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城市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推广模式研究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i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河南平顶山市为例,从依托政府支持的城市品牌,依托新媒体的“墨子”精神文化,依托大学教育的“雅乐”文化,以及依托“曲艺之乡”的旅游特色文化四方面探索了地方性城市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推广的新模式。
  关键词:城市品牌;新媒体;墨子;雅乐;曲艺之乡
  一、政府支持的“鹰城”城市品牌文化
  平顶山市地处中原,以雄鹰为市标,又名鹰城。鹰城曾为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周武王之子应侯的封国。古应国地处河淮,勾连南北,对藩卫周室和传承周礼起过重要作用。于平顶山市滍阳镇发掘的古应国古墓群,印证了古应国曾经的辉煌和对礼乐文明的重视。滍,音zhi,地名专用字。滍水是淮河支流沙河流经平顶山境内而称为滍水;滍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因其位于滍水北岸而得名。滍阳位于伏牛山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是古西周诸侯国应国都城,其后经历三千多年沧桑巨变,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1986年,省市文物部门对滍阳镇古应国墓地进行挖掘,1996年古应国古墓被评为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其出土的白色线雕玉鹰,经专家认定,不同于考古发掘中一般的玉器饰品,具有族徽的意义,是古代应国人以鹰为图腾的佐证。为了发扬雄鹰的拼搏进取精神,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以鹰城为平顶山市别名,并开发城市品牌文化,使平顶山以一座古代文化名城和新兴省级文化名市而为人瞩目。
  二、新媒体多媒介传播下的“墨子”文化
  墨子,姓墨,名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楚国鲁阳即鲁山县人。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创立的儒学在当时并称显学。虽然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山东滕州说”和“河南鲁山说”的争议,但是通过大量的典籍考证及实地考察,墨子里籍为河南鲁山之说无可争议并已得到国内外大多数墨子研究专家学者的支持。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与鲁山县文联鲁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就鲁山县相家沟墨子故里保存及修护完好的墨子坊、墨子染布坑、墨子故里碑、墨子像、墨子祠以及相家沟墨子故里等进行遗迹保护及文化交流活动,共同搭建地域文化和历史名人文化推广的新平台。
  平顶山市举办多次“国际墨子学术研讨会”,其是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协办,旨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班墨文化。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就弘扬墨子文化,墨学与中华元典文化,墨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墨学与西学东渐、墨子行迹与墨学传播进行了学术交流,探讨了墨学的当代价值。
  一年一度的墨子文化节,旨在挖掘弘扬墨子文化,打造墨子文化品牌。平顶山市政府和平顶山学院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多媒介网络传播途径的优势,对“墨子文化节”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和全方位多形式报道。一是在政务内外网首页显著位置制作了高标准的FLASH宣传标语和大红字标题宣传标语,并积极借助各大媒体网站,利用高科技和新传媒,做好网络新闻媒介推广,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平顶山悠久的地域文化特色。“兼爱、非攻”等墨子思想,墨子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仍然具有现代传承的必要性,弘扬墨子精神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特色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依托大学教育的“盛世雅乐”文化
  地区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和推广离不开地方性大学的支持。文化强市和文化强校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2009年起,平顶山市大学-平顶山学院开始筹建中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中第一家雅乐团“雅乐团”,并且此举得到了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等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雅乐团所采用的传统乐器都源自于古应国出土文物及原型,是积极探索城市文化特色品牌推广的新探索和新实践。
  雅乐团致力于挖掘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彰显我国礼乐文化 “温润如玉”,“中庸和谐”的内涵,演出内容包括《应龙风云》,《应国封建》,《应汝淳风》,《应乐雅韵》,《应世雍雍》五部分;涵盖了应民迁徙,应国建立,应侯祭祖等古应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通过对《诗经》等文学作品中记载的古应国民风进行新的诠释,艺术地再现了古应国先民真实的生活画面,情感世界以及盛世应国的淳朴民风,也是文化育人,文化强市的实践性成果。
  平顶山学院雅乐团拥有乐队,歌队和舞队表演人员和国内一流的艺术专家,近年来,在乐器研发,服道化,乐队演奏,节目编排等方面,严格考证现存相关史料古迹,在雅乐文化的传承推廣之路上注重 “礼乐相和”,“歌舞一体”,通过演奏具有中原古代传统音乐风格的宫廷雅乐,力求彰显商周至明清时代的礼乐风俗。雅乐团的建立和“盛世雅乐”的再现,继承发展了华夏传统音乐文化,同时古应国时期厚重的商周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平顶山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
  四、“曲艺之乡”的旅游特色文化
  (一)“马街书会”非遗特色旅游文化
  宝丰县马街书会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马街广严寺和火神庙的碑文记载,马街书会自元朝初具规模,清代尤为兴盛,至今仍是中国民间曲艺的盛宴。
  (二)“中华瓷都”特色旅游文化
  平顶山宝丰拥有北宋五大名窑之一的汝官窑,在其遗址发掘的钧瓷文物以及流传至今的窖炉配釉工艺,揭开了陶瓷考古学和钧瓷发展的新篇章。
  (三)佛教圣地-“千手观音”故里特色旅游文化
  平顶山市香山寺,保存有宋代书法家蔡京碑,是中国最早记载观音出生,出家和证道成佛的历史文献。同时拥有大量历史佐证其为观音故里,并于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
  (四)“叶县县衙”廉政特色旅游文化
  始建于1369年的中国现存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县衙-叶县县衙,是中国古代法律申明约束,明镜高悬,证天地正气之地。叶县县衙因其发掘的春秋时期编钟和珍贵文物碑刻,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
  (五)“书院”和“三苏园”的“人文诗意”特色旅游文化
  平顶山市拥有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即公元1680年的应滨书院,嘉庆十四年即公元1809年的同人书院,明朝洪武年间的叶家书院等。这些书院遗址建筑风格迥异,朝代特色鲜明,书法篆刻,匾额碑刻,雕栏玉砌,以及八股文叠,地方文人墨客真迹,是中国特有的古人学习中式义理,交流经世之学,以及入仕科举的修学开化之地。郏县“三苏园”安葬着宋代诗人苏轼父兄三人的遗骨和衣冠,2006年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品牌以及4A级旅游景区。独特的“人文诗意”气息可以发掘推广,形成地方特色旅游文化。
  (六)“百工之都”的手工艺特色旅游文化
  作为古应国所在地和古代 “百工之都”美誉的平顶山艺人众多,拥有自商周流传至今的民间制铁艺,木雕艺,制铜艺,制陶艺,染布印花,糖人手工艺等; 1300多年酿酒史的宝丰酒,3300多年历史的翟集米醋更是闻名遐迩。
  五、总结
  总之,依托政府,大学,传统文化精神和曲艺之乡的城市品牌,雅乐,墨子文化和特色旅游,可以作为平顶山市地方文化推广的切入点,进行招商引资和宣传推广,形成城市文化产业资源推广的新模式和新格局。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作者简介:卢慧娟,1982年生,硕士研究生,河南平顶山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沙雪斌.中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3]王颖,王登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改革与战略,2008(01):99-103.
  [4]张锐,张燚.城市品牌: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赵力平.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分析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参与情况,文章选择武夷山市下梅村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探讨乡村居民旅游参与度的总体特征、差异性和相关性。研究发现:下梅村居民旅游参与度低,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成员从事旅游工作人数、家庭收入来源、家庭位置是影响下梅村居民旅游参与度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居民旅游参与度与居民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从事旅游工作人数、家庭收入来源、家庭位置及旅游支持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
期刊
摘要:蒙古族作为我国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而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本文主要以吉林地区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前郭尔罗斯为代表,以马头琴文化的发展保护为例,谈一谈马头琴文化在前郭尔罗斯的历史传承以及其现今发展的阻碍,笔者会相应的提出一些对策,以期马头琴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蒙古族文化可以薪火相传。  关键词:蒙古文化;马头琴;前郭县
期刊
摘要:发展旅游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途径,国家旅游局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旅游致富工作,将旅游扶贫当作扶贫攻坚的“突破口”、“着力点”。本文以旅游扶贫示范点—黄石村为调查对象,阐释了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扶贫的作用、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扶贫旅游发展思路,给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旅游扶贫;乡村旅游;黄石村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扶贫已进入攻
期刊
摘要:交通作为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条件。为了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城际旅游轨道交通建设。成绵乐旅游客运专线的建设、运营以及后续提升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与示范作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旅游发展;城际客运  交通作为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条件。当今世界,轨道交通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普及,教育部引导部分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教育,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课程体系重组等一系列问题。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以学科体系构建,没有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出发点,讨论了适应人工智能、可视化信息处理环境下的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重组,为培养工程能力的具体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期刊
摘要:城景相依型景区交通组织优化,具有基础性、关联性、以及阶段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着重对优化城景相依型景区交通组织的要点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把握城市发展要点,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的目的。  关键词:城景相依型;景区交通组织;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随着城市发展速率逐步加快,城市规划与资源合理应用,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有研究表明:进一步优化城市开发资源,加强城市发展与景区
期刊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又一重要的结构性调整。开展现代学徒制有助于破解职业教育培养困境,有利于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支撑。本文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为个案分析,探索高职的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现代学徒制,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包含了职业教育最本真、最朴素的原则——“学中
期刊
摘要:意象作为诗人主观情感特征与外界客观事物的融合,是最基本的诗歌单位,也是解读诗歌的基本切入点。教师教导学生鉴赏诗歌首先得教给他们解读意象的方法。笔者总结实际教学活动中的经验,试图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并结合具体的意象解读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关键词:诗歌鉴赏;意象;解读;方法  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它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效果,通常以学生的成绩标准
期刊
摘要:“母亲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配”,伊通河作为长春市的母亲河,孕育了城市的200年繁荣。而百年开发也为河流带来了环境困局,综合治理伊通河,成为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举措。2016年,一场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治理工程,彻底改表了伊通河的面貌,也改变了城市的风貌。  关键词:城市河流;河道整治;生态文明;城市改造  大凡一座城市,依山傍水、虎踞龙盘为最佳。遍览古今中外,“母亲河”是一座历史
期刊
摘要:本文从电商发展趋势入手,以大学生网上购物为实例,调查分析目前高校中大学对于电脑的使用情况以及大学生及其家庭对于电脑的各种了解情况,创建更方便以及适合高校大学生的购物平台。搭建网上超市,为学生提供通过网站渠道方式了解自己所需电脑的配置以及电脑的价格,使高校学生更容易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脑的购物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电子产品销售;运营策略  一、目前大学生网购现状  现今大学生早已经成为电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