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的体验

来源 :新世纪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s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儒家道家的生活美学,是要将学问知识实践于生活,并将现实生活提升到美善的层次,达到“和”“乐”的境界。儒家认为一切的修养功夫,是以得到心灵的快乐为宗旨,经由“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历程,突破了现实环境和气质生命的限制,精神得以解放,生活优游自在,那就是真正的人间乐事。庄子道的精神,是一种艺术的精神。成就艺术的人生,是要超越人间知识的相对性和概念化的状况,消除人我、物我之隔,得到精神的自由,达到“至乐”的境地。儒道思想的极致,都趋向“和”“乐”之境——自由的精神,融入生活,便有着无穷生机,自能成就如诗如乐的自在与适然,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美感,创造一种“无入而不自得”的乐趣。本文第一节“儒家的诗化人生”、第二节“庄子的至乐之道”,就是论述以上的内容。最后,则以陶渊明和苏东坡为例,略述后人如何调和二家思想,在生活中实践,成就快乐适意的人生意境。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生活美学 修养 心灵 陶渊明 苏东坡
  分类号 G252 B2
  Experience of Life Aesthetics:A Case Study of Reading Classic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Liu Shaoxiong
  1 儒家的诗化人生
  儒家的学问,是人间实践的学问。人的所学所思,都应回归于生活,在生活中实践、体悟,以成就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安顿生命,并参与天地之化育①。儒家以为阅读经典,当然可以让人增长知识,启发智能,活络人际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能将知识内化为生命的力量,涵养德性,超越现实环境与气质生命的限制,得到精神上的快乐。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说明了文学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指引我们如何修养,以达到情理兼融、主客合一的理想境界。在创作和阅读的活动中,作者和读者真诚至情的感应,自能激发生命的动能。“兴”,结合了美感经验与道德意识于一体[1]66-100。读者缘情兴感,因情体物,可由作品而照明人生的本质与究竟,观察事理之得失,发现意义,并借着阅读的活动,将自我投入社会的同情共感中,与人产生联系,而彼此的情绪便能得以宣泄、疏导,重回和谐的境地②。
  自由的心性因阅读而被激发,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所谓“诗无达诂”,它容许读者联想,参与个人的经验,引申发挥其意,但也须以文本为依归,不能违逆文体形式的制约和语言结构的规范,且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以意逆志”③,达到主客融合的地步。换言之,创作与阅读系以情感为主导,而理性规则亦自在其中。
  “诗”之为教,在儒家来说,除了美的层次,显然更有伦理的意义。卡西勒在其《艺术的教育价值》中说:“美的形式是一种自由主动性的产物。因此,在艺术王国里,即使是我们普遍的感情、激情或情感也都要经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单纯的接受转化为自发……所有这一切,都不是用那种被动的方式所能得到的,为了认识,为了观察、感受这些形式,我们就必须建造、制造这些形式。这个动态的方向使那个静态的物质方面有了新的色调,新的意义……我认为,正是审美经验的这一特性才使艺术在人类文化中占有了特殊的位置,并使艺术成为构成文科教育体系的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艺术是一条通向自由的道路,是人类心智解放的过程;而人类的心智解放则是一切教育的真正的终极目标。”[2]在互为主体的活动过程中,我们主动参与形式的建构,内在质性变化,心智因之而得到解放。由此可见,自由不是任意拆解体制,放纵恣肆,不受约束的表现;它是在形式中运作,化被动为主动,为形式赋予新的意义所展现的一种精神。回到儒家的讨论。礼,是规约人的行为的各种制度、规范及习俗,使人伦世界时刻处于稳定而有秩序的状态,人们的生活能够和谐运作。礼的内在精神就是一种理性,而人在其中的主体意义是不能忽视的。因此,礼不是僵化的形式,它可因人因时而变,以合宜为准则。人若能经常保持活泼的动力,热爱生活,而感情与理性又得到调和,依礼行事,无过无不及,这样的“礼”便不是外加的礼仪规范,而是主体确立的行为准则,自然合于法度,显现了人的自由意志,有着存在的意义。这就是“立于礼”的意思——人的自主性于此得以确立。由“诗”而“礼”的历程,就是让流荡的情绪,经理性的疏导,与客观存在重新界定意义,调和为安稳的状态、合宜的关系,以安顿生命。《礼记·经解》指出“温柔敦厚,诗教也。”意即文学教育能塑造高尚的品格。而且,文学艺术更须落实于人伦生活,才有真正的价值,这是儒家的理想。因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论语·阳货》于叙述《诗》可“兴观群怨”之后会有“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说法了。
  “诗”与“礼”本不是完全不相关的概念。诗,情中有理;礼,理中有情;两者都有固定的体制,也有自由的空间。因此,诗的学习,让人有机会体验自由在限制中的意义,如能将这种“创造的勇气”[3]扩而充之,实践于礼,便能为它赋于新的精神与形式,让人随时都能合宜得体,生活更和谐快乐,达到更理想的人伦境界。而这种精神充分发挥,无形地运作,完全融入生活之中,便能创造一种“成于乐”的悠游自得的意境。礼有文饰的部分,而文饰也是艺术之源。因此礼的基本意义,是人类行为艺术化、规范化的统一物。孔子鉴于一般贵族过度着重礼的文饰,徒有形式而乏内容,遂把“乐”安放在“礼”之上,认定“乐”才是人格完成的境界。
  孔子的诗教,最终也是一种乐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人对任何事物,与其客观的认知,不如主观的喜好来得积极认真,但最好的是乐在事理的追求中所得到的真知。孔子为何特别重视乐?徐复观说:“因为乐是通过感官而来的快感。通过感官以道为乐,则感官的生理作用,不仅不会与心志所追求的道,发生摩擦;并且感官的生理作用,它已完全与道相融,转而成为支持道的具体力量。此时的人格世界,是安和而充实发扬的世界。”[4]孔子对音乐的要求,兼融了艺术和道德的范畴,是形式与精神合一,美与善(仁的精神)相通所达到的“和”①的境界。   《论语·先进》纪录一段曾点言志的话,最能描述这样的意境:“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诗一般的话语,展现了生活的艺术精神,正是美善之境的至乐形貌[1]469-495。暮春三月,春意盎然,而万物生发,人脱去厚重的冬衣,带着轻快愉悦的感觉出游。地非偏僻,是素所熟悉的沂水、舞雩,自有亲切之情,而无远行的陌生感;人无隔阂,与大小朋友相偕,不是个人的独享,而更愿与众同乐。洗澡,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其乐融融,这种看似平常的游赏活动,流露了自然适性的心境,表现了彼此谐和的关系,如此生活情趣,确实令人向往。张亨《〈论语〉论诗》分析这种生活美学的境界说:“这一陈述虽然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经验,却具体的描绘出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来。因为这些活动并不只是单纯现象,而是感染着活动者的心境,呈现出圆满自足的情趣;这是无目的性,又无所关心的满足;同时也是从其他现实经验孤立出来,不受干预的状态。所以这明显是一种美感经验……自我与外物交融为一体的境界。这自然也是一种道德的境界,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也就是美的最高境界。”[1]96儒家这种将生命的学问融入生活实践中所体验的美感,是诗乐合一的美善之境。一切的修为,是以得到心灵的快乐自在为宗旨,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便意谓我们的行为都切情合理,适性顺心,突破了现实环境的限制,也超越了气质生命的局限,精神自由无拘束,落实为一种从容自得的生活态度,那就是真正的人间乐事。孔子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颜回虽过着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贫困生活,但他不以为苦,因为他掌握了精神上的自由之乐。这自由的本质,是自主的,是生命内在精神力量所赋予的,不受外物影响,所以颜回终日“不改其乐”[5]。宋明理学家津津乐道的“寻孔颜乐处”,就是这种精神境界。
  2 庄子的至乐之道
  庄子追求道,所欲成就的是一种艺术的人生。“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①,大家都很熟悉。庖丁在技中见道,消解了技术对心的制约,得到因解放而来的自由充实感,这是“道在人生实现的情境,也正是艺术精神在人生中呈现的情境”[6]53。而轮扁运斤斫轮,得心应手,则说明了读书求知,依赖别人的经验,无法使人入道,技艺的精进、真知的体会须从实际工作、生活实践中习得,换言之,人生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能求诸外,藉客观的事理探寻,只能通过一番自觉自证的功夫去成就。
  庄子对语言所形成的世界是采取批判的立场的。卡西勒说:“每一种哲学的改革,必先奠基在语言的批判上。”[7]语言符号和意义的关系,庄子比喻为荃之于捕鱼、蹄之于抓兔,因此,“得鱼而忘荃”“得兔而忘蹄”,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他认为使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在传达意义,因此如已掌握意义,便要抛开语言,没有执着这工具的必要。任何事物被配属以语言符号后,就变成抽象的概念了。名实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人藉助语言文字去认知和沟通,都必须经过概念化的程序,因此语言的世界就是概念的世界。概念与真实之间是有距离的。语言的世界不只是概念的世界,同时也是相对的世界。分类是语言最根本的特性,命名活动本身就是依靠着一个分类的历程。一切名目都是有边际的,有边际就有对立,而且必须藉强调对立才能建立清晰的架构,以展开知识的运作,像“是非”“善恶”“得失”“美丑”等名目,要是对立的两方缺少任何一方,则另一方的概念便无法成立。语言在先验上就布满相对的观念,这观念深远地影响和限制着人的思想行为。我们在采用语言表达某一意念时,无形中就在当下排除了与此相对的其他概念,作了某种价值判断。当价值观念形成,就已产生了偏好和欲望,人便从主体分离,向外追求,有所肯定,也有所否定,而其情绪已不期然地受着语言所操纵,于是,世间情事凡合于己则喜,违于己者则怒,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其情形就如庄子所描述的:“心若悬于天地之间,慰暋沉屯,利害相摩。”(《外物》)像钟摆一样,终身不得解脱。
  世间万世万物原是浑然一体的,后来介入了语言活动,人类居中调度,才裁定了事物的状态、关系和意义,这种行为基本上是对原来状况的一种否定。世界一旦语言系统化了,就是“有封”的世界,充满着是非对错之分,完整的天机遭受破坏,人世间种种问题于焉产生。庄子面对语言世界中的虚妄、执迷的情状,痛心疾首之余,他开拓出一种超越语言,回归本体的境界。
  庄子向往的世界是语言发生前的世界,那是真实的世界,是“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大宗师》)、“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天地》)的世界;它超乎概念世界之外,因此,语言无法表述。语言发生前的世界是绝对的世界,它“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所以“数之所不能穷”(《秋水》)。这样的世界不能以语言来“穷分”。语言行为是从“未始有物”(《齐物论》)的浑然状态中,决定一种关系,提出一种说明,据此把世间一切分封成有形的物;而语言分类的性质,本身就受一种“定位”,事物有了“定位”,相对的观念才有它的基点。庄子以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秋水》)无论精粗,语言都是“期于有形”的。但绝对的世界却“无物”“无形”,自然非语言所能论,亦非意所能致;语言行为与这绝对的世界隔着一道不能逾越的鸿沟。在语言世界里,人受到束缚与限制,要突破语言的藩篱,由“概念”回归“真实”,由“对立”变为“绝对”,人才能得到解放和自由。庄子所体验的绝对真实的世界,他通常称之为“道”。
  《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绝对真实的世界,天地万物浑然一体,没有主客对待的关系,是道之所在。道不存在于语言世界之中,换言之,道乃无言之境。庄子在这境界里深切体会到“无言而心说”的“天乐”(《天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大圣至人与天地万物冥合为一,天地“不言”,万物“不说”,则得道的人又如何能用言语来表达呢?另一方方面,道“可传而不受”,所以圣人也只能教人以“不言之教”。   庄子体道,主张无言,但他要表现此“道”,传达他的体验,却又不能不言,这是庄子面对语言的两难状况。所以他只好用辩证的方式解说,《寓言》说:“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因为所言者是“无言”,纵然终身都在说话,内容都是“无言”,故曰“未尝言”;终身都说“无言”的话,又不能否定其说,故曰“未尝不言”。如此吊诡,实在非不得已。
  再说,道乃绝对真实的存在,是人内在生命中自我主体所体认出来的境界,它超乎语言世界中一切人为的限制,呈现绝对自由的精神;这种精神显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也无关乎道德、宗教,而是归属于主客两忘的艺术领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一种诗的境界。蒲拉利(A.C. Bradley)描述诗的体验说:“诗本质上并不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也不是它的副本……诗原自成一独立、完整与自主的世界。你们如想要圆满俱足地享有诗的世界,便须走进这世界里去,遵守它的律令,而且暂时要把你们在现实世界中所有的信仰、目的,乃至限制你们的特殊条件,悉数涤除隔绝。”[8]庄子体道的精神与此相彷佛。因此,庄子要表现“道”时,所使用的语言往往也是接近诗的语言。庄子用了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寓言》)的方式,而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天下》)来表现,“洸洋自恣”(司马迁语),使人不能胶着于语言文字之迹。诗的境界在言意之外,道的境界也在言意之外。常人处理语言,在于“忘言”以“得意”,但只要还有意念在,则仍未达到“忘我”之境。不管庄子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道体,只要是现实世界里的语言,都很难避免遭受同样的对待,这就难怪庄子有“万世之后而遇一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齐物论》)的感叹了。
  天地有大美,与天地往来的人性当然也是美,因此,体道的人生,也应是美化的人生、艺术化的人生。徐复观说:“美的效果必是乐;由大美、至美所产生的乐,庄子称之为‘至乐’……至乐是出自道的本身,因为道的本身即是大美。庄子常将道称为天,所以由道自身而来之乐,亦称为‘天乐’。《天道篇》:‘与天和者为之天乐。’……庄子之道,是艺术精神,要从一般忧乐中超越上去,以得至乐天乐,这便不同于挟带有责任感的仁义之乐。……庄子忘是非等的功夫,实际是成就人生之乐。而乐即是艺术的主要内容、效果。”[6]59-60庄子的“道的精神”,是要在生活上表现为“艺术的精神”。成就艺术的人生,是要使人生得到精神的解放,达到“至乐”的境地。庄子用一个“游”字来象征这种自由解放的精神状态。“游”,是无目的性的快感,无所关心的满足,没有实用功能,也无求于知识,超乎物质世界,是一种纯然的自由精神,依此能与天地达到和谐融合的境地。如何能游?庄子认为需要“心斋”(《人间世》)、“坐忘”(《大宗师》)的功夫——摆脱生理欲望、知识活动,让精神主体得以自由观照,便能“无己”“丧我”,与物相接,就能以虚静之心把握宇宙万物虚静的本质,此时即与之为一体,泯除人我、物我之隔,“与天地万化冥合”。将这自由活泼的精神,融入生活当中,有着无穷生机,自能成就如诗如乐的自在与适然,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美感,创造一种“无入而不自得”的乐趣。
  3 儒道和乐精神的生活实践
  过去的中国读书人,出入于儒道,无论是以儒入道,或是以道入儒,他们如能意识存在主体的意义,务必追求精神的自由,自然能在生活情调上融合二家思想,转化为活化生命的质素,重觅新的和谐关系,在伦理与自然间寻得安顿。大家普遍认为,先秦以后,最能实践儒道精神,享受生活乐趣的人物,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那种悠闲冲淡、和乐清旷的生命情调,仍为大家所乐道。
  陶渊明因与世相违、天性淡泊而作出归田的抉择,躬耕生活充满着苦乐的矛盾。他以坚强的意志、豪迈的性情,担负心理的冲突,并经由生活的锻炼,思想的陶冶,安贫乐道,随缘自适,遂将一切融化成一种悠然的气象,冲淡的力量[9],冶炼出一种独往独来而能与外物旁人相调和的精神。陶渊明《时运》写道:“延目中流,悠想清沂。”诗人在动乱的时世,遥想昔日曾点所说暮春游乐的雅兴,向往平和宁静的社会,渴望相融无间的人情,描绘了心灵归宿的图样。《读山海经》说:“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渊明在优美的景色中浏览书籍,仿佛古往今来的各种景观都来到眼前,怎不感到快慰?这两句写出了田园生活闲暇的乐趣。而《饮酒》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则更表现了与天地一体的浑然之感,一种无言之乐。无论怎样艰困的生活,陶渊明始终保持任真的性情,努力实践儒道的理想,遂成就了他生活意境的悠然、诗歌气格的高妙。
  庄子慨叹知音难遇,他不知道他留下的篇章,篇章里的精神,一直长存于天地间。陶渊明是庄子的隔代知音,苏东坡则是陶渊明的隔代知音。东坡贬谪黄州,作《江城子》说:“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他认为自己是渊明的转世,因为他们都能于醉梦人生中保持着明白清醒的头脑,不随波逐流,而最后有着同样的归宿:“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渊明是庄子之徒,东坡当然也是庄子之徒。他是中国文学世界里,最能把握庄子艺术精神的作家,也是中国人文天地中,最能诠释道家生活美学的大师。
  东坡思想的主要来源,其实不只道家,还融合了儒家和佛学。他吸收各家思想的精萃,与实际生活结合,化为深刻自然的生命智慧,不尚空谈。他曾用龙肉与猪肉表明他求道的态度:“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10]东坡对探索高深的学理无多大兴趣,也不喜欢在空泛的概念上打转,他的学问多切人事,学思所得总希望能在现实人生中发挥作用。在贬谪生涯里,东坡特别向往佛老精神中“静而达”的境界,乃希望透过深自省察的功夫,体悟悲哀痛苦之本源,进而超越得失祸福,恢复意志真正的自由,于是美恶哀乐全在自我,外界的穷达贵贱怎能影响个人的心境?佛老思想,对他来说,主要是为解决人生的困境而设,使人得到心灵的慰藉;不是为了弃世或逃世,而是积极调和各种情理,回馈于实际人生,创造更和乐美好的生活。他的作品,因事缘情,即景述怀,既属个人真情至性的表现,也有普遍的人间意义。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等,这些充满智慧的话语,都不是抽象的概念,哲学思辨的结果,而是从实际生活中体会的心得。   东坡崇尚自由,他颇能领悟自由的真谛。《书吴道子画后》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东坡认为“豪放”“新意”的表现,都须在“法”“理”之中,而非一空依傍,毫无约束的放纵。前面谈到儒家“兴”“立”之意,大概如是。东坡以此精神用于文艺创作和现实生活,一方面尊重各种体制形式的特性,一方面却在其中探索各种可能,翻出新意;这些运作,始终没有完全破坏原有的规范,反而带来活络的生机。艺术之所以能推陈出新,生活之所以充满活力,是因为有勇于创造的精神。不过,创新不是无条件的,能体认限制之所在,才有自由的空间,而自由也只有在限制中体验,才有真实的意义。
  如何在自由和限制中取得平衡,寻觅生命的安顿,得到心灵的快乐,一直是东坡关注的人生课题。写于元丰六年的《临江仙·夜归临皋》呈现了一种自我观照的精神:“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彷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苏轼夜饮“东坡”,直到更深人静才独归住家临皋亭,结果家童已熟睡,敲了许久的门都没人来应,只好倚着拐杖站在门外,静听不远处的江水声。“倚仗”,乃人老的事实,是无法躲避的意识,再听着无情的江水在身边不停的流逝。昔孔子在川上,而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叹(《论语·子罕》)。滚滚江水本来就容易令人惊觉时间的消逝,更何况又值夜深人静,酒醒之后,无家可归,东坡的感慨焉能不深?“长恨此身非我有”一句,出自《庄子·知北游》的一则寓言:“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写身不由己的苦恼,整天为口腹之欲,追逐名利,如此奔波劳碌,何时能“忘”却这一切,重获心灵的自由?“夜阑风静縠纹平”,是眼前实景,也象征心灵逐渐得以平静,从而兴发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感想。就像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一样,驾着小船,远离尘世,浮沉江海之间,逍遥地度完下半辈子。最后两句,应该不是消极的隐退思想,而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与老庄“随缘自适”等观念的结合,好像陶潜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境界。精神得到真正的自由,自然能超越涓涓时间之流,纵身于广阔的江海。东坡贬谪黄州,身体受到限制,不得自由,但经过几年的生活实践,认真思辨,逐渐体悟到生命在有限中得到自由的意义,更能以宽广的视野,省思生命的本质,得以平和的心境面对人生的困顿。
  东坡《书与范子丰》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宋神宗元丰五年之前,贬谪黄州的前期,东坡实际上是“闲而不适”,无法游心于物;到后期时,东坡文学才出现真正的闲情。这首《临江仙》是关键。因为它揭示了由“身闲”到“心闲”的秘诀:能“忘”才能“游”,身心才能得“闲”;能“闲”才能观照万物,无入而不自得。这充分发挥了庄子“坐忘”的精神,也把握了“闲情”的要义。
  《记承天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写与人同乐,发见自然美好的意境,是东坡闲适文学的代表。《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一首写林间散步,其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是东坡难得一见的细笔,也流露了他闲适的心情。因为只有闲适的心,感官敏锐,才能细细体会大自然之中和谐、美丽的一面。元丰七年,东坡四十九岁,奉调汝州(河南临汝)。四月离开黄州,十二月行至泗州,友人刘倩叔诚意邀请他游都梁山,喝茶、聊天,东坡写下《浣溪沙》这阕词:“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上片写郊野所见的景致,下片写一起喝茶食野菜的生活趣味。茶,是上好的花乳,茶汤上浮着一层雪白的泡沫,兼有视觉之美。菜,是初春应时、新鲜清淡的野味。当然,最重要的还不是口腹的享受,而是老朋友一起闲话家常。“人间有味是清欢”,东坡认为,清闲的欢愉是人间最有情味的感受。
  东坡的闲情、闲心不只在贬谪黄州时期出现,后来在朝在野也一直维持着。东坡于返京后,任翰林大学士,仍不忘黄州故事①。此时的“黄州”,对东坡来说,是他心灵向往的处所。东坡呼唤这曾有感觉,无非提醒自己:居士心境仍须在,归去之心不可忘,要时刻保持超脱现实的理想心情。在官场中,仍怀闲适心,保持灵明的心性,才不会被物欲所蔽,真正做到超然物外。白居易《中隐》说:“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东坡处闲,无非是要达到“心远地自偏”的境地。惠州时期的东坡,以“随缘委命”“随缘而乐”的人生态度,在穷困艰难的生活里依然寻得许多乐趣。他自种蔬菜,夜半闻雨,想到菜叶将得到滋润,就无比欢欣。品尝岭南特产荔枝,觉得为了它的美味,值得长作岭南人。而在他的眼中笔下,温暖的惠州百花鲜艳,名山古剎别有可观,总令他流连忘返。而流连之际,却也时能解悟。一日,他徒步上山,山径陡峭,走到半路时,发觉脚力不济,想在路边休息,又忍不住仰望远处的目的地松风亭,忧虑如何才能到得了,好一会儿,忽然想开了:为什么非要到达某个地方呢?旅途中有甚么理由、甚么地方是不能休息的呢?抛弃了执着心,生命也就能随遇而安了。于是,东坡说自己“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②。东坡《自评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东坡行文收放自如,而其修养得来的生命意境,生活中的表现,何尝不也如是,悠然而自得?
  东坡图像,在一九四七年出版的林语堂《苏东坡传》一书中有很生动的刻画。“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爱他。”[11]林语堂的说法,正是儒家“知而好之,好而乐之”的最佳演绎。他写东坡传多少带有自我认同的意味③。林语堂所向往的是艺术的生活,他认同东坡的就是他的自由精神和生活趣味。读书之乐,就在于能读出作者的生命,也读进自己的生命里。
  1937年,林语堂撰写《生活的艺术》,介绍给西方读者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调,说明中国人享受生活的乐趣。他说:“不说老庄,而老庄之精神在焉;不谈孔孟,而孔孟之面目存焉。”[12]中国的艺术精神源自孔孟老庄思想,已广泛而深刻地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谁能真正享受生活?孔孟老庄之后有渊明,渊明之后有东坡;他们都见证了内在生命自由的意义。而东坡之后,现在的我们,又应如何继承传统,转化创造,我们这一代的文明呢?传统的经典,自有古人热爱生命的精神存在其间,穿越时空,虽古犹新,在物质文明极度发展的21世纪,它仍有焕发生命的力量。
  阅读经典,学而习之,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参考文献:
  [ 1 ] 张亨.《论语》论诗[G]//思文之际论集:儒道思想的现代诠释.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
  [ 2 ]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艺术的教育价值[M]//语言与神话.台北:久大、桂冠联合出版,1990:167-171.
  [ 3 ] 罗洛梅.创造的勇气[M].新北市:立绪文化公司,2013.
  [ 4 ] 徐复观.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M]//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学生书局,1979:12-13.
  [ 5 ] 曾昭旭.气质之困限与成全[M]//论语的人格世界.台北:汉光文化公司,1987:111-112
  [ 6 ]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之呈现[M]//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学生书局,1979.
  [ 7 ] Ernst Cassirer. The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J]. Languag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1):136.
  [ 8 ] 施友忠.从文学批评观点读庄子[J].中外文学第三卷.1974(7):6-17.
  [ 9 ] 郑骞.陶渊明与田园诗人[M]//景午丛编上集.台北:中华书局,1972:33-43.
  [10] 苏轼.答毕仲举书[M]//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三十.台北:河洛出版社,1975:372-373.
  [11] 林语堂.苏东坡传[M].台南:德华出版社,1979:3.
  [12] 林明昌.林语堂与《生活的艺术》[M]//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台北:远景出版公司,2004:421.
  刘少雄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台湾台北,10617。
  (收稿日期:2015-08-10 编校:刘勇定)
其他文献
摘 要 科研数据服务是图书馆、科研机构为科研工作者顺利开展科研活动提供的一项服务。目前,科研数据服务已广受关注,国外高校更是形成了成熟的科研数据服务体系。论文美国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的科研数据服务为研究案例,总结其科研数据服务的内容及特点,为我国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研数据服务 数据管理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  分类号 G252.6  DOI 10.16810/j
期刊
摘 要 阅读推广是亲民、惠民、育民的文化实事和民生工程,也是公共图书馆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微时代”不断刷新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改变着阅读推广的内外部环境。论文分析了当前阅读推广的三个环境变量,并结合上海青浦的阅读推广案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在“微时代”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 阅读推广 环境变量 数字阅读 微时代  分类号 G252.1  DOI 1
期刊
摘 要 《广州大典》的编撰工作,结合现代信息新技术的发展,利用360度全景仿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来表现古籍文献的内容,在不破坏原有文献的基础上,将艰涩的文言文、特定的文化背景、抽象的知识与生动的现实图像和三维模型相结合,调动了研究与开发者的积极性,消除了学习迁移能力的差异,降低了对古籍文献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难度,使研究与开发变得更容易、更有趣,能有效扩大古籍文献的受众面,对推动古籍文献
期刊
摘 要 论文基于对绍兴市的未成年人阅读现状调查,推出了绍兴图书馆“馆校联动”阅读推广新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具体内容、实施后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以期能够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服务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阅读推广 馆校联动 推广模式  分类号 G252.1  A New Pattern to Promote Juvenile Reading:On S
期刊
摘 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延续几千年而不曾中断的文明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典籍的世代相传。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中华优秀典籍的最大收藏机构,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承担重要历史使命,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敬惜字纸”与经典传承、政府主导与经典传承分别回顾了大陆、台湾两地同源的文化现象及部分主要做法,并对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所承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库》编纂项目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
期刊
摘 要 国家典籍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家典籍类专业性博物馆,为国家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开辟了新平台。开馆一年来,国家典籍博物馆通过展览、培训、讲座、典籍博物馆大课堂等活动的举办,在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更好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方面积淀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即以国家典籍博物馆成功开馆一年来的举办的各项活动为基础,总结经验,鉴往知今,以探索典籍启迪人生、服务社会的最优途径。  关键词 国家典籍博物馆 典籍 展览 教
期刊
摘 要 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认为阅读的利益甚多,然星云大师想到自己幼年失学,了解没有读书的苦处,想为和他童年相同命运的孩子尽一点心意,因此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成立了第一部“云水书坊——行动图书馆”。至今海内外已有50余部的云水书车,巡回全台各县市乡镇42万公里,从幼儿园、国中小学、高中、大学及社区,已达为近1000余所的学校和社区52万人次的学生和民众服务。本文透过“云水书坊——行动图书馆”的成立,说明
期刊
摘 要 论文阐述南京审计学院图书馆引导传授型、激励促进型、互动共享型三种阅读推广模式,并研究得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要突出资源整合、新元素吸纳和长效机制建立,探索出阅读推广建设的新路径。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阅读需求  分类号 G252.1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y:Takin
期刊
摘 要 论文从资源的种类、数量、来源、读者获取方式、分类方式、电子书形式、出版时间范围等方面对国际儿童数字图书馆与中国少儿数字图书馆两者之间的资源建设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相异的原因,包括建设目标、阅读期望、资金来源等,然后得出国际儿童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资源建设 国际儿童数字图书馆 少儿图书馆  分类号 G258.7  Comparing on the Res
期刊
摘 要 2015年8月6至7日,由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连手主办的第二届玄览论坛,在高雄佛陀纪念馆成功举行,两岸重量级专家学者、图书馆馆长及各界人士近300人与会。星云大师亲临会场为参会人员开示古圣先贤之智慧结晶。本次论坛就“阅读经典,精彩人生”主题,针对“阅读经典,生活美学”“古籍展演,丰富人生”“经典保存,传承文化”“推广阅读、精深人文”等四子题,展开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