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要充满信心,发展他们的潜能,引导她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平等对话,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尽快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变过去的死学、苦学为活学、乐学。
下面谈谈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像尊重学生的人格一样尊重学生的错误。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的过程,而交往是个人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因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从另一个角度为发挥学生主体性创设条件。
情感因素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改变“美德袋”式的被动接受,就要强调“感悟”,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悟出做人的道理,选择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思想品 德课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对学生真实情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刺激性、挖苦性、旁敲侧击等不良语言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感情,这无益于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做错了什么,的确令人生气,但为师者切记:克制、静心,这不仅只是禅语,而是作为教育者基本的心理素质,也是为人的起码人性原则。不要恶语中伤,攻击学生的人格,而要和风细语,好言好说,以情动人。学生高兴,高兴了就慢慢认识了自己的对与错,也就慢慢的改正了某些错误。
一个“情”字,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什么不可以达成协议。如:有个男同学,很有个性,逆反心理很强,经常不完成作业。我批评他两句,他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说:“我不愿意学,不用你管。”我首先压制心中的怒火,对自己进行“冷处理”,接着把他叫到办公室,促膝交谈,通过谈话得知他父母离异,跟着父亲过,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没人管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非常难过,决心从心理上打动他,我反复找他谈话,叫他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并常带他到家里做客,经常做好吃的,还让女儿跟他玩,送礼物给他。最后他终于被感化了。思想面貌焕然一新,学习勤奋努力,在班里名列前茅。
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教学生会学,而不只是学会。
合理、适时的设置教学情境,可以充分体现“以问题为核心、以能力发展为目标、以体验训练为主线、以习惯方法为保证”的教学思想。
例如:在讲“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一课时,我结合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北极狼为什么精疲力竭倒在雪地上?”“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引导学生理解:狼非常的贪婪又缺乏辨别力,这是狼自身的原因;外部的原因则是尖刀上新鲜的冻血充满了诱惑。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诱惑,它们也象那把带血的尖刀一样,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诱惑。
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捕狼的办法很特别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要求老师做到用孩子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视孩子,多赏识孩子,达成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共识。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重要场所,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流主体。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装满知识的容器”。因此,①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热爱每一个学生。②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是具有开放性的自我创造者。③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的个性是多样的,因此,我们不能用统一的尺度衡量每一个学生,用统一的模式规范每一个学生。④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闪光点更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资源。
教学中允许差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差异参与”的观 念,时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注意设置有层次、有差异的问题和学习目标,以适 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促进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 主动精神,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的目的。
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过程是人性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如此。“教书育人”、“因材施教”都是我国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人性的关怀,特别是注重人的个性差异,客观地选择教育的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的能动参与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索、自觉实践,使全部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质上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体验中共生共长的过程,确实促进了学生主体发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尽快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变过去的死学、苦学为活学、乐学。
下面谈谈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像尊重学生的人格一样尊重学生的错误。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的过程,而交往是个人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因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从另一个角度为发挥学生主体性创设条件。
情感因素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改变“美德袋”式的被动接受,就要强调“感悟”,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悟出做人的道理,选择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思想品 德课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对学生真实情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刺激性、挖苦性、旁敲侧击等不良语言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感情,这无益于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做错了什么,的确令人生气,但为师者切记:克制、静心,这不仅只是禅语,而是作为教育者基本的心理素质,也是为人的起码人性原则。不要恶语中伤,攻击学生的人格,而要和风细语,好言好说,以情动人。学生高兴,高兴了就慢慢认识了自己的对与错,也就慢慢的改正了某些错误。
一个“情”字,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什么不可以达成协议。如:有个男同学,很有个性,逆反心理很强,经常不完成作业。我批评他两句,他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说:“我不愿意学,不用你管。”我首先压制心中的怒火,对自己进行“冷处理”,接着把他叫到办公室,促膝交谈,通过谈话得知他父母离异,跟着父亲过,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没人管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非常难过,决心从心理上打动他,我反复找他谈话,叫他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并常带他到家里做客,经常做好吃的,还让女儿跟他玩,送礼物给他。最后他终于被感化了。思想面貌焕然一新,学习勤奋努力,在班里名列前茅。
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教学生会学,而不只是学会。
合理、适时的设置教学情境,可以充分体现“以问题为核心、以能力发展为目标、以体验训练为主线、以习惯方法为保证”的教学思想。
例如:在讲“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一课时,我结合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北极狼为什么精疲力竭倒在雪地上?”“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引导学生理解:狼非常的贪婪又缺乏辨别力,这是狼自身的原因;外部的原因则是尖刀上新鲜的冻血充满了诱惑。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诱惑,它们也象那把带血的尖刀一样,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诱惑。
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捕狼的办法很特别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要求老师做到用孩子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视孩子,多赏识孩子,达成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共识。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重要场所,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流主体。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装满知识的容器”。因此,①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热爱每一个学生。②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是具有开放性的自我创造者。③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的个性是多样的,因此,我们不能用统一的尺度衡量每一个学生,用统一的模式规范每一个学生。④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闪光点更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资源。
教学中允许差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差异参与”的观 念,时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注意设置有层次、有差异的问题和学习目标,以适 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促进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 主动精神,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的目的。
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过程是人性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如此。“教书育人”、“因材施教”都是我国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人性的关怀,特别是注重人的个性差异,客观地选择教育的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的能动参与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索、自觉实践,使全部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质上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体验中共生共长的过程,确实促进了学生主体发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