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班美术教学中渗透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但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时常会在意“教与不教”和幼儿作品的“像与不像”,从而降低了活动的游戏性。故本文以小班美术活动“一片花草地”为例,从“体验式导入、游戏中作画、赞美中欣赏”三方面探讨小班美术教学中玩的策略,旨在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幼儿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一、體验式导入,开启作画的“兴趣”
(一)“全身动起来”,亲体验
教师和幼儿随音乐舞动丝带、玩丝带。“你的小草跳着扭来扭去的舞,我也来学学。”“你的小草会从上面往下面跳舞,真好看。”老师边表扬边模仿幼儿的动作。随着音乐节奏地推进,老师特意将丝带甩到孩子的身上,孩子们发出阵阵笑声。
效果分析:艺术需要全身各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在导入环节,教师让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亲身体验艺术的快乐,感受作画对象的形态与结构特点。孩子们通过甩动丝带,既自然地观察到丝带的动态变化,对曲线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又通过大手臂上下、左右的甩动为后面的作画动作做了铺垫。此外,师幼适当的肢体接触、亲密的互动也促进和谐师幼关系的建立。
(二)“一起共示范”,乐感受
师:“刚才小草是怎样跳舞的?”孩子伸出手臂徒手上下、左右地甩动着手臂。“调皮的小草到纸上来跳舞了。”教师在大纸上画了根从上往下的“S”形小草。“我的小草也要。”几个孩子也在大“S”形小草上增添了几根。
效果分析:如何示范,以何种形式示范,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成了教师纠结的问题。师幼一起从徒手示范到纸上的作画,将前面的游戏氛围延续了下来,在愉悦、自然的氛围中共示范,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再次感受作画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规避了美术教学中不敢、不会示范的问题。
二、游戏中作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一)“量身定做”,尽兴画
整开的大纸被固定在长桌上。孩子们嬉笑着选好桌子,甩开手臂挥舞。有的两人在同一边说说笑笑画,有的各占一边画,还有的从这边画到另一边,小草跳着好长的舞蹈。
效果分析:1. 材料的“合”。3~4岁幼儿的绘画正处于涂鸦阶段向象征阶段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手指和手腕小肌肉没有充分发育,手的动作还不精确,这一阶段主要是手的能力在引导幼儿绘画能力发展,他们对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兴趣,时常是整个肩膀、手臂带动画画。故我们将平时人手一小张的纸“合”为与整张桌子面积相同的大纸,正是为小班幼儿人为的创造足够全手臂运动的大空间,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画,不用担心会画到桌子上。
2. 伙伴的“合”。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需要伙伴,需要不经意地观看与交流,需要“合起来”作画。因此,基于空间与合作的考虑,我们引导两位幼儿自由组合在一张桌子上进行创作。
孩子们用纸巾在颜料盘里蘸一蘸,白纸巾变成了红色,举起纸巾向已经被竖起的草地(桌面)扔去,瞬间草地上开出了红色花。纸巾吸附在大画纸上,红色瞬间向四周飞溅开来。
效果分析:1. 作画形式的“趣”。这一环节,幼儿不需要像平常一样拿着画笔进行涂画,而是玩起了“投掷游戏”——挥动手臂,将蘸了颜料的纸巾投出去,让它落到大纸上。这个有一定距离的甩臂,大大满足了小班幼儿对环境可参与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以及对大肌肉动作使用的需要。
2. 作品显现的“趣”。案例中,教师充分运用了纸巾的吸水性和吸水后在外力作用下对其他物体的吸附性等特点,完美地将“趣”展现在小班幼儿面前。白色纸巾蘸点颜料,颜料就像长了脚一样往白色的地方爬,瞬间变成颜料的颜色。幼儿潇洒地往前一扔,“叭”一声草地上开出大大的花。这种瞬间的变化让幼儿觉得自己就是魔术师。
(二)“非诚勿扰”,自在画
在这一环节,老师只提供了绿色深浅不一的油画棒,大部分孩子能潇洒地画出弯弯曲曲的线,让“小草跳舞”,还有的孩子边画边说:“小草跳了长长的舞。”但一个小男孩总是在桌子的一角,小心翼翼地画着、速度很慢。教师并没有立马去对他进行指导,而是耐心等待。只见男孩画了会儿,抬头看了看边上的伙伴,拿着蜡笔在空中左右来回甩动手臂,然后在桌面上找了块空的地方,挥舞着手臂画了起来。
效果分析:日本教育家鸟居昭美说,儿童时代中的幼儿期和少儿期,是人的一生中创造力异常活跃并充分发展的时期,处于“艺术适应期”。所以,幼儿是能自己画的,他们是天生的画家。基于此,在画舞动的小草时,我们在每桌只提供了几只深浅绿色的油画棒,而不是一盒、两盒。这样的提供既能体现春天小草的色彩,又让小班幼儿不会因为在选色上纠结,中断或影响作画。让他们将边作画边在意画的结果的注意力转移到作画本身上,自在地享受作画带来的快乐。案例中,教师给了幼儿充分的时间,幼儿自己发现了问题,并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需要静静观察,不随意打断、打搅幼儿作画。
(三)“推波助澜”,大胆画
片段一:一女孩在画曲线时画了一个“2”形状,边上的一男孩说:“这么难看,你画了个2啊。”当老师走到她身边时,女孩用手掌挡着自己的画。老师指着“2”夸张地说:“哇,短短的弯弯扭扭,也很漂亮!小草还能跳长长的舞吗?”老师边说边用手大幅度比划着。女孩抬头笑了,用力地点点头。
片段二:几个男孩正认真地让白色纸巾变色,将其“开在”草地上。可是男孩A扔过去,纸巾小花从画纸上滑落到地上,并没有贴在画纸上。男孩A“咳”了一声,一副沮丧的样子。“没关系,你看,橘色花已经开在草地上了。”老师指着橘色的印子说。男孩A笑着拍起手来。
效果分析:片段一,女孩显然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不想让别人看这样的作品才会出现遮挡行为。片段二男孩可能因为扔的力度不够,染了色的纸巾只在画纸上留下了一个橘色的印子,所以有些沮丧,这不利于后期作画兴趣的保持。这正是教师“推波助澜”的好时机。 案例显示,这个时候的幼儿往往对教师的“推波助澜”很有好感,消极情绪也立马烟消云散。
三、肯定中欣赏,感受作品的“童趣”
(一)“留白观望”,感受美
不论是幼儿作画时还是作画后,都需要有留白的时间,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观看自己与同伴的作品。在留白观望中,幼儿自主地欣赏,感受作画的童趣。
(二)“洗耳恭听”,肯定美
“老师,这根小草在跳圈圈舞。”一女孩说。“哦,真是的。圈圈舞跳得真快乐。它在跳什么舞?”老师指着两条绕在一起的曲线问。“他们抱在一起在跳华尔兹跳舞。”女孩说。
效果分析:小班幼儿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能像成人那样,完全按照眼睛观察画中事物的形象,而是极其象征性地、按照自己理解的样子进行绘画。这就需要教师“洗耳恭听”,尊重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作品的美。只有当欣赏的人存在,幼儿的作品才能成为表达某种东西的一幅画。
(三)“美轮美奂”,置身美
“一片花草地”有两个欣赏环节。第一次,幼儿画好跳舞的小草后,为了让幼儿初步感受自己的成果,也为了后面“开花”环节做准备。教师将原本平放着贴着大画纸的桌子竖向立起来。6张桌子立起来后一下子让幼儿眼前的空间更立体了,每张纸上的小草也变得更灵动。第二次,为了让幼儿的作品画面更美,让幼儿瞬间置身美,在“草地开花”的环节教师选择了红色、橘色、紫色、蓝色、黄色,幼儿可以边开花(扔蘸色的纸巾)边欣赏。最后作品完成后,6张桌子犹如6片花草地。
效果分析:1. 打破常规性。传统欣赏幼儿作品多采用张贴、悬挂或逐一出示等方式。本次活动充分利用了作画设备——桌子,将6张桌子竖起来,作品也随之“站立”起来了,既营造了欣赏的氛围,又平添了新奇和趣味。
2. 时刻创造美。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带给幼儿各种美的享受,在熏陶中创造美。因此,教师需要时刻创造各种潜在的美。本次活动中,在后面花颜料色彩上做了一定的选择,让花和前面的绿色小草相得益彰。
一、體验式导入,开启作画的“兴趣”
(一)“全身动起来”,亲体验
教师和幼儿随音乐舞动丝带、玩丝带。“你的小草跳着扭来扭去的舞,我也来学学。”“你的小草会从上面往下面跳舞,真好看。”老师边表扬边模仿幼儿的动作。随着音乐节奏地推进,老师特意将丝带甩到孩子的身上,孩子们发出阵阵笑声。
效果分析:艺术需要全身各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在导入环节,教师让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亲身体验艺术的快乐,感受作画对象的形态与结构特点。孩子们通过甩动丝带,既自然地观察到丝带的动态变化,对曲线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又通过大手臂上下、左右的甩动为后面的作画动作做了铺垫。此外,师幼适当的肢体接触、亲密的互动也促进和谐师幼关系的建立。
(二)“一起共示范”,乐感受
师:“刚才小草是怎样跳舞的?”孩子伸出手臂徒手上下、左右地甩动着手臂。“调皮的小草到纸上来跳舞了。”教师在大纸上画了根从上往下的“S”形小草。“我的小草也要。”几个孩子也在大“S”形小草上增添了几根。
效果分析:如何示范,以何种形式示范,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成了教师纠结的问题。师幼一起从徒手示范到纸上的作画,将前面的游戏氛围延续了下来,在愉悦、自然的氛围中共示范,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再次感受作画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规避了美术教学中不敢、不会示范的问题。
二、游戏中作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一)“量身定做”,尽兴画
整开的大纸被固定在长桌上。孩子们嬉笑着选好桌子,甩开手臂挥舞。有的两人在同一边说说笑笑画,有的各占一边画,还有的从这边画到另一边,小草跳着好长的舞蹈。
效果分析:1. 材料的“合”。3~4岁幼儿的绘画正处于涂鸦阶段向象征阶段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手指和手腕小肌肉没有充分发育,手的动作还不精确,这一阶段主要是手的能力在引导幼儿绘画能力发展,他们对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兴趣,时常是整个肩膀、手臂带动画画。故我们将平时人手一小张的纸“合”为与整张桌子面积相同的大纸,正是为小班幼儿人为的创造足够全手臂运动的大空间,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画,不用担心会画到桌子上。
2. 伙伴的“合”。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需要伙伴,需要不经意地观看与交流,需要“合起来”作画。因此,基于空间与合作的考虑,我们引导两位幼儿自由组合在一张桌子上进行创作。
孩子们用纸巾在颜料盘里蘸一蘸,白纸巾变成了红色,举起纸巾向已经被竖起的草地(桌面)扔去,瞬间草地上开出了红色花。纸巾吸附在大画纸上,红色瞬间向四周飞溅开来。
效果分析:1. 作画形式的“趣”。这一环节,幼儿不需要像平常一样拿着画笔进行涂画,而是玩起了“投掷游戏”——挥动手臂,将蘸了颜料的纸巾投出去,让它落到大纸上。这个有一定距离的甩臂,大大满足了小班幼儿对环境可参与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以及对大肌肉动作使用的需要。
2. 作品显现的“趣”。案例中,教师充分运用了纸巾的吸水性和吸水后在外力作用下对其他物体的吸附性等特点,完美地将“趣”展现在小班幼儿面前。白色纸巾蘸点颜料,颜料就像长了脚一样往白色的地方爬,瞬间变成颜料的颜色。幼儿潇洒地往前一扔,“叭”一声草地上开出大大的花。这种瞬间的变化让幼儿觉得自己就是魔术师。
(二)“非诚勿扰”,自在画
在这一环节,老师只提供了绿色深浅不一的油画棒,大部分孩子能潇洒地画出弯弯曲曲的线,让“小草跳舞”,还有的孩子边画边说:“小草跳了长长的舞。”但一个小男孩总是在桌子的一角,小心翼翼地画着、速度很慢。教师并没有立马去对他进行指导,而是耐心等待。只见男孩画了会儿,抬头看了看边上的伙伴,拿着蜡笔在空中左右来回甩动手臂,然后在桌面上找了块空的地方,挥舞着手臂画了起来。
效果分析:日本教育家鸟居昭美说,儿童时代中的幼儿期和少儿期,是人的一生中创造力异常活跃并充分发展的时期,处于“艺术适应期”。所以,幼儿是能自己画的,他们是天生的画家。基于此,在画舞动的小草时,我们在每桌只提供了几只深浅绿色的油画棒,而不是一盒、两盒。这样的提供既能体现春天小草的色彩,又让小班幼儿不会因为在选色上纠结,中断或影响作画。让他们将边作画边在意画的结果的注意力转移到作画本身上,自在地享受作画带来的快乐。案例中,教师给了幼儿充分的时间,幼儿自己发现了问题,并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需要静静观察,不随意打断、打搅幼儿作画。
(三)“推波助澜”,大胆画
片段一:一女孩在画曲线时画了一个“2”形状,边上的一男孩说:“这么难看,你画了个2啊。”当老师走到她身边时,女孩用手掌挡着自己的画。老师指着“2”夸张地说:“哇,短短的弯弯扭扭,也很漂亮!小草还能跳长长的舞吗?”老师边说边用手大幅度比划着。女孩抬头笑了,用力地点点头。
片段二:几个男孩正认真地让白色纸巾变色,将其“开在”草地上。可是男孩A扔过去,纸巾小花从画纸上滑落到地上,并没有贴在画纸上。男孩A“咳”了一声,一副沮丧的样子。“没关系,你看,橘色花已经开在草地上了。”老师指着橘色的印子说。男孩A笑着拍起手来。
效果分析:片段一,女孩显然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不想让别人看这样的作品才会出现遮挡行为。片段二男孩可能因为扔的力度不够,染了色的纸巾只在画纸上留下了一个橘色的印子,所以有些沮丧,这不利于后期作画兴趣的保持。这正是教师“推波助澜”的好时机。 案例显示,这个时候的幼儿往往对教师的“推波助澜”很有好感,消极情绪也立马烟消云散。
三、肯定中欣赏,感受作品的“童趣”
(一)“留白观望”,感受美
不论是幼儿作画时还是作画后,都需要有留白的时间,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观看自己与同伴的作品。在留白观望中,幼儿自主地欣赏,感受作画的童趣。
(二)“洗耳恭听”,肯定美
“老师,这根小草在跳圈圈舞。”一女孩说。“哦,真是的。圈圈舞跳得真快乐。它在跳什么舞?”老师指着两条绕在一起的曲线问。“他们抱在一起在跳华尔兹跳舞。”女孩说。
效果分析:小班幼儿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能像成人那样,完全按照眼睛观察画中事物的形象,而是极其象征性地、按照自己理解的样子进行绘画。这就需要教师“洗耳恭听”,尊重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作品的美。只有当欣赏的人存在,幼儿的作品才能成为表达某种东西的一幅画。
(三)“美轮美奂”,置身美
“一片花草地”有两个欣赏环节。第一次,幼儿画好跳舞的小草后,为了让幼儿初步感受自己的成果,也为了后面“开花”环节做准备。教师将原本平放着贴着大画纸的桌子竖向立起来。6张桌子立起来后一下子让幼儿眼前的空间更立体了,每张纸上的小草也变得更灵动。第二次,为了让幼儿的作品画面更美,让幼儿瞬间置身美,在“草地开花”的环节教师选择了红色、橘色、紫色、蓝色、黄色,幼儿可以边开花(扔蘸色的纸巾)边欣赏。最后作品完成后,6张桌子犹如6片花草地。
效果分析:1. 打破常规性。传统欣赏幼儿作品多采用张贴、悬挂或逐一出示等方式。本次活动充分利用了作画设备——桌子,将6张桌子竖起来,作品也随之“站立”起来了,既营造了欣赏的氛围,又平添了新奇和趣味。
2. 时刻创造美。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带给幼儿各种美的享受,在熏陶中创造美。因此,教师需要时刻创造各种潜在的美。本次活动中,在后面花颜料色彩上做了一定的选择,让花和前面的绿色小草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