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脱硫脱硝系统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因素

来源 :河北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d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炭脱硫脱硝系统可同步脱除烧结烟气中SO2、NOx颗粒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在烧结烟气治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活性炭的脱除机理及特性,重点分析了入口颗粒物浓度、脱硫脱硝系统中活性炭自产颗粒物、物料循环量、解析效果以及烧结过程电除尘器、烧结烟气循环系统、吸附塔进退模块对颗粒物脱除效果的影响,找到了颗粒物排放的有效控制方法.
其他文献
利用CCT曲线、金相观察和V(C,N)的固溶度积计算,研究了8.8级耐候螺栓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淬透性.结果 显示,在钢中加入适量钒元素,并提高淬火温度,可有效提高奥氏体固溶钒的含量,形成奥氏体晶界偏聚,降低奥氏体晶界能,提高淬透性.并且根据不同温度时耐候螺栓用钢棒材中心硬度值,确定了获取良好淬透性的最优淬火温度,为开发低碳含量的8.8级耐候螺栓用钢提供了思路.
河钢唐山中厚板利用临海的区位优势,通过对铁矿粉资源的综合评判,实现了低品矿粉配加的烧结生产.基于烧结配矿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烧结配矿结构调整方案,并通过漏风治理、料层厚度提升、混合水分管控、筛网管理等生产工艺参数优化,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强度、碱度波动、质量等有了较大提升,且吨矿成本较对标单位的偏差值由+70.19元/t降低至-3.57元/t,经济效益显著.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磨损试验机、洛氏硬度计对喷射成形高速钢HSF8610轧材的退火组织、非金属夹杂物、硬度及磨损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并选取相近成分的粉末钢2060做了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退火组织中,HSF8610与2060的碳化物不均匀度级别相当,非金属夹杂物水平相当,HSF8610碳化物颗粒尺寸大于2060,耐磨性能较2060高出45%.
针对黑山铁矿露天转地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存在矿石损失贫化率大,与大块矿产出率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优化研究.通过回采工艺优化,将原“等间距”进路菱形布置方式改为“半矿半岩”与近矿围岩结合的布置方式,确定了最优崩矿排距值,有效降低了矿石损失贫化率;通过中深孔布孔方式优化,提出了进路中深孔采用“三凿岩中心”、切割井采用“双凿岩中心”取代原“单凿岩中心”的优化方法,有效降低了大块矿产出率,并保护了眉线,节约中深孔凿岩成本约47万元/年,经济效益显著.
针对马钢烧结生产需人工经验调控的问题,对配料及布料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现有自动化控制基础上建立了烧结配料均衡料流控制模型和平滑变料辅助控制模型.生产实践表明,模型投用后,混合料矿槽料位总体保持稳定,各物料配比更加精确,气流分布更均匀;内返率等关键指标明显提高,控制精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烧结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采用低碳、低磷、超低硫以及微合金化的化学成分设计,结合洁净钢冶炼、高质量铸坯生产和优化的TMCP工艺过程控制,开发了15 ~40 mm耐低温强韧性高级别桥梁板Q420qE.经检测,其金相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针对河钢邯钢邯宝板坯连铸机浇注超低碳钢时产生的结晶器液面波动,系统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根据液面波动特点,通过提高钢水洁净度、降低钢水过热度、优化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合理控制中间包吹氩量等措施,连铸可浇性明显改善,超低碳钢结晶器液面波动得到稳定控制,热轧卷翘皮、夹杂缺陷比例由1.38%降低到0.43%.
炉缸损伤直接影响高炉的安全生产和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炉缸修复方法存在的弊端,分析了硅凝胶结合浇注料的湿法喷注工艺的优点,并利用该技术对3200 m3高炉进行了炉缸整体浇注和炉身薄内衬喷注,详细介绍了喷注方案及施工过程.此次高炉炉缸快速修复用时仅30天,合计创效7180万元,同时减少了因更换碳砖造成大量旧碳砖等废弃物的处理,保证了高炉生产的正常运行,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冲击波零时法,用以对浮动冲击平台海上试验爆源进行定位计算.基于水下爆炸冲击波的基尔克乌特-别泽理论计算冲击波传播特性,测量冲击波零时信号及压力信号,计算爆源与各测点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对传统爆源定位方法中冲击波的声学近似假设予以改进.考虑冲击波在壁面产生的反射,建立方程组并求解得到爆源的具体位置.试验表明:在传感器数据良好的情况下,该方法可满足爆源定位的要求,无量纲偏移距离均小于0.0479;在个别数据测量准确性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得到相对准确的定位结果,无量纲偏移距离均小于0.1275.
分析了影响炼钢-连铸工序钢铁料消耗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钢铁料消耗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动态调整转炉炉料结构、优化吹炼和造渣工艺、合理控制转炉炉型、减少浇注过程甩废率、提高中包寿命、优化尾坯操作等措施,钢铁料消耗显著降低,为公司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