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彭大将军”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0年前的10月24日,一个伟大的生命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就是后来声震寰宇的彭德怀元帅。毛泽东曾赋诗称赞:“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客观、公正地见证了毛泽东对彭德怀的信任和倚重。彭德怀辞世虽然已有44年,但他的革命精神、他的丰功伟绩无时无刻不在人们心中回荡,不断激励着我们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学习彭德怀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高贵品质
  古人云:“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忠者,德之正也。”国人历来以“忠”为人第一德。纵观青史,惟忠者可以流芳。“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越是困难、越是坎坷,越能显示忠诚。彭总的忠,表现在极端困难的时候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着坚定,在极为坎坷的时候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至死不渝。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陷入低潮,部分革命者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失去了信心,犹豫了、开溜了、变节了。在革命的危急关头,身为国民革命军独立五师一团团长的彭德怀,放弃了高官厚禄、锦绣前程,毅然决然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彭总便带领自己的部队发动了平江起义,并将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带到井冈山,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火种、新的力量。也正是这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为后来的井冈山保卫战,为建立苏维埃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庐山会议后,彭总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从不把个人境遇放在心上,只要组织有召唤,便义无反顾接受组织的安排。1965年9月11日,“赋闲”在家的彭德怀,接到中央调令,到西南三线任第三副总指挥,他当即对传达中央指示的同志说,“我是共产党员,愿意服从组织的决定”,便全心全意投入到三线建设中去了。没有宽广的胸怀、坚定的信念,谁又能做得如此坦荡从容?1974年11月29日,彭总这位历尽艰辛的老党员躺在301医院的病床上,用最后的力气反复说着:“主席发展了马列主义、领导了中国共产党,我们的社会主义一定能够胜利,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临终前这番话,体现的正是一位老共产党员至死不渝的坚强党性。金石不足以比其坚贞,日月不足以比其光芒。
  学习彭德怀勇为前驱、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古人对良将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的最美描绘。彭总不仅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而且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彭总一生身经百战,战功无数,最受后人称道的至少有四次,分别是井冈山保卫战、延安保卫战、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和抗美援朝的新中国保卫战。1929年,彭总带领部队刚上井冈山,就被命令率部留守,保卫井冈山,通过浴血奋战,最终完成使命,打退了敌人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安全。1947年,国民党大举进攻陕北根据地,胡宗南20万大军围困延安,情况十分危急。为了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彭总再次挺身而出,临危受命,出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2万余武器简陋的部队与敌周旋。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几场漂亮的歼灭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最终将蒋军赶出延安。1950年,美国拼凑所谓“联合国军”悍然登陆朝鲜,并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当时新生的红色中国才刚满周岁,大战方息,匪患未清,民生凋敝,百废待兴。面对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均极大优于我军的“联合国军”,中国该不该出手?敢不敢出手?有没有能力出手?以什么方式出手?出手能不能勝利?失败的后果是什么?万一失败又怎么办?危急时刻,党和人民想到了“横刀立马”的彭老总。和彭总深谈后,毛主席说,得良将者,兵强国昌。彭总也确实没有辜负党和人民重托,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在武器装备极为悬殊、朝鲜人民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极端不利情况下,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一道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出了1840年以来中国从来没有过的国威、军威。要成就这种世界战争史上几百年难得一出的奇观,没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不可能实现的。彭总不愧大英雄、大勇士。这种大英雄是毫不畏缩、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大英雄;这种大勇士,是极富韬略、敢于战胜一切强手的大勇士。
  学习彭德怀心系百姓、求真务实的民本情怀
  彭总一直说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农民的儿子”。不管走到哪里,不管身居何位,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他的心里,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就是他的亲人,人民群众的生活就是他最大的牵挂。他常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要说有一点长处的话,那就是不忘本。”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供应十分紧张,在频繁的转战中,每到一村一镇,总部的工作人员都要了解驻地群众的生活,对最贫苦者给予帮助。如果工作人员顾不上去,彭总有时就会找他们来嘱咐:村里某处某家没有饭吃,送点儿小米去;某家有病人吃不起药,叫医生或卫生员去看看——彭总已经替他们查访过了。1958年12月,彭总回家乡湖南调研,眼见着家乡人民生活困难,很多群众食不果腹,他非常心痛。为了如实向中央反映基层情况,为了真实掌握当时水稻产量,他和干部们冒着冬寒,亲自下田,拔起禾蔸一根一根数,然后推算产量,他说:“禾蔸这样小,根又这样浅,可见禾不蛮好,今年有900斤一亩吗?”要知道,当时是大跃进时期,湖南已经出现了亩产稻谷6万斤、红薯50多万斤的“亩产典型”。彭总常说:“我从小饿怕了,我知道饿饭是什么滋味。”他对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彭总当时的身份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作为军队方面的负责人,他的主责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可不必对农业生产如此细心和专注。正是因为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所以彭总对粮食产量格外上心,这也是彭总在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鼓与呼的原因所在。顺境中的彭总是这样,时时以人民为重,万家冷暖上心头。逆境中的彭总仍然是这样,时刻关心着人民的疾苦。庐山会议后,有一次他听到由于“左”的原因,有的地方饿死人,不禁潸然泪下。他的家人忙安慰他说:“当初照你的意见办就好了。”彭总却连连摇头说:“我的意见要是真错了就好啦。老百姓就不会这样吃苦了。”人到了如此境地,尚有如此境界,如果不是心中装有人民,如果不是人民在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绝对做不到这样的。
  学习彭德怀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公仆本色
  彭总出身贫苦,深知稼穑的不易,深知百姓的艰难。在旧军队里,彭总就卓尔不群,出淤泥而不染。加入党组织后,彭总更是时时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红军时期,彭德怀就立誓与士卒“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从不搞特殊化。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但蒋介石一直打压八路军,在部队的供给、军饷的安排、后方物资的保障方面层层设置障碍。当年八路军士兵一个月的开支是11块钱,仅相当于国民党军队士兵的十分之一。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了顾全抗日大局,彭总作为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员,自己带头执行严格的供应标准。作为高级指挥员的他竟只享受普通士兵的生活标准,每月领军饷5元钱。1958年,彭总从乌石调查完回到北京,发现生产队偷偷送了他一坛蜂蜜。3个月后,他借着退还给生产队蜂蜜折款的机会,写了一封长信,寄语乌石大队的干部。信中说:“回到北京住地,数星期以后,才发现你们送我一瓷坛蜂蜜。这是乌石生产大队全体人民的劳动果实。我对中国人民和邻友们无多贡献,吾心为之不安,深感惭愧。拟将原物奉还,又不便投寄,约折款30元,请予查收,交大队投入副业生产。”人们常说,彭总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在党内外、军内外是出了名的,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爱国将领续范亭先生称赞彭总:“爽直将军贵姓彭,心如铁石气如鲸。三军一致称模范,粗布征衣半老兵。”
  (作者系中共湘潭县委书记)
其他文献
7月20日—8月18日,由中宣部策划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充分挖掘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的文化、民俗、历史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生动展示长江经济带上各省市的文化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建设之美,引发广泛关注。我们集纳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央媒报道中有关湖南的内容,同时约请湖南日报记者畅谈主题采访的观察与思考,一起感受主流媒体眼中的湖南生态文明
期刊
这是一本专题散文集,想从过去没有人用过的角度,来看环保、看生态、看人与树的关系。我这里用了一个新概念:“人文森林”。  事情的缘起是2012年,当时我在全国人大农委工作,一次与国家林业局的官员座谈。我问坐在我身边的资源司司长:“你这个资源司管什么?”她说了一句很专业的话:“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上活立木的木材积蓄量。”我说:“你只管树身上的木材积蓄量,那它身上所附载的文化内容谁来管?”她盯着我看了有
期刊
我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铁路机车电气装修工,虽然位子不重,可肩上的担子不轻。为确保每一辆机车性能完好、质量可靠地驰骋在世界各地,每天我头上是2万5千伏高压、脚上也是380伏电压,在这种环境下对车头进行“全身体检”。  1992年,刚进厂的我从事机床操作,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子冲劲和钻劲,我在这个近万人的大厂技术比武中拿了第一名,获得了人生第一个“技术能手”称号。那一年,我25岁!  “走
期刊
彭德怀,斯大林眼中的天才军事家,毛泽东信赖的彭大将军,人民爱戴的布衣元帅,诗人眼中“真正的人”。他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同时也是从湘潭乌石彭家围子走出的“一个勇敢的农民的儿子”。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以钢铁脊梁树起了一个人民至上的高贵灵魂,留下为了人民勇于担当的伟大精神。  舍生忘死担责不推  舍生忘死担责
期刊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要实现梦想就要持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寄语青年朋友“有志者奋斗无悔”,鼓励每一个中国人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更加接近,我们迎来了千载难
期刊
“全省上下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把全面從严治党推向深入。”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省纪委四次全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发出了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全省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的动员令。   动员即号令,号令见行动。全省各级各部门知行合一,将省纪委四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化为实际行动,以“钉钉子”一锤接着一锤敲、“拧螺丝”一圈接着一圈紧的精神,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进全
期刊
人生有限,事业无限。当一个人将他全部的生命和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无论寿命是长是短,岗位是重要还是平凡,我们都会感受到一种伟大和震撼,也能领略到人生的纯粹与真义。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共产党员胡进文,用他56岁的短暂人生,诠释了为人师表的尊严与力量。他几十年如一日,躬耕教学一线,爱生如子,敬业奉献,树立起了一名人民教师、一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书就是我的锄头”  1982
期刊
在59年的革命生涯中,何叔衡创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个之最:最年长的中共一大代表,苏维埃红色政权最早的“大法官”,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壮烈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何叔衡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宁乡县(今宁乡市)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家里经常揭不开锅。一天,何叔衡放牛回来吃饭没吃饱,期待地说:“吃饭要是像牛吃草那样能放肆吃就好了。”他父亲听后说:“你长大了像牛一样做事,一定会吃得饱的。”
期刊
(续15期)  大要有大的样子,更要有风华正茂的神韵  中国共产党是大党,也是老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的“形象”,但老呢?老能不能有老的“样子”、老的“形象”?即所谓“老相”呢?答案是:不能!  1945年,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上,毛泽东回顾党的历程,用《庄子》上的一句话“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说明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的翻天覆地变化。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又说到:“一九四九年的七
期刊
(续15期)  “马克思主义者永远不许剥夺劳动者”  大跃进的又一个突出特征是刮“共产风”。思想认识上,视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变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把集体所有制当全民所有制。具体做法,在所有制上追求“一大二公”,公有化规模求大,程度求高;在产品分配上搞“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无偿调拨下面的劳力和产品。最极端的例子,是河北徐水县宣称搞全民所有制,对所有人从生到死实行“十六包”,造成按需分配的事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