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中国本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承载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民族音乐如何在当代完成凤凰涅槃、绽放万丈光芒,点燃国人心中的文明之火,是古老的中国民乐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民族黄管弦乐团;发展
一、 中国民乐已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1、大、中、小型民族管弦乐队遍布全国各地。
民族管弦乐队的建立是时代发展、历史进步的产物,在中国如前文所述,早就有大型的官廷乐队,是中国固有的传统音乐形式。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由于中西音乐的碰撞与交融,中国一批先进的民乐人士吸收借鉴西方管弦乐队的模式,结合中国民族乐器的特点,从数千种民族乐器中选择组成了以吹、拉、弹、打四个声部为基本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队,近年来又在交响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这种大型乐队人员编制一般在50~80人左右,时下有人称之为“鼓修文模式”,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是中央民族乐团、中央广播民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广播民乐、济南前卫民族乐队等。几十年来,在彭修文、秦鹏章等老一辈民乐家的带领奋斗下,为中国民族乐队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示范与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及各地政府重视程度不等,许多省、市对“彭修文模式”望尘莫及。因而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乐队,一般而言,省级民乐队以中型为主,在20-40人左右,市级民乐队以小型为主,在10-20人之间,至于活跃在城乡各种类型的业余民乐队更是多的难以计数。他们在当今中国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积极地活跃在各地,尽管在经济转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乐市场不大景气的今天,他们都在为民族音乐的生存顽强不屈地挣扎奋斗,可歌可颂,成绩斐然。
2、“新潮音乐”的诞生。
在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以及音乐院校的教学改革,为一批年轻有才华的作曲家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他们醒悟到“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非中国民乐莫属,开始涉足民乐创作领域。他们以全新的观念来挖掘许多前所未有的表现方法,并吸收了许多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和中国古老的传统音乐相结合,使民乐创作和演奏产生了一个大的突破。其代表人物是谭盾、叶小钢、瞿小松、陈其钢、郭文景、周龙、陈怡等人。他们的作品虽赢得了一批以青年专业人员为主体的听众群,并受到国际乐坛的欢迎,却难以被大多民乐人士及普通百姓所接受。然而新潮音乐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古老的中国传统音乐汇入了一般新鲜的活力,在中国和世界乐坛上掀起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新闻热点。
3、“民族室内乐”的崛起。
近两年来,在北京突然间一下子冒出了好些个小乐队,人们称之为“小型民族室内乐团”,他们是:华夏室内乐团、中华雅乐组、华韵九芳、“卿梅静月”华乐演奏组、“风之声”华乐团、“胜蓝七馨”民族室内乐团等,与北京遥相呼应的是特区珠海在1996年诞生了“珠海女子室内中乐团”。
这种多以4-9人不等组成的小乐队与中国传统的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十番鼓、弦索十三套及北方农村的“吹打乐”等民间乐队十分相似,圈内人称之为“新古典主义”,但这绝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她在“质”的方面却有了新的飞跃。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第一,他们是志同道合的民办团体、“同仁”组织。第二,乐团成员都毕业于专业院校,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独奏演奏员。第三,他们有一种危机感与使命感,把弘扬中国传统音乐作为自己的职责与奋斗目标,不计报酬,甘愿奉献。这些可敬的青年演奏家们在本职工作之余,潜心于“室内乐”,用高水平的演奏重新向人们展示中国博大深邃的传统文化,寻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构筑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他们活跃在首都的音乐厅、大专院校,并远征法国。这种源于民间又回归民间的崭新组合受到民间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与音乐界人士的普遍赞扬,并在国际乐坛引起轰动。这种组合被人称之为民乐发展的“第三种模式”。
以上三种模式在当今中国民族音乐舞台上并存,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二、民族器乐日益普及,民乐事业后继有人
在当今中国,刘天华先生担心的“政府既不提倡、学校又不列为正式科目,做子弟的要学习,还不免受父兄的呵斥与社会的蔑视”这一现象再也不存在了。党中央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非常重视抓精神文明的建设,改革开放之初,西方与港台音乐文化的大量涌入,民乐一度陷入低谷,党中央适时地提出要在青少年中加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提倡高雅音乐,这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民乐工作者当仁不让地挑起了普及繁荣民乐事业的重担,在祖国各地,许多民乐团与著名的演奏家们面向基层,为广大青少年、中小学生举办音乐会,普及民族音乐知识,传授民乐技巧。在北京,1996年举办了“民乐之星”百场巡演;上海民族乐团面向高校推出“民乐会知音”百日展演活动;在广东举行了“'97广东音乐100场”演出活动;在杭州,浙江民乐团则面向全省中小学校主动送乐上门。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配合素质教育开设的第二课堂中,以民族器乐为特色的培训班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学习古筝的学生就有10万人,二胡、笛子、琵琶、扬琴,甚至洞箫、古琴等冷门乐器学习的人也日渐增多。如今,群众性的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潮已经成为90年代社会音乐生活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对业余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科学合理并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评价,规范日益火爆但也鱼龙混杂的乐器演奏教学秩序,在北京由中国音协、中央、中国音乐学院及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了四家“民族乐器考级委员会”,仅中国音协近二年来在全国24个省区及79个地市建立了“考委会”,考生猛增到63000人,而在1997年刚经文化部批准成立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考委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全国成立了18个“考区执行委员会”,而中央音乐学院的考委会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举行了七届考级活动。考级促使群众性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潮走上了正规的轨道。老一辈民乐家无比欣喜地看到中国民族器乐事业后继有人!
三、90年代的“国乐改进社”——民族管弦乐学会
在中国民族音乐事业陷入低谷的最困难时刻,1986年在北京以老一辈民乐家彭修文、秦鹏章、朴乐升、张殿英等人为首团结全国民乐工作者,率先在民乐界树起一杆大旗,成立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十年来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苦苦挣扎努力奋斗,团结全国民乐同仁,以强烈的爱国心、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为我国民族器乐事业的普及、发展与传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十年来组织了三次学术研讨会,三次全国性的民乐作品展播,组织了千人演奏的《中华大乐》、《龙乐音乐周》及“'95国际中国器乐独奏大赛”,对于促进民族器乐的发展繁荣与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现在在全国许多省市都已普遍地成立了“民族管弦乐学会”,使民乐人有了自己的群众社团组织。如今“民族管弦乐学会”已经成为团结全中国民乐界人士振兴民族音乐事业的中坚力量!这与刘天华先生当年成立的“国乐改进社”相比,无论在“质”与“量”的方面都有了根本的飞跃!刘天华先生九泉有知,可以欣慰了。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1997.3期,田青:再谈民族音乐的“第三种模式”。
[2]音乐周报1997.1.3,冯光钰:走出低谷
[3]人民音乐1997.12期,金兆钧:中国音协考级工作会在北京召
[4]中国民乐信息,1996.10.6,张鸿玮: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
周瑞(1989-),男,汉族,祖籍辽宁省抚顺市,烟台南山学院人文学院音乐系器乐教师。
摘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中国本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承载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民族音乐如何在当代完成凤凰涅槃、绽放万丈光芒,点燃国人心中的文明之火,是古老的中国民乐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民族黄管弦乐团;发展
一、 中国民乐已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1、大、中、小型民族管弦乐队遍布全国各地。
民族管弦乐队的建立是时代发展、历史进步的产物,在中国如前文所述,早就有大型的官廷乐队,是中国固有的传统音乐形式。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由于中西音乐的碰撞与交融,中国一批先进的民乐人士吸收借鉴西方管弦乐队的模式,结合中国民族乐器的特点,从数千种民族乐器中选择组成了以吹、拉、弹、打四个声部为基本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队,近年来又在交响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这种大型乐队人员编制一般在50~80人左右,时下有人称之为“鼓修文模式”,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是中央民族乐团、中央广播民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广播民乐、济南前卫民族乐队等。几十年来,在彭修文、秦鹏章等老一辈民乐家的带领奋斗下,为中国民族乐队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示范与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及各地政府重视程度不等,许多省、市对“彭修文模式”望尘莫及。因而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乐队,一般而言,省级民乐队以中型为主,在20-40人左右,市级民乐队以小型为主,在10-20人之间,至于活跃在城乡各种类型的业余民乐队更是多的难以计数。他们在当今中国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积极地活跃在各地,尽管在经济转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乐市场不大景气的今天,他们都在为民族音乐的生存顽强不屈地挣扎奋斗,可歌可颂,成绩斐然。
2、“新潮音乐”的诞生。
在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以及音乐院校的教学改革,为一批年轻有才华的作曲家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他们醒悟到“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非中国民乐莫属,开始涉足民乐创作领域。他们以全新的观念来挖掘许多前所未有的表现方法,并吸收了许多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和中国古老的传统音乐相结合,使民乐创作和演奏产生了一个大的突破。其代表人物是谭盾、叶小钢、瞿小松、陈其钢、郭文景、周龙、陈怡等人。他们的作品虽赢得了一批以青年专业人员为主体的听众群,并受到国际乐坛的欢迎,却难以被大多民乐人士及普通百姓所接受。然而新潮音乐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古老的中国传统音乐汇入了一般新鲜的活力,在中国和世界乐坛上掀起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新闻热点。
3、“民族室内乐”的崛起。
近两年来,在北京突然间一下子冒出了好些个小乐队,人们称之为“小型民族室内乐团”,他们是:华夏室内乐团、中华雅乐组、华韵九芳、“卿梅静月”华乐演奏组、“风之声”华乐团、“胜蓝七馨”民族室内乐团等,与北京遥相呼应的是特区珠海在1996年诞生了“珠海女子室内中乐团”。
这种多以4-9人不等组成的小乐队与中国传统的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十番鼓、弦索十三套及北方农村的“吹打乐”等民间乐队十分相似,圈内人称之为“新古典主义”,但这绝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她在“质”的方面却有了新的飞跃。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第一,他们是志同道合的民办团体、“同仁”组织。第二,乐团成员都毕业于专业院校,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独奏演奏员。第三,他们有一种危机感与使命感,把弘扬中国传统音乐作为自己的职责与奋斗目标,不计报酬,甘愿奉献。这些可敬的青年演奏家们在本职工作之余,潜心于“室内乐”,用高水平的演奏重新向人们展示中国博大深邃的传统文化,寻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构筑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他们活跃在首都的音乐厅、大专院校,并远征法国。这种源于民间又回归民间的崭新组合受到民间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与音乐界人士的普遍赞扬,并在国际乐坛引起轰动。这种组合被人称之为民乐发展的“第三种模式”。
以上三种模式在当今中国民族音乐舞台上并存,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二、民族器乐日益普及,民乐事业后继有人
在当今中国,刘天华先生担心的“政府既不提倡、学校又不列为正式科目,做子弟的要学习,还不免受父兄的呵斥与社会的蔑视”这一现象再也不存在了。党中央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非常重视抓精神文明的建设,改革开放之初,西方与港台音乐文化的大量涌入,民乐一度陷入低谷,党中央适时地提出要在青少年中加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提倡高雅音乐,这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民乐工作者当仁不让地挑起了普及繁荣民乐事业的重担,在祖国各地,许多民乐团与著名的演奏家们面向基层,为广大青少年、中小学生举办音乐会,普及民族音乐知识,传授民乐技巧。在北京,1996年举办了“民乐之星”百场巡演;上海民族乐团面向高校推出“民乐会知音”百日展演活动;在广东举行了“'97广东音乐100场”演出活动;在杭州,浙江民乐团则面向全省中小学校主动送乐上门。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配合素质教育开设的第二课堂中,以民族器乐为特色的培训班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学习古筝的学生就有10万人,二胡、笛子、琵琶、扬琴,甚至洞箫、古琴等冷门乐器学习的人也日渐增多。如今,群众性的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潮已经成为90年代社会音乐生活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对业余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科学合理并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评价,规范日益火爆但也鱼龙混杂的乐器演奏教学秩序,在北京由中国音协、中央、中国音乐学院及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了四家“民族乐器考级委员会”,仅中国音协近二年来在全国24个省区及79个地市建立了“考委会”,考生猛增到63000人,而在1997年刚经文化部批准成立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考委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全国成立了18个“考区执行委员会”,而中央音乐学院的考委会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举行了七届考级活动。考级促使群众性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潮走上了正规的轨道。老一辈民乐家无比欣喜地看到中国民族器乐事业后继有人!
三、90年代的“国乐改进社”——民族管弦乐学会
在中国民族音乐事业陷入低谷的最困难时刻,1986年在北京以老一辈民乐家彭修文、秦鹏章、朴乐升、张殿英等人为首团结全国民乐工作者,率先在民乐界树起一杆大旗,成立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十年来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苦苦挣扎努力奋斗,团结全国民乐同仁,以强烈的爱国心、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为我国民族器乐事业的普及、发展与传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十年来组织了三次学术研讨会,三次全国性的民乐作品展播,组织了千人演奏的《中华大乐》、《龙乐音乐周》及“'95国际中国器乐独奏大赛”,对于促进民族器乐的发展繁荣与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现在在全国许多省市都已普遍地成立了“民族管弦乐学会”,使民乐人有了自己的群众社团组织。如今“民族管弦乐学会”已经成为团结全中国民乐界人士振兴民族音乐事业的中坚力量!这与刘天华先生当年成立的“国乐改进社”相比,无论在“质”与“量”的方面都有了根本的飞跃!刘天华先生九泉有知,可以欣慰了。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1997.3期,田青:再谈民族音乐的“第三种模式”。
[2]音乐周报1997.1.3,冯光钰:走出低谷
[3]人民音乐1997.12期,金兆钧:中国音协考级工作会在北京召
[4]中国民乐信息,1996.10.6,张鸿玮: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
周瑞(1989-),男,汉族,祖籍辽宁省抚顺市,烟台南山学院人文学院音乐系器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