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有人也说“阅读可以改变人生”,我虽不能那么肯定地说“阅读可以改变人生”,但是我想说“阅读可以丰富人生”。对于我们而言,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勇气,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对于孩子而言,要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想探索太空的奥秘,要想领略海底的五彩,要想登临珠穆朗玛峰,要想畅游波涛汹涌的大海,要想品味文字的神奇,动植物的生长,要想欣赏人们的成长,只能通过阅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该引导孩子们读哪些书,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在引导学生阅读这条路上追寻着,经过几次的实践之后,就以“大量阅读”为突破口,引导孩子进入到书籍的广阔世界中。
营造氛围,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需要氛围,氛围需要营造。氛围是无形的,但力量和影响力却是巨大的。氛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营造出来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老师的付出。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我首先从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始。还记得刚开学的几节课,我特意提前三分钟进班,看看孩子们都在干什么。没走到班级门口,就被孩子们的吵闹声振得头疼,进班了又是另一番景象:你追我赶,大声喧哗,宛如一个闹市。上课铃已经打响,他们才回到自己的座位,开始拿书。看到这些,我就开始引导他们,要求课前三分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看课外书。逐渐地,孩子们每天的书包里都会装着一两本课外书,课前三分钟,见到的是他们津津有味看书的情景,没有了往日课间的追逐打闹,少了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谓的争吵,阅读使孩子们静下来了,阅读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课堂听讲状态。
大量阅读,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纵观语文教改和成果经验,我们可以发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仅仅依靠教科书是不够的。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感悟和体验,必须依靠“大量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生成能力,积淀素养。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保证阅读时间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我要求孩子们“一日三读”。“一日三读”是指每天三個时间段要读书。早读:利用早读读课外古诗、背古诗。晚读,下午的家庭作业每天都有10分钟放声读课文,20分钟默读课外书。放声读是为了内化语言,默读是为了积累语言。此外,我规定:每人每天书包里必须装一本课外书。如今,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课堂上作业早早写完后,就掏出课外书静静地读。别小看这短短的10分8分时间,日复一日,便在学生潜意识里烙下“挤时间读书”的观念。这种习惯的影响是长久的。
读好书,多读书。学生只有有了充足的读书时间,才能大量阅读经典。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让读书能力有质的飞跃。在孩子们大量阅读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练习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有了“厚积”,才能“薄发”,大量“读”的同时还要精彩地“说”。因此,我会根据每个单元的课文特点,找来学生代表询问他们的想法,然后举行活动。用诗歌朗诵会来进行学习,在班级中举办了演讲比赛,又举办了好诗推荐。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为学生提供了尽情施展能力、显露个性的机会,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孩子们乐学、乐读、乐参与的阅读天堂。
读写结合,让写作与阅读比翼双飞。写读书笔记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之后,学生或就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體会文章写法。写好后,教师定时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将几篇写得较好的笔记当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最是书香能致远。让好书将孩子带向遥远的前方,让阅读充实洗涤着孩子的心灵,让缕缕书香陪伴孩子的一生。(单位:襄汾县陶寺乡安李小学校)
营造氛围,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需要氛围,氛围需要营造。氛围是无形的,但力量和影响力却是巨大的。氛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营造出来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老师的付出。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我首先从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始。还记得刚开学的几节课,我特意提前三分钟进班,看看孩子们都在干什么。没走到班级门口,就被孩子们的吵闹声振得头疼,进班了又是另一番景象:你追我赶,大声喧哗,宛如一个闹市。上课铃已经打响,他们才回到自己的座位,开始拿书。看到这些,我就开始引导他们,要求课前三分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看课外书。逐渐地,孩子们每天的书包里都会装着一两本课外书,课前三分钟,见到的是他们津津有味看书的情景,没有了往日课间的追逐打闹,少了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谓的争吵,阅读使孩子们静下来了,阅读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课堂听讲状态。
大量阅读,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纵观语文教改和成果经验,我们可以发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仅仅依靠教科书是不够的。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感悟和体验,必须依靠“大量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生成能力,积淀素养。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保证阅读时间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我要求孩子们“一日三读”。“一日三读”是指每天三個时间段要读书。早读:利用早读读课外古诗、背古诗。晚读,下午的家庭作业每天都有10分钟放声读课文,20分钟默读课外书。放声读是为了内化语言,默读是为了积累语言。此外,我规定:每人每天书包里必须装一本课外书。如今,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课堂上作业早早写完后,就掏出课外书静静地读。别小看这短短的10分8分时间,日复一日,便在学生潜意识里烙下“挤时间读书”的观念。这种习惯的影响是长久的。
读好书,多读书。学生只有有了充足的读书时间,才能大量阅读经典。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让读书能力有质的飞跃。在孩子们大量阅读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练习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有了“厚积”,才能“薄发”,大量“读”的同时还要精彩地“说”。因此,我会根据每个单元的课文特点,找来学生代表询问他们的想法,然后举行活动。用诗歌朗诵会来进行学习,在班级中举办了演讲比赛,又举办了好诗推荐。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为学生提供了尽情施展能力、显露个性的机会,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孩子们乐学、乐读、乐参与的阅读天堂。
读写结合,让写作与阅读比翼双飞。写读书笔记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之后,学生或就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體会文章写法。写好后,教师定时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将几篇写得较好的笔记当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最是书香能致远。让好书将孩子带向遥远的前方,让阅读充实洗涤着孩子的心灵,让缕缕书香陪伴孩子的一生。(单位:襄汾县陶寺乡安李小学校)