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94-01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代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全面深入地推进以儿童为本的素质教育,帮助每一个幼儿实现其富有个性地发展呢?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了几点提高幼儿学习主动性的体会。
关键词:幼儿教育 素质教学 学习主动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往往只重视教什么,而不考虑幼儿学到了什么,只注重幼儿活动的结果,而不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这种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使幼儿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现代教育观,使我们认识到,明确与解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已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我以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和转变自身的教育行为,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主动发展。
一、为幼儿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
幼儿的发展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科学教育中创设让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是发挥幼儿主动性的重要条件,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应包含以下两方面:
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可见物质材料对激发幼儿兴趣的重要性。只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迷上科学。幼儿的主动学习是指幼儿的活动受需要、兴趣的驱使而出现的自觉学习的现象,因此要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要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物质材料,即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2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探索环境
主体性教育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给予幼儿一些选择权利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不断尝试中发展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尊重、热爱、信任幼儿。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教师应尊重、信任幼儿,并及时给予赞扬与鼓励。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就指出信任感对学习的积极作用,但是在科学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属于“花架子”,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出“不许这、不许那”的要求,将幼儿的主动探索严格地限制在自己的要求之下,而当幼儿做出与教师意愿不相符的事时,教师就大声训斥,在这样一种气氛下,幼儿如何主动探索?
二、保证适宜的空间和时间
想让幼儿在活动中能自主学习,我们就要为他们提供充足材料,保证适当时间和适宜空间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活动。幼儿在集中活动中玩得还不尽兴的时候或是在集中活动中无法玩的时候,都可在自由活动中继续玩。此时幼儿是玩得最开心的,幼儿的自主性、兴趣、爱好是最能体现出来的,也是教师进行个别或小组指导最好的时机。因此,我们每天都应当保证孩子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并且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适宜的空间。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性学习
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最能发挥幼儿主动性的活动,在生活中游戏无处不在,关键是要让游戏为我所用,成为教育的载体。我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积累,收集总结了幼儿最喜爱的“十大识字游戏”,并且经过重新改造和包装,让它们成为识字教育的重要载体。如:我自编自创的识字游戏“揪尾巴”,深受幼儿喜爱。玩法是:将写有字条的“尾巴”发放给幼儿,幼儿将“尾巴”的一端放到裤子中,我发出口令,幼儿开始去抓“尾巴”,并且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别人捉去,当尾巴被全部捉到后,看看谁捉的尾巴最多,并各自认读自己手中的字。在玩游戏中,不仅帮助幼儿建立了汉字迁移的概念,还有助于孩子认字的兴趣,从而通过游戏活动激发了幼儿跃跃欲试、主动参与活动、主动学习的热情,顺利的实现了教育教学目标。
四、在偶发性学习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是在突然发生的事物或有趣的情景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关注时需要做的。幼儿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在努力分析以往的生活经验,试图有个完美的答案。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而要给幼儿留下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就会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老师要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发现并给予支持,让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发挥得更充分。
五、在鼓励与赏识中培养幼儿主动性学习
1要建立伙伴关系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幼儿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幼儿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幼儿和教师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
2要运用激励教育
由于幼儿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缺乏正确评价自身言行的能力,他们往往是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行为的。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在幼儿自主活动中的态度、语言,会对幼儿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赏识的态度,用启发开放式的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规则,学习为他人考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获得新经验,从而探索发现问题。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你太棒了!”“你真能干!”“谢谢你的探索,让我们知道这种方法不行。大家再试试别的方法。”教师积极的语言、鼓励性的微笑、轻松的气氛,使得幼儿的心情始终保持信心,有不断探索的愿望,促进了幼儿自主地学习。
总而言之,要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发展,教师必须和幼儿成为朋友,多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愿望和需要,做幼儿的倾听者,合作者,伙伴,才能使幼儿真正处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才能使幼儿产生动力去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创造。
参考文献:
[1]张霞.教学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5) .
[2]范咏梅.在环境的创设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03) .
[3]裴秋丽.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J].中学课程资源, 2008,(S1) .
[4]杨丽群.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 2006,(03) .
[5]程诗杰.浅谈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J].现代经济信息, 2010,(04) .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代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全面深入地推进以儿童为本的素质教育,帮助每一个幼儿实现其富有个性地发展呢?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了几点提高幼儿学习主动性的体会。
关键词:幼儿教育 素质教学 学习主动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往往只重视教什么,而不考虑幼儿学到了什么,只注重幼儿活动的结果,而不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这种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使幼儿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现代教育观,使我们认识到,明确与解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已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我以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和转变自身的教育行为,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主动发展。
一、为幼儿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
幼儿的发展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科学教育中创设让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是发挥幼儿主动性的重要条件,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应包含以下两方面:
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可见物质材料对激发幼儿兴趣的重要性。只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迷上科学。幼儿的主动学习是指幼儿的活动受需要、兴趣的驱使而出现的自觉学习的现象,因此要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要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物质材料,即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2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探索环境
主体性教育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给予幼儿一些选择权利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不断尝试中发展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尊重、热爱、信任幼儿。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教师应尊重、信任幼儿,并及时给予赞扬与鼓励。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就指出信任感对学习的积极作用,但是在科学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属于“花架子”,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出“不许这、不许那”的要求,将幼儿的主动探索严格地限制在自己的要求之下,而当幼儿做出与教师意愿不相符的事时,教师就大声训斥,在这样一种气氛下,幼儿如何主动探索?
二、保证适宜的空间和时间
想让幼儿在活动中能自主学习,我们就要为他们提供充足材料,保证适当时间和适宜空间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活动。幼儿在集中活动中玩得还不尽兴的时候或是在集中活动中无法玩的时候,都可在自由活动中继续玩。此时幼儿是玩得最开心的,幼儿的自主性、兴趣、爱好是最能体现出来的,也是教师进行个别或小组指导最好的时机。因此,我们每天都应当保证孩子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并且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适宜的空间。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性学习
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最能发挥幼儿主动性的活动,在生活中游戏无处不在,关键是要让游戏为我所用,成为教育的载体。我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积累,收集总结了幼儿最喜爱的“十大识字游戏”,并且经过重新改造和包装,让它们成为识字教育的重要载体。如:我自编自创的识字游戏“揪尾巴”,深受幼儿喜爱。玩法是:将写有字条的“尾巴”发放给幼儿,幼儿将“尾巴”的一端放到裤子中,我发出口令,幼儿开始去抓“尾巴”,并且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别人捉去,当尾巴被全部捉到后,看看谁捉的尾巴最多,并各自认读自己手中的字。在玩游戏中,不仅帮助幼儿建立了汉字迁移的概念,还有助于孩子认字的兴趣,从而通过游戏活动激发了幼儿跃跃欲试、主动参与活动、主动学习的热情,顺利的实现了教育教学目标。
四、在偶发性学习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是在突然发生的事物或有趣的情景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关注时需要做的。幼儿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在努力分析以往的生活经验,试图有个完美的答案。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而要给幼儿留下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就会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老师要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发现并给予支持,让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发挥得更充分。
五、在鼓励与赏识中培养幼儿主动性学习
1要建立伙伴关系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幼儿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幼儿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幼儿和教师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
2要运用激励教育
由于幼儿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缺乏正确评价自身言行的能力,他们往往是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行为的。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在幼儿自主活动中的态度、语言,会对幼儿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赏识的态度,用启发开放式的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规则,学习为他人考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获得新经验,从而探索发现问题。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你太棒了!”“你真能干!”“谢谢你的探索,让我们知道这种方法不行。大家再试试别的方法。”教师积极的语言、鼓励性的微笑、轻松的气氛,使得幼儿的心情始终保持信心,有不断探索的愿望,促进了幼儿自主地学习。
总而言之,要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发展,教师必须和幼儿成为朋友,多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愿望和需要,做幼儿的倾听者,合作者,伙伴,才能使幼儿真正处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才能使幼儿产生动力去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创造。
参考文献:
[1]张霞.教学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5) .
[2]范咏梅.在环境的创设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03) .
[3]裴秋丽.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J].中学课程资源, 2008,(S1) .
[4]杨丽群.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 2006,(03) .
[5]程诗杰.浅谈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J].现代经济信息, 20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