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还须绿叶衬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龙川县廻龙镇中心小学)
  侧面描写,顾名思义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也就是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文章内容更生动感人,中心更明确突出。在现行语文教材中,侧面描写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相辅相成,相生相合
  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四年级第七册《观潮》课文中,前三段正面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最后一段则从侧面描写,观潮的人越多,越能说明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壮观。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人人都想一睹为快。这样的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对正面描写起到了衬托作用,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感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由此可见,侧面描写对文章中心起到的点衬作用。课文《口技》中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出色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而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出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个段落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技艺之高超。此外,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口技表演者用的是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具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而非物具,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口技艺人表演技艺的不凡。这篇文章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机结合,相生相合,相辅相成,体现出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侧面描写更是烘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二、通过对有关侧面人物的描写,衬托出主要人物的思想行为品质
  通过对与主要人物有联系的其他人物的言行、表情、心理等进行描绘,以衬托主要人物的思想品质,侧面描写可以更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五年级第九册《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中,并没有正面描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的情景,而是通过“我”的心理活动侧面烘托,写“我”首先想只要他跳起来就可以把火扑灭,或者“我”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战友,但这样就会被敌人发现。接着写“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突然叫起来,以及“我”不忍朝他那儿看又忍不住不看,盼望出现奇迹——火突然间熄灭的矛盾心理。从侧面表现了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严守铁的纪律,勇于牺牲自我的顽强毅力和崇高精神。还有《小英雄雨来》课文中写道:“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这些课文中的语句都是写村里人误以为雨来被日本鬼子打死了,村里人对雨来的议论和评价。这也是侧面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通过这样的侧面描写,歌颂和赞扬了小英雄雨来英勇对敌斗争、人小志高、爱憎分明的高贵品质。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中写作者“我”的心理活动和表现;在《小英雄雨来》中写村民和雨来小时的好朋友、好伙伴的言行举止,都是侧面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来反衬主要人物邱少云、雨来的思想品质的。
  三、通过对有关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所要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四年级第七册《飞夺泸定桥》一文,通过天险地势、恶劣气候、敌人嚣张、索桥高悬等多个侧面描写,突出飞夺泸定桥的困难重重,而红四团与敌人激战两小时就夺下瀘定桥,显示了红军智勇双全,说明红军不畏艰险、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对烘托课文中心起到不可缺少的烘托、点衬作用。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老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透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所有这些特定的环境描写,都是从侧面烘托和渲染了文中祥子等特定人物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痛苦。以上两篇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文中主要人物的思想品质起了点睛作用,对文章中心思想起到烘托作用。
  侧面描写,点明了文章中心,烘托了文章主题。侧面描写,丰富了描写的手段,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增添了文章语言的魅力,真正体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就像宋代画院举行过的一次绘画比赛一样,最后夺魁的是这样一幅画:一匹骏马奋蹄奔腾,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真是绝好的构思——踏花归来马蹄香啊!侧面描写妙!
  因此,老师在日常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就要善于在课文分析中让学生透彻理解侧面描写对烘衬文章中心的作用;就要善于在作文指导上,指导学生通过侧面人物的言行心理、对环境的描写、渲染以及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有机结合,来达到烘托中心、突出中心的效果。侧面描写对烘托文章中心的作用不可小视!红花还须绿叶衬!
  编辑 高 琼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也能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答案是肯定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本课内容选自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3课——《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这节课是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行的进阶课程。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插入图片、设置自选图形、将图片作为幻灯片背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小学阶段是在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进行耐心的教导,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针对小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的综合性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取得,数学思想的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程庄小学)  摘 要:现代教育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作为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在语文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外,在写字教学中也进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是学生进行后续理科教育的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数学绘本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吸引到课堂上,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绘本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是人生的基石,“六年影响一生”。小学教育最应该留给孩子的是什么?是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和宽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帮孩子播种美好梦想的种子。“有梦有行才有远方。”这也是临沂第三实验小学师生形成的课程建设共识。在形成全校大的课程共识后,着手开发设计德育系列课程。  关键词:课程;学生;梦想  我们把小学六年划分为三个学段,一年级刚入学的半年为入学学段,六年级的最后半年为毕业学段,中间为常规
摘 要: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且创造力应该从小培养,这就要求小学教育提高对创造力的重视。在小学课程中,科学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学科。但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学生的创造力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科学教学工作者应科学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创造力;科学教学;培养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创造力的培养成为小学教学的重点,这也给小学科学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
(四川省简阳市三岔镇中心小学)  摘 要:古诗词的绝美,在于凝练,在于音律,在于意境,更在于生活。它是中华文化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代表典范。如何在古诗词阅读中营造适宜古典文韵之美的课堂氛围,继而引发学生深度探究古诗词的渴望?下面借文学大家王国维先生的境界三喻,即“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试图从文法境界中寻得一剂良方,借
摘 要:当今社会,压力开始广泛渗透于社会各个阶层,学生也不例外。对小学生来说,因为发育不够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面对诸多压力的同时往往会引发心理问题。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病态与弱点已不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而是更多地转到如何让心理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提出几点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小学教育的措施,仅供参考
摘 要: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强调要发展英语核心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除了课堂,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同样需要考虑发展核心素养,如何在英语作业布置上落实呢?在教学研究中,发现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灵动”作业,能更好地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从而提高孩子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灵动”作业;“自主性”作业;“实践性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南丰小学)  摘 要:体态律动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通过与身体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唤起音乐的本能,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引入了体态律动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  一、体态律动在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中呈现出的问题  目前,很多教师对于植根于国外先进的一种教学方法——体态律动还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