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举世闻名的“药圣”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we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二十五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明史》卷二九九有传。李时珍自幼立志学医,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博览医学典籍,并从实践中总结行医经验,还亲自到湖广、安徽、江西等地研究、采集药物标本,搜集医疗处方,最终编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书被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赞誉为“本草系列的最高著作”“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此外,李时珍一生体现出的坚韧顽强的意志、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实验科学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赞誉《本草纲目》为“本草系列的最高著作”“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而这部书的作者就是被后世尊为“药圣”的李时珍。

弃科举,立志学医


  明正德十三年(1518),李时珍出生在蕲州东门外瓦硝坝,蕲州就是湖北蕲春县的蕲州镇。李家应该算是行医世家,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个背着药箱,摇着串铃,成年累月奔走在农村街巷给人看病的医生,这样的医生在当时被称作“铃医”。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承袭父业,也是一个医生,而且还是个秀才,只是参加了多次乡试,都没有中举。李言闻在蕲州一带颇为有名,但那时医生的地位很低,在一些人眼中,他们与算命、卖卦、看风水的江湖术士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李言闻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走上科举这条路,以便将来当官,改换门庭。
  按照明朝医户必须有一个儿子继承行医职业的制度,李言闻的大儿子,也就是李时珍的哥哥李果珍决定学医,因此科举做官这一任务就落到了李时珍的肩上。然而,实际环境给李时珍的影响,使他与父亲的愿望背道而驰。
  李时珍的健康状况很不好,他的童年几乎大半都是在药房炉子边度过的。直到十岁左右,他的身体才慢慢好起来,能够读一点书,到外边活动活动。
  对于草木昆虫,李时珍自幼就有出奇的爱好,在这方面他是受了父亲的很大影响。李言闻研究药草多年,他的方法是拿实物与书籍相对证,在他的房间里,一年到头都能闻到各类药草的味道。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李时珍,很早就能说出多种药草的名字;他的父亲还常常带他到山里去,让其亲眼看看药草的生长情况,知道药草是从哪里来的。由于了解儿子的爱好,李言闻还曾教李时珍读过图画本的《尔雅》,李时珍很有兴趣,很快就将《释鸟》《释兽》等篇背得烂熟。
  离瓦硝坝不远有一个湖,李时珍经常去那里玩耍,和渔民相熟识。有时候,他还跟着渔民去打鱼,由于力气小,不能划桨,他便帮渔民整理鱼篓。在这里,他学到了许多关于水鸟的知识。
  应该说,李时珍学习了药草、鱼鸟的知识,建立起了学医的兴趣,同时还养成了虚心学习、注重实际、追求真知的品格。
  然而,在李言闻这里,兴趣是兴趣,应科举的本业才是大事。于是,李时珍感兴趣的关于草木的书被父亲收了起来,摆在他面前的是枯燥无味的“八股文教材”,这应该是李时珍最不愉快的一个时期了。
  十四岁时,李时珍考中了秀才。他的父亲十分高兴,鼓励他再接再厉,考中举人。但李时珍实在对八股文提不起兴趣,连续三次应考都失利了。此时的李时珍感到不能再继续走科举这条路了,必须要按照自己的志向安排生活。学医,并从这一门学问里求发展,是李时珍多年的心愿,现在他要毫不犹豫地实行了。他的父亲李言闻也意识到李时珍不适合科举的道路,其实他早就看出这个孩子在医学方面有天赋,只是因为当时行医为世人所鄙,才想让他科考做官。终于,李言闻同意了李时珍的要求,不再让他应考,而是跟着自己钻研医学。
  “药圣”之路由此开始。

在实践中成长


  放弃科举之后的李时珍开始正式行医,他用心学习、研究父亲和前人的经验。李言闻对人参和蕲艾(蕲州出产的艾草)很有研究,写有《人参传》《蕲艾传》。李时珍认真研读这些书,并常与父亲讨论医理和药理。后来,在李时珍的提议下,李言闻将自己毕生行医的经验总结出来,写成了《四诊发明》,探讨了中医望色切脉的理论和实践。
  有一年,蕲州连年干旱,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困难,而地方官却过着奢侈的生活。明朝初年在各地设有“惠民药局”,规定“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之医药”,这应该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但在当时,药局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里面缺医少药,即使有医官也是为官僚治病,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生病的穷苦百姓找李时珍看病,李家父子热情接待,尽自己的力量为其治病;有时父子二人还亲自上门诊治,守护病人。他们的热心,受到了乡里乡親的感激,一些病人治好了病,就将自己织的布、种的瓜送到李家,当作诊费。东西虽薄,却饱含着深厚的情谊。
  李言闻曾对李时珍说,学医不能仅仅靠熟读医书,还必须多接触病人,从实践中取得经验。这成为李时珍日后行医的一条座右铭。李时珍虽读过很多医书,但从不死啃书本,而是在实践中比较、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比如,巴豆是一种泻药,有毒。但李时珍经过研究和试验后,认为巴豆的药效是根据剂量来定的,用得重,固然会引起腹泻;但如果用量适当,则可以治疗腹泻。他用这种方法治好了一个六十多岁妇女患了五年的慢性腹泻病。李时珍总结了这个经验,认为用药治病,关键在药物要对症,剂量的轻重要搭配得当,如果用得不合适,反而会误事。
  这种从实际出发并刻苦钻研的劲头,让他治好了许多当时的疑难杂症。举例来说,当时有一个小孩子喜欢吃灯花,还有一个小孩子喜欢吃生米,根据现代医学判断,这种病症属于钩虫病人的异嗜癖,但在当时许多医生都无法理解,束手无策。李时珍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仔细观察诊断,用百部、使君子、槟榔等药,很快就治好了他们的病。百部和使君子都是杀虫药,可见,李时珍已经正确地了解了这种寄生虫病以及治疗办法。
  李时珍的医术高明,很快就传遍了荆楚一带,很多远地的人生了病,人们就推荐说:到蕲州找李郎中去。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朝廷下令各地举荐医学人才,以补充太医院的缺额。已经很有名气的李时珍自然在推荐之列。到了京师(今北京)的李时珍,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任官很小。一年以后,他就托病辞职回乡了。
其他文献
唐王朝的强大和繁盛,是与其奉行的国策密不可分的。代宗朝(762—779)诗人张惟俭《赋得西戎献白玉环》一诗,就颂扬了唐王朝的开放及平等的民族政策带来的四海统一,人心所向: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  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  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  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  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诗的开头两句“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是说唐王朝实行开放
期刊
马周是唐贞观年间的名臣。他两次上书唐太宗,详细论述了自己关于治国理政的思考。这两篇疏文真切直言,针砭时弊,且深谋远虑。其中“理天下者,以人为本”,“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畜多少,在百姓苦乐也”等观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马周是唐代贞观年间的名臣。据新、旧《唐书》的《马周传》记载:马周是山东茌平人,出身贫寒,但从小勤奋好学,尤精《诗经》《春秋》。他天性旷迈、不拘小节,这个性格让他在年轻时吃了不
期刊
戊戌年是属狗的人的本命年。家人问:为何我的本命年生肖为狗,戊、戌二字《说文解字》是如何说的?  戊、戌二字很相似,区别仅是其中的一横,音义亦各不相同。不过,要说戊、戌二字,还得先从戈字说起。  戈的甲骨文字形为,像是一把木头长柄上装有锋利长刃的兵器,那可是远古时的一种兵器。从商代到战国时代,戈在中国战场上十分常用,拼打厮杀中总是离不开戈,直到秦朝后,由于矛的出现,戈才逐渐消失。戈主要由青铜浇铸而成
期刊
“和”原本是一个典型的音乐概念,指不同声音的相互调和。由于中国古代对音乐的教化作用和象征作用的高度重视(《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和”成为修身齐家和
期刊
西晋和东晋时期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东汉、曹魏以來在地主阶级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官僚大地主阶层,他们一般是累世做官,门第显赫,被称为世家大族,又称“世族”或“士族”。世族势力的强大必然会削弱皇权,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要依靠监察机构制约世家大族的势力。但两晋时的天下大势是皇权不断萎缩,世族日渐强盛,这就决定了依附于皇权的监察制度是软弱无力的。尚书左丞管监察  两晋时期监察制度的框架
期刊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歌犹如灿烂群星,以其独特的魅力辉耀时空,久传不衰;而唐诗无疑是这浩瀚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仅按清代所编《全唐诗》统计,就有作者三千多人,诗篇五万余首。面对如此多的唐诗,若想全读,恐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普及和流传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唐诗选本,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属《唐诗三百首》。作家王蒙在《非常中国》中赞道:“最能表达汉语汉字特色的,我认为是中国的旧诗。一个懂中
期刊
葱岭:细君公主之路  凌山,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在葱岭北原。根据现代专家们的推测,凌山是指今天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西面天山南脉中的一座山峰。有专家甚至认为,凌山即是勃达岭。玄奘当年便是从凌山翻越葱岭,到了中亚的草原上。  葱岭,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是指帕米尔高原。在唐代,这里是朅盘陁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亦是古丝路的重要通道之一。然而,當《大唐西域记》说,阿克苏以南的天山南脉是“葱岭北原”时,
期刊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在历代作品中,骤然会有雄文横空出世,卓然独立,傲视群英。中国公文史亦是如此,东汉末年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唐代骆宾王的《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唐代陆贽的《奉天改元大赦制》都是“雄文一篇惊海内”的公文名作。这些文章不但对今人的公文写作具有借鉴意义,更让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有所反思。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在历代作品中,骤然会有雄文横空出世,卓然独立,傲视群
期刊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旧唐书》卷一六〇、《新唐书》卷一六八有专传。柳宗元心系国家和百姓,主张改革弊政。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永州;虽然环境恶劣,但他仍坚定意志,为施展抱负而做出努力。又被贬至柳州,他则以“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为己任,兴利除弊。此外,他还主张破除迷信,并提倡散文革新。柳宗元
期刊
王叔文(753—806),浙江绍兴人,自称是前秦苻坚的丞相王猛的后裔,但其父祖在唐朝却没有任何仕宦经历。王叔文因为善于弈棋,做了翰林待诏,侍奉太子李诵(761—806),即后来的唐顺宗。平民出身的王叔文,因此机缘得以接触到唐朝的权力核心,并且成为李诵的智囊。在顺宗朝的几个月里,他成为了叱咤风云的改革派。一、智囊与“太子党”  唐顺宗李诵是德宗的长子,做了二十五六年的太子,看着父亲晚年的不作为,他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