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而乡村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地。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更有利于传承当地文化、打造特色乡村品牌。通过阐述本土材料的内涵、类型和优势,分析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其应用的意义,明确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为特色新农村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本土材料;乡村环境设计;特色乡村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项目“可持续人文性乡村建筑的环境营建方法研究”(2020ZDZX1017)研究成果。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之后,“美丽乡村”的宏伟设想应运而生。保护乡村环境,不仅仅是让乡村富起来,更要让乡村美起来。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乡村建设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随之产生了乡村环境设计千篇一律,雷同现象严重的问题,不利于传统地域文化传承。现代化乡村建设应思考如何“做自己”,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乡村本土材料具有多样化的独特地域性特点,在打造可持续人文性特色乡村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延续传统文化。因此,有必要分析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一、本土材料的内涵、类型和优势
(一)本土材料的内涵
本土材料指的是源于本区域(本地)的材料,具有较低的消耗性能,可以循环利用,具有较强的再生性能、价格低廉和环保的特性,不像生化材料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此外,本土材料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属性,呈现出一定的地域自然特征[2-3]。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乡村环境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对原来的村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重建,尽可能保留乡村独特文化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微改造。
(二)本土材料的类型
本土材料按照其用途和性质可分为本土植物、本土建材和本土废弃物等[4]。不同区域由于其地理环境差异,本土材料不尽相同,其功能和性质同样存在差异。本土植物指的是长期在本区域生长,适应了本区域的气候、土壤等地理因素的植物,其生长适应性和抗逆境的能力较强。本土建材来源较为广泛,土壤、树木、竹子、砂石等均可作为建材。将树木作为本土建材应用到建筑中,既能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又能展现本土文化和自然生态属性。砂石等呈现出形态各异的样貌,应用于乡村建设,能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景观。将本土废弃物作为建材是对当地农业和其他加工产业等产生的废弃物的再次使用,地域性强,更是践行环保理念的实际行动,是乡村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本土材料的优势
本土材料多取自大自然,具有绿色天然的属性,这样的材料几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且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分解,具有无毒无害的特性。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的大系统中应用,具有如下优势:一是本土材料具有经济适用性。本土材料从距离最短的地方选择和获取,而不是花费较高的代价从远处获得,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節本增效。二是具有生态低耗性。本土材料大多是绿色无污染的材料,可以循环利用,而且本土材料具备节能低耗效果,降低自然界能量的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三是技术操作方面简便易行。部分本土材料的施工甚至是由当地村民指导施工工人进行。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本土材料可对部分传统营造工艺进行传承,进而营造出人文特性。
二、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现状和问题
(一)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现状
就目前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现状来看,现阶段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水平较低,处于起步阶段,在建材使用方面,应用相对广泛的是砂石、红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它们普遍地应用于群落房屋建设以及公共活动广场建设等[5-6]。乡村景观设计中大多数植物是远距离运输来的外地植被。被改造的外地植被在绿化工程建设中便于管护,生长状况良好,但是未能突出村落地域特色,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乡村本土废弃物的再生应用也因一些技术方面和资源整合方面的脱节未能大力推广。
(二)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问题
人们对本土材料的偏见是限制本土材料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一大因素。对于本土材料,不少人认为其代表着低级和贫穷。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人口往城市迁移,年轻人进城务工,在不少人的观念中,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成为高级建筑的评价标准。城市的建设风格在乡村中的应用导致乡村的原始风貌遭到破坏,原有的乡土文化逐步遗失,民俗地域特色逐渐消亡,艺术文化和传统工艺的传承随之中断。因此,将本土材料应用在乡村建设和乡村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环境正在逐步失去其原有的特色,出现了千篇一律的风格,文化属性和功能性也部分缺失。这就导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协调,不利于构建特色乡村。因此,乡村环境设计应在传统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将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文精神相结合,考虑使用更多本土材料,以实现人与自然乡村的和谐相处和对地域文化的尊重。
(一)本土材料的应用是顺应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当前,我国乡村发展和乡村的环境设计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乡村本来是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但是随着发展不均衡、开发不合理等问题的凸显,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导致乡村环境恶化。现有乡村环境建设中的大量建设装饰材料的应用都是以资源和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的。为此,在现代乡村环境设计中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乡村环境在资源和时空层面持续发展。在乡村环境建设中大量采用本土材料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入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本土材料的应用有利于构建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关系
城市和乡村在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互补的,二者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乡村有着大面积的土地,多样的农产品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优势是城市所不具备的。现今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而相比之下,农村的发展就相对落后。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农村的发展潜力巨大,自身的资源优势也明显优于城市。在未来的乡村环境设计中,需要统筹考虑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在乡村环境建设中融入本土材料,是保留地域特色,打造具有创意文化的特色品牌乡村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部分年轻人回归农村,建設农村,缓解城市的压力。
(三)本土材料的应用有助于本地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乡村的环境设计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更要注重整合资源,发展新兴业态的产业集群。本土材料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本土植物、建材及废弃物等方面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产业升级、特色品牌的打造,增加当地就业率,实现乡村发展和振兴。
四、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本土材料不同于人工合成材料,大多是当地的自然产物,在乡村环境建设中应用能助力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对本地村民来说是一种人文关怀,更符合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土材料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本土材料在新农村道路建设方面的应用。乡村道路的修缮是乡村环境设计的重点内容,不少乡村以往的道路多是泥土路,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乡村道路交通网基本通畅,道路以水泥路居多,造价和维护成本高。在特色乡村建设过程中可考虑就地取材和废物利用,将本地石材或工业陶瓷等废料粉碎,二次加工后使之成为铺装材料,实现资源整合再利用。
二是本土材料在乡村景观方面的应用。乡村景观在乡村环境设计和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乡村道路绿化及村民活动休闲景观规划较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景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景观建设中为体现乡村特色文化,可种植本地树种和植被,避免采用大量外地植被带来的雷同效果。景观小品的设计可以运用当地池塘、廊桥、石头、木材、竹子、青砖、农耕文化等元素,考虑因地制宜,变废为宝。
三是本土材料在乡村建筑中的应用。建筑是村落的主体,在特色村落建筑设计中可将本土材料作为基础性的材料或装饰面。比如乡村最朴素的黄泥土可以用来装饰外墙,而结合竹子可再次加固墙体,提升抗震性能;还有岭南特色的蚝壳墙,就是将吃完肉的生蚝壳作为建筑外墙装饰,将生蚝壳一层层堆砌起来,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隔热保温效果优良;景德镇和其他一些产瓷村镇,将陶瓷废品作为建筑外立面装饰和屋顶造型彩塑等。
本土材料虽然质朴,但设计师可以灵活采取构造方式,运用形式美法则将材料媒介进行加工,使其形成丰富新颖的视觉效果,助力特色乡村建设。
五、结语
乡村是乡愁情感的承载体。当代乡村环境设计要在对本土现状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审视当代乡村的前进方向。重视乡村发展的多元化,强调构建可持续发展道路,强调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关系以及本土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从而实现维护本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将地方传统文化和本土材料元素相结合,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想得起”的特色乡村。
参考文献:
[1]张环宙,沈旭炜,李寒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浙江实践与转化路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1):120-125.
[2]周寅桥,周建东.“本土文化景观”的设计与表达:以溧阳市城东大道为例[J].中外建筑,2020(10):176-178.
[3]王亚鑫.传统营造在当代乡村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9.
[4]赵丁丁.基于美丽乡村建设下可持续设计在农村住宅空间环境设计的应用研究[J].艺术品鉴,2019(12):223-224.
[5]孙雅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土元素的应用及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9.
[6]易振铭.乡村建筑中本土材料的应用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
广东白云学院
关键词:本土材料;乡村环境设计;特色乡村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项目“可持续人文性乡村建筑的环境营建方法研究”(2020ZDZX1017)研究成果。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之后,“美丽乡村”的宏伟设想应运而生。保护乡村环境,不仅仅是让乡村富起来,更要让乡村美起来。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乡村建设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随之产生了乡村环境设计千篇一律,雷同现象严重的问题,不利于传统地域文化传承。现代化乡村建设应思考如何“做自己”,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乡村本土材料具有多样化的独特地域性特点,在打造可持续人文性特色乡村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延续传统文化。因此,有必要分析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一、本土材料的内涵、类型和优势
(一)本土材料的内涵
本土材料指的是源于本区域(本地)的材料,具有较低的消耗性能,可以循环利用,具有较强的再生性能、价格低廉和环保的特性,不像生化材料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此外,本土材料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属性,呈现出一定的地域自然特征[2-3]。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乡村环境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对原来的村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重建,尽可能保留乡村独特文化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微改造。
(二)本土材料的类型
本土材料按照其用途和性质可分为本土植物、本土建材和本土废弃物等[4]。不同区域由于其地理环境差异,本土材料不尽相同,其功能和性质同样存在差异。本土植物指的是长期在本区域生长,适应了本区域的气候、土壤等地理因素的植物,其生长适应性和抗逆境的能力较强。本土建材来源较为广泛,土壤、树木、竹子、砂石等均可作为建材。将树木作为本土建材应用到建筑中,既能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又能展现本土文化和自然生态属性。砂石等呈现出形态各异的样貌,应用于乡村建设,能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景观。将本土废弃物作为建材是对当地农业和其他加工产业等产生的废弃物的再次使用,地域性强,更是践行环保理念的实际行动,是乡村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本土材料的优势
本土材料多取自大自然,具有绿色天然的属性,这样的材料几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且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分解,具有无毒无害的特性。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的大系统中应用,具有如下优势:一是本土材料具有经济适用性。本土材料从距离最短的地方选择和获取,而不是花费较高的代价从远处获得,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節本增效。二是具有生态低耗性。本土材料大多是绿色无污染的材料,可以循环利用,而且本土材料具备节能低耗效果,降低自然界能量的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三是技术操作方面简便易行。部分本土材料的施工甚至是由当地村民指导施工工人进行。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本土材料可对部分传统营造工艺进行传承,进而营造出人文特性。
二、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现状和问题
(一)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现状
就目前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现状来看,现阶段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水平较低,处于起步阶段,在建材使用方面,应用相对广泛的是砂石、红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它们普遍地应用于群落房屋建设以及公共活动广场建设等[5-6]。乡村景观设计中大多数植物是远距离运输来的外地植被。被改造的外地植被在绿化工程建设中便于管护,生长状况良好,但是未能突出村落地域特色,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乡村本土废弃物的再生应用也因一些技术方面和资源整合方面的脱节未能大力推广。
(二)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问题
人们对本土材料的偏见是限制本土材料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一大因素。对于本土材料,不少人认为其代表着低级和贫穷。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人口往城市迁移,年轻人进城务工,在不少人的观念中,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成为高级建筑的评价标准。城市的建设风格在乡村中的应用导致乡村的原始风貌遭到破坏,原有的乡土文化逐步遗失,民俗地域特色逐渐消亡,艺术文化和传统工艺的传承随之中断。因此,将本土材料应用在乡村建设和乡村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环境正在逐步失去其原有的特色,出现了千篇一律的风格,文化属性和功能性也部分缺失。这就导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协调,不利于构建特色乡村。因此,乡村环境设计应在传统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将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文精神相结合,考虑使用更多本土材料,以实现人与自然乡村的和谐相处和对地域文化的尊重。
(一)本土材料的应用是顺应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当前,我国乡村发展和乡村的环境设计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乡村本来是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但是随着发展不均衡、开发不合理等问题的凸显,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导致乡村环境恶化。现有乡村环境建设中的大量建设装饰材料的应用都是以资源和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的。为此,在现代乡村环境设计中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乡村环境在资源和时空层面持续发展。在乡村环境建设中大量采用本土材料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入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本土材料的应用有利于构建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关系
城市和乡村在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互补的,二者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乡村有着大面积的土地,多样的农产品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优势是城市所不具备的。现今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而相比之下,农村的发展就相对落后。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农村的发展潜力巨大,自身的资源优势也明显优于城市。在未来的乡村环境设计中,需要统筹考虑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在乡村环境建设中融入本土材料,是保留地域特色,打造具有创意文化的特色品牌乡村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部分年轻人回归农村,建設农村,缓解城市的压力。
(三)本土材料的应用有助于本地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乡村的环境设计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更要注重整合资源,发展新兴业态的产业集群。本土材料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本土植物、建材及废弃物等方面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产业升级、特色品牌的打造,增加当地就业率,实现乡村发展和振兴。
四、本土材料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本土材料不同于人工合成材料,大多是当地的自然产物,在乡村环境建设中应用能助力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对本地村民来说是一种人文关怀,更符合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土材料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本土材料在新农村道路建设方面的应用。乡村道路的修缮是乡村环境设计的重点内容,不少乡村以往的道路多是泥土路,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乡村道路交通网基本通畅,道路以水泥路居多,造价和维护成本高。在特色乡村建设过程中可考虑就地取材和废物利用,将本地石材或工业陶瓷等废料粉碎,二次加工后使之成为铺装材料,实现资源整合再利用。
二是本土材料在乡村景观方面的应用。乡村景观在乡村环境设计和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乡村道路绿化及村民活动休闲景观规划较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景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景观建设中为体现乡村特色文化,可种植本地树种和植被,避免采用大量外地植被带来的雷同效果。景观小品的设计可以运用当地池塘、廊桥、石头、木材、竹子、青砖、农耕文化等元素,考虑因地制宜,变废为宝。
三是本土材料在乡村建筑中的应用。建筑是村落的主体,在特色村落建筑设计中可将本土材料作为基础性的材料或装饰面。比如乡村最朴素的黄泥土可以用来装饰外墙,而结合竹子可再次加固墙体,提升抗震性能;还有岭南特色的蚝壳墙,就是将吃完肉的生蚝壳作为建筑外墙装饰,将生蚝壳一层层堆砌起来,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隔热保温效果优良;景德镇和其他一些产瓷村镇,将陶瓷废品作为建筑外立面装饰和屋顶造型彩塑等。
本土材料虽然质朴,但设计师可以灵活采取构造方式,运用形式美法则将材料媒介进行加工,使其形成丰富新颖的视觉效果,助力特色乡村建设。
五、结语
乡村是乡愁情感的承载体。当代乡村环境设计要在对本土现状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审视当代乡村的前进方向。重视乡村发展的多元化,强调构建可持续发展道路,强调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关系以及本土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从而实现维护本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将地方传统文化和本土材料元素相结合,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想得起”的特色乡村。
参考文献:
[1]张环宙,沈旭炜,李寒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浙江实践与转化路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1):120-125.
[2]周寅桥,周建东.“本土文化景观”的设计与表达:以溧阳市城东大道为例[J].中外建筑,2020(10):176-178.
[3]王亚鑫.传统营造在当代乡村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9.
[4]赵丁丁.基于美丽乡村建设下可持续设计在农村住宅空间环境设计的应用研究[J].艺术品鉴,2019(12):223-224.
[5]孙雅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土元素的应用及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9.
[6]易振铭.乡村建筑中本土材料的应用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
广东白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