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点科目,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性,让他们获得综合发展。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下,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长期的实践中,融合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为实现课堂增值的目标提供了强劲动力。
关键词:融合教学 化学课堂 增值
融合教学的关键在于“融合”,往往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理论等。现代化教育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结合不同教学对象运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融合教学,教师需融合多个方面的元素,将现代与传统融合、与其他学科融合、学习方法与各种媒介融合等,最终达到优势互补、课堂增值的目标。
一、现代教学和传统课堂相融合,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现代化教学手段通常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转变知识的呈现形式,为传统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增值,教师首先需要做到与时代同步,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搭配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转变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比如,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分别展示二氧化碳、金刚石和氯化钠元素的内部结构图,将微观知识变得宏观形象,以此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到不同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当学习完分子、原子的定义及区别、相似点等后,他们知道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接着教师提问:分子和原子有哪些不同?设疑: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原子到底能不能再分?原子有没有质量?原子的质量有多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师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的问题教学法融合在一起,转变教学形式,将微粒具体宏观地呈现出来,以问题为导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思考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适当补充一些生活化内容,将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融合,让化学课堂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应当将生活中的化学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
以《自然界中的水》教学为例,教师先设置启发性问题:你们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吗?它有哪些性质?能列举一些应用实例吗?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如何转化的?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能用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在问题中插入生活化素材,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使他们从多个角度了解和认识水。接着,师生一起探究水的组成,演示电解水实验,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且做好记录。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有大量的化学现象,知道水的净化原理,初步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严重后果以及防治污染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提升知识的运用灵活度。
三、教学方法和实际学情相融合,促进学生理解记忆
由于在九年级才开设化学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初次系统性接触和学习化学知识,会遇到不少难点或疑惑,教师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注重教学方法和实际学情的融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他们学习化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模式和身心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辅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教师先播放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MV中的精彩片段,并指导学生操作点燃木条的实验,提问:大家观察到哪些现象?回答:木条燃烧,变黑、发光、发热,通过动态情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操作以下實验: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思考:根据对比实验,你们能得出哪些相关结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出物质必须是可燃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接触空气或氧气,即为燃烧的三个条件。教师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借助实验教学的优势激发他们探究化学奥秘的热情。
四、学生整体与个性需求相融合,兼顾整体教学对象
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是有显著差异的,他们的生活经验、成长环境、社会阅历、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坚持整体需要与个性需求相融合的原则,兼顾整体教学对象,实现课堂增值的目标。
例如,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学中,教师可综合学生多个方面的表现,搭配分层教学模式展开融合教学,先将他们分为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三个层次,为其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目标。学困生,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需要遵守的原则和配平法,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所获得的信息;中等生,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讨论、归纳正确书写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树立尊重客观事实,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优等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化学方程式,认识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越性,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教师采用层次性的学习目标,是对学生整体与个性需求的融合,使学生们均找到努力的方向和自身定位,并向高层次迈进,让他们都能够有所进步和成长。
五、化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相融合,培养学生融合意识
在初中教育阶段,虽然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物理、数学、生物等。如某一物质具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运算中用到大量的数学计算方法和等式知识等,物质成分则与生物有所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化学知识和其他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融合性学习意识。
例如,在《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学中,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金属是一类重要材料,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它,了解金属的性质对科学地利用金属材料十分重要。提问:金属的用途是由金属性质决定的,大家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常识,猜想金属有哪些性质?之后,在师生互动中讨论交流,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颜色大部分是银白色,少量金属的颜色比较特殊,是黄色、紫红色或红色;金属一般都能够导热和导电;大部分金属都能够抽丝或压薄片;密度比较大,部分金属密度较小,如钾和钠等;纯净的金属硬度较小,如镁、铝、铁等都质软;熔点比较高……为接下来学习合金与金属的化学性质做铺垫。教师很好地将物理与化学融合在一起,当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之后,学习化学性质时将会更加容易接受,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融合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文晶晶.论中学生态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亚太教育.2015(34).
[2]张万宝.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3]吕敏.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
关键词:融合教学 化学课堂 增值
融合教学的关键在于“融合”,往往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理论等。现代化教育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结合不同教学对象运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融合教学,教师需融合多个方面的元素,将现代与传统融合、与其他学科融合、学习方法与各种媒介融合等,最终达到优势互补、课堂增值的目标。
一、现代教学和传统课堂相融合,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现代化教学手段通常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转变知识的呈现形式,为传统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增值,教师首先需要做到与时代同步,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搭配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转变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比如,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分别展示二氧化碳、金刚石和氯化钠元素的内部结构图,将微观知识变得宏观形象,以此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到不同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当学习完分子、原子的定义及区别、相似点等后,他们知道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接着教师提问:分子和原子有哪些不同?设疑: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原子到底能不能再分?原子有没有质量?原子的质量有多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师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的问题教学法融合在一起,转变教学形式,将微粒具体宏观地呈现出来,以问题为导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思考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适当补充一些生活化内容,将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融合,让化学课堂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应当将生活中的化学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
以《自然界中的水》教学为例,教师先设置启发性问题:你们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吗?它有哪些性质?能列举一些应用实例吗?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如何转化的?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能用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在问题中插入生活化素材,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使他们从多个角度了解和认识水。接着,师生一起探究水的组成,演示电解水实验,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且做好记录。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有大量的化学现象,知道水的净化原理,初步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严重后果以及防治污染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提升知识的运用灵活度。
三、教学方法和实际学情相融合,促进学生理解记忆
由于在九年级才开设化学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初次系统性接触和学习化学知识,会遇到不少难点或疑惑,教师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注重教学方法和实际学情的融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他们学习化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模式和身心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辅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教师先播放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MV中的精彩片段,并指导学生操作点燃木条的实验,提问:大家观察到哪些现象?回答:木条燃烧,变黑、发光、发热,通过动态情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操作以下實验: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思考:根据对比实验,你们能得出哪些相关结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出物质必须是可燃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接触空气或氧气,即为燃烧的三个条件。教师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借助实验教学的优势激发他们探究化学奥秘的热情。
四、学生整体与个性需求相融合,兼顾整体教学对象
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是有显著差异的,他们的生活经验、成长环境、社会阅历、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坚持整体需要与个性需求相融合的原则,兼顾整体教学对象,实现课堂增值的目标。
例如,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学中,教师可综合学生多个方面的表现,搭配分层教学模式展开融合教学,先将他们分为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三个层次,为其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目标。学困生,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需要遵守的原则和配平法,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所获得的信息;中等生,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讨论、归纳正确书写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树立尊重客观事实,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优等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化学方程式,认识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越性,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教师采用层次性的学习目标,是对学生整体与个性需求的融合,使学生们均找到努力的方向和自身定位,并向高层次迈进,让他们都能够有所进步和成长。
五、化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相融合,培养学生融合意识
在初中教育阶段,虽然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物理、数学、生物等。如某一物质具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运算中用到大量的数学计算方法和等式知识等,物质成分则与生物有所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化学知识和其他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融合性学习意识。
例如,在《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学中,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金属是一类重要材料,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它,了解金属的性质对科学地利用金属材料十分重要。提问:金属的用途是由金属性质决定的,大家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常识,猜想金属有哪些性质?之后,在师生互动中讨论交流,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颜色大部分是银白色,少量金属的颜色比较特殊,是黄色、紫红色或红色;金属一般都能够导热和导电;大部分金属都能够抽丝或压薄片;密度比较大,部分金属密度较小,如钾和钠等;纯净的金属硬度较小,如镁、铝、铁等都质软;熔点比较高……为接下来学习合金与金属的化学性质做铺垫。教师很好地将物理与化学融合在一起,当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之后,学习化学性质时将会更加容易接受,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融合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文晶晶.论中学生态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亚太教育.2015(34).
[2]张万宝.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3]吕敏.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