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通有着“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近年,在国家大力提倡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背景下,现代产业园区的理念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得到了良好的运用,本文主要借南通“天地经纬”项目来阐述现代产业园区的规划及设计理念。
关键词:产业园区,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在当今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受到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具有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调整服务业结构已成关键。目前来讲,人们最关注的是如何规划现代产业园区。
1.基地区位
“天地经纬”项目基地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位于南通市崇川经济开发区五一路99号,距市中心约5.1公里。基地呈矩形地块,位于国债技改项目前期工程,目前已建成厂区的西侧。基地西临五一路,南临中新路,北缘濒临濠河支流。
2.基地现状
基地位于五一路、中新路两条较主要城市支路的交叉口处,交通便利,周边的城市生活区氛围已趋于成熟。项目应在西、南两侧提供良好的城市景观界面。
规划地块平整,生态条件佳;北边濠河支流水系目前将启动河道市政整改工程,这样基地北侧界面将具有滨河、亲水的难得优势。
3.历史文脉与产业背景
3.1南通是百年前著名的土布之乡
3.2南通市我国近代民族纺织产业肇源、发展的重要基地
1895年,南通先贤张謇先生投身实业,在通州唐闸陶朱坝兴建纺织工厂,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厂名为“大生纱厂”。经过艰苦创业,大生纱厂最终于1899年开车纺纱并获成功;此后,张謇又先后于1904年在崇明外沙(今启东县境)筹建大生二厂;于1914年在海门筹建大生三厂;于1920年在南通城南筹建大生八厂。
从1899年至1923年短短20余年间,大生纱厂发展到拥有4座纺织厂、纱锭16万余枚、布机1300余台的大型纺织集团,开中国近代纺织产业的先河。
3.3南通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兼具实力和潜力
南通既是全国纺织工业大市,也是国内服装产业基地之一。2007年,南通纺织、服装业占全省比重分别为18.9%、17.3%,均为全省第二;“无论是行业总量还是投入总量,纺织服装业的经济总量一直遥遥领先”。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公布的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中,南通市16个企业名列其中,占全国的1/30,南通实际具备500强条件的企业远大于此数,市场竞争能力较强,产业链完整。
基于以上历史文脉和现实产业背景,本项目力图借助工程建设的契机,拟建“天地经纬” 纺织产业园区,旨在建立一个南通纺织产业生产、科研、展示、办公综合基地,南通纺织品牌的孵化基地;园区环境优美、雅致,与都市空间开放融合,负载南通纺织业历史文脉与文化内涵,在时代背景下将产业形态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4.新概念产业园区相关案例借鉴
4.1 上海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原来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东、南、西、北四栋建筑围成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廊道盘旋。近年通过改造建成都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继承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提供产品发布、展示、交易平台以及时尚表演、休闲游憩场所,成为上海品牌产品、创意产业与外界互动的活跃地带。
园区建设强调将历史遗留建筑融入现代时尚,与虹口区北外滩呼应互动,成为鲜明的区域文化地标。
4.2 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
广州TIT创意园目前已经成为涵盖华南地区,辅射东南亚的集服装设计、研发、发布与展示的服装产业资源整合平台。以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与服装文化底蕴为背景,成为主题突出、品味独特的南中国现代纺织服装时尚业的高端服务名片。
TIT创意园依托旧区改造建设而成,环境中随机融入雕塑、园林等艺术元素,营造充满灵感、富有情节的景观环境,吸引公众参与。
园区融合同一主题下的多元功能,包括:办公科研、设计研发、流行趋势发布、新品展销、作品发布秀场、品牌推介、时尚休闲等。
近年来,一类新概念的综合产业园区项目方兴未艾,具有良好的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特征可简略概括如下:
(1)功能集成
园区非单一功能,往往集研发、生产、经营、展示、销售、交流、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同时可提供相关产品、信息与创意的交流、供需平台。
(2)文化融合
将文化的思虑渗透于规划设计思维的始终,建设一个意境别致的艺术性园区环境;衡量其成功的标志往往需附有鲜明的人文气质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3)社会开放
在以产业功能为主基础上,兼具会展、贸易以及演艺、餐饮、休闲、娱乐等拓展功能。同步培育产业形态、商业形态、文化形态乃至旅游休闲形态,塑造城市版图中富有特殊质感、特别吸引力的风尚地标版块。
(4)生态环保
无论是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等硬件还是信息、管理等软件,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均尽力实现资源共享。园区生态环境优美,体现具有可持续性的生态环保理念。
打造科技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平台——借助“天地经纬”项目开发、建设,进一步发挥企业工艺技术上的先发优势,打造长三角地区棉纺织业的科技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平台。
提供企业向综合型企业转型的空间支持平台——以“天地经纬”园区为空间载体,实现由单一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科研、服务综合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以棉纺为核心,纵向连接纤维原料、纺纱、织造、家纺、服装等行业企業,横向连接信息、科研、物流等社会分工,形成小生产、大贸易的全新经营格局,
建设具有南通纺织文化特质的人文景观园区——以“天地经纬”命名,以南通固有的建筑语言突显独特形象,塑造富有体验感、情景感的园区环境意境,将产业园区建成现代企业与都市社会融合、相生的开放领域,参与到“南通近代第一城”形象工程中。
借鉴上海1933老场坊、 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等项目的经典怀旧特色,本项目通过建筑和景观环境塑造,对张謇时代南通的一段历史流金岁月予以礼敬,因借怀旧情调取得浓郁人文气息和经典时尚品味。
5.项目功能的构成
5.1科技研发
(1)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
与国家纺织总会和东华大学、南通大学等合作开展对纺织生产技术、各类纤维混纺配比、纺织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的研究;
(2)应用试验
提供新产品打样服务,承接新研发纱线产品的小试、中试和批量生产,促进新产品的产业化;
(3)大师工作室
引进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提升本地产品的设计水平;
(4)大学生创业基地
为大学生开发的产品提供试制平台。
5.2生产基地
(1)生产车间
智能化的家纺、服装车间;
(2)检修车间
与家纺、服装车间配套的检修场所;
(3)综合办公
运用资源计划管理(ERP)、制造执行管理(MES)等系统,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纺织资源调配,对生产实施可视化管理;
(4)一体化营销网络
借助独有区位优势和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趋势,以纺织基地为依托,建立面向全球的开放式销售、采购平台;展示纺织、服装等成品的全流程样品,供客户直观了解纺织服装业的最新成果,引导和消费市场。
5.2生产配套
国际国内著名纺织、家纺、服装品牌的专营店;高档服装、个性服装定制;国际贸易。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产业园区的规划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重点叙述了南通“天地经纬”项目的设计策略和理念,主要从人文历史及产业构成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通过对项目的回顾及研究,能为我国现代化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也希望为研究本课题的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产业园区,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在当今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受到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具有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调整服务业结构已成关键。目前来讲,人们最关注的是如何规划现代产业园区。
1.基地区位
“天地经纬”项目基地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位于南通市崇川经济开发区五一路99号,距市中心约5.1公里。基地呈矩形地块,位于国债技改项目前期工程,目前已建成厂区的西侧。基地西临五一路,南临中新路,北缘濒临濠河支流。
2.基地现状
基地位于五一路、中新路两条较主要城市支路的交叉口处,交通便利,周边的城市生活区氛围已趋于成熟。项目应在西、南两侧提供良好的城市景观界面。
规划地块平整,生态条件佳;北边濠河支流水系目前将启动河道市政整改工程,这样基地北侧界面将具有滨河、亲水的难得优势。
3.历史文脉与产业背景
3.1南通是百年前著名的土布之乡
3.2南通市我国近代民族纺织产业肇源、发展的重要基地
1895年,南通先贤张謇先生投身实业,在通州唐闸陶朱坝兴建纺织工厂,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厂名为“大生纱厂”。经过艰苦创业,大生纱厂最终于1899年开车纺纱并获成功;此后,张謇又先后于1904年在崇明外沙(今启东县境)筹建大生二厂;于1914年在海门筹建大生三厂;于1920年在南通城南筹建大生八厂。
从1899年至1923年短短20余年间,大生纱厂发展到拥有4座纺织厂、纱锭16万余枚、布机1300余台的大型纺织集团,开中国近代纺织产业的先河。
3.3南通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兼具实力和潜力
南通既是全国纺织工业大市,也是国内服装产业基地之一。2007年,南通纺织、服装业占全省比重分别为18.9%、17.3%,均为全省第二;“无论是行业总量还是投入总量,纺织服装业的经济总量一直遥遥领先”。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公布的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中,南通市16个企业名列其中,占全国的1/30,南通实际具备500强条件的企业远大于此数,市场竞争能力较强,产业链完整。
基于以上历史文脉和现实产业背景,本项目力图借助工程建设的契机,拟建“天地经纬” 纺织产业园区,旨在建立一个南通纺织产业生产、科研、展示、办公综合基地,南通纺织品牌的孵化基地;园区环境优美、雅致,与都市空间开放融合,负载南通纺织业历史文脉与文化内涵,在时代背景下将产业形态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4.新概念产业园区相关案例借鉴
4.1 上海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原来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东、南、西、北四栋建筑围成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廊道盘旋。近年通过改造建成都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继承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提供产品发布、展示、交易平台以及时尚表演、休闲游憩场所,成为上海品牌产品、创意产业与外界互动的活跃地带。
园区建设强调将历史遗留建筑融入现代时尚,与虹口区北外滩呼应互动,成为鲜明的区域文化地标。
4.2 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
广州TIT创意园目前已经成为涵盖华南地区,辅射东南亚的集服装设计、研发、发布与展示的服装产业资源整合平台。以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与服装文化底蕴为背景,成为主题突出、品味独特的南中国现代纺织服装时尚业的高端服务名片。
TIT创意园依托旧区改造建设而成,环境中随机融入雕塑、园林等艺术元素,营造充满灵感、富有情节的景观环境,吸引公众参与。
园区融合同一主题下的多元功能,包括:办公科研、设计研发、流行趋势发布、新品展销、作品发布秀场、品牌推介、时尚休闲等。
近年来,一类新概念的综合产业园区项目方兴未艾,具有良好的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特征可简略概括如下:
(1)功能集成
园区非单一功能,往往集研发、生产、经营、展示、销售、交流、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同时可提供相关产品、信息与创意的交流、供需平台。
(2)文化融合
将文化的思虑渗透于规划设计思维的始终,建设一个意境别致的艺术性园区环境;衡量其成功的标志往往需附有鲜明的人文气质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3)社会开放
在以产业功能为主基础上,兼具会展、贸易以及演艺、餐饮、休闲、娱乐等拓展功能。同步培育产业形态、商业形态、文化形态乃至旅游休闲形态,塑造城市版图中富有特殊质感、特别吸引力的风尚地标版块。
(4)生态环保
无论是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等硬件还是信息、管理等软件,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均尽力实现资源共享。园区生态环境优美,体现具有可持续性的生态环保理念。
打造科技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平台——借助“天地经纬”项目开发、建设,进一步发挥企业工艺技术上的先发优势,打造长三角地区棉纺织业的科技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平台。
提供企业向综合型企业转型的空间支持平台——以“天地经纬”园区为空间载体,实现由单一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科研、服务综合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以棉纺为核心,纵向连接纤维原料、纺纱、织造、家纺、服装等行业企業,横向连接信息、科研、物流等社会分工,形成小生产、大贸易的全新经营格局,
建设具有南通纺织文化特质的人文景观园区——以“天地经纬”命名,以南通固有的建筑语言突显独特形象,塑造富有体验感、情景感的园区环境意境,将产业园区建成现代企业与都市社会融合、相生的开放领域,参与到“南通近代第一城”形象工程中。
借鉴上海1933老场坊、 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等项目的经典怀旧特色,本项目通过建筑和景观环境塑造,对张謇时代南通的一段历史流金岁月予以礼敬,因借怀旧情调取得浓郁人文气息和经典时尚品味。
5.项目功能的构成
5.1科技研发
(1)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
与国家纺织总会和东华大学、南通大学等合作开展对纺织生产技术、各类纤维混纺配比、纺织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的研究;
(2)应用试验
提供新产品打样服务,承接新研发纱线产品的小试、中试和批量生产,促进新产品的产业化;
(3)大师工作室
引进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提升本地产品的设计水平;
(4)大学生创业基地
为大学生开发的产品提供试制平台。
5.2生产基地
(1)生产车间
智能化的家纺、服装车间;
(2)检修车间
与家纺、服装车间配套的检修场所;
(3)综合办公
运用资源计划管理(ERP)、制造执行管理(MES)等系统,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纺织资源调配,对生产实施可视化管理;
(4)一体化营销网络
借助独有区位优势和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趋势,以纺织基地为依托,建立面向全球的开放式销售、采购平台;展示纺织、服装等成品的全流程样品,供客户直观了解纺织服装业的最新成果,引导和消费市场。
5.2生产配套
国际国内著名纺织、家纺、服装品牌的专营店;高档服装、个性服装定制;国际贸易。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产业园区的规划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重点叙述了南通“天地经纬”项目的设计策略和理念,主要从人文历史及产业构成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通过对项目的回顾及研究,能为我国现代化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也希望为研究本课题的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