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坡上升的学生规范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i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成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始终。
  
  小学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巴金就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通过养成教育这一重要抓手。
  1.良好行为习惯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体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所形成的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通常,人们把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或符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习惯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或不符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习惯称为不良行为习惯。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常常表现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如作息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消费习惯、运动习惯等)和学习习惯(书写习惯、阅读习惯、思维习惯、预习与复习的习惯、探索问题的习惯等)。
  行为习惯作为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不仅反映了个体的需要与态度,而且在个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并直接影响活动的结果。行为习惯的好坏往往是观察和评价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最重要指标和窗口,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小学生素质的体现。例如,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待人彬彬有礼、注意节约和环保等生活习惯,往往被看成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体现;同样,书写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预习与复习、勤于思考等学习习惯,往往被看作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体现。
  2.良好行为习惯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行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所谓“自动化”,就是指只要这种行为在某种动力的作用下被启动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执行下去,很少需要个体付出意志努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保障。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成才受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方面。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好像变成你的“天性”了,你以后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受益于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德的重要条件,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生由于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不再把课堂纪律和各种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这样,师生冲突和亲子冲突产生的可能性减少了,师生沟通和亲子沟通更容易了,课堂气氛和家庭气氛也更和谐了。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小学养成教育的探索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教育者若能给予恰当的带有启蒙性、准备性、基础性的引导和帮助,他们的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乃至影响其一生。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缓坡上升的过程。一般小学低年级以他律为主,中年级逐步引导他们自律,到了高年级以自律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突破重点,抓关键期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因此我们在低年级时要抓住这个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细、抓紧、抓实。根据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规律,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知、比、纠、仿”教育系列开展养成教育。“知”:利用主题班会、晨会等讲解常规要求,示范标准动作,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让学生经常反省,谈自己哪些行为符合常规要求,哪些行为违反常规要求,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逐步改正;“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如:在班级设立“啄木鸟行动小组”,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不良行为;“仿”:每次评选出来的榜样,让其他同学以此为标准尽力效仿。同时注意研究学生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根据年级不同和缓坡上升的要求,把教育内容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实施,做到重点突出,步步推进。如把一学年的教育内容按月分成几个大主题,再按周分成几个小子题逐一落实,达到周周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一次重复训练,每周一次小结,每月进行一次表彰。
  2.注重细节,从点滴做起
  小学生因知识浅薄,经历短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从他们剪指甲、穿衣、吃饭以及走路姿势等方面进行指导,尤其是每位同学的卫生保洁工作的指导,要求他们管好自己周围的卫生,注重教室每一个角落的卫生(如将教室后面放成长记录袋的盒子标上学号,根据学号将里面的卫生保洁分配到每一个人)。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联系的。在学习方面,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参加升国旗活动时如何站立、如何行礼;上学、放学如何站路队,怎样走,在什么地方散队;在校内见到教师如何行礼问好等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指导。在每周安排值日同学的工作时,要提醒他们应注意哪些问题,每一个细节都要明确。平时还要经常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平平常常的小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3.形式多样,以趣导行
  教育要注意情感的激发,因为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导之以行。空洞的说教往往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能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学生座谈会、知心信箱、手拉手结对、主题班队会、征文比赛、文艺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激励学生人人争做好儿童。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爱表扬的特点,我们进行评比活动,评出卫生表现好的同学,站队、做操表现好的同学,对这些同学进行表彰。这个评比活动除了鼓励的成分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树立榜样,示范带动更多同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评比活动中进行体验、理解,好胜心被激发了,他们也会努力遵守纪律,希望被教师表扬成为榜样。我们在成长记录袋中,及时把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积极表现,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填入其中;一些对班级有特别贡献的表现,及时记录在班级成长记录袋中,激励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育人方向,走出一条圆满的人生轨迹。在班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中,我们大都采用轮流制,力争为每一个同学创造服务他人的机会,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养成自理、自立、自治、自强的品德素养,逐步使养成教育中的一些要求和行为规范变成学生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趣味性,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培养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请你跟我这样做”等活动,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同样是使学生养成楼内行走靠右的好习惯,一开始讲清为什么,怎样做,如果总是这样重复学生就会厌烦,所以可以请做得好的学生谈感受,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儿歌 “铃声响,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整齐;小嘴巴,快闭上,认真听讲用心记;写作业,勤于思,练就本领比高低;好习惯,早养成,健康向上有活力。”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习惯培养效果较好;儿歌“弯弯腰,伸伸手,地上垃圾跟我走”,学生会记在心里,始终注意自己的卫生。开展“小故事大道理”活动,让学生明白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学生在这些愉快的训练中容易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年过八旬仍能准确地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0位数字。有人问他是怎么记住的,他回答说:“说起来也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做到不见实效不收兵,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如学生的卫生保洁,就需要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刚入学时每天提醒学生检查自己周围的卫生情况,值日同学进行监督,每周进行评比。通过一学期的反复抓以后,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深化,最终他们能够自觉检查自己的卫生并形成一种习惯。
  5.家校联手,增强合力
  学生在学校做得好,在家是不是也这样?我们常听说5 2=0的说法,意思是说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周一到周五,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的周六周日两天。虽有些夸张,但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一致的弊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因此,和家长常联系有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稳定性。在和家长沟通方面,平时尽量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一想。有一次,我的一个好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打电话。”因此,我就反省,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时尽量做到良药“甜”口却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指出孩子的缺点前多找一下孩子的优点,使家长乐于配合教师纠正孩子的缺点,这样就更利于教育孩子。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开展家长教育心得交流活动,让一些学生家长向大家介绍他们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使他们资源共享。
  
  小学养成教育尚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一人一事就能实现,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长期的通力合作。而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化的教育,极易搅乱孩子们幼嫩的心智,我们很难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小学养成教育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环境中存在着不利于养成教育的因素
  (1)教师的不当行为
  教师是小学养成教育的主力。教师的一言一行传达着教师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表达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甚至成为小学儿童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不注意自身修养,其行为表现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教师常见的不当行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学生态度粗暴,如对学生吼叫、讥讽或辱骂学生、以肢体威胁学生;二是不公正行为,如:明显的偏袒某些学生;三是对学生的要求前后不一致,让学生无所适从;四是不适当地评价学生,如:拿学生任意互相比较、将学生贴上“愚笨”的标签;五是缺乏爱心,如对学习迟缓的学生没耐心、不听学生诉说、对学生太严苛等;六是教学态度存在问题,如上课费话连篇、讲课令人乏味、课前未充分准备教材、课中随意离开、不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确定进度等。
  (2)家长的不当行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不当行为会使学校养成教育的成果化为乌有。例如,学校教育孩子要“粒粒皆辛苦”,家长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学校给孩子讲“孔融让梨”,家长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学校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家长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学校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长却帮助孩子打扫教室卫生,恨不得连作业都要替孩子写……
  (3)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
  社会环境是影响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重要因素。经济文化的繁荣在给我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我带了许多精神糟粕。一是某些影视作品,格调低俗,充满色情和暴力的情节,宣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信念。这些因素对涉世不深的孩子毒害很大;二是学校周边环境中存在着引起学生不良行为的诱因,如游戏机、网吧、歌厅等。三是社区居民也会做出一些不当行为,如小区里有的人好逸恶劳、骂街、打架、赌博等,都是不利于养成教育的行为表现。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
  (1)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标上的分歧
  虽然家长和学校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有出息,在大方向上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落实到具体目标或要求上,双方就出现了分歧。例如,学校教育强调“全面发展”,可是有的家长却“重智轻德”。在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时,学校强调既重视生活习惯,又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有的家庭,只重视学习习惯,不重视生活习惯,有的孩子都上小学四五年级了,吃饭还要大人喂。例如,学校教育强调艰苦朴素教育,可有的学生家长,因为经济比较宽裕,自觉不自觉地向孩子灌输享乐主义思想。学校与家长应多多沟通,在协调的基础上确定小学养成教育的基本要求。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上的分歧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上的分歧也表现得十分明显。首先,我们的学校实施的大多是班级授课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必须维持良好的教育秩序。因此,学校教育多强调严格管理。而在家庭中,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孩子往往成为家庭的中心,由于心疼孩子学习的辛苦,许多家长往往会放纵孩子,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隔代教养中,溺爱现象十分普通。应当提出,有的家长文化修养较高,在教育方面有深入的思考,他们反对严格管理,担心这会扼杀了孩子的个性。班主任老师要注意多与家长沟通,及时消除误解,并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
  其次,教师在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时考虑全班的教育与管理,而家长则更希望教师多表扬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在孩子被批评时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干扰正常的教育秩序。因此,教师一定要慎重使用批评这一手段,同时注意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以便相互配合。
  总之,为使小学养成教育得到有效实施,必须消除教育环境中不利于养成教育的因素,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协调。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真心理解,给教师以亲和度  一是校长不要总是坐在办公室,应主动走进教师群体之中,利用公众场合的氛围,和教师们聊一些感兴趣的共性话题。比如谈一些政治时事、社会新闻,交流对子女教育的看法。课间的随意走动,故意接近,随意交流,会让教师感受到校长的亲和。要尽最大努力解决教师在工作中的困难,消除他们的疑虑。这样,可以拉近校长和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是以学习者的姿态参加校级教育教学活动。校长不能被校务事情
学校领导常常会对那些他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承担责任。但是我们得承认,有些事情是他们无法控制的。因此,如果将过多的时间用在关注这些超出校长控制的事情上,那么将会导致校长运用管理策略的无效能。校长应该关注的是那些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核心因素,那才是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富有成效的关键。    师资分配    对于任何一位教育领导者来说,最重要的可分配资源即是教师。校长扪心自问,我们学校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平等地享用最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棋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1999年,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需求,深入分析了制约学校发展的“软肋”,通过研究分析,我们明确了“在全面育人中体现办学特色,在发展特色中推动全面育人”的办学思路,以棋文化构建为切入点,将象棋、围棋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作为学校的特色来实施。    起步阶段    1999年,我们开设了象棋特长培训班,2002年,开设
山东省莘县实验初级中学确立坚持课程改革中心工作,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努力落实“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3·2·1”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新课程改革特色。这个学校富有成效和特色的课改工作,提升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带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其改革经验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正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所名校。实验初中在历年中考,交出了一份份
我们在教学视导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行为随意,教学低效;在课后翻看教师的教案时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模糊空泛,教学过程罗列教学内容、知识点,缺乏师生活动设计,备课上课两张皮;在座谈交流中还了解到,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备课。由此看来,需要在教师的备课与编写教案环节加强引领。  我们以创新教学设计为突破口,以“教学目标的三维融通表述”以及与之相应的教案书写格式变化促进了课堂的变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我们今天的发展很快,2010年就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可以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三步走目标是清晰而明确的,但是我们的改革跟发展三步走并没有对应的步骤。我认为,改革也需要一个三步走的规划。  第一步是1978年启动
“这是一个社会需要、个人前途更加灿烂、有能力胜任的最佳选择。”  众所周知,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这4项技术经过了无数次的改版及重塑,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火药的发明,将人类从冷兵器时代一下子推向了热武器时代,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发明之一。不过遗憾的是,中国虽然发明了火药,也是最早将火药运用于军事的国家,但在近代很长一
案例    最近,南方H1N1流感肆虐,尤其有学校学生感染的案例,因此当地教育管理部门都紧张起来,紧急部署各学校,要求每日晨检午检两次,并及时报告。各学校自然非常重视,比如有一所学校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制度,规定几点检查。发热多少度需要上报隔离,几点汇总,超过就要接受怎样的批评,等等。老师们也都非常重视,每天严格按照学校要求,了解学生身体变化情况,及时给孩子量体温。虽然是突发事情,但全校却井然有序。但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集体备课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攻克难关,实现智慧和资源共享,弥补教师独立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保证备课的质量。近年来我校就如何开展好集体备课进行了深入探讨,也有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查找“问题”——拨云见日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目前的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
不管拥有多大的雄心壮志和理想抱负,如果没有充足的教育经费支撑办学,校长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然而,单靠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教育经费,既不丰足又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干扰和制约着学校管理者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的创新发展。作为学校管理者,怎样才能有效地筹集教育经费,并取之有道呢?  其一,对外出租校园的闲置房。我们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性质的学校,同时又是本区占地面积最大的一所学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