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也就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课堂中各项技术进行设计、改进。
一、前置学习内容的设计
前置学习内容的选定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要用到但又缺乏的生活经验、可能会遇到的障碍等等,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且表达流畅。但前置学习的量不宜过大,思考性不宜过强,需要讨论交流才能解决的内容不宜前置,需要通过实验探究才能得出的结论不宜前置,前置学习的形式应多样化,前置学习的内容设计尽量应与课堂学习的内容或形式不重复。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就是针对学生可能在描述实验事实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书写金属与盐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时会出现的问题而设计的。
[例1]品读以下实验或事实,尝试分析:(课上灵活运用这些实验或事实)
(1)铝在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镁条在常温下也能与氧气反应,在空气中就能燃烧;
(3)铁丝在较纯净的氧气中才能燃烧;
(4)铜却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
(5)“真金不怕火炼”。
以上实验事实可以看出,_________比较活泼,_________次之,______最不活泼。
写出以上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根据已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尝试模仿:(注意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的正确书写)
■
在设计前置学习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状况,切不可贪多而流于形式化,要从实效出发。
二、情境创设导入的优化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灵魂,学生之所以喜欢化学更多的是因为实验的缘故。因此,教师可尝试在更多的课上创设实验情境。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节课时,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演示课本上的四个实验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它们的不同,从而引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效果一般。如果稍作思考和改进,挖掘身边的生活素材,效果却大不一样。
师:同学们,请拿出几张用过的稿纸,设想一下,如果你现在很生气,想发泄一下心中的怒火,你会怎样处理手中的稿纸?
生:(七嘴八舌,边说边做,有的急着找火柴)揉成一团、撕成粉碎、点火烧掉……
师:(把学生的“作品”分类收集)其实大家刚才无形中已经上演了一出物质的变化情景剧。你能区分出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吗?
生1:(热情高涨,品头论足,把揉成一团的展开)你看,它还是一张纸,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
生2:(捏着纸张燃烧后的灰烬)很明显,这已经不再是纸了,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师:虽然他们说的不全面,比如纸张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我们并没有看到,但是同学们已经能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感悟出化学知识。
富有创意的导入能给学生、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整节课积极活跃的气氛抹上浓厚的一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收集、整理、设计一些情境案例,部分不易找到合适情境的课节可以采取前置设疑的导入,有如“不吹自大的气球”的实验前置、还有“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熄灭蜡烛”的内容前置、“如何根据化学性质区分铁丝和铝丝”的问题前置,同时在课堂结束时前后呼应,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去探求,学有所获,乐此不疲。
三、学生探究活动的改进
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进度的重要因素。压缩探究时间、提高探究效率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中可以选用省“四配套”下发的井穴板代替试管完成实验,在短时间内就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如气泡、金属丝表面的变化,同时节约了药品,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在实验前能明确实验目的、强调实验注意点、细化实验步骤等措施更能为探究活动节省不少时间。
活动一:用镊子夹取大致等量(数量为1)的Mg条、 Zn粒、 Fe钉、 Cu丝依次放入井穴板4个井穴中,然后分别加入约半井穴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
活动二:先在3个井穴中依次滴加半井穴的CuSO4溶液、AgNO3溶液、 Al2(SO4)3溶液,然后依次插入Al丝、Cu丝、Cu丝,一段时间后取出Al丝和Cu丝,观察其表面的变化情况。
当然这种改进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必须控制盐酸或硫酸的滴入量,否则会从井穴板中溢出;无法验证产生的气体;部分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的改变短时间内无法观察到。同时还可以对教材中设定的实验进行了重组和增添,让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的有机融合,既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又消除了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实验过多过滥的弊端。
在学习《溶液的形成》时,可以做如下设计。
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在盛有3mL水的1、2、3号试管中加入两粒碘、少许高锰酸钾、四五滴植物油。
教师演示实验:分别在盛有3mL汽油的1、2、3号试管中加入两粒碘、少许高锰酸钾、四五滴植物油。
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向1号试管中碘和水的混合物中加酒精;向2号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加酒精;向3号试管中滴加两三滴洗涤剂;按照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本环节学生实验和教师实验的分段进行,为学生发现溶解的影响因素带来了便利,整个实验设计过程中体现了二次利用实验的思想,既保证了探究活动的流畅性,又保证了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和整体性。
四、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
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关注学生的学(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交流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等),即使教学设计再精彩,构思再巧妙,这堂课的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
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状态来判断学生是否在积极学习。如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情绪激昂,有强烈的表现欲,愉悦之情溢于言表;课越上越积极、越主动,学生学习的愿望越强,兴高采烈,盼望上课;抗干扰能力强,全神贯注,不为教学外的因素所动。学生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不仅参与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能进行实质性参与,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表象上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教学过程,忙个不停;无论哪一环节的教学,基本是从提出问题入手,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并表现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能很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踊跃发言、大声发言,可谓争先恐后,敢于质疑、勇于争论,既有思维的广度,又有思维的深度;“双基”达标率95%以上,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学生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心理体验,对学习充满信心。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认真学习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完善。
五、课堂实践效果的反思
在学习金属与氧气反应这一环节时,给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预留的空间不足,忍痛将学生刚刚辛苦得来金属活动性的结论擦除后,没能及时补上。在学生做完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后,我尝试增加问题的广度,问“通过上述实验,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意想不到的是先后有三位学生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或结论:我想知道刚刚实验中产生的气泡(体)是什么?我发现这些反应有共同的特征,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通过对比实验,我发现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锌、铁、铜。当学生写完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后,我提问:“结合这个反应和前面实验得出铁比铜活泼的结论,你发现了什么?”一学生答:“活泼的金属能够把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学生的原话已记不清,说法也不够准确,但学生能表达到如此地步,可见学生的思维深度。也正是基于学生这些优秀的表现,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我又将所提的问题面拓宽,期望学生能答道:“通过实验现象我发现铝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铝比铜活泼,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铜丝不能与硫酸铝反应,也能说明铝比铜活泼。”可能由于提问不够巧妙、问题不够明朗,学生没能完全领会我的用意,迟迟不能回到正题上来,又忌讳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导致此处花费大量时间,最终使得准备充分的课堂练习流产,为这堂课的完整度留下最大的遗憾。
(责任编辑:张华伟)
一、前置学习内容的设计
前置学习内容的选定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要用到但又缺乏的生活经验、可能会遇到的障碍等等,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且表达流畅。但前置学习的量不宜过大,思考性不宜过强,需要讨论交流才能解决的内容不宜前置,需要通过实验探究才能得出的结论不宜前置,前置学习的形式应多样化,前置学习的内容设计尽量应与课堂学习的内容或形式不重复。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就是针对学生可能在描述实验事实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书写金属与盐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时会出现的问题而设计的。
[例1]品读以下实验或事实,尝试分析:(课上灵活运用这些实验或事实)
(1)铝在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镁条在常温下也能与氧气反应,在空气中就能燃烧;
(3)铁丝在较纯净的氧气中才能燃烧;
(4)铜却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
(5)“真金不怕火炼”。
以上实验事实可以看出,_________比较活泼,_________次之,______最不活泼。
写出以上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根据已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尝试模仿:(注意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的正确书写)
■
在设计前置学习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状况,切不可贪多而流于形式化,要从实效出发。
二、情境创设导入的优化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灵魂,学生之所以喜欢化学更多的是因为实验的缘故。因此,教师可尝试在更多的课上创设实验情境。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节课时,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演示课本上的四个实验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它们的不同,从而引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效果一般。如果稍作思考和改进,挖掘身边的生活素材,效果却大不一样。
师:同学们,请拿出几张用过的稿纸,设想一下,如果你现在很生气,想发泄一下心中的怒火,你会怎样处理手中的稿纸?
生:(七嘴八舌,边说边做,有的急着找火柴)揉成一团、撕成粉碎、点火烧掉……
师:(把学生的“作品”分类收集)其实大家刚才无形中已经上演了一出物质的变化情景剧。你能区分出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吗?
生1:(热情高涨,品头论足,把揉成一团的展开)你看,它还是一张纸,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
生2:(捏着纸张燃烧后的灰烬)很明显,这已经不再是纸了,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师:虽然他们说的不全面,比如纸张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我们并没有看到,但是同学们已经能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感悟出化学知识。
富有创意的导入能给学生、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整节课积极活跃的气氛抹上浓厚的一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收集、整理、设计一些情境案例,部分不易找到合适情境的课节可以采取前置设疑的导入,有如“不吹自大的气球”的实验前置、还有“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熄灭蜡烛”的内容前置、“如何根据化学性质区分铁丝和铝丝”的问题前置,同时在课堂结束时前后呼应,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去探求,学有所获,乐此不疲。
三、学生探究活动的改进
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进度的重要因素。压缩探究时间、提高探究效率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中可以选用省“四配套”下发的井穴板代替试管完成实验,在短时间内就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如气泡、金属丝表面的变化,同时节约了药品,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在实验前能明确实验目的、强调实验注意点、细化实验步骤等措施更能为探究活动节省不少时间。
活动一:用镊子夹取大致等量(数量为1)的Mg条、 Zn粒、 Fe钉、 Cu丝依次放入井穴板4个井穴中,然后分别加入约半井穴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
活动二:先在3个井穴中依次滴加半井穴的CuSO4溶液、AgNO3溶液、 Al2(SO4)3溶液,然后依次插入Al丝、Cu丝、Cu丝,一段时间后取出Al丝和Cu丝,观察其表面的变化情况。
当然这种改进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必须控制盐酸或硫酸的滴入量,否则会从井穴板中溢出;无法验证产生的气体;部分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的改变短时间内无法观察到。同时还可以对教材中设定的实验进行了重组和增添,让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的有机融合,既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又消除了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实验过多过滥的弊端。
在学习《溶液的形成》时,可以做如下设计。
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在盛有3mL水的1、2、3号试管中加入两粒碘、少许高锰酸钾、四五滴植物油。
教师演示实验:分别在盛有3mL汽油的1、2、3号试管中加入两粒碘、少许高锰酸钾、四五滴植物油。
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向1号试管中碘和水的混合物中加酒精;向2号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加酒精;向3号试管中滴加两三滴洗涤剂;按照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本环节学生实验和教师实验的分段进行,为学生发现溶解的影响因素带来了便利,整个实验设计过程中体现了二次利用实验的思想,既保证了探究活动的流畅性,又保证了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和整体性。
四、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
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关注学生的学(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交流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等),即使教学设计再精彩,构思再巧妙,这堂课的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
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状态来判断学生是否在积极学习。如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情绪激昂,有强烈的表现欲,愉悦之情溢于言表;课越上越积极、越主动,学生学习的愿望越强,兴高采烈,盼望上课;抗干扰能力强,全神贯注,不为教学外的因素所动。学生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不仅参与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能进行实质性参与,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表象上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教学过程,忙个不停;无论哪一环节的教学,基本是从提出问题入手,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并表现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能很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踊跃发言、大声发言,可谓争先恐后,敢于质疑、勇于争论,既有思维的广度,又有思维的深度;“双基”达标率95%以上,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学生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心理体验,对学习充满信心。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认真学习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完善。
五、课堂实践效果的反思
在学习金属与氧气反应这一环节时,给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预留的空间不足,忍痛将学生刚刚辛苦得来金属活动性的结论擦除后,没能及时补上。在学生做完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后,我尝试增加问题的广度,问“通过上述实验,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意想不到的是先后有三位学生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或结论:我想知道刚刚实验中产生的气泡(体)是什么?我发现这些反应有共同的特征,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通过对比实验,我发现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锌、铁、铜。当学生写完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后,我提问:“结合这个反应和前面实验得出铁比铜活泼的结论,你发现了什么?”一学生答:“活泼的金属能够把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学生的原话已记不清,说法也不够准确,但学生能表达到如此地步,可见学生的思维深度。也正是基于学生这些优秀的表现,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我又将所提的问题面拓宽,期望学生能答道:“通过实验现象我发现铝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铝比铜活泼,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铜丝不能与硫酸铝反应,也能说明铝比铜活泼。”可能由于提问不够巧妙、问题不够明朗,学生没能完全领会我的用意,迟迟不能回到正题上来,又忌讳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导致此处花费大量时间,最终使得准备充分的课堂练习流产,为这堂课的完整度留下最大的遗憾。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