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学者散文,或许我们马上会想起金克木、张中行、余秋雨的散文。眼前的这本散文集《独自闲行》就是一本学者散文,却更具个人特色。它比我们常见的学者散文更具作家个人性情,比一般的作家散文更富学理性,且彰显了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道义精神。在2016年炎夏,它是一本具有美丽精神,让人灵魂清凉的好书。
《独自闲行》的作者傅光明是位职业编辑,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编辑和研究工作,但书中第一辑《书与史》的部分,绝大部分内容都在谈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观感。《书与史》的存在,不仅与第二辑《人与史》中与中国现代文学相关的内容相映成趣,形成对比,打通了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学科壁垒,也使本不应该分开的文史连在了一起。
书中第三辑《书与我》相较于前两辑,逐渐增加了私人化的笔墨。《看来唯有我知音》回顾了自己学习书法的痛苦历程和“究篆”的始末,《我的读书生活》谈的是“我”的读书生活,还有很多篇幅直接对现实发言,如《“奥运会”与“奥运肺”》探讨的是我们目前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城记”下的历史面影》呼吁有关方面对在高楼大厦包围中的北京古建筑的精心保护,《何止足球需要精神》由国足谈到了“精神匮乏,信仰缺失,唯利是图”这些急需解决的国情问题,《做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呼吁国家用第一流的文化艺术教养出第一流的公民,《学而优不仕如何?》、《何以为官》、《以何为官》是对高等学府的行政化、官场一些为官之道的批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第四辑《岁末感言》辑录了作者自2009年以来每年岁末所发的感受文字,写作家生活中的郁闷,辛劳,书生意气,旅行中领略到的生命阳光,别样的收获,感动的人和事,以及意外之喜。娓娓道来,更具温度,也可以使读者更近距离地了解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更加生活化的傅光明。凡此种种,作者呈现了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的研读心得,也和读者分享了近年来他与莎翁结缘的始末,新译莎翁所付出的坚忍与心力,撰写莎剧导读过程中的苦与乐。但作者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人,而是喜欢对生活发声的现代公共知识分子。长年艰枯的编辑和研究工作,非但没有压抑他的人性朝着扁平的方向发展,反而激活了他全部的生命力。作者精力之充沛,精神视野之宽阔,人性格局之丰沛健全,令人心生敬意。
《独自闲行》是本学者散文,它规避了目下我们常见的学术论文的模式化和死板面目,它更见才情,更活泼,更有趣味。它又比很多学者散文更多作家本人的个性、习性、脾性。比如,“历史从来不是僵死的,它只是沉沉地睡着了,几乎听不到脉搏的跳动和轻微的喘息声。掠美陈平原先生的话,它需要触摸,才能进入。”又如,“我清晰而深刻地记得《艺术的故事》第九章《战斗的基督教》起首那句简单而深邃到漂亮的话——‘日期是不可或缺的挂钩,历史事件的花锦就挂在这个挂钩上。’当历史过去以后,宿命地想,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日期里,似乎就是早已注定、不可更改的。”像这样有见地而不失漂亮的话,在《独自闲行》中还有很多。
从这些流畅的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傅光明先生的心跳,触摸到他的精神体温,也往往因他文字中闪耀的思想火花和过人识见而眼前一亮。窃以为,援引维柯在《新科学》一书中的“诗性智慧”来界定《独自闲行》这本书整体上给人的突出感受,最为恰当。《独自闲行》所呈现的诗性智慧,既没有哲学、美学书籍的抽象与枯索,也没有一般散文,特别是一些家长里短散文的情感泛滥,这就像一个美人,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在肥与瘦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平衡。《独自闲行》在论文与散文、思想与情感之间达到了美妙的平衡,是一本感性与理性兼备的散文集,是一本具有清明的理性,又如话家常,亲切温暖的书。从前述引文中我们是不难得出这样的感受的。即使在非常家常的岁末感言里,写到最感人的作者与韩秀的结缘和相互支持时,作者也只是用很知性优美的语言,如:“秋思韩秀”来表达。写到妻女,有爱,有亲情,但也多与文学、艺术、写作、精神生活有关。作者对于“度”的把握恰到好处,在情感的流露与节制,在思想的深入与浅出方面收放自如。读这样的书,不仅可以提升读者对于文学的品鉴能力,也能滋润读者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
我也更看重这本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我们处身于一个喧嚣的世界,人们每天形色匆匆,为生活四处奔波。一方面是物欲的泛滥,一方面是灵魂的空虚和无处安放。提到为什么写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前代序里说:“好在历史并非全没有答案,至少关于古雅典人谋求什么样的生活准则或理念,作为‘文献’的‘历史记忆’提供了明证,即不谋求一种好的、安逸的生活,而谋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谋求一种人死后会留下来点什么的生活,会让后人有所得益的生活。这也算我‘独自闲行’所努力谋求的吧。”读完这本书,我对作者的这段话感触颇深。应该说,作者的生活方式完全达成了这样的“谋求”。阅读、写作是作者每天的生活常态,除此之外就是旅行。而旅行,也并非简单的游玩。关于旅行,作者如是说:“感谢旅行,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那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这样的世界自然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让我重新认识自我、也重新认识世界。人在阅读和旅行中成长,是一件多么令人愉悦的事。”可以看出,作者过的就是这样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作者关心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而是人的精神境遇,正如作者在谈到伊拉斯谟时所说:“别的不说,他视精神独立和人格尊严高于一切,就足令我心驰神往了。在他看来,没有自由,生活就不成其为生活;没有宁静就没有自由。”是的,没有精神上的追求,没有宁静自主的生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生活就不成其为生活。这是作者的信念。
作者这种有意义的生活,贵重的人格,由于把它以散文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可以传播的文字,于是就变成了能够让后人有所得益的生活。相信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会逐渐认同这样一种生活理念:物质并不是最重要的。宁静,自由,精神上的自适,才是更加值得追求的。
此外,作者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喜欢贝多芬式的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也曾专程去维也纳拜谒贝多芬旧居,并在这本书中收录了三篇关于贝多芬的散文:《聆听贝多芬与素质教育》、《热爱生命,常念田园》和《那一条静静的贝多芬小路》。这也是全书最打动人的几篇美文。作者说,“我爱贝多芬的音乐,除了其音乐本身,最心仪的就是他的这样一种精神本质——‘不,我决不能忍受痛苦!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在我的心目中,贝多芬是一位天才的音乐之神,是一位面对命运的真英雄,我时常通过聆听贝多芬,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并努力从他的音乐里获得一种精神和坚韧的生命意志力。”可以说,贝多芬和他的音乐、他的抗争精神早已内化为作者精神世界的重要背景。在此,请容我引用罗曼罗兰评价贝多芬的一段话:“贝多芬的音乐……唤醒和激发人类心灵中一切优美的情操……是使人类精神崇高圣洁的源泉。”其实,不止于贝多芬的音乐,《独自闲行》也能感染人,唤醒人和激发人,因为这是一本可贵的富有存在主义精神的书,它关心人的精神境遇而非金钱,名利,权位。也因为它的诗性智慧,在物欲沸腾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书,以让自己保持人格上的贵重和精神上的清洁。
《独自闲行》的作者傅光明是位职业编辑,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编辑和研究工作,但书中第一辑《书与史》的部分,绝大部分内容都在谈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观感。《书与史》的存在,不仅与第二辑《人与史》中与中国现代文学相关的内容相映成趣,形成对比,打通了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学科壁垒,也使本不应该分开的文史连在了一起。
书中第三辑《书与我》相较于前两辑,逐渐增加了私人化的笔墨。《看来唯有我知音》回顾了自己学习书法的痛苦历程和“究篆”的始末,《我的读书生活》谈的是“我”的读书生活,还有很多篇幅直接对现实发言,如《“奥运会”与“奥运肺”》探讨的是我们目前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城记”下的历史面影》呼吁有关方面对在高楼大厦包围中的北京古建筑的精心保护,《何止足球需要精神》由国足谈到了“精神匮乏,信仰缺失,唯利是图”这些急需解决的国情问题,《做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呼吁国家用第一流的文化艺术教养出第一流的公民,《学而优不仕如何?》、《何以为官》、《以何为官》是对高等学府的行政化、官场一些为官之道的批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第四辑《岁末感言》辑录了作者自2009年以来每年岁末所发的感受文字,写作家生活中的郁闷,辛劳,书生意气,旅行中领略到的生命阳光,别样的收获,感动的人和事,以及意外之喜。娓娓道来,更具温度,也可以使读者更近距离地了解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更加生活化的傅光明。凡此种种,作者呈现了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的研读心得,也和读者分享了近年来他与莎翁结缘的始末,新译莎翁所付出的坚忍与心力,撰写莎剧导读过程中的苦与乐。但作者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人,而是喜欢对生活发声的现代公共知识分子。长年艰枯的编辑和研究工作,非但没有压抑他的人性朝着扁平的方向发展,反而激活了他全部的生命力。作者精力之充沛,精神视野之宽阔,人性格局之丰沛健全,令人心生敬意。
《独自闲行》是本学者散文,它规避了目下我们常见的学术论文的模式化和死板面目,它更见才情,更活泼,更有趣味。它又比很多学者散文更多作家本人的个性、习性、脾性。比如,“历史从来不是僵死的,它只是沉沉地睡着了,几乎听不到脉搏的跳动和轻微的喘息声。掠美陈平原先生的话,它需要触摸,才能进入。”又如,“我清晰而深刻地记得《艺术的故事》第九章《战斗的基督教》起首那句简单而深邃到漂亮的话——‘日期是不可或缺的挂钩,历史事件的花锦就挂在这个挂钩上。’当历史过去以后,宿命地想,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日期里,似乎就是早已注定、不可更改的。”像这样有见地而不失漂亮的话,在《独自闲行》中还有很多。
从这些流畅的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傅光明先生的心跳,触摸到他的精神体温,也往往因他文字中闪耀的思想火花和过人识见而眼前一亮。窃以为,援引维柯在《新科学》一书中的“诗性智慧”来界定《独自闲行》这本书整体上给人的突出感受,最为恰当。《独自闲行》所呈现的诗性智慧,既没有哲学、美学书籍的抽象与枯索,也没有一般散文,特别是一些家长里短散文的情感泛滥,这就像一个美人,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在肥与瘦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平衡。《独自闲行》在论文与散文、思想与情感之间达到了美妙的平衡,是一本感性与理性兼备的散文集,是一本具有清明的理性,又如话家常,亲切温暖的书。从前述引文中我们是不难得出这样的感受的。即使在非常家常的岁末感言里,写到最感人的作者与韩秀的结缘和相互支持时,作者也只是用很知性优美的语言,如:“秋思韩秀”来表达。写到妻女,有爱,有亲情,但也多与文学、艺术、写作、精神生活有关。作者对于“度”的把握恰到好处,在情感的流露与节制,在思想的深入与浅出方面收放自如。读这样的书,不仅可以提升读者对于文学的品鉴能力,也能滋润读者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
我也更看重这本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我们处身于一个喧嚣的世界,人们每天形色匆匆,为生活四处奔波。一方面是物欲的泛滥,一方面是灵魂的空虚和无处安放。提到为什么写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前代序里说:“好在历史并非全没有答案,至少关于古雅典人谋求什么样的生活准则或理念,作为‘文献’的‘历史记忆’提供了明证,即不谋求一种好的、安逸的生活,而谋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谋求一种人死后会留下来点什么的生活,会让后人有所得益的生活。这也算我‘独自闲行’所努力谋求的吧。”读完这本书,我对作者的这段话感触颇深。应该说,作者的生活方式完全达成了这样的“谋求”。阅读、写作是作者每天的生活常态,除此之外就是旅行。而旅行,也并非简单的游玩。关于旅行,作者如是说:“感谢旅行,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那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这样的世界自然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让我重新认识自我、也重新认识世界。人在阅读和旅行中成长,是一件多么令人愉悦的事。”可以看出,作者过的就是这样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作者关心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而是人的精神境遇,正如作者在谈到伊拉斯谟时所说:“别的不说,他视精神独立和人格尊严高于一切,就足令我心驰神往了。在他看来,没有自由,生活就不成其为生活;没有宁静就没有自由。”是的,没有精神上的追求,没有宁静自主的生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生活就不成其为生活。这是作者的信念。
作者这种有意义的生活,贵重的人格,由于把它以散文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可以传播的文字,于是就变成了能够让后人有所得益的生活。相信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会逐渐认同这样一种生活理念:物质并不是最重要的。宁静,自由,精神上的自适,才是更加值得追求的。
此外,作者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喜欢贝多芬式的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也曾专程去维也纳拜谒贝多芬旧居,并在这本书中收录了三篇关于贝多芬的散文:《聆听贝多芬与素质教育》、《热爱生命,常念田园》和《那一条静静的贝多芬小路》。这也是全书最打动人的几篇美文。作者说,“我爱贝多芬的音乐,除了其音乐本身,最心仪的就是他的这样一种精神本质——‘不,我决不能忍受痛苦!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在我的心目中,贝多芬是一位天才的音乐之神,是一位面对命运的真英雄,我时常通过聆听贝多芬,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并努力从他的音乐里获得一种精神和坚韧的生命意志力。”可以说,贝多芬和他的音乐、他的抗争精神早已内化为作者精神世界的重要背景。在此,请容我引用罗曼罗兰评价贝多芬的一段话:“贝多芬的音乐……唤醒和激发人类心灵中一切优美的情操……是使人类精神崇高圣洁的源泉。”其实,不止于贝多芬的音乐,《独自闲行》也能感染人,唤醒人和激发人,因为这是一本可贵的富有存在主义精神的书,它关心人的精神境遇而非金钱,名利,权位。也因为它的诗性智慧,在物欲沸腾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书,以让自己保持人格上的贵重和精神上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