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BSC 与EVA 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最广泛的两种评价体系,各具优缺点。如果把EVA纳入BSC的评价体系,不仅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有机结合,还发挥了EVA 的战略导向性特点,从而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业绩评价系统。本文综合分析了BSC和EVA在实施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将EVA 纳入到BSC 的评价体系中的措施。
关键词BSCEVA业绩评价优缺点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目前国有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BSC或EVA绩效评价体系,其目标一致又有互补性,可取长补短将二者融合。将EVA纳入与BSC评价体系,对于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BSC的优缺点
1.BSC实现了绩效评价与财务目标的结合,平衡了多方关系
BSC除了应用传统的财务指标外,还引入了非财务指标,将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发展联系起来,围绕着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方面对企业业绩进行衡量和评价,平衡了企业内部与外部、定性与定量、长期与短期、财务与非财务、现实与未来、结果和过程、管理业绩与经营业绩等七方面关系。
2.BSC实现了业绩目标向经营目标的转换
BSC首先对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及学习与成长方面确立客观的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各评估手段,对实际值与指标之间的对比进行差异性分析,找出企业确实存在的薄弱环节;最终,针对薄弱环节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
虽然BSC有许多优点,它也存在着不足之处。BSC体系中的财务指标采用的是传统的、基于会计报表之上的财务指标,未能考虑全部的资本成本,并且BSC 评价的四个维度除财务层面指标较为容易衡量外,其余三个维度指标难以衡量导致其操作性与可行性大打折扣。
二、EVA的优缺点
1.全面考虑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EVA通过在税后净营业利润的基础上扣除包括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成本,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以及创造财富的多少。EVA通过对会计利润和账面价值进行一系列调整,使会计数据对经济现实的扭曲现象得以还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业绩好坏。
2.EVA对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都具有约束激励作用。
EVA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和激励约束机制,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把企业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利益完全统一起来,这就有助于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降低代理成本。
3.EVA提供了单一、可协调的目标,且不易被操纵
以EVA为统一度量指标对企业所有经营单位和职能部门进行业绩评价,使公司的每一个决策都通过EVA指标来进行评价,避免了多指标引起的混乱。EVA对企业的所有资本都计算资本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利润操纵的行为。
虽然EVA 显示了一种新型的企业价值观,但在实践过程中EVA也暴露了一些弊端,具体缺点如下:
1.EVA只重视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重视不够
EVA是根据一些财务数据计算出来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具有滞后性,对于一些超前的、非财务的业绩评价指标没有考虑到,评价者只关心最终的经营结果,产生短期行为。
2.EVA的可比性和操作性较差
EVA 是一个绝对值指标,不能说明经济效益的相对高低,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无法进行简单的比较,并且计算时要进行的会计调整项目太多,难度较大,主观因素较多,操作性较差。
3.没有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EVA的宗旨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站在股东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的业绩,它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客户、供应商等,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EVA纳入 BSC全新业绩评价体系的对策
1.将EVA作为BSC财务层面上的核心指标
BSC采用的是传统的、基于会计报表之上的财务指标,未能考虑全部的资本成本,而EVA考虑了全部的资本成本,将EVA作为BSC财务层面上的核心指标,能更准确地计算出企业为所有者创造的财富。
2.使EVA处于BSC因果链的最终端
EVA属于财务指标,具有滞后性。若想保持EVA的持续增长,需将EVA 置于BSC 因果链的最终端。同时,通过对EVA 指标的分解和敏感性分析,将其他关键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与EVA 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贯穿企业各个方面及层次的因果链的业绩评价体系。
3.建立适当的多层次EVA中心
为了使管理者在决策与后果、报酬与业绩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企业应当建立多层次的EVA中心,整个企业为最大的EVA中心,各产品和工厂构成下一层次的EVA中心。但是,EVA中心并非越细分越好,边际收益递减和反向成本增加将会抵消进一步细分所带来的收益。
4.增强指标的可量化性和操作性
在EVA纳入 BSC全新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选择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从而增强绩效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5.建立以EVA 最大化为基础的薪酬激励机制
企业应当建立与EVA业绩评价体系直接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此来制定战略、分解短期目标、激励和指导员工,这样可以使管理者和员工所获得的激励报酬与他们为股东所创造的财富联系起来,兼顾了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四、结语
因此,建立将 EVA 纳入BSC的全新业绩评价体系不仅实现了BSC 的综合平衡的目标,把企业的长期目标与短期行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还发挥了EVA 的战略导向性特点,更能够保证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雷舰.基于EVA- BSC 的全新财务分析体系构建.财会通讯.2011.10.
[2]邹航,黄振.基于EVA 与BSC 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5.
[3]李剑.构建新型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现代企业.2010.9.
[4]刘运国、陈国菲.BSC与EVA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J],会计研究,2010.7
收件人:温清会
地址:成都市福兴街30号7楼
电话:18080188189
摘要BSC 与EVA 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最广泛的两种评价体系,各具优缺点。如果把EVA纳入BSC的评价体系,不仅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有机结合,还发挥了EVA 的战略导向性特点,从而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业绩评价系统。本文综合分析了BSC和EVA在实施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将EVA 纳入到BSC 的评价体系中的措施。
关键词BSCEVA业绩评价优缺点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目前国有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BSC或EVA绩效评价体系,其目标一致又有互补性,可取长补短将二者融合。将EVA纳入与BSC评价体系,对于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BSC的优缺点
1.BSC实现了绩效评价与财务目标的结合,平衡了多方关系
BSC除了应用传统的财务指标外,还引入了非财务指标,将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发展联系起来,围绕着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方面对企业业绩进行衡量和评价,平衡了企业内部与外部、定性与定量、长期与短期、财务与非财务、现实与未来、结果和过程、管理业绩与经营业绩等七方面关系。
2.BSC实现了业绩目标向经营目标的转换
BSC首先对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及学习与成长方面确立客观的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各评估手段,对实际值与指标之间的对比进行差异性分析,找出企业确实存在的薄弱环节;最终,针对薄弱环节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
虽然BSC有许多优点,它也存在着不足之处。BSC体系中的财务指标采用的是传统的、基于会计报表之上的财务指标,未能考虑全部的资本成本,并且BSC 评价的四个维度除财务层面指标较为容易衡量外,其余三个维度指标难以衡量导致其操作性与可行性大打折扣。
二、EVA的优缺点
1.全面考虑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EVA通过在税后净营业利润的基础上扣除包括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成本,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以及创造财富的多少。EVA通过对会计利润和账面价值进行一系列调整,使会计数据对经济现实的扭曲现象得以还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业绩好坏。
2.EVA对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都具有约束激励作用。
EVA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和激励约束机制,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把企业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利益完全统一起来,这就有助于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降低代理成本。
3.EVA提供了单一、可协调的目标,且不易被操纵
以EVA为统一度量指标对企业所有经营单位和职能部门进行业绩评价,使公司的每一个决策都通过EVA指标来进行评价,避免了多指标引起的混乱。EVA对企业的所有资本都计算资本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利润操纵的行为。
虽然EVA 显示了一种新型的企业价值观,但在实践过程中EVA也暴露了一些弊端,具体缺点如下:
1.EVA只重视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重视不够
EVA是根据一些财务数据计算出来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具有滞后性,对于一些超前的、非财务的业绩评价指标没有考虑到,评价者只关心最终的经营结果,产生短期行为。
2.EVA的可比性和操作性较差
EVA 是一个绝对值指标,不能说明经济效益的相对高低,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无法进行简单的比较,并且计算时要进行的会计调整项目太多,难度较大,主观因素较多,操作性较差。
3.没有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EVA的宗旨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站在股东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的业绩,它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客户、供应商等,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EVA纳入 BSC全新业绩评价体系的对策
1.将EVA作为BSC财务层面上的核心指标
BSC采用的是传统的、基于会计报表之上的财务指标,未能考虑全部的资本成本,而EVA考虑了全部的资本成本,将EVA作为BSC财务层面上的核心指标,能更准确地计算出企业为所有者创造的财富。
2.使EVA处于BSC因果链的最终端
EVA属于财务指标,具有滞后性。若想保持EVA的持续增长,需将EVA 置于BSC 因果链的最终端。同时,通过对EVA 指标的分解和敏感性分析,将其他关键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与EVA 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贯穿企业各个方面及层次的因果链的业绩评价体系。
3.建立适当的多层次EVA中心
为了使管理者在决策与后果、报酬与业绩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企业应当建立多层次的EVA中心,整个企业为最大的EVA中心,各产品和工厂构成下一层次的EVA中心。但是,EVA中心并非越细分越好,边际收益递减和反向成本增加将会抵消进一步细分所带来的收益。
4.增强指标的可量化性和操作性
在EVA纳入 BSC全新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选择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从而增强绩效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5.建立以EVA 最大化为基础的薪酬激励机制
企业应当建立与EVA业绩评价体系直接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此来制定战略、分解短期目标、激励和指导员工,这样可以使管理者和员工所获得的激励报酬与他们为股东所创造的财富联系起来,兼顾了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四、结语
因此,建立将 EVA 纳入BSC的全新业绩评价体系不仅实现了BSC 的综合平衡的目标,把企业的长期目标与短期行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还发挥了EVA 的战略导向性特点,更能够保证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雷舰.基于EVA- BSC 的全新财务分析体系构建.财会通讯.2011.10.
[2]邹航,黄振.基于EVA 与BSC 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5.
[3]李剑.构建新型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现代企业.2010.9.
[4]刘运国、陈国菲.BSC与EVA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J],会计研究,2010.7
收件人:温清会
地址:成都市福兴街30号7楼
电话:1808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