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汉语学习不仅让外国人头疼,就连我们自己学起来也不敢说有多愉快。原因大概是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多彩、最深不见底的语言。任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也不敢说满了;任你才呀呀学语五六年,也可以流利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样一个极高深又极浅易,极易学成又极难深造的语言,本身就是个迷,是个奇迹。你不觉得汉语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这一特性的语种吗?
学语文十几年,教语文二十几年,我不知道该怎么学,又该怎么教,着实困惑不已。语文学习,启蒙阶段,按照传统习惯,只管囫囵吞枣式的背记,包括识字、写字,不要问为什么,等将来长大了自然会明白;私塾、学堂阶段可以提问,但依然以大量背记为主,博览群书,博闻强记,以图日后消化利用。类似法子延续了几千年,没有谁敢质疑。可到了“五·四”开始,国人终于耐不住了,提出质疑,振臂“打到孔家店”,提倡新学,完全拿西方的标尺来全面衡量中国的语言文化。建国后,搞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诸如文字改革,语法体系的建立与改革,学制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直到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语文变革马不停蹄,花样翻新。可是教语文、学语文的效果却每况愈下,令人堪忧。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我认为中国人对语文基础教育从来没有重视过。所以,中国一流的语文老师从来不会到中学或小学去,更不会到农村的中小学去。在人们普遍的观念里,孩子王最好当,何况几乎是人人可以指手画脚的语文,随便谁都可以干干的。所以在中国,水平很一般的老师才被安排到中小学;等而下之,水平最糟或没有门路的当然是到农村中小学了。你想,孩子们一起步就是低水准、低素养的培训,以后还能怎样?如此代代循环,语文教学如何不每况愈下?现在的孩子有几个爱书法、会书法的?又有几个琴棋书画样样通的?至于诗书礼乐就更谈不上了。不要说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吗?又有这样的环境氛围吗?今天人们只需敲打键盘,而无需苦磨苦练了。这是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也是高科技种下的危机。科技是进化了,可人的素养和能力退化了。
其次,我们培养人的想法与做法也很矛盾、可笑。一面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认知,一面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做法。恨不得一夜之际速成,而且还要高精尖全才。岂非南辕北辙、痴心妄想?更要命的是因为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和教育行政管理统得过死,要求过于教条刻板,导致教育畸形变态发展。比如,明明资源不均,却要统一考试;明明生源不均却要一般比拼;明知课业太重,学生吃不消,可课程还是有增无减;要求教师改革创新,却又处处规范限制;嘴上说劳逸结合,实际上常常无端剥夺师生的节假日或休息日,美其名曰向时间要效益。诸如此类,不可胜举。
再次,语文的教学与考试也不协调,基本上是学的没怎么考,考的没学过。让学生老觉得学而无用,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差不多。这是学生对语文最伤心最无奈而最终丧失兴趣的根本原因。这也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法消除的困扰与麻烦。任你把语文放在首位,任你把语文的分值提得多高,学生就是不爱学。你看各科的补习队伍里,补语文的有几人?谁敢补语文?因为学生娃们很实际,抓不灵分就不学!而语文的教学与考试的严重脱节,在目前体制模式下,任谁也无能为力。
还有,教学上注重分析,注重耍花子,以及“一刀切”、“跟风跑”等等。把个有血有肉的课文搞得枯燥乏味,支离破碎。尤其在教与学的“法”上做文章,弄得“魔法”满天飞,不见啥成效;课题一茬接一茬,都成晋升敲门砖。殊不知,因人生法,法为人设,而不是为法而法,为检查听课、教师表演而法。各级教育行政领导更多是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的多,真通教育规律的少,以至于出现目前万马齐喑,唯领导马首是瞻的局面。那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象只是个千秋大梦而已。
语文教学最大也是最难的问题恐怕还是写作问题。现在作文要求太多、太高,什么审题、立意、技巧、方法、篇数、字数等等一大堆,孩子们动辄就怕犯规,那还顾上酝酿情感,奇思妙想?而学生的生活面又那么单调狭窄,对生活的感觉迟钝麻木,写起文章来只好睁眼瞎写,无关痛痒,言不由衷。面对学生说假话、抄袭作文等毛病,老师也只能轻描淡写地说说。写作还要照顾学生淡化文体,而提供的写作材料又往往脱离学生生活,学生只好胡乱编造。还不敢严厉批评,严格要求和训练,害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结果高大全、假大空、四不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下载套作等情况以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
还有各种资料、范文、同步训练、什么宝典等等五花八门,学生手头拿的比老师的还丰富,这就无形中形成了学生轻视老师、贡高我慢的狂妄习气,自然听课也就带理不理。这是当今印刷业发达,书籍泛滥,学校商业化、竞争化的副作用,也是我们一般人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至于课堂上要求气氛、活动,运用各种课件、视屏、图片等等强化效果,就更让学生没有心思和时间去含咏、咀嚼、揣摩、推敲了。
还因为要应付考试,保证时间,不管平时训练,还是正式考试,学生作文写作总是直接一次性草就,从不修改,也无暇修改。这就是写作教学大面积坏死的实情。此外,还由于高考限制写诗歌,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近乎被封杀,诗歌鉴赏就成了为鉴赏而鉴赏的被孤立的考题,从而失去了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语文教学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比如教师素质、学校环境、校风学风、人文地理、民风民俗、传统习惯,等等。我在这里抛砖引玉,还望大家集思广益,扶大厦于未倒,挽狂澜于未倾,则孩子甚幸,家庭甚幸,党国幸甚,民族幸甚。
汉语学习不仅让外国人头疼,就连我们自己学起来也不敢说有多愉快。原因大概是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多彩、最深不见底的语言。任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也不敢说满了;任你才呀呀学语五六年,也可以流利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样一个极高深又极浅易,极易学成又极难深造的语言,本身就是个迷,是个奇迹。你不觉得汉语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这一特性的语种吗?
学语文十几年,教语文二十几年,我不知道该怎么学,又该怎么教,着实困惑不已。语文学习,启蒙阶段,按照传统习惯,只管囫囵吞枣式的背记,包括识字、写字,不要问为什么,等将来长大了自然会明白;私塾、学堂阶段可以提问,但依然以大量背记为主,博览群书,博闻强记,以图日后消化利用。类似法子延续了几千年,没有谁敢质疑。可到了“五·四”开始,国人终于耐不住了,提出质疑,振臂“打到孔家店”,提倡新学,完全拿西方的标尺来全面衡量中国的语言文化。建国后,搞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诸如文字改革,语法体系的建立与改革,学制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直到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语文变革马不停蹄,花样翻新。可是教语文、学语文的效果却每况愈下,令人堪忧。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我认为中国人对语文基础教育从来没有重视过。所以,中国一流的语文老师从来不会到中学或小学去,更不会到农村的中小学去。在人们普遍的观念里,孩子王最好当,何况几乎是人人可以指手画脚的语文,随便谁都可以干干的。所以在中国,水平很一般的老师才被安排到中小学;等而下之,水平最糟或没有门路的当然是到农村中小学了。你想,孩子们一起步就是低水准、低素养的培训,以后还能怎样?如此代代循环,语文教学如何不每况愈下?现在的孩子有几个爱书法、会书法的?又有几个琴棋书画样样通的?至于诗书礼乐就更谈不上了。不要说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吗?又有这样的环境氛围吗?今天人们只需敲打键盘,而无需苦磨苦练了。这是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也是高科技种下的危机。科技是进化了,可人的素养和能力退化了。
其次,我们培养人的想法与做法也很矛盾、可笑。一面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认知,一面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做法。恨不得一夜之际速成,而且还要高精尖全才。岂非南辕北辙、痴心妄想?更要命的是因为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和教育行政管理统得过死,要求过于教条刻板,导致教育畸形变态发展。比如,明明资源不均,却要统一考试;明明生源不均却要一般比拼;明知课业太重,学生吃不消,可课程还是有增无减;要求教师改革创新,却又处处规范限制;嘴上说劳逸结合,实际上常常无端剥夺师生的节假日或休息日,美其名曰向时间要效益。诸如此类,不可胜举。
再次,语文的教学与考试也不协调,基本上是学的没怎么考,考的没学过。让学生老觉得学而无用,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差不多。这是学生对语文最伤心最无奈而最终丧失兴趣的根本原因。这也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法消除的困扰与麻烦。任你把语文放在首位,任你把语文的分值提得多高,学生就是不爱学。你看各科的补习队伍里,补语文的有几人?谁敢补语文?因为学生娃们很实际,抓不灵分就不学!而语文的教学与考试的严重脱节,在目前体制模式下,任谁也无能为力。
还有,教学上注重分析,注重耍花子,以及“一刀切”、“跟风跑”等等。把个有血有肉的课文搞得枯燥乏味,支离破碎。尤其在教与学的“法”上做文章,弄得“魔法”满天飞,不见啥成效;课题一茬接一茬,都成晋升敲门砖。殊不知,因人生法,法为人设,而不是为法而法,为检查听课、教师表演而法。各级教育行政领导更多是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的多,真通教育规律的少,以至于出现目前万马齐喑,唯领导马首是瞻的局面。那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象只是个千秋大梦而已。
语文教学最大也是最难的问题恐怕还是写作问题。现在作文要求太多、太高,什么审题、立意、技巧、方法、篇数、字数等等一大堆,孩子们动辄就怕犯规,那还顾上酝酿情感,奇思妙想?而学生的生活面又那么单调狭窄,对生活的感觉迟钝麻木,写起文章来只好睁眼瞎写,无关痛痒,言不由衷。面对学生说假话、抄袭作文等毛病,老师也只能轻描淡写地说说。写作还要照顾学生淡化文体,而提供的写作材料又往往脱离学生生活,学生只好胡乱编造。还不敢严厉批评,严格要求和训练,害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结果高大全、假大空、四不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下载套作等情况以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
还有各种资料、范文、同步训练、什么宝典等等五花八门,学生手头拿的比老师的还丰富,这就无形中形成了学生轻视老师、贡高我慢的狂妄习气,自然听课也就带理不理。这是当今印刷业发达,书籍泛滥,学校商业化、竞争化的副作用,也是我们一般人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至于课堂上要求气氛、活动,运用各种课件、视屏、图片等等强化效果,就更让学生没有心思和时间去含咏、咀嚼、揣摩、推敲了。
还因为要应付考试,保证时间,不管平时训练,还是正式考试,学生作文写作总是直接一次性草就,从不修改,也无暇修改。这就是写作教学大面积坏死的实情。此外,还由于高考限制写诗歌,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近乎被封杀,诗歌鉴赏就成了为鉴赏而鉴赏的被孤立的考题,从而失去了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语文教学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比如教师素质、学校环境、校风学风、人文地理、民风民俗、传统习惯,等等。我在这里抛砖引玉,还望大家集思广益,扶大厦于未倒,挽狂澜于未倾,则孩子甚幸,家庭甚幸,党国幸甚,民族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