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陷入财务困境,甚至造成破产。由于财务困境带来的巨大损失,扰乱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对社会经济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财务风险管理、避免财务困境,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财务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规避 策略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表现,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了预测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正确的认识和防范财务风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1企业外部宏观环境诱发的财务风险
企业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它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某种风险。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
1.1.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财务风险。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使得企业资金压力和经营成本增加,使企业经营成果减少;国家采取紧缩的货币和金融政策时,企业外部市场会出现萎缩,导致企业营业额下降,现金流减少,利润降低,发展停滞;市场不稳定和市场秩序混乱,会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财务风险。
1.1.2法律环境变化产生的财务风险。企业的各类经济活动,无一不是在各种经济法规的制约下运行的。简单地讲,只要是经济类法规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公司法》、《税法》、《合同法》、《商标法》、《证券法》、《票据法》等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既做出了规定和保护,又做出了相应的制约。企业在制定各类经营和财务活动标准时,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规定的合法的范围内进行,一旦超越其范围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干预和制裁,甚至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1.2企业内部微观因素诱发的财务风险
1.2.1资本结构失衡产生的财务风险。资本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衡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接的体现,通常表现在企业规模扩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自有资本无法支撑日益增大的规模,致使负债率急剧上升,融资受限,到期债务不能及时偿付,资金链断裂产生的财务风险。
1.2.2经济管理行为的不规范产生的财务风险。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真正精通企盟财务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具备与其职务相应的抗风险能力,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不能从财务的总体效益出发去认识和管理财务风险,而且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缺乏财务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经济活动的随意性较大。
1.2.3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企业的经济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决策者有时没有全面搜集、分析相关经济信息,只是根据决策者以往的经验来对某个投资项目进行决策,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成本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 财务风险管理总体思路
财务风险管理是在认真分析财务风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各种财务技术及财务策略,有效地控制各种财务风险的发生,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
2.1风险规避策略。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进行风险决策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基本上没有风险的方案,这实际上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损失的程度。也可以在风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利情形,及时调整方案或终止方案的实施。
2.2风险预防策略。风险预防就是企业将自身能够承受的财务风险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承受下来,采取事前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风险程度或减少不利事件的发生,即财务风险预防策略。
2.3风险分散策略。分散风险主要指企业采取多渠道投资,多元化经营,产品多样化,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以分散风险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一条基本的投资原则,形象的说明了进行多元化投资与经营对分散财务风险的作用。
2.4风险转移策略。财务风险转移是指通过某种手段把财务风险转嫁给其他企业承担的方法。企业在转移风险时应基于合法、合规、平等、公正的原则,决不能采用欺诈手段使其他企业蒙受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以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由保险公司承担。即企业事先向保险公司定期交纳一定的保险费,当发生风险损失时,被保险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稳定性;二是通过契约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即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通过签订有关合同,明确合同双方在一定期限内的权利和义务,以便将一定的财务风险转移出去;三是通过组建经济联合体将风险横向转移。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建立联合的经济体来增强自身的实力,加强应对风险的应对能力,从而将风险横向转移给其他企业。
3. 企业财务风险具体管理方法
3.1建立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预警机制,及时调整企业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外部客观因素的变化经常存在于企业之外,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其变化规律和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因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3.2优化资本结构,保证适当的现金流,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理财目标、财务风险密切相关。企业在融资时应综合考虑有关影响因素。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并在以后追加筹集资金中继续保持。一个企业的资本全部来自于权益资本或全部来自于负债资本,都会导致资本结构的失衡。企业要把握好负债的量和度,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企业只有确定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并做到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风险也最小。 3.3通过资金预算控制财务风险。强化资金预算控制是从根本上保证资金运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控制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预算是面向未来的财务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实质是减少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内控机制。为了满足各部门、各环节对资金的合理需求,准确测算和供应资金,实施资金“月计划、旬平衡、日安排”的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资金运营管理制度,实施风险抵押责任承包,加强对各部门、各环节的资金占用量的严格控制,监控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对资金实行追踪问效管理,按预算供应和配置使用资金,保证资金正常运作,降低交易风险,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价值最大化。
3.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和素质水平。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控制整个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独特的风险文化。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及时识别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要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水平:一是树立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二是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三是具备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合理的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四是要求掌握金融、证券、投资等相关知识,在企业决策中发挥参谋作用,同时要与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部门广泛联系,把企业的资金合理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使资金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减少风险。
3.5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减少因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管理者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运行的成败。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防范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如,企业在筹资决策过程中,首先应根据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同时,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3.6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完善业务流程来减少财务风险。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内控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在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之前,首先要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分析目前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以及这些工作流程中都存在怎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对实现企业目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现有的规章制度是否涵盖了规避该业务流程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即查缺补漏,使健全后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成为一个系统性、包容性、完整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内部控制制度。
结束语
总之,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财务风险不仅给企业形成了压力和威胁,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挑战和机遇并存、效益和风险同在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我们应正视现实,客观地分析和识别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尽可能减少损失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向德伟.高级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甘珊姗.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商业会计,2005,9.
[3] 邓彦. 基于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的思考[J]. 金融与经济,2007,5.
(作者单位:苏州艾维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财务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规避 策略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表现,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了预测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正确的认识和防范财务风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1企业外部宏观环境诱发的财务风险
企业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它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某种风险。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
1.1.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财务风险。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使得企业资金压力和经营成本增加,使企业经营成果减少;国家采取紧缩的货币和金融政策时,企业外部市场会出现萎缩,导致企业营业额下降,现金流减少,利润降低,发展停滞;市场不稳定和市场秩序混乱,会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财务风险。
1.1.2法律环境变化产生的财务风险。企业的各类经济活动,无一不是在各种经济法规的制约下运行的。简单地讲,只要是经济类法规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公司法》、《税法》、《合同法》、《商标法》、《证券法》、《票据法》等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既做出了规定和保护,又做出了相应的制约。企业在制定各类经营和财务活动标准时,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规定的合法的范围内进行,一旦超越其范围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干预和制裁,甚至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1.2企业内部微观因素诱发的财务风险
1.2.1资本结构失衡产生的财务风险。资本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衡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接的体现,通常表现在企业规模扩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自有资本无法支撑日益增大的规模,致使负债率急剧上升,融资受限,到期债务不能及时偿付,资金链断裂产生的财务风险。
1.2.2经济管理行为的不规范产生的财务风险。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真正精通企盟财务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具备与其职务相应的抗风险能力,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不能从财务的总体效益出发去认识和管理财务风险,而且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缺乏财务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经济活动的随意性较大。
1.2.3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企业的经济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决策者有时没有全面搜集、分析相关经济信息,只是根据决策者以往的经验来对某个投资项目进行决策,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成本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 财务风险管理总体思路
财务风险管理是在认真分析财务风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各种财务技术及财务策略,有效地控制各种财务风险的发生,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
2.1风险规避策略。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进行风险决策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基本上没有风险的方案,这实际上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损失的程度。也可以在风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利情形,及时调整方案或终止方案的实施。
2.2风险预防策略。风险预防就是企业将自身能够承受的财务风险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承受下来,采取事前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风险程度或减少不利事件的发生,即财务风险预防策略。
2.3风险分散策略。分散风险主要指企业采取多渠道投资,多元化经营,产品多样化,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以分散风险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一条基本的投资原则,形象的说明了进行多元化投资与经营对分散财务风险的作用。
2.4风险转移策略。财务风险转移是指通过某种手段把财务风险转嫁给其他企业承担的方法。企业在转移风险时应基于合法、合规、平等、公正的原则,决不能采用欺诈手段使其他企业蒙受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以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由保险公司承担。即企业事先向保险公司定期交纳一定的保险费,当发生风险损失时,被保险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稳定性;二是通过契约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即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通过签订有关合同,明确合同双方在一定期限内的权利和义务,以便将一定的财务风险转移出去;三是通过组建经济联合体将风险横向转移。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建立联合的经济体来增强自身的实力,加强应对风险的应对能力,从而将风险横向转移给其他企业。
3. 企业财务风险具体管理方法
3.1建立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预警机制,及时调整企业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外部客观因素的变化经常存在于企业之外,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其变化规律和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因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3.2优化资本结构,保证适当的现金流,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理财目标、财务风险密切相关。企业在融资时应综合考虑有关影响因素。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并在以后追加筹集资金中继续保持。一个企业的资本全部来自于权益资本或全部来自于负债资本,都会导致资本结构的失衡。企业要把握好负债的量和度,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企业只有确定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并做到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风险也最小。 3.3通过资金预算控制财务风险。强化资金预算控制是从根本上保证资金运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控制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预算是面向未来的财务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实质是减少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内控机制。为了满足各部门、各环节对资金的合理需求,准确测算和供应资金,实施资金“月计划、旬平衡、日安排”的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资金运营管理制度,实施风险抵押责任承包,加强对各部门、各环节的资金占用量的严格控制,监控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对资金实行追踪问效管理,按预算供应和配置使用资金,保证资金正常运作,降低交易风险,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价值最大化。
3.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和素质水平。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控制整个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独特的风险文化。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及时识别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要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水平:一是树立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二是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三是具备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合理的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四是要求掌握金融、证券、投资等相关知识,在企业决策中发挥参谋作用,同时要与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部门广泛联系,把企业的资金合理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使资金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减少风险。
3.5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减少因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管理者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运行的成败。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防范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如,企业在筹资决策过程中,首先应根据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同时,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3.6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完善业务流程来减少财务风险。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内控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在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之前,首先要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分析目前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以及这些工作流程中都存在怎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对实现企业目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现有的规章制度是否涵盖了规避该业务流程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即查缺补漏,使健全后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成为一个系统性、包容性、完整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内部控制制度。
结束语
总之,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财务风险不仅给企业形成了压力和威胁,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挑战和机遇并存、效益和风险同在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我们应正视现实,客观地分析和识别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尽可能减少损失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向德伟.高级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甘珊姗.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商业会计,2005,9.
[3] 邓彦. 基于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的思考[J]. 金融与经济,2007,5.
(作者单位:苏州艾维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