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原本是一个典型的音乐概念,指不同声音的相互调和。由于中国古代对音乐的教化作用和象征作用的高度重视(《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和”成为修身齐家和济世安邦的重要理念。“和”的主要含义有四种:一是适中、中和,二是适应、调和,三是融洽、平和,四是不同。
那么,儒家的“和”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有哪些启发呢?
第一,“和”为贵,就是自己内心的和谐。
在儒家看来,每一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四种情绪,这四种情绪没有外露表现的时候,就是“中”;外露出来但是控制在恰当的范围之内,就是“和”(见《礼记·中庸》)。也就是说,“和”是指能够驾驭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四种情绪,不大喜、不大怒、不大哀、不大乐,有所节制,这就是“和”。可见,儒家的“和”,首先是一种心理调适。对“度”的把握最为重要。所以儒家典籍《论语·八佾》记载孔子的话:“《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的意思是《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过分,悲哀却不过头。所以,“和”其实就是“中庸”,也就是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说:“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西方剧作家莎士比亚也有类似的话:“不要因为您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炽热地烧伤了您自己。不要顾及区区小利,不要因只言片语便耿耿于怀,这样是成不了大事的。”
行政工作是件“劳心”的工作,所以控制情绪十分重要,也特别不容易。对此,儒家学者谆谆叮嘱,几乎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有一次,学生子张问孔子:“楚国有一个令尹(相当于宰相)名叫子文,在行政领导岗位上三起三落,但是他很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三次做令尹,没有高兴的神色,三次被撤职,没有怨恨的神色,而且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工作全部移交给继任者,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称赞道:“真是个尽忠尽职的人啊。”(见《论语·公冶长》)还有一位著名人士,名叫柳下惠,我们都知道他坐怀不乱的故事,是个修养非常好的人。其实他的心态也非常好,他做法官,多次被撤职,但都平静处之。有人对他说:“您不可以离开鲁国么?”柳下惠说道:“正直地侍奉国君,到哪一国去不会被多次免职?如果不正直地侍奉国君,何必要离开自己父母所在的国家呢?”(见《论语·微子》)所以孔子看不起这样的官员: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到;得到了职位,又生怕失去。孔子认为,如果总担心失去职位,就会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见《论语·阳货》)。
然而,要做到心情平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历练和修身。孔子认为只有明智的人不会困惑,只有仁爱的人不会忧伤,只有勇敢的人不会害怕。具备了这三点,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见《论语·宪问》)。
怎么样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关键是要问心无愧。有一次,一个叫司马牛的人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孔子说:“不忧伤,不担惊受怕,不提心吊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问心无愧。”(见《论语·颜渊》)所以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心地坦荡宽广,后者局促忧虑(见《论语·述而》)。孔子最喜欢弟子颜回,为什么呢?因为颜回的修养很高,一箪饭,一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种穷苦,但是颜回自得其乐(见《论语·雍也》)。
“问心无愧”在《论语》里面的原话是“内省不疚”(见《论语·颜渊》),一个人内心要和谐坦荡,就一定要不断地反省自己,看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并不断改进,这样心里才会踏实。儒家文化非常看重“自我反省”,孔子的弟子曾参每天都要反省三件事:为人出谋划策忠不忠呢?与朋友交往讲不讲信用呢?自己所学的东西复习并实践了么?”(见《论语·学而》)
通用电气CEO杰夫·伊梅尔特认为,领导力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反省能力。拥有自省精神,才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才能在冲突来临之前实现一种恰当的平衡,才能卓有成效地做正确的事情。
今天看来,问心无愧、自我反省,就是一种自我管理。这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依然没有过时。现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管理者素质提升的三个步骤:首先是成功实现自我管理,其次是成功实现对企业人员的管理,最终是实现对经营战略目标的管理。因此必须首先克服自身缺点,发扬自身优点,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对一个领导者而言,要管理好自己的品格、道德、知識、智慧、脾气、言行。当代著名政治家、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也指出:“优秀的领导人首先应该具备改造自己的能力,其次才能改变他人。”
在我们看来,孔子所言“内省不疚”的全部内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不停地反思: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弱点是什么?我们是否处理好了个人优势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关系?工作前我们是否未雨绸缪?工作中我们是否做了调查研究?工作后我们是否及时反思?我们是否在把握实情、了解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工作思路与管理流程,从而在点滴积累中实现管理创新?
第二,“和”为贵,就是自我身体的和谐。
儒家非常强调自我身体的和谐,而且把它看成是修身养性、提高品德修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不同,中国文化并不主张消除人的全部本能而做苦行僧,特别是像嘴巴、鼻子、耳朵、眼睛等的欲望,儒家认为那是人人都有的,是本能,很正常。但关键是不能过度,要节制自身的欲望而不能放纵。孟子和朱熹都是这么看的(《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朱熹集注:“欲,如口鼻耳目四支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有不失其本心者。”)。道家也有此主张,老子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第十二章)老子提醒大家:“那些追求长生而招致早死的人,占了死亡比例的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求生的做法太过了。”(见《老子》第五十章)法家的韩非子也叮嘱道:“芳香甘美松脆的食物,醇厚的美酒,肥嫩的肉块,可口是可口,但容易导致生病。……所以一定要适可而止,身体才不会受伤害。”(见《韩非子·扬权》)在孔子心中,一个真正的君子,吃饭不要吃得过饱,居住不要太图安逸,为人谨言慎行,向有道之人请教,这就是好学之士了(见《论语·学而》)。 身体怎样才能和谐呢?那就是少一些欲望。孔子主张无欲则刚。孔子说他自己没见过坚强的人,有人说申枨坚强,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怎么能坚强?(见《论语·公冶长》)
控制身体的欲望,实际上就是控制物质的欲望,这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和修养。把这种修養推广到管理上,就会懂得勤俭,懂得节约,懂得珍惜。在孔子看来,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诚信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使用百姓要在农闲之时(见《论语·学而》)。孔子主张消费与节俭并重。他赞美大禹说:“自己吃得很差,却把祭品办得极为丰盛;穿得很差,却把祭服做得很华美;住得很差,却把力量完全用于沟渠水利。”(见《论语·泰伯》)孔子自己很节约,但对身边的人却很慷慨。《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温馨的故事,孔子家有一个总管名字叫原思,孔子给了他小米九百,他不肯接受,孔子说道:“拿去吧,你自己吃不完就给你的街坊邻居吧。”(见《论语·雍也》)
儒家追求身体的和谐,提倡物质节约而不浪费,这使我们想到一个相关的话题:孔子的财富观是怎么样的?领导干部怎样面对金钱和权势?
孔子对于“富”(有钱)与“贵”(当官),从来就不拒绝。他曾经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去做;如不能,则随我所好。”(见《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的学问好,但是颜回很穷,最后英年早逝了。而另一个学生端木赐不安本分,去做生意,一路都很顺利,日子过得也很滋润(见《论语·先进》)。他对颜回因贫穷而死,表现出伤感、惋惜和无奈;对于端木赐,则是揶揄之下有几分夸奖和肯定。
孔子诚然看重财富,但是,凡事都要讲原则、有底线。孔子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说过:“富和贵,人人都向往,但是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不要享受;贫和贱,是人人都不喜欢的,但是不以正当的方法摆脱,不要逃避。君子失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也如此。”(见《论语·里仁》)孔子甚至这样说道:“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了!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见《论语·述而》)在《论语·里仁》里,孔子更明确地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论语·子张》里,子张说:“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所以孔子认为:“只顾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见《论语·里仁》)孔子曾经对当时希望从政的人发出倡议:“坚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誓死保卫它;不入险地,不住乱邦;国家太平则一展才华,社会黑暗则暂时隐居。治世中,贫贱就是耻辱;乱世中,富贵也是耻辱。”(见《论语·泰伯》)
可见,“士”对于财富和利益,要看该得还是不该得。那么,这里的“士”和“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国际上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指文人学士、中国传统文化守护者、统治者和官僚主流;其实古人所说的“士”主要指领导者。那么,什么是“义”呢?法家的韩非子曾经解释道:“所谓‘义’,就是指适宜,适宜的才去做,所以说,最高的‘义’,其作为是有目的的。”(《韩非子·解老》)可见,“义”就是应该坚守的为人准则,即父子关系、上下级关系、亲友关系中应该坚守的做人原则,它比“利”重要,我们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忘恩负义。
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挨的批评最多,但孔子也有表扬他的时候。《论语》里记载孔子赞美子路穿着破旧衣服,与穿着狐皮貉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惭愧,子路的长处是不嫉妒、不贪婪(见《论语·子罕》)。孔子认为立志追求真理,而耻于粗布淡饭的人,不值得交谈(见《论语·里仁》)。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裕而又有涵养的人。”(见《论语·学而》)孔子的弟子子夏做了莒父的地方官,问如何从政。孔子说:“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只图小利。急功近利,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见《论语·子路》)
日本近代商人涩谷荣在《论语与算盘》中讲到义和利合一时的经营原则。义,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利,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李嘉诚也说过:“是我的钱,一块钱也去捡;不是我的钱,一千万也不要。”
(选自《国学中的领导智慧》,光明日报出版社。有删改)
那么,儒家的“和”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有哪些启发呢?
第一,“和”为贵,就是自己内心的和谐。
在儒家看来,每一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四种情绪,这四种情绪没有外露表现的时候,就是“中”;外露出来但是控制在恰当的范围之内,就是“和”(见《礼记·中庸》)。也就是说,“和”是指能够驾驭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四种情绪,不大喜、不大怒、不大哀、不大乐,有所节制,这就是“和”。可见,儒家的“和”,首先是一种心理调适。对“度”的把握最为重要。所以儒家典籍《论语·八佾》记载孔子的话:“《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的意思是《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过分,悲哀却不过头。所以,“和”其实就是“中庸”,也就是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说:“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西方剧作家莎士比亚也有类似的话:“不要因为您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炽热地烧伤了您自己。不要顾及区区小利,不要因只言片语便耿耿于怀,这样是成不了大事的。”
行政工作是件“劳心”的工作,所以控制情绪十分重要,也特别不容易。对此,儒家学者谆谆叮嘱,几乎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有一次,学生子张问孔子:“楚国有一个令尹(相当于宰相)名叫子文,在行政领导岗位上三起三落,但是他很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三次做令尹,没有高兴的神色,三次被撤职,没有怨恨的神色,而且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工作全部移交给继任者,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称赞道:“真是个尽忠尽职的人啊。”(见《论语·公冶长》)还有一位著名人士,名叫柳下惠,我们都知道他坐怀不乱的故事,是个修养非常好的人。其实他的心态也非常好,他做法官,多次被撤职,但都平静处之。有人对他说:“您不可以离开鲁国么?”柳下惠说道:“正直地侍奉国君,到哪一国去不会被多次免职?如果不正直地侍奉国君,何必要离开自己父母所在的国家呢?”(见《论语·微子》)所以孔子看不起这样的官员: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到;得到了职位,又生怕失去。孔子认为,如果总担心失去职位,就会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见《论语·阳货》)。
然而,要做到心情平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历练和修身。孔子认为只有明智的人不会困惑,只有仁爱的人不会忧伤,只有勇敢的人不会害怕。具备了这三点,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见《论语·宪问》)。
怎么样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关键是要问心无愧。有一次,一个叫司马牛的人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孔子说:“不忧伤,不担惊受怕,不提心吊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问心无愧。”(见《论语·颜渊》)所以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心地坦荡宽广,后者局促忧虑(见《论语·述而》)。孔子最喜欢弟子颜回,为什么呢?因为颜回的修养很高,一箪饭,一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种穷苦,但是颜回自得其乐(见《论语·雍也》)。
“问心无愧”在《论语》里面的原话是“内省不疚”(见《论语·颜渊》),一个人内心要和谐坦荡,就一定要不断地反省自己,看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并不断改进,这样心里才会踏实。儒家文化非常看重“自我反省”,孔子的弟子曾参每天都要反省三件事:为人出谋划策忠不忠呢?与朋友交往讲不讲信用呢?自己所学的东西复习并实践了么?”(见《论语·学而》)
通用电气CEO杰夫·伊梅尔特认为,领导力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反省能力。拥有自省精神,才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才能在冲突来临之前实现一种恰当的平衡,才能卓有成效地做正确的事情。
今天看来,问心无愧、自我反省,就是一种自我管理。这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依然没有过时。现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管理者素质提升的三个步骤:首先是成功实现自我管理,其次是成功实现对企业人员的管理,最终是实现对经营战略目标的管理。因此必须首先克服自身缺点,发扬自身优点,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对一个领导者而言,要管理好自己的品格、道德、知識、智慧、脾气、言行。当代著名政治家、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也指出:“优秀的领导人首先应该具备改造自己的能力,其次才能改变他人。”
在我们看来,孔子所言“内省不疚”的全部内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不停地反思: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弱点是什么?我们是否处理好了个人优势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关系?工作前我们是否未雨绸缪?工作中我们是否做了调查研究?工作后我们是否及时反思?我们是否在把握实情、了解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工作思路与管理流程,从而在点滴积累中实现管理创新?
第二,“和”为贵,就是自我身体的和谐。
儒家非常强调自我身体的和谐,而且把它看成是修身养性、提高品德修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不同,中国文化并不主张消除人的全部本能而做苦行僧,特别是像嘴巴、鼻子、耳朵、眼睛等的欲望,儒家认为那是人人都有的,是本能,很正常。但关键是不能过度,要节制自身的欲望而不能放纵。孟子和朱熹都是这么看的(《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朱熹集注:“欲,如口鼻耳目四支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有不失其本心者。”)。道家也有此主张,老子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第十二章)老子提醒大家:“那些追求长生而招致早死的人,占了死亡比例的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求生的做法太过了。”(见《老子》第五十章)法家的韩非子也叮嘱道:“芳香甘美松脆的食物,醇厚的美酒,肥嫩的肉块,可口是可口,但容易导致生病。……所以一定要适可而止,身体才不会受伤害。”(见《韩非子·扬权》)在孔子心中,一个真正的君子,吃饭不要吃得过饱,居住不要太图安逸,为人谨言慎行,向有道之人请教,这就是好学之士了(见《论语·学而》)。 身体怎样才能和谐呢?那就是少一些欲望。孔子主张无欲则刚。孔子说他自己没见过坚强的人,有人说申枨坚强,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怎么能坚强?(见《论语·公冶长》)
控制身体的欲望,实际上就是控制物质的欲望,这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和修养。把这种修養推广到管理上,就会懂得勤俭,懂得节约,懂得珍惜。在孔子看来,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诚信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使用百姓要在农闲之时(见《论语·学而》)。孔子主张消费与节俭并重。他赞美大禹说:“自己吃得很差,却把祭品办得极为丰盛;穿得很差,却把祭服做得很华美;住得很差,却把力量完全用于沟渠水利。”(见《论语·泰伯》)孔子自己很节约,但对身边的人却很慷慨。《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温馨的故事,孔子家有一个总管名字叫原思,孔子给了他小米九百,他不肯接受,孔子说道:“拿去吧,你自己吃不完就给你的街坊邻居吧。”(见《论语·雍也》)
儒家追求身体的和谐,提倡物质节约而不浪费,这使我们想到一个相关的话题:孔子的财富观是怎么样的?领导干部怎样面对金钱和权势?
孔子对于“富”(有钱)与“贵”(当官),从来就不拒绝。他曾经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去做;如不能,则随我所好。”(见《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的学问好,但是颜回很穷,最后英年早逝了。而另一个学生端木赐不安本分,去做生意,一路都很顺利,日子过得也很滋润(见《论语·先进》)。他对颜回因贫穷而死,表现出伤感、惋惜和无奈;对于端木赐,则是揶揄之下有几分夸奖和肯定。
孔子诚然看重财富,但是,凡事都要讲原则、有底线。孔子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说过:“富和贵,人人都向往,但是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不要享受;贫和贱,是人人都不喜欢的,但是不以正当的方法摆脱,不要逃避。君子失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也如此。”(见《论语·里仁》)孔子甚至这样说道:“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了!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见《论语·述而》)在《论语·里仁》里,孔子更明确地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论语·子张》里,子张说:“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所以孔子认为:“只顾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见《论语·里仁》)孔子曾经对当时希望从政的人发出倡议:“坚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誓死保卫它;不入险地,不住乱邦;国家太平则一展才华,社会黑暗则暂时隐居。治世中,贫贱就是耻辱;乱世中,富贵也是耻辱。”(见《论语·泰伯》)
可见,“士”对于财富和利益,要看该得还是不该得。那么,这里的“士”和“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国际上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指文人学士、中国传统文化守护者、统治者和官僚主流;其实古人所说的“士”主要指领导者。那么,什么是“义”呢?法家的韩非子曾经解释道:“所谓‘义’,就是指适宜,适宜的才去做,所以说,最高的‘义’,其作为是有目的的。”(《韩非子·解老》)可见,“义”就是应该坚守的为人准则,即父子关系、上下级关系、亲友关系中应该坚守的做人原则,它比“利”重要,我们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忘恩负义。
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挨的批评最多,但孔子也有表扬他的时候。《论语》里记载孔子赞美子路穿着破旧衣服,与穿着狐皮貉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惭愧,子路的长处是不嫉妒、不贪婪(见《论语·子罕》)。孔子认为立志追求真理,而耻于粗布淡饭的人,不值得交谈(见《论语·里仁》)。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裕而又有涵养的人。”(见《论语·学而》)孔子的弟子子夏做了莒父的地方官,问如何从政。孔子说:“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只图小利。急功近利,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见《论语·子路》)
日本近代商人涩谷荣在《论语与算盘》中讲到义和利合一时的经营原则。义,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利,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李嘉诚也说过:“是我的钱,一块钱也去捡;不是我的钱,一千万也不要。”
(选自《国学中的领导智慧》,光明日报出版社。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