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处非洲有个少林寺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一天,你去了遥远的非洲,除了跟长颈鹿大象打个照面,可能还会看到这样的怪诞景象:废土一样的荒原上,几名非洲叔叔眉头紧锁,架起膀子拉开了弓步。他们互踹,旋转,鲤鱼打挺,后空翻……请神上身,刀枪不入。
   他们练的不是Chinese Kung Fu吗?看到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朋友都会一脸懵圈,不禁发出哲学三问:他们怎么会懂得中国功夫?他们为什么要练中国功夫?他们从哪儿学的中国功夫?
   这一切还得从20世纪说起。非洲兄弟的功夫情结由来已久,早在1985年,我国的出访者就领教到了非洲兄弟们谜一般的狂热。当时我国访问者正在坦桑尼亚官员的陪同下参观当地的电影院,刚一进门就听到了一阵刺激的尖叫声。
   原來电影院正在播放功夫片《武当》,全场的非洲叔叔们高兴得像疯了一样,对着屏幕不停地怪叫、鼓掌、跺脚……功夫片在非洲大受欢迎,这种狂热令人难以置信。
   20世纪70年代,马拉维没有中国电影发行公司,为了看功夫片,非洲叔叔们通过特殊手段搞了一些电影拷贝,虽然对白听不懂,字幕看不懂,他们愣是通过脑补来想象人物对白,用想象力译制了不少的功夫片。
   而老少边穷地区,功夫片更是稀缺品,在加纳,一些电影贩子投机倒把,当起了版权蛀虫,在非洲搞起了“移动电影院”。一台20寸小电视,一台录影机,几盘录像带,电影院就可以开张了,只是有的时候还得备上个发电机。
   为了宣传功夫片,电影贩子们雇来了一些自学成才的画师,手工把海报画到面粉袋子上招徕生意。有时候实在找不到参考素材,画师们就只能靠想象力自由发挥了。于是,海报上,贼眉鼠眼的李连杰旁边站着“潘长江”和“巩汉林”,一脸奸相的油腻男竟然是成龙大哥……
   就这样,非洲叔叔苦难行军,如饥似渴地看完了一部又一部功夫片,电影中那个刀光剑影、善恶有报的江湖在他们脑海中也逐渐清晰。在肯尼亚,许多人没法接受李小龙已经去世了的事实。他们偏执地编织着善意的谎言:李小龙根本没死,而是藏在肯尼亚练更厉害的功夫。而刚果(金)的非洲叔叔则更加真诚,他们在维和官兵的帮助下学会了中文,就开始给自己起中文名字,叫“成龙”、“李连杰”。
   不难发现,功夫片在非洲备受推崇也许只是一次无心插柳,但偶然中充满了必然,对于饱受贫穷和战乱的非洲人来说,功夫片中善恶有报的世界就是一片净土。对于一般人来说,看看功夫片,自我满足下也就够了,但有的非洲人比较较真儿,为了满足自己的功夫幻想,不远万里跑到中国学拳。
   在喀麦隆这个对武术十分倾慕的国家,当地人一度认为武术是宗教,只有和尚才能练。冲着“少林正宗”四个字,喀麦隆巴福部落的王子不惜散尽家财跑到少林寺,终于得到了方丈的认可,获得法号“释延麦”,成为正宗非洲武僧。学会功夫之后,释延麦辗转于非洲六个国家开馆授徒,少林嫡传非洲弟子多达三千人,可以说是成功地建立了少林寺非洲分舵。
   所谓北有北少林,南有南少林,搞不好过几年非洲直接开个“非洲少林”,那么非洲人为啥那么喜欢功夫呢?答案可能得从电影《战狼2》中找,《战狼2》中有形容非洲人的话:“这帮哥们儿,无论什么战争啊、瘟疫啊、贫穷啊,你只要给他们一堆火,他们立刻就乐呵起来了。”
   如果你不信,可以看看马拉维兄弟自制的功夫片《非洲夺命拳》。在片子中你可以看到非洲叔叔们自娱自乐,展示邵氏功夫片、甄子丹,甚至李小龙的武打风格,有板有眼,龙精虎猛。
其他文献
我并不喜欢丑小鸭的故事。在我看来,这表面的励志之后,其实是一种高傲的命中注定。以为在成长的某个时间点后就会脱胎换骨,这样坚定而无凭据的希望,总带着股天真的悲情。   养过鸭子的城市小孩不多,我恰巧是一个。并不是我对这个物种有特别的喜爱,而是在我妈筛选之后,认为鸭子可以自己洗澡,养起来比较干净。小时候的我有着泛滥的悲悯之心,凡是我妈带回来做菜的活物,我总是阻止她处决。鱼一定要亲眼看到翻白肚了才准吃
期刊
天山雪莲真的能解毒,增长功力吗?   天山雪莲是武侠小说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神药,金庸先生在《书剑恩仇录》中这样写道:“只见半山腰里峭壁之上,生着两朵海碗般大的奇花,花瓣碧绿,四周都是积雪,白中映碧,加上夕阳金光映照,娇艳华美,奇丽万状。”男主角陈家洛冒着生命危险,攀上悬崖采摘的天山雪莲,在梁羽生先生的《云海玉弓缘》里,它所炼制而成的灵丹,发挥着解毒、使人功力大涨的奇效。   真正的天山雪莲,是
期刊
我本以为自己已忘记,可那些零零碎碎的记忆片段却始终扎根在我的脑海深处,总是在不经意间跳出来……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从鸡窝里掏鸡蛋,每天要往后院里跑十几次。掏出鸡蛋了就拿给奶奶,吵着要吃西红柿炒鸡蛋。找不到鸡蛋,我就会乱发脾气,拿起地上的玉米棒子赶着鸡和羊疯跑,闹得院子里鸡犬不宁。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我真是天不怕地不怕,淘气极了。   自从听奶奶说蜜蜂会蜇人后,我就开始害怕这类昆虫。要是看
期刊
嘿,钢琴先生,你来我家都十来年了,但我还是头一次和你说话。不过,我们也早已是老熟人了吧?我承认,这么多年来,我对你的态度一直都很冷淡,尽管妈妈总说当时是我自己想学钢琴的。   钢琴先生,我关于你的记忆并不是那么快乐。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时候,我至少有80%的眼泪都是因为你而流的,因为不想练琴而流的。   不过,钢琴先生,我得向你坦白,在初中作文中我多次借用你的名字。可能是我的生活太单调乏味了
期刊
谈判桌上,虽无战场上的硝烟弥漫、鼓声震天,但谈判者唇枪舌剑的魅力总能折服众人。实际上,在迎来送往的言谈中,人们运用的是一种常见的辩术——反驳,而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亦可采用此法。   反驳又叫“驳论”,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以树立自己观点的论证方法。论证观点时,有时需要从正面阐述,即立论,有时又需要直接驳斥对方的错误观点。在驳论文写作中,一般是先指出对方的错误,或直接反驳,或间接反
期刊
曾经去国外参加文化交流,花很多钱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因为太喜欢,所以舍不得穿,除非参加重要会议或在需要表示诚意的场合才穿上身。因为使用率太低,我慢慢忘记了有这样一件衣服。换季时,家人帮我整理衣柜,我才想起它。躲过水洗日晒,它依旧笔挺,款式却已经过时。讪讪地把它小心包好,继续收进柜底,回味起初对它的喜欢,我忍不住感叹那些快乐都成了落花流水。   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喜欢过什么人,对方的一点一滴、
期刊
外公在老宅边围了个小院,雨天在小院里听雨,晴日便坐在木椅上侍弄那些娇嫩的花植,而他的右手总提着一个古铜色的酒壶。外公爱喝酒,尤其爱喝酒坊里的酱香酒。   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外公一起去酒坊打酒。走在街巷,夕阳穿过浓密的树叶缝隙印在爬满藤蔓的土墙上,抚得人暖洋洋的。外公满是茧的温暖大手紧拉着我的小手,另一只手提着酒壶。金色的阳光照在古铜色的酒壶上,一晃一晃的,刺人眼目。   酒坊卖酒的也是一个
期刊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力前行的灯塔,是人们努力的方向、生活的航标,是人们从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梦想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梦。   面对强大的六国,嬴政没有退缩,带兵横扫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这是他立志要完成的梦想;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老一辈革命家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取得了民族自强独立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他们为之不惜付出生命的梦想;面对智能
期刊
我和手风琴相遇,纯粹出于偶然。   我父母数次商讨,原因从来没有变过:那时候我还在上幼儿园,有一天父亲去接我,顺带看了看小朋友们的集体活动。他发现活动中我总是慢半拍。回来我父母商量说,这孩子可能反应有点慢,得找机会多练一练。于是父母决定让我去学手风琴。   刚开始弹琴应当是很兴奋的,毕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拨弄点东西了,而且懂了点节拍,可以看懂五线谱。但在这些兴奋的背后,其实是枯燥的练习。那是我第
期刊
总有人问我是不是“吃货”,其实我不明白“吃货”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是不是想方设法地吃?”“是啊。”“那你就是吃货。”   我犹犹豫豫,总觉得难道不是大家都这样吗?   这问题总在我心头萦绕:“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吃货呢?”今天突然想起,如果吃到哭,应该就真的叫吃货了吧?   头一次吃到哭,在初中。我和哥哥弄了一大笔钱,起码五十块,我们决心要好好吃顿烤肉串。我们家在县城,县城里那时只有一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