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组织和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合理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是新时期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笔者在对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辅导员差异研究中发现,学历不同的辅导员在对问题的处理和认识上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于是再次针对辅导员的学历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分别对高校辅导员、专任教师、在校学生和社会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该问卷主要对辅导员自我工作情况、辅导员工作的认知态度、学生和辅导员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3份,答卷有效率为96.6%。
学历不同,辅导员表现有差异
辅导方式侧重的差异调查中发现,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更注重于“晓之以理”;本科生学历的辅导员由于年龄较小,更多的是和学生谈心,以交朋友的方式与学生打成一片;而专科(含中专)学历的辅导员一般来说年龄都比较大,他们重视对学生的关怀,树立起学生对他们的尊重,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工作定位差异研究生因为学历上的优势,辅导员的琐碎事务往往满足不了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有一部分研究生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跳板,找到合适的机会就跳。部分高校出现招得到研究生却留不住研究生的现象。而本科学历、专科学历的辅导员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往往没有研究生那么强烈,他们更倾向于在某一行业中稳定下来,从中找寻自己的发展道路。
学生倾向性的差异一般来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喜欢与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交流与沟通,向他们请教专业上和考研上的问题。参加活动积极的学生则喜欢与本科学历的辅导员交流与沟通。一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则更喜欢与专科学历的辅导员打交道。这些现象的出现与辅导员的学历、年龄、阅历有直接的关系。
辅导员共同存在的问题
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学历普遍以本科为主,硕士、博士较少。通过调查发现,辅导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72.3%,具有硕士学历的占25%,具有专科学历的占2.7%。虽然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学历基本符合国家要求,但是和大学生导师的要求尚有差距,距离专职辅导员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的目标仍然有差距。由于学历低、起点不高,又整天忙碌,高校辅导员的科研和职称评聘受到很大的限制。调查发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职称状况是高级职称占6.8%,中级职称占30.7%,初级职称占62.5%。可见,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称结构的特点是中、初级职称比例过大(占93.2%)。 高校辅导员的学历和职称较低,这表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专业搭配欠合理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背景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9.6%,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学科专业的也只占3.8%,这两大学科专业与辅导员工作较贴近,但是两者总和只有13.4%,比例相对偏小。理工、农林医类、地矿和石油化工类学科专业背景者占32.9%,其他普通文科类学科专业占53.7%,两项合计为86.6%。专业结构单一和不协调使辅导员在学习上、思维上缺乏互补性。
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辅导员工作要求高而职业声望、工作待遇偏低,又由于育人工作周期长,短期内体验不到工作满足感和事业成就感。有的辅导员把岗位当作进入高校的“跳板”,或是从一开始就抱着“出路就是转行”的想法,因此许多辅导员只干两至四年就转行或准备转行。辅导员队伍呈现出工作思想不稳定、高流动性、低稳定性,常年处于“新手上路”的境况。
辅导员队伍亟需调整
优化学历结构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在选聘时,要坚持选聘那些将辅导员工作作为长期或终身从事的职业的人才;坚持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的择优选拔;既重视学历层次,又重视知识结构;选聘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为主体的辅导员工作队伍。
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和院系领导要根据辅导员学历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工作。本科学历的辅导员年龄较轻、思维活跃,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应该安排他们多管理学习活动方面的工作。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应安排偏重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方面的工作。专科(含中专)学历的辅导员年纪较大、平易近人、经历丰富,应该安排他们偏重于问题学生和心理问题的管理。
专业化、职业化是出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个人发展前途与方向”,辅导员在工作中最希望得到的是“良好的工作制度体系的支持”。由此不难看出,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辅导员的发展方向规划,实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学校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一样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使用。
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辅导员要敬业奉献,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激励学生要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提升业务素质,特别是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要有过硬的管理能力,适应新时期学生事务管理的要求;要提升综合素质,辅导员应该具备运用新技术做好工作的能力,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观念,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能力,积极与大学生进行谈心交流,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能够与大学生平等对话,还要具备就业指导的能力,能够为大学生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该问卷主要对辅导员自我工作情况、辅导员工作的认知态度、学生和辅导员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3份,答卷有效率为96.6%。
学历不同,辅导员表现有差异
辅导方式侧重的差异调查中发现,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更注重于“晓之以理”;本科生学历的辅导员由于年龄较小,更多的是和学生谈心,以交朋友的方式与学生打成一片;而专科(含中专)学历的辅导员一般来说年龄都比较大,他们重视对学生的关怀,树立起学生对他们的尊重,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工作定位差异研究生因为学历上的优势,辅导员的琐碎事务往往满足不了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有一部分研究生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跳板,找到合适的机会就跳。部分高校出现招得到研究生却留不住研究生的现象。而本科学历、专科学历的辅导员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往往没有研究生那么强烈,他们更倾向于在某一行业中稳定下来,从中找寻自己的发展道路。
学生倾向性的差异一般来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喜欢与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交流与沟通,向他们请教专业上和考研上的问题。参加活动积极的学生则喜欢与本科学历的辅导员交流与沟通。一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则更喜欢与专科学历的辅导员打交道。这些现象的出现与辅导员的学历、年龄、阅历有直接的关系。
辅导员共同存在的问题
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学历普遍以本科为主,硕士、博士较少。通过调查发现,辅导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72.3%,具有硕士学历的占25%,具有专科学历的占2.7%。虽然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学历基本符合国家要求,但是和大学生导师的要求尚有差距,距离专职辅导员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的目标仍然有差距。由于学历低、起点不高,又整天忙碌,高校辅导员的科研和职称评聘受到很大的限制。调查发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职称状况是高级职称占6.8%,中级职称占30.7%,初级职称占62.5%。可见,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称结构的特点是中、初级职称比例过大(占93.2%)。 高校辅导员的学历和职称较低,这表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专业搭配欠合理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背景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9.6%,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学科专业的也只占3.8%,这两大学科专业与辅导员工作较贴近,但是两者总和只有13.4%,比例相对偏小。理工、农林医类、地矿和石油化工类学科专业背景者占32.9%,其他普通文科类学科专业占53.7%,两项合计为86.6%。专业结构单一和不协调使辅导员在学习上、思维上缺乏互补性。
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辅导员工作要求高而职业声望、工作待遇偏低,又由于育人工作周期长,短期内体验不到工作满足感和事业成就感。有的辅导员把岗位当作进入高校的“跳板”,或是从一开始就抱着“出路就是转行”的想法,因此许多辅导员只干两至四年就转行或准备转行。辅导员队伍呈现出工作思想不稳定、高流动性、低稳定性,常年处于“新手上路”的境况。
辅导员队伍亟需调整
优化学历结构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在选聘时,要坚持选聘那些将辅导员工作作为长期或终身从事的职业的人才;坚持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的择优选拔;既重视学历层次,又重视知识结构;选聘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为主体的辅导员工作队伍。
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和院系领导要根据辅导员学历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工作。本科学历的辅导员年龄较轻、思维活跃,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应该安排他们多管理学习活动方面的工作。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应安排偏重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方面的工作。专科(含中专)学历的辅导员年纪较大、平易近人、经历丰富,应该安排他们偏重于问题学生和心理问题的管理。
专业化、职业化是出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个人发展前途与方向”,辅导员在工作中最希望得到的是“良好的工作制度体系的支持”。由此不难看出,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辅导员的发展方向规划,实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学校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一样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使用。
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辅导员要敬业奉献,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激励学生要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提升业务素质,特别是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要有过硬的管理能力,适应新时期学生事务管理的要求;要提升综合素质,辅导员应该具备运用新技术做好工作的能力,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观念,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能力,积极与大学生进行谈心交流,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能够与大学生平等对话,还要具备就业指导的能力,能够为大学生出谋划策,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