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3297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言论都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在当代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是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键,更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事业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从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后面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再到十六大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写进党代会报告,之后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部署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总纲中,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第一个要求提出来,这充分体现了把人民群众放在主体地位,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力量,更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先探索的是社会主义,由于刚建国,经验不足,所有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学习和模仿苏联模式,但是最终却没有取得好结果,之后经过人民群众的不断努力,在新的一届领导人的带领下,通过吸取失败经验以及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蕴含着的无穷智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好的想法,这些想法都来源于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邓小平曾经说过:“改革中的许多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1]p30-31
  在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已经摆脱了弱国的称谓,并在世界舞台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经济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文化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外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外,很多地方都建有孔子学院;在文化方面,中国已经变为体育强国,无论是奥运会还是锦标赛,中国的运动员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在科技方面,中国的航母潜水最深,中国的航天技术也位居世界前例,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等。中国获得如此多成就和荣誉,归根结底是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可以说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最大的动力来源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
  二、实现和发展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一直为人民的利益努力奋斗,无论是战乱时期,还是和平时期,他们都把群众的、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并把实现和发展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党终身奋斗的目标。
  1.早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地位的追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国外势力的不断入侵使我们的人民大众生活与水生火热之中,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努力寻找救国的方案,但都没有取得好的结果。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的希望。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寻找改造社会的力量,他们深入被压迫群众中,奔走于工厂、铁路并发动群众认识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也逐渐成为工人阶级和劳苦群众的代表。1920年九月,陈独秀在在《新青年》杂志发表《谈政治》一文,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2]p20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共同组建了中国共产党,并把在中国实现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
  2.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人民为中心,正如马泽东指出:“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3]p86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是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和需求,因此,中国共产党顺应了民意,开始为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3]p1005“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到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4]p136“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战争”。[4]p136另外,在解放区和根据地,毛泽东还提出了要关心群众的生活,他强调只有把从生产劳动到柴米油盐和小孩子的上学的问题这些小事解决好,才能使广大群众体会到共产党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他强调:“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4]p131-132总之,毛泽东认为,既要依靠群众,又要服务于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一直提倡的观点,他强调:“共产党员应该紧紧的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一样,依靠人民,犹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语言一样。”[5]p97他还形象的把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作种子和土地的关系,认为共产党人是种子,人民是土地,每到一个地方就需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们之间生根开花。
  总而言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并紧紧跟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从而实现了中国的梦想,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   3.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3]p105所以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就把在战争时期根据地建立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确立下来。毛泽东强调,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要求各级政府,各级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人民法院,人民政府,人民军队等。除了毛泽东,周恩来总理还把“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刻成徽章并时刻戴在自己身上,目的就是鞭策自己。之后的领导人,邓小平,也是时刻惦记人民,为了人民,他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之中的有一条即“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心系群众,不但打老虎,还捉苍蝇,使人民的利益得到真正的保障,他还在各地进行考察,为的是了解人民群众,为更多群众服务。
  苏联的解体,更提醒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这一路走来,时时刻刻都在为人民谋福利,中国社会越来越走向民主化,随着科技的发达,国家设立网络渠道使人民能够监督政府。法律条文越来越系统化的更加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因为法律更能够保障人民的权利。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追求的目标,它不仅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发展,而且也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经久不衰。
  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领导相结合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领导相结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坚持党的领导结合起来的经验是符合马克思群众观的,党的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产物,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群众史观,又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人民主体与党的领导这对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主义必须依靠无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来实现。另外,毛泽东曾经说过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根据这些观点,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人民主体地位的范畴反映了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主体观的坚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改变的。”[6]p27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既要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向前进,又要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的动力,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另一方面,从实践来看,共产党始终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并且也能够满足广大人民根本的利益需求,这说明人民群众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十分正确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其次,人民主体范围内在地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人民群众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通过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对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形成新的理论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新内容。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最根本的来源,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根本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源自于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认真对待群众的创新,不断总结群众的经验。江泽民指出,“要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要不断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中吸取营养。”[7]p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关于社会主义,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更需要我们注重人民群众的创新,总结经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更大成就。
  再次,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与党的领导相结合的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依靠力量论和领导核心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中国梦是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亿万群众参与和创新的事业,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解决好依靠什么力量的问题,还要解决好领导核心的问题。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领导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
  本篇论文旨在体现出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结合历史发展规律与当代中国国情,阐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靠什么肩负起祖国不断发展、强大的重任,从多个层面突显出人民主体地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在追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各代国家领导人的主张,无不体现人民群众至上,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走群众路线,这才是国家兴旺,人民富裕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牢牢树立人民主体观,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向前探索、发展、瞩目,国家才能强盛,人民生活才会蒸蒸日上,整个社会才能真正和谐,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M].三联书店,1984.
  [3] 《毛泽东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 《毛泽东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
  [5] 蒋菊琴,董显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主体思想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9(5).
  [6] 黄刚.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之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结合[J].实事求是,2011(5).
  [7] 《江泽明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效处理高校紧急突发事件,提升辅导员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最直接的管理者和责任人,处置突发危机事件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处理的效果,这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辅导员  当前,高校突发紧急事件频频发生,这一系列危机事件的产生给辅导
期刊
如何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简单地解释,就是以每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基本素质、社会需求和个人价值观念为中心和依据,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下面,就近几年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经历,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变通方法,高效而简捷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从传统单一中解脱出来,趋向于个性化和多样
期刊
【摘要】: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环境政策形势以及种种因素不同,所选择的折旧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本文首先概述了固定资产折旧,进而对我国目前固定资产现状进行分析,随后针对我国目前企业的状况分析其弊端,可以使企业决策者清楚的认清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不足以及通过比较各个折旧方法的不足让企业抉择者扬长避短。整片论文可以使企业抉择者对各自的企业如何选择折旧方法有个清晰的认识,合理的选择折旧方法,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使
期刊
【摘要】:目前,网上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着各种突出问题。本文将从舆论环境、“把关人”角色面临的挑战、网上舆论引导手段、涉事单位的舆情应对四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给予网上舆论引导工作一些思考。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把关人;舆情  网络作为新兴传播媒介,日趋成为当前舆论生成的策源地、传播的集散地、交锋的主阵地。网络舆论的自发性和不可控性,以及舆论变动的离散性、多向性增加了网络舆
期刊
【摘要】:简单说来,自由主义是以自由作为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政治流派的集合。作為一种意识形态和哲学,它源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后经演变发展,形成了政治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三方面的内容。自由主义自传入我国以来,就逐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道德养成的角度审视自由主义对我们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视角。本文结合了当代中国与时俱进的道德自我观,概括了在自由主义思潮长河中,如何实现自我道德的认
期刊
【摘要】:钢琴在中国的出现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它的出现可以说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结果,。但目前我国的钢琴教育一直沿用西方的教材体系,中国钢琴作品的选择和使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从中国钢琴音乐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分析·洞察钢琴艺术各个侧面发展的优势与缺失,窥见中国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以更加清晰和理性的思索中国钢琴艺术发函的未来。  【关键词】:中国钢琴艺术;继承;创新;发
期刊
【摘要】:我国孝文化城市的代表就是湖北孝感市,同时其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特色民俗节日。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孝感市政府对孝感的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力图将孝感的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出来,从而将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因此本文就是对湖北孝感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与旅游开发策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湖北孝感;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开发  前言:我国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旅游市场发展的要求
期刊
【摘要】:分析水利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对于如何运用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问题研究不深、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不够显现、资金投入与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不相适应、信息资源共享整合难度大等问题;研究水利信息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应以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强化职能,以及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等为对策。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水利现代化;对策  一、水利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关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我国零售行业发展迅猛。为了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老百姓创业,小型零售店创业门槛低,品牌连锁加盟模式也降低了经营风险,全国出现了一股开店热潮,而零售离不开促销,促销效果评估作为促销工作的一項重要内容,己得到了广泛认同,小型零售商店的市场范围小、消费人群少,更希望获得更多的稳定的忠实顾客,如何开展促销活动来实现促销的沟通价值,需要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的内容是在民国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的漆文化发展情况,以及其历史的演进过程。而本文也在分析的过程中表明自身的态度,在人类的认识和使用漆艺术和漆文化过程中,这一艺术类型和文化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内容,更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漆器是人类在物质文化发展过程中,在装饰的艺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下得到的产物,也就是说早期的漆器出现是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随着我国生产力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