃过不少,但这样的搭配似乎还没吃过,因为这点好奇,愈加心驰神往。正值午夜,万籁俱寂,肚里似乎有点空了,心里,却仿佛更空——除了一幅面筋烩白菜的画面,别无他物:白菜(我想最好是娃娃菜)润泽丰腴,面筋金黄柔软,
期刊
我们平常说到生活的不易与艰辛,通常会用“上有老,下有小”一语来概括。家有子女年幼无以自立,尚需哺育,父母长辈日渐衰老,需要奉养,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力上,都会是青壮年人的一种负担。当然,“幼吾幼”与“老吾老”相比,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总的来说,“幼吾幼”的过程是愉悦的,我们会为子女每天的进步而欣喜,他们在咿呀学语时发出的第一个音节,蹒跚学步时迈出的人生第一步,在练习本上写出的歪歪扭扭的第一个字
期刊
有人说:“人生如棋局局新。”意指人和事多变如下棋,每局都不同。其实,再复杂的棋局,也不可能复杂过人生。  细细思量,同是棋局,象棋的棋局和围棋的棋局在人生态度上有点不一样。  象棋是雙方棋子的火并。楚河汉界,针锋相对,三步之内就可以拼命。局中你死我活,多数能决出输赢。当然也有和棋的时候,那是两败俱伤后的残局,像武林中两人较量,势均力敌,拼得个苟延残喘,和得极不情愿。如果盘中胜负大局已定,失利方可能
期刊
近日去桂林旅游,在古东景区的进门通道上,看到一个两米高的大铜钱。上写“招财进宝”四个字,中间一个大方孔。每当游客走近,旁边的工作人员就喊:“走右边财源广进,走左边财源滚滚,穿过钱眼财运亨通!”  有一半的游客,从两边走过,也有一半的游客,排着队去钻钱眼儿。钻过之后,抬头一看,对面坐着一个姑娘,正举着照相机,咔咔连拍。他们给每个钻钱眼儿的人,都拍了一张照片。等到出门的时候,10元钱一张,带回家里细细
期刊
在“文創”这一概念风行起来以前的很多年里,在各旅游景点、博物馆、展览馆中就不乏类似的产品,只是彼时,它们有一个更加老派的名字———旅游纪念品。传统的纪念品商店走过几十年的发展路径,渐渐由于环境狭窄保守、售卖品种类单一、设计缺乏新意,日渐成为游客心目中“画蛇添足”的景点附着物,以及随之被忽略的参观盲区。  在“将博物馆带回家”的理念大为流行的今天,我们留意到,受众群体对文化附加值的审美需求异常旺盛。
期刊
北京的秋天,兜头一场冷雨。自古逢秋悲寂寥,万木凋零,景物肃杀,阴霾湿冷,特别适合躲在被子里伤春悲秋。  这几天新闻不断,主持人走了,作家走了,女星走了,当然还有iG终于登顶。  综艺节目、金庸作品大全、靓绝五台山或是电子竞技,我都不甚了解,只能默默看着朋友圈一波接一波的缅怀和庆祝。人们也许没有一期不落地看完《非常6+1》,没有精读过金庸的那副“对联”,但旧人旧物确是自己青春里实实在在的标点,一提到
期刊
世有君子,亦有小人。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者,心狭窄、善嫉妒,不修自身。如此,我们该如何对待小人?  打仗要勇敢,搞学术研究为什么还要胆识呢?似乎两者关系不大,最近有记者问我,说阎老师你认为做一个研究员最重要的品格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两个字“勇敢”。  研究学问为什么要勇敢啊?做一个学者,你每有一個新的发现或新的突破,必然会使很多传统势力不悦,学术上每迈一个台阶,必然有很多人不满意
期刊
画家范曾说过:长年累月,我都是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就是为了给自己偷点时间来读书作画。美国著名篮球球星科比每天早上四点起来练球,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成功,他反问一句:你知道洛杉矶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文学家鲁迅的成功,则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偷”来写作了,所以才成为现代文学的高峰。  学者钱钟书也是个善于“偷”时间的人。他从来不参加应酬,不论再高规格、再有面子的饭局,也照拒不误,因为在他眼里,在饭桌上
期刊
自媒体怎么啦?就在几年前,人们尚乐见“人人都有麦克风”带来的表达多样性,如今自媒体却似乎进入了各种问题的集中爆发期。  据《新民周刊》报道,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一些房地产自媒体人干起了敲诈勒索房地产企业的勾当,定期向房地产企业收“保护费”,还隔三岔五“组团”精准打击企业,肆无忌惮地榨取“媒体投放费”,有的公号甚至因此年入千万元。  基于移动端传播技术,自媒体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呈现了指数级的飙
期刊
10月23日《检察日报》有篇文章,叫《认为“也许没事”,结果越陷越深》,说的是一个贪官的“忏悔”。我记得,该报曾刊过一篇类似“也许没事”的文章,标题忘记,我读了,对那贪官可笑的说辞,颇不以为然,写了篇短评予以“冷嘲热讽”,于谈笑间轻轻一刺,因为对此实在没有多少道理可讲。未曾想到,三四年过去,又有落马贪官,臊眉耷眼地拿“也许没事”的老调重弹了———荒诞如此,令我不由连声哀叹。  张三贪墨了,“也许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