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日前落下帷幕。无论是获得最佳系列纪录片奖的《人间世》,还是来自波兰的最佳纪录片《君眠梦时我成长》,都在真实再现中让观众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社会的关联。
1.新技术为优质内容赋能
《人间世》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拍摄理念,不仅记录生命,还直击社会话题,由11个导演、9个摄制组,历时两年艰辛创作完成,为观众呈现了真实的医疗救治现场,直面与生命有关的成功或失败。《君眠梦时我成长》记录了白俄罗斯姑娘的一次回乡之旅。围绕一对祖孙展开故事,层次丰富、细腻动人,弥漫着浓浓的乡愁,祖母的手抚摸着熟睡孙女的脸,眼泪自然地流下来,语言在这里没有落脚之地,随着镜头流淌而出的是亲情。
在上海电影节期间,纪录片板块片单包括大师之作、女性力量、艺语疯魔、战火残片、时代迷思、世情离合等多个单元。《水之万象》模糊真实与纪实的界线,捕捉紧张时刻,采用96帧/秒的摄影技术,力图高保真还原大自然的灵动瞬间。
当各种黑科技听起来还只是传说时,纪录片这个曾被视为“阳春白雪”的文化领地,却一不小心成了高科技的“首秀場”。
去年,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创新中国》,不仅片中内容讲述中国最新科技成就和创新精神,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也采用AI技术来解说配音,使其成为创新的一部分。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认为:“在未来纪录片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为优质内容赋能。‘好内容+好技术’可以成就一部好作品。”
2.要实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平衡
纪录片商业化之路应该如何走,是创作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二十二》《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越来越多的纪录片进入院线,并获得成功。但也有《最后的棒棒》《大三儿》等纪录片被淹没在一众商业剧情片中,票房惨淡。纪录片制作人傅红星表示:“对纪录片工作者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实现创作、商业、政策环境的平衡。”
院线之路不好走,而互联网正在为纪录片提供一片发展的广阔天地。在上海电影节上,传统纪录片产业的制片人和互联网平台的纪实内容负责人共同探讨了传统纪录片产业与互联网平台的融合话题。他们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模式、新角色,已经参与到纪录片的发展之中,这或将是纪录片走向“商业化”的重要力量。大批有着精良品质的纪录片以新媒体作为跳板,实现了大众化的传播。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参与到纪录片的创作和发行过程之中,正逐渐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帮助纪录片实现与艺术价值相匹配的商业价值,全面推动产业的发展。
3.媒体融合和产业化进程不容忽视
如何在媒介融合时代,适应新的挑战?上海纪实频道首先在内容的安排上有重大突破,改变了以栏目结构版面的传统思维,从18点时段到22点时段,依次为自然动物时段、上海文化品牌时段、现实类纪录片时段、历史类纪录片时段、精品纪录片时段、探索未知时段、纪录电影时段。每个周日21点,上海纪实频道还专设了一个纪录电影时段,近期将推出《生活万岁》《尺八·一声一世》等作品,助推国产纪录电影发展。
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好内容是基础,技术的进步则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也在创作过程中对拍摄者、制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和电影节让人们看到,不断涌现的优秀纪录片在创作与商业的平衡中,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正以更多样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让更多人感受到,在真实记录力量下,创作者正在努力呈现出更多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
1.新技术为优质内容赋能
《人间世》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拍摄理念,不仅记录生命,还直击社会话题,由11个导演、9个摄制组,历时两年艰辛创作完成,为观众呈现了真实的医疗救治现场,直面与生命有关的成功或失败。《君眠梦时我成长》记录了白俄罗斯姑娘的一次回乡之旅。围绕一对祖孙展开故事,层次丰富、细腻动人,弥漫着浓浓的乡愁,祖母的手抚摸着熟睡孙女的脸,眼泪自然地流下来,语言在这里没有落脚之地,随着镜头流淌而出的是亲情。
在上海电影节期间,纪录片板块片单包括大师之作、女性力量、艺语疯魔、战火残片、时代迷思、世情离合等多个单元。《水之万象》模糊真实与纪实的界线,捕捉紧张时刻,采用96帧/秒的摄影技术,力图高保真还原大自然的灵动瞬间。
当各种黑科技听起来还只是传说时,纪录片这个曾被视为“阳春白雪”的文化领地,却一不小心成了高科技的“首秀場”。
去年,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创新中国》,不仅片中内容讲述中国最新科技成就和创新精神,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也采用AI技术来解说配音,使其成为创新的一部分。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认为:“在未来纪录片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为优质内容赋能。‘好内容+好技术’可以成就一部好作品。”
2.要实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平衡
纪录片商业化之路应该如何走,是创作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二十二》《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越来越多的纪录片进入院线,并获得成功。但也有《最后的棒棒》《大三儿》等纪录片被淹没在一众商业剧情片中,票房惨淡。纪录片制作人傅红星表示:“对纪录片工作者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实现创作、商业、政策环境的平衡。”
院线之路不好走,而互联网正在为纪录片提供一片发展的广阔天地。在上海电影节上,传统纪录片产业的制片人和互联网平台的纪实内容负责人共同探讨了传统纪录片产业与互联网平台的融合话题。他们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模式、新角色,已经参与到纪录片的发展之中,这或将是纪录片走向“商业化”的重要力量。大批有着精良品质的纪录片以新媒体作为跳板,实现了大众化的传播。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参与到纪录片的创作和发行过程之中,正逐渐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帮助纪录片实现与艺术价值相匹配的商业价值,全面推动产业的发展。
3.媒体融合和产业化进程不容忽视
如何在媒介融合时代,适应新的挑战?上海纪实频道首先在内容的安排上有重大突破,改变了以栏目结构版面的传统思维,从18点时段到22点时段,依次为自然动物时段、上海文化品牌时段、现实类纪录片时段、历史类纪录片时段、精品纪录片时段、探索未知时段、纪录电影时段。每个周日21点,上海纪实频道还专设了一个纪录电影时段,近期将推出《生活万岁》《尺八·一声一世》等作品,助推国产纪录电影发展。
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好内容是基础,技术的进步则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也在创作过程中对拍摄者、制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和电影节让人们看到,不断涌现的优秀纪录片在创作与商业的平衡中,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正以更多样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让更多人感受到,在真实记录力量下,创作者正在努力呈现出更多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