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成熟的智库,应拥有胸揽全局、前瞻思维的视野以及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利用知识和智慧成果的程度和能力,影响着制度创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因此,智库应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当前智库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未来我国将凭借优势资源,建设一批拥有全局视野、国际化理念和综合能力的优秀智库。
智库建设仍在初级阶段
建设行之有效的智库体系,是现代社会组织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其原因有三:第一,人类拥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体系越来越庞大复杂,各学科知识细分远非过去,需要跨越思维并运用自如;第二,人文历史的延续愈发需要对文化知识等各方面既往历史做系统的贯穿和理解,知己知彼,通古融今。第三,人类社会对充满奥秘和未知世界的认知,某一方面的知识胜出远不能解决综合学科现实问题,需要通盘考虑,融会贯通。
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以及信息网络化等新型社会形态的逼近,要求有作为的政府和国家治理结构,必须能够冷静、有效地面对内部与外部在经济、能源、环境、生态、战争、文化等领域的大量全球性问题。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的功能和作用愈发凸显。在为政府和各级组织提供的研究报告以及相关咨询建议和预测分析之中,智库正在影响现实社会发展,影响人们理智地对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智库建设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陌生,古代能人谋士各朝各代都有。但与西方发达社会相比,当代智库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远未适应现有发展需求以及变化复杂的外部世界,存在着“跟风跑得多,独立见解少;关注眼下多,前瞻考虑少;顺向思维多,反向思维少”等种种问题。从某种程度讲,目前我国智库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讨论智库的定位时一般考虑功能定位、作用定位多,而涉及事业、理念、思维方式方面却不够到位。
未来发展三大定位
优秀的智库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智慧的理性和意念。视界的宽与窄,决定了智库定位的薄与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还讲到应“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掌握世界局势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以及各种新思想、新观点了如指掌,对人类文明创造过程中有益成果积极借鉴,是智库建设的第一个定位。
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对社会发展的预期,对未来前景的预判。用超前谋划使得智库见解富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把事物的发展运动方向和总体趋势描述出来,脚下的步子才坚实和牢靠。视界、视点、视线的融合就是要形成智库思考问题的高度和理论深度,这样智库所提供的战略决策才有更扎实的基础和科学的价值。
第二个定位是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理念。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国际规则制定中去,了解和理解对方的话语体系,使我们的战略能够被世界所理解和接受,而后掌握共同话语体系、共同制定规则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考虑整个世界话语体系构成,让我们的观点、理念和主张能被世界正面理解,而不是产生误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民族特点和特色是我们的长处和优势,是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智库研究要立足于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以及我们道路模式选择的时间和依据。
第三个定位是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智库研究要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将多方面要素关系综合起来,把内部联系捋清,然后进行并联串联组合集约优化,以提供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有效解决方案。做到“谋在事前,做在事中,反馈在事后”。智库建设只有找准自身定位,才能在其位谋其政,从而服务大局、服务决策、服务未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利用知识和智慧成果的程度和能力,影响着制度创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因此,智库应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当前智库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未来我国将凭借优势资源,建设一批拥有全局视野、国际化理念和综合能力的优秀智库。
智库建设仍在初级阶段
建设行之有效的智库体系,是现代社会组织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其原因有三:第一,人类拥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体系越来越庞大复杂,各学科知识细分远非过去,需要跨越思维并运用自如;第二,人文历史的延续愈发需要对文化知识等各方面既往历史做系统的贯穿和理解,知己知彼,通古融今。第三,人类社会对充满奥秘和未知世界的认知,某一方面的知识胜出远不能解决综合学科现实问题,需要通盘考虑,融会贯通。
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以及信息网络化等新型社会形态的逼近,要求有作为的政府和国家治理结构,必须能够冷静、有效地面对内部与外部在经济、能源、环境、生态、战争、文化等领域的大量全球性问题。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的功能和作用愈发凸显。在为政府和各级组织提供的研究报告以及相关咨询建议和预测分析之中,智库正在影响现实社会发展,影响人们理智地对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智库建设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陌生,古代能人谋士各朝各代都有。但与西方发达社会相比,当代智库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远未适应现有发展需求以及变化复杂的外部世界,存在着“跟风跑得多,独立见解少;关注眼下多,前瞻考虑少;顺向思维多,反向思维少”等种种问题。从某种程度讲,目前我国智库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讨论智库的定位时一般考虑功能定位、作用定位多,而涉及事业、理念、思维方式方面却不够到位。
未来发展三大定位
优秀的智库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智慧的理性和意念。视界的宽与窄,决定了智库定位的薄与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还讲到应“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掌握世界局势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以及各种新思想、新观点了如指掌,对人类文明创造过程中有益成果积极借鉴,是智库建设的第一个定位。
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对社会发展的预期,对未来前景的预判。用超前谋划使得智库见解富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把事物的发展运动方向和总体趋势描述出来,脚下的步子才坚实和牢靠。视界、视点、视线的融合就是要形成智库思考问题的高度和理论深度,这样智库所提供的战略决策才有更扎实的基础和科学的价值。
第二个定位是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理念。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国际规则制定中去,了解和理解对方的话语体系,使我们的战略能够被世界所理解和接受,而后掌握共同话语体系、共同制定规则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考虑整个世界话语体系构成,让我们的观点、理念和主张能被世界正面理解,而不是产生误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民族特点和特色是我们的长处和优势,是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智库研究要立足于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以及我们道路模式选择的时间和依据。
第三个定位是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智库研究要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将多方面要素关系综合起来,把内部联系捋清,然后进行并联串联组合集约优化,以提供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有效解决方案。做到“谋在事前,做在事中,反馈在事后”。智库建设只有找准自身定位,才能在其位谋其政,从而服务大局、服务决策、服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